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0 霞敏 2015年夏季,因为秋雪师的一次讲座,与三叶草结下不解之缘,2016年进入三叶草故事妈妈成长学院,从初级班一路走到中级班结业,有困惑,有苦恼,有疲惫,但更多的是欣喜,是收获,是感动。虽然于年中诞下二宝后,每月一日的课程与一次次的长篇作业有点让我应接不暇,但很庆幸我最终坚持了下来,而一次次的作业就是与自己一次次的独处,是一次次的自我反思、一次次的自我鞭策与自我提升。学习也好,亲子阅读也好,贵在坚持,难在坚持! 回想起在初级班的课程中, 朵妈的《儿童的阅读观》从生理学与心理学的角度让我重新认识了亲子阅读,摒弃了以往想让孩子多认字或为将来阅读写作打基础等功利性目的,重新反思阅读的目的与意义;番茄老师的《小童书里的大世界》在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图画书这一难题上为我点拨了迷津,讲座中还介绍了几本适合父母阅读的书籍,令我受益匪浅;米菲老师的《从童书中读懂童心》教会我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尊重儿童情绪的发展,力求在共读童书的过程中与孩子共同成长!星星老师在《教育体系下的儿童阅读》中对故事妈妈这一角色进行了阐释与定义,引领着我思考在孩子成长向前的过程中,亲子共读对其所看所思所想的影响,讲座中引用的诗句唯美、令人动容,让我这一向对诗歌不感冒的人竟然有了读诗集的想法;秋雪老师的《跟着绘本一起玩》令人脑洞大开:原来绘本延伸有这么多丰富的方式!可以用上玩偶,可以共制手工小书,可以做磁铁小道具……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延伸的目的——为了让孩子更加理解一本书,引发孩子对书籍内容的思考,而不是我以往以为的只为活跃气氛!最后一讲是果妈的《适宜儿童的体验式阅读》,果妈在讲座中精心挑选了多个绘本剧的视频片段,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有关绘本剧的排练与制作,这种体验式阅读无疑能助推了阅读的影响力,激发孩子们与我们的想象力,加深孩子们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让阅读走得更深更远! 初级班的课程把我引入了亲子阅读的大门,期间,我把老师们在课程中提到过的相关书籍尽量都借来读一番,如看云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周其星的《彩色的阅读教室》及《朗读手册》等等,看过之后对儿童、对阅读又多了一份理解与崇敬! 在家中,每日与孩子的亲子阅读是最美好的时光,有了这份感受,就想着:要是把这样美好的事情能推广开来该有多好!就在怀着这样的念想时,中级班的召唤杳然而至。在每月一日的面授课上,五位大咖老师使我们在阅读推广领域的视野得到了更深更广的拓展。
一、番茄师:《走!讲故事去吧!》 主题:如何组织一场故事会 番茄老师强调了在故事会的组织中团队所发挥的重要性,有团队的支持才能让故事会不是一场而是一场又一场。其次就是故事会的标准流程介绍,从主题的选定到暖场游戏的设定,从故事的讲述到故事的延伸。对于故事会,我完全是个门外汉,之前也只是在大娃的幼儿园讲过几次故事,而且仅仅就是“讲”故事而已。那时根本不知道做故事会还有这么多门道。 番茄师还提到每个妈妈一定要有点“独门秘笈”,比如绕口令、手指操,小魔术或是小游戏,平时多多积累,到故事会现场就可以大展身手了。这点在后来的故事会中得到验证,我在这方面也是有所欠缺,需要好好做点功课弥补。 但是做故事会最重要的是选定好一个主题。故事妈妈要学会从不同的书里get到相关点并设定一个主题出来,整场故事会从开场到讲述到延伸也一定要围绕这个主题进行。 二、李迪:《中国教育体系下的阅读视野》 主题:群体共读书目的选择 在朵米妈的这堂课上的最大收获之一就是思维导图,这个东西当下很流行,可我一直就没用过,也不知道怎么下手。听过老师的课后,才明白思维导图是对个人思路的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工具。回到家后,我自己试着以孩子小一的学习为主题,画了一次思维导图,在后来的每一次课堂,我也试着用思维导图来做笔记,有点笨拙但感觉很棒。 老师留的作业之一就是用思维导图做一份主题书单。我抽到的书单主题是行动力,围绕一个主题做发散确实很烧脑,我上网用度娘搜了所以带关键字“行动力”的文章,以求找点灵感,有行动力就意味着有时间观念、有责任意识、有目标、有自信、有毅力、有好的行为习惯,于是我就以从这几点出发做了一份书单,这是第一次的尝试,自己也不知是否合格,期待老师能点评一番。 既然重点是讲如何在教育体制下配合阅读,那当然就要了解语文教材,朵米妈从横向、纵向对比介绍了语文教材,让从事教育行业的我大开眼界,虽然不是语文老师,但一直比较关注国内的语文教学,现行的教材有些文章明显已经与时代脱轨,而且有些文章写得很虚,一点都不真实,用米菲老师的话说就是“三观不正”,充斥着道德绑架,那这些问题如何破?课外阅读倒是一副良药!而且尽量找到与体制内相通的主题,发散开去,找相应的课外书做辅助。当然,体制内的阅读也不能全盘否定,配合教材的主题进行深度和广度的阅读才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多读才能多思,学生的个性见解也能由此而来。 三、米菲:《打开悦读魔法盒》 主题:共读技巧进阶
号称“金句王”的米老师一上场就给大家又脑补了一遍“三多”——多读、多思、多讲,“多读”是储备与积淀,自己没有一桶水,又如何给孩子一滴水?“多思”是重组与再创造,大凡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用心准备的故事讲述,是没有多少意义的,自己都未融入,更何况孩子呢?“多讲”是实践与输出,任何技能都要靠实际操作才能运用熟练,故事讲述人要能够对环境与受众应付自如,想要具备超强的控场能力只有多讲故事,对不同的人讲,在不同的场合讲。 当荧幕上出现艾瑞·卡尔的《从头动到脚》时,我微微有点意外:“老师要用这本低幼绘本抛砖引玉?”我们在老师的指引下痛痛快快地把绘本“玩”了一遍,原来这是老师的“一石二鸟”之策,即可以给我们热热身,好调动起身上的活跃因子,让我们从中获得了快乐与愉悦,又由此引出了对故事讲述人的首要要求:对阅读的热爱与同理心。 要想把故事讲得有吸引力,又能让孩子自身在故事中得到体验与感悟,首先就要求讲述人热爱阅读,热爱讲述,有了这份热爱,才有激情与热忱投入,自己投入了,融合了自己的情感,才能把文字背后的体验传递给孩子,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对于故事讲述人而言,同理心就是以孩子的视角看待阅读,站在孩子的高度去体验,米老师指出中外绘本的发展状况其实就是“儿童观”的问题,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中国的教育对待儿童的态度,只需看看《弟子规》就一目了然了,大多数本土的图画书都貌似高高在上的夫子,在教导孩子应该怎么做才是合乎规矩。即使是当今的中国,也是有很多父母将孩子看做是自己的私有物品,在他们眼中,孩子没有独立的人格,任何违背他们意愿和期望的行为都被判定为“不懂事”、“不听话”。而国外的绘本,无论是绘图还是故事情节,都能瞬间吸引孩子的目光,让孩子觉得很贴心很有趣,因为作者了解儿童,尊重儿童。因此,在做故事会设计时,受众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是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同一本绘本,有针对4到6岁小朋友的讲法,也有针对6到8岁的讲法。而我自身在这一点上需要多多反思,多多关注儿童心理,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在故事讲述上有质的突破。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圣经》里说,世间万物皆有定时——播种有时,成长有时,花开有时,凋零有时。而我们的孩子正如世间各种性情不一的花儿,绽放的时间各有不同,养育孩子就像花开,需要时间,需要我们静下心,慢慢等待,不要着急!而我,在米老师说到这一点时却是满心的羞愧,因为我总会对我的孩子玩命地催促,经常因为孩子而焦虑。 还记得《牵着蜗牛去散步》吗?还记得《孩子,你慢慢来吗》?还记得《别说你快点快点》吗?不,不记得,在孩子的表现不合你意时,你就会将这些美好文字完全抛却到瓜哇国去了!你好像一只发怒的母狮,对着一个如小白兔般娇小的孩子大声咆哮:“快点!你怎么这么@#¥%&*?”我相信这一点很多家长都有深刻体会,包括我自己。现实的残酷才突显出理想的美好。只有不断学习,反思,努力追求平和之心态,才能换来孩子坦然而快乐的成长。 在延展阅读的形式上,米菲分享了不少的干货,用自己的实战经验为我们解惑,让我们明白何为有意义有效用的延展。在《七号梦工厂》里,孩子们化身为梦工厂的设计师,为棉花插上想象的翅膀;《十二生肖》在孩子们的笔下成了大富翁游戏棋盘的主角;小Suri期望自己就是《好脏的哈利》,妈妈与她一起用纸箱做成精致的小狗窝,满足了小Suri的所有幻想。孩子们还可以化身成绘本中的人物,在《兔子的十二个大麻烦》、《卖爸爸卖妈妈的商店》中过一把戏剧瘾。要想让孩子真正理解《林肯总统的梦》,可以先通过《爱看书的男孩》了解林肯总统是谁,在《班班的梦》中认识美国这个国家,在《自由的苹果》中体会奴隶制度的残酷,在《如果你想当总统》中明白何为美国总统,有了这一系列的积累与铺垫,才不会让孩子们错失绘本的精髓。 四、秋雪:《绘本游戏大不同》 主题:阅读延伸进阶
秋雪师在课程开始时请学员们提问,说说自己在绘本讲述中有什么样的困惑,我当时提了一个问题:是不是每个故事都需要延伸?因为那时我打算进校讲加古里子的《小偷学校》,但思来想去,不知从哪处入手做延伸!秋雪在后面的授课中恰巧以《小偷学校》为例,说明了并非每个故事都要后续的延伸,有的延伸其实就包含在讲述中了!听完老师的话,我心里顿时坦然了许多。
在初级课上,秋雪就提过延伸不是目的,延伸始终是为故事的主题服务。米菲也说过延伸并不是讲了个青蛙的故事就折个青蛙的折纸。在延伸的设计上,秋雪师指导我们从八大智能出发去寻找创意,有创意固然好,但延伸的目的是要更多地激发孩子的思考力。 而这样有效用的有创意的延伸设计能力一定要靠几十场、几百场的故事会实战经验才能获得吧! 五、陶雪:《从无到有》 主题:如何开展社区故事会活动 果妈在这堂课上重点讲的就是团队建设,一个人的微薄之力无法做成功一场好的故事会,更无法坚持做一场又一场的故事会,团队合作、资源共享非常重要。果妈还在现场讲述了《石头汤》,以石头汤的故事为喻,强调一次成功的故事会离不开小伙伴的支持与合作。看到大屏幕上果妈在幼儿园狭小昏暗的过道上,利用午休的二十分钟给孩子们讲故事,到后来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妈妈一步步把故事会做到了福图,我当时心里十分受震动,果妈们的对故事讲述的热爱、对孩子的热爱、自身的坚韧与决心让我肃然起敬,并暗暗以她们为榜样自勉! 2016的大半年时间里,三叶草与我相伴而行,有线上讲座、线下学习,理论有了一定的积累,但还远远不够,实战更是欠缺,所以学院的绘本剧与教育展的故事屋,我排除万难也要上,就是为了能积累一些实战经验,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在一次计生的新书品读会上偶遇果妈,她推荐了三本书:《绘本之力》、《打造儿童的阅读环境》和《共读绘本的一年》。现在正在读《绘本之力》,松居直等几位对绘本阅读的观点让我眼前一亮,原来绘本还有这么多奥秘。理论学习还要继续,实践也要渐渐跟上。2017要对自身的阅读素养与故事讲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以荀子之语作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