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的意义 3#皮皮陈刚 2017年5月14日星期日
昨天,看到了朱建军老师的《青少年自杀的成因与危机干预》。如获珍宝,马上转去了朋友圈,也推荐给家长们、老师们仔细阅读。
然而,今天一早,又看到一位群友说,她们那一个初三的小男生失恋,跑到女朋友家小区跳楼,死了。
近期,各种青少年自杀的新闻不绝于耳,前些天又有26岁的青年美女作家自杀。在大家为之扼腕叹息的时候,反思、学习、预防真的特别重要。
看到朱建军老师发布的数据,我国每年自杀人数可达40-60万,其中15岁至24岁的青少年大概能占1/4之多。在今天的社会里,自杀是青少年的第三个死因。前几天,又有据说是源于俄罗斯的自杀游戏“蓝鲸”流传,其创始人被捕。
朱建军老师说,“一个人会不会去自杀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是不是生无可恋,就是这个生命有什么让他所留恋的;第二呢,就是是不是生有所苦,他的生命是不是有生有所苦,他的生命是不是有很大的苦。那么这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如果一个人觉得他生命有很多值得他留恋的,有很多美好的东西,那么即使碰到了很大的艰苦的那种事情,他也能挺过去,因为他会有那个留恋的东西去等着他。第二个就是说,如果有一个人,他在后边碰到了生命中那种苦的东西太大了,那可能他即使有所留恋,他顶不住了,也会自杀。这是两方面。而在这两方面,是不是生无可恋,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我觉得人,一旦他生活中有美好的东西垫底儿的时候,即使碰到了很大的苦楚、苦难都能坚持得了。”
朱建军提到了一位叫弗兰克的心理学家,他曾被关在纳粹集中营中里,观察到那些支撑着活下去的人,是要有一个他所留恋的东西的,譬如希望能够回去见妻子和女儿,譬如写一本书,写下在集中营里的人生体验……
我一下子想到了《美丽人生》。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了纳粹集中营,父亲利用自己的想像力扯谎说他们正身处一个游戏当中,最后父亲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伤害,而自己却惨死的故事。1999年,该片在第71届奥斯卡奖获得了最佳外语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配乐三项奖项。我一直久闻这部影片的大名,却直到今年初才看。当时,我们一家三口一起看,三个人都哭了。电影里的父亲因为要给孩子一个美丽的谎言而努力,集中营里同监室的其他人也为了这一点希望之光,这一个美丽的谎言而配合着。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它就实现了呢?最终,小男孩活了下来,而他的父亲却在集中营要被解放的前一天惨遭杀害。而我,虽然在哭着,可仍然觉得特别美好。能够看一部如此伟大的电影,能够有老公和孩子陪着一起看这部电影,并且一起为了它而流泪,这也是我的幸福和美好。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美丽人生》中,我们可以看得到人生的苦难,悲痛,可我们更可以看得到希望之光,人性之美,父爱之美,还有真爱的力量,女主角为了跟丈夫和孩子在一起,甘愿放弃非犹太人的身份,自己前往集中营,受着非人的磨难。可是那漫长的苦难岁月里的一点光,照亮了她的生命,丈夫冒着生命危险为她播放的音乐,照亮了她的悠长岁月。那真爱,支撑着她,可以将苦难的岁月捱过来。
在一个人身上,对他最重要的关系,亦是最初的关系,影响最深远的关系,首先是亲子关系,然后才是其他各种人际关系。当他能从家庭、家人身上获得真正的美好的亲子感情,获得足够的支撑力量的时候,他才会将脚步真正地迈出去,去探索外面的广袤世界,去追求那吸引他的无穷的不可知。在孩子最初的那些成长的岁月里,如何给予孩子这样足够的支撑,如何引领孩子,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这是家长需要面临的最大也最伟大的课题。
人生如此漫长,我们作为一个人,首先需要自己活好了,把自己的人生理顺了,善于去发现生命中美好的东西。等我们有了孩子的时候,我们才能自然而然地,将这些美好,以及善于去发现美好东西的能力传递给孩子,从孩子身上发现各种美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提供足够多的支持,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可以真正地走出去,可以去探索无限世界,可以对这世界有非常多的美好作为人生底色。
即使我们在过往的成长中有这样那样的缺憾,好象也没有太大关系。孩子简直就是一个小天使,来帮助我们重新活一次,重新成长一次,让我们把自己活好了,活得不那么有缺憾,帮我们补足它们,找到我们失落的一角。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关于生命的意义。就像《美丽人生》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一样,即使人生中有这样那样的苦难,然后我们还是可以看得到那些最美好最宝贵的东西,真正的人,真正的美好,总是让我们如此依恋。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的时候,坐在深圳大学南区的简阅书吧的三楼,等着三叶草故事妈妈高级班下午阿甲老师的课程继续进行。抬起头来,窗外凤凰木碧绿的树叶在阳光下摇曳生姿,被雨水冲刷过的树叶特别干净漂亮。现在,我在回广州的高铁上写完后半部分,陪伴我前往上课的孩子正在旁边看书。而等会儿,我亲爱的老公将会在地铁站出口等着我们。人生如此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