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蓝茵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书抢先读】第三十八、三十九期之《宫西达也婴儿图画书系列》阅读记录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5-2-6 11:02:53 | 只看该作者
《等等,等等!》
阅读人:沈阳站——美慧妈
这本书看完想到一个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无论是被大鱼吓跑没能吃到鱼饵的小鱼,还是等了好久也没有钓到鱼空手而归的叔叔。对孩子来说,无论是等等她,还是她等等,都应顺丛成长的规律,急不得。兴趣的作用有多大,美慧能说出书里面图里绕嘴的几个鱼的名称了……
12#
发表于 2015-2-6 11:03:57 | 只看该作者
《我才不放手呢》
宫西达也
阅读人:沈阳站——成成妈

书中背景图场景单一,正好能衬托出两边拉扯产生的力量对比,哪边力气大,蛙们就会被拉向哪端,如此反复。与场景的反复一样,书中每页语言也重复较多,趣味性很强,看完书我与儿子也忍不住像书中的蛙们一样拉扯起来,我用力儿子就被拉向我这边,在地上滑行,我松劲儿儿子就把我拉了过去,玩的不亦乐乎,增加了读书的趣味性,也增加了亲子的娱乐互动。
看到书的最后,小蛇要吃掉蛙们,吓得蛙们都逃跑了,儿子显然对这个看似结尾的部分不满意,用小手用力的拍打小蛇,不过封底真正的结尾让儿子心情好多了。封底,小蛇回到了最开始蛙们发现他的位置,说:“他们还会来吗?”,显然是在等蛙们回来找它。我跟儿子解释,小蛇并没有真的想吃他们,而是想跟他们玩,不过他开玩笑的方式不太恰当,把伙伴都给吓跑了。所以小蛇最后回到了原来的位置,让他对比看了封皮,儿子确认小蛇的确是想等他们回来玩,这下不再拍打小蛇了,转而微笑起来。
好书就是这个样子,让孩子看了一遍还想看,之后我们又看了几遍时,发现了蛙们各自表情的变化,发现了小蛇醒来时逐渐睁开的眼睛,和扑棱扑棱晃动的小尾巴,孩子意识到了越大的蛙力气越大,也能说出他们的名字了,我们边看边学他们的表情和样子,带给我们很多共读的乐趣。
13#
发表于 2015-2-6 11:04:25 | 只看该作者
《我才不放手呢》
阅读人:沈阳站——美慧妈
看到最后让人捧腹大笑的一本书,却是一堂生命教育课。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接受到传统的教育会告诉你,做人要诚实,要说话算话,遇到危险要见义勇为等等,可多少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白白的流失了,还记得我小的时候都会学赖宁,现在想想真的可怕。有危险了怎么办?跑啊!这算什么呀,怎么可以说话不算话呢?请做为家长的我们能够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我想这比什么都重要。
14#
发表于 2015-2-6 11:05:03 | 只看该作者
《我才不放手呢》
阅读人:沈阳站——婷婷妈
一条大蛇一头插在小河里,一头留在岸边。来了两只蛙,一只土蛙一只雨蛙,各执一头,谁也不放手,都说是自己先发现的,他们拔河一样争抢着,又来了个头更大的田蛙,一只一只更强壮的蛙出现,双方胜负交替,表情各异,传神至极。直到最后大蛇长大嘴巴说你们谁都不要放手,我要吃了你们,青蛙们赶紧四散逃走了,他失望的说“你们不都说了不放手吗”。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每增加一只蛙之后造成的力量的悬殊对比导致的个人神情的变化。看着美好的东西,大家都在争抢的不一定就是值得拥有的。最后封底页大蛇说:“你们还会回来吗?”让人倍感轻松了,原来这也个调皮的家伙呀,在等着大家来陪它玩呢。
15#
发表于 2015-2-6 11:05:54 | 只看该作者
《妈妈的奶》
试读人:沈阳站——多多(3岁半),多多妈妈
试读时间:2015年1月7日
试读书目:妈妈的奶
这本书拿回家以后,孩子自己就开始翻了起来。他带着笑,自己边翻边念,很开心。翻到最后一页“现在-借给弟弟一下吧。”明显就不高兴了。没办法,他就是这么的不喜欢小弟弟。但这并不防碍他喜欢这本书。晚上睡觉的时候,就要求我再给他讲一遍。宫西达也的文图都很简单明了又个性化十足。很温馨,很简单又重复的文字琅琅上口,读起来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妈妈的乳汁,让我长成高高的、善良的、强壮的、健康的孩子。”这是每个妈妈最朴素也最真实的愿望呀。
16#
发表于 2015-2-6 11:06:28 | 只看该作者
《妈妈的奶》
阅读人:沈阳站——浩浩妈

这是一本很简短的书,全书也不超过一百字吧,通过大象、小猪、大猩猩、人类乳房的特性及其主要特征,先来个伏笔,让我们来猜猜看,有的时候真的会不一样或者小纠结下,大象的奶为什么只有一个,小猪的奶为什么有那么一大排,大猩猩的奶好像妈妈的奶呀,这些是一些小科普小常识,通过这小小的绘本,寥寥的几个字传递给小朋友们。最后出现小朋友站在妈妈的旁边说:“我长大了,我把奶借给小弟弟喝”可是仍然目不转睛的盯着妈妈的奶。这其实更是一种亲子关系的体现。
17#
发表于 2015-2-6 11:07:3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谁?》
阅读人:沈阳站——美慧妈

宫西达也的书是每一页都不会浪费的,封面、封底、书名页都是故事的伏笔和叙述。藏猫猫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发现在哪儿,发现是谁美慧都会乐的哈哈大笑。美慧已经基本可以自己讲这本书了,她会尽量说全每种小动物的特征,学叫每种小动物的声音。观察、模仿、表达也是孩子从绘本阅读中得到的锻炼。
18#
发表于 2015-2-6 11:08:0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谁》
阅读人:沈阳站——萌萌妈

这本书随处透漏着可爱,通过呆萌的眼睛展现小动物们可爱的一面是这本书的一大特点,在大树后面出现与大树颜色越来越相近的颜色的小动物的一部分,让小宝贝们来寻找,通过局部找整体,树下的投影,树的方向,以及每一片树叶的出现都有其特殊的寓意,最后出现的小结草虫我们苦苦找寻也没能找到其位置,最后将书翻到封底再回到封面,我们不得不感叹作者的良苦用心,处处有埋笔,处处有亮点,由简到难,让孩子体验着发现的乐趣。
19#
发表于 2015-2-6 11:08:34 | 只看该作者
【新书试读】《这是谁?》
作者:{日}宫西达也
绘者:{日}宫西达也
译者:朱自强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阅读者:妮妮(三岁半)、妮妮妈妈
记录者:妮妮妈妈
亲子阅读时间:2015年1月4日晚19:30
内容简介:
大树又粗又大,但是小动们还是藏不住,露出了自已的身体。胡子长长的是喵喵叫的小猫;耳朵长长的是蹦蹦跳的小兔;没有手也没有脚的会是谁呢?创作灵感来源于一对母女的游戏,著名图画书大师宫西达也带着小读者开始好玩有趣的纸上游戏,让孩子在翻页中体会阅读的乐趣,在游戏中学会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观察。
阅读记录:
《这是谁?》是一本小巧的24开平装书,正如婷婷在活动记录中描述的“这本书随处透漏着可爱”,虽然仅有24页、不足百字的图画书却深藏着诸多乐趣,这是一本低幼刊物,适合0-3岁孩子亲子共读,对于三岁半的妮妮有点超龄,初期我还心怀顾虑,但当妮妮看到这本小巧的书本时,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又一次验证了美慧妈经常灌输给我们的那个道理:“绘本严格的说是没有年龄界限的,每个年龄段观看角度不度、感悟也不同”。第一遍:是我读我问,她听她答。读完以后,她的兴致极高,妈妈:“咱们再看一遍,这次我给你讲。”妮妮吐字非常的清晰,每页动物的特征都抓的非常的准确、到位,连树影部分都讲的淋漓尽致、声情并茂、看她认真讲读的神情颇具小老师风范呢!用她那稚嫩和童声和充满童趣的图画相结合,绝配呀!
封底的那张完整的缩小图,我不得不感叹作者的精心构图,处处有埋笔,处处有亮点,让孩子体验着发现的乐趣。——那条小蛇还是妮妮发现的呢!
感谢作者的佳作、感谢三叶草把这么多好书带到我们身边、感谢沈阳站站长美慧妈的活动组织、感谢活动中义工妈妈们的倾情奉献,感谢铭铭妈的贴心分享,感谢女儿在亲子阅读中带给我的惊喜与感动!
20#
发表于 2015-3-16 12:48:13 | 只看该作者
《我才不放手呢》
长春站  秉倬妈吗和秉倬的阅读记录
这是新书试读会上几个妈妈同时推荐的,都说很有意思呢。和秉倬一起看刚开始并没有看懂是怎么回事,一直带着疑问,他们再抢什么东西?是在拔河。。。。。。到最后秉倬说“原来是一条蛇啊!”超有戏剧性的结尾,意料之外!一直都很喜欢宫西达也的作品,色彩鲜艳,简洁明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2-23 13:38 , Processed in 0.067071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