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aya9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E组-2017初级班第四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7-5-26 18:39:57 | 只看该作者
E13张立力lilizhang
请自行选择一本最近与孩子共读的童书,谈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思考与收获。
近期最令我深刻感受到绘本力量的,要属《公园里的声音》了。第一次看到这本书还是在阿甲老师的课上。他在讲述说来听听的绘本读法时,给大家举的一个例子。每一页问大家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虽然每个人都能看到不同的细节,但感受到的氛围是相同的。当时我就惊了。为什么一起听课的其她妈妈们这么厉害?能看到那么多我看不到的细节。所以马上决定回家一定买来看。恰巧在朋友家看到了这本书,欣喜的借回家先讲给娃听听。不出所料,孩子很喜欢。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讲过不记得多少遍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和体会。甚至孩子提出来的一些疑问,我当时还无法回答。但重读几次之后居然找到了答案。比如:第一次她发现了第一个声音带着查尔斯离开公园时,为什么一路的树叶跟着他们?说实话,在那之前我一直以为那就是脚印。结果我错了,是树叶。而且为什么会跟着他们走呢?后来读到第三个声音、第四个声音的时候豁然开朗,原来查尔斯和脏脏刚爬完树,身上应该是沾满了树叶,所以才一路掉落的。第二次阅读,孩子又提出了疑问,为什么画面里两条狗狗的尾巴互换了呢?这又让我不得不再次重读……第三次阅读,发现用来描述每种声音的文字字体都有四种,都是不同的。代表了不同的人物视角和特征。第N次阅读……
我想这就是一本好的绘本的意义所在吧。它会吸引你不由自主的不厌其烦的重复阅读。这真是一本值得细嚼慢咽的好绘本。
12#
发表于 2017-5-26 20:22:51 | 只看该作者

2017初级班第四课《故事知道怎么办》  主讲:米菲    5.13
E11   胡丹凤
最近和孩子读的是米拉系列其中的一本《米拉的大烦恼》,这本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最初孩子不爱看这个系列,自己读过后感觉米拉系列中的每本书,都能找到自己孩子的影子,每个孩子也都能看到自己。就哄着孩子和自己一起看,米拉实在是很讨厌她的头发,她多希望有一头顺直得直发啊?可是一天早上,天啊,怎么一根头发都不见了?于是有了米拉的的头发变成种种,米拉越来越害怕,终于米拉大声喊了起来:我希望我还是有一头卷卷的头发。这样米拉就开始接纳自己的头发了,成了一个喜欢自己头发的小女孩,并非因为他不得不这样做,而是因为他学会了去接纳自己的外面。读过后自己的感触也很深,是的我们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和不足,以前总是很在意自己的不如意,觉得自己很矮个,现在换个角度想来矮也是一种小巧玲珑,没有什么不好。同时在育儿方面,面对现在调皮的3岁的孩子让我也多了些思考,孩子现在秩序感很强,并且重复性也强,在老人的眼里就是无理取闹,有时候会因为这个和老人有些意见分歧,说自己太娇惯孩子宠坏孩子?弄的自己也很焦虑,现在让自己更应该尊重和接纳孩子的这样的成长规律,虽然孩子爱玩调皮点,但是可以不可以理解孩子很外向活泼么呢?好像有点和书吻合,不过让有了多些思考吧.
13#
发表于 2017-5-26 20:50:25 | 只看该作者
E25 廖瑾 亲亲的微笑

关注米菲很久了,没想到,如此熟悉的一位老师,在听课的过程中还是好几次没忍住湿了眼眶。第一次是在听到每一个大人在童书阅读过程中反映的都是内心的那个小孩的状态,没错,每个大人心中都住着这样一个小孩,所以,当我们长到那么大,再读童书时,仍然会有很多触碰到我们内心深处柔软地方的东西。第二次是在听到米菲讲到为什么会对孩子没耐心。是的,回顾我最近,因为自己在学习,我常常忘了她还是个不到5岁的孩子,于是我对她有很多的期待,事情为什么不能自己做?时间本来就不够了,怎么还那么慢吞吞?又想起以前读到《在爱里相遇》一书中说的,的确,对孩子不要有不符合年龄的期待,也不要让他们有不符合年龄的依赖。从这个角度去想想孩子的行为,就会觉得自己简直太苛刻了。

是的,诚如米菲老师所说,故事其实不知道怎么办的,故事妈妈才知道怎么办。在坚持亲子阅读的这几年,我自己明显感觉的是,在怎么共读上,包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书,如何进行亲子阅读,这都是妈妈要学习的功课。近来女儿开始怕黑,怕怪兽,怕妈妈会离开。有时候会想,这么大了怎么还这么粘人,让人连片刻喘息的机会也没有,这个时候和女儿共读的一本书《Good night,little rainbow fish》(中文版《快睡吧,彩虹鱼》)让我们俩都收获颇多。彩虹鱼晚上睡不着,非要妈妈陪着,它说怕黑,妈妈就怕了灯笼鱼来给它照明;它说怕章鱼喷墨汁,自己迷路回不了家,妈妈说她会把墨汁云吹走;它说怕怪兽,妈妈说没事怪兽先得过我这一关再说;它说怕有毒的水母,妈妈说我会照顾你而且会给水母点颜色看看…… 最后,彩虹鱼当然安心地睡着了,因为它知道,妈妈一直会在它身边。这个彩虹鱼和现在的女儿多像啊,她的磨人,其实就是在表明她害怕,她希望妈妈能一直和她一起的需求。读完故事,我问女儿,如果你像彩虹鱼一样遇到这么些情况,你会怎么办?女儿说,找妈妈吖!我笑着亲吻她,不要担心,妈妈也会像彩虹鱼妈妈一样,一直在你身边的。其实,孩子真正想要的并不多,她只是想确认,我需要的时候,你是不是一直都在。
14#
发表于 2017-5-26 20:50:40 | 只看该作者
E25 廖瑾 亲亲的微笑

关注米菲很久了,没想到,如此熟悉的一位老师,在听课的过程中还是好几次没忍住湿了眼眶。第一次是在听到每一个大人在童书阅读过程中反映的都是内心的那个小孩的状态,没错,每个大人心中都住着这样一个小孩,所以,当我们长到那么大,再读童书时,仍然会有很多触碰到我们内心深处柔软地方的东西。第二次是在听到米菲讲到为什么会对孩子没耐心。是的,回顾我最近,因为自己在学习,我常常忘了她还是个不到5岁的孩子,于是我对她有很多的期待,事情为什么不能自己做?时间本来就不够了,怎么还那么慢吞吞?又想起以前读到《在爱里相遇》一书中说的,的确,对孩子不要有不符合年龄的期待,也不要让他们有不符合年龄的依赖。从这个角度去想想孩子的行为,就会觉得自己简直太苛刻了。

是的,诚如米菲老师所说,故事其实不知道怎么办的,故事妈妈才知道怎么办。在坚持亲子阅读的这几年,我自己明显感觉的是,在怎么共读上,包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书,如何进行亲子阅读,这都是妈妈要学习的功课。近来女儿开始怕黑,怕怪兽,怕妈妈会离开。有时候会想,这么大了怎么还这么粘人,让人连片刻喘息的机会也没有,这个时候和女儿共读的一本书《Good night,little rainbow fish》(中文版《快睡吧,彩虹鱼》)让我们俩都收获颇多。彩虹鱼晚上睡不着,非要妈妈陪着,它说怕黑,妈妈就怕了灯笼鱼来给它照明;它说怕章鱼喷墨汁,自己迷路回不了家,妈妈说她会把墨汁云吹走;它说怕怪兽,妈妈说没事怪兽先得过我这一关再说;它说怕有毒的水母,妈妈说我会照顾你而且会给水母点颜色看看…… 最后,彩虹鱼当然安心地睡着了,因为它知道,妈妈一直会在它身边。这个彩虹鱼和现在的女儿多像啊,她的磨人,其实就是在表明她害怕,她希望妈妈能一直和她一起的需求。读完故事,我问女儿,如果你像彩虹鱼一样遇到这么些情况,你会怎么办?女儿说,找妈妈吖!我笑着亲吻她,不要担心,妈妈也会像彩虹鱼妈妈一样,一直在你身边的。其实,孩子真正想要的并不多,她只是想确认,我需要的时候,你是不是一直都在。
15#
发表于 2017-5-26 21:27:13 | 只看该作者
请自行选择一本最近与孩子共读的童书,谈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思考与收获。
E29  扬扬妈  王婷

     今晚才抽空听完米菲老师的课,让我想起很多,特别是想到自己昨天中午还因为孩子(本月3周岁)不肯吃饭前洗手而哭闹时,我先是不太理睬(最近经常不肯饭前洗手),最后就直接简单粗暴用暴力解决了,第一次用衣架打了孩子,真是愧疚万分。不过还好,最后事情还算是圆满解决了。今天吃午饭前宝贝很积极的去洗手,然后跑过来跟我说“我洗手了妈妈,你不要打我哦”。我马上抱着他说“对不起宝贝,妈妈昨天不应该打你,妈妈做错了,妈妈会做错事,扬扬也会做错事,我们都会做错事,不过没关系,只要我们知错能改就好了。对不起宝贝”跟孩子这样说了以后,他居然特别高兴起来了。
最近跟孩子一起读的《蒂科与金翅膀》让我陷入了思考。
蒂科一开始是个与众不同的小鸟,没有翅膀,不过还好,他有朋友,朋友们都爱他。后来蒂科有了一双金翅膀,却失去了朋友,最后为了跟大家一样,他把金翅膀送人了,可是,其实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的。
我想到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我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我想,是有自己独立人格的人。就像蒂科一样,其实他不用和别人一样,只要做他自己就好。
我不能把我的意识强加到孩子身上,只要给孩子足够爱和自由,给他足够的阳光和养分,让孩子好好的成长,长成他本来的样子。其实我也一直是在这样做的。只是当孩子越大,似乎就会越忘记了要加多点耐心和爱心。
就像米菲老师说的,我们要当好故事妈妈,就要先做个内心强大的妈妈,只有自己变强大了,才能成为孩子最后的堡垒。
我的收获就是:1、以后要坚持读童书,其实,我越来越大的感受就是,亲子阅读,最后,获益最大的,好像是我自己了,我得到的似乎比孩子还多。
    2、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我需要倾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这点真的不容易做到,但我会努力,就像我跟孩子说的,我也会犯错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为自己开脱,但自己确实没法做到100分妈妈,真的是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只要再努力,就好了。)
16#
发表于 2017-5-26 22:07: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E03 万莉 wl初心  课程:故事知道怎么办?  主讲:米菲  作业:  请自行选择一本最近与孩子共读的童书,谈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思考与收获。  作业链接周一开放。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儿子大了,更多的时间是自主阅读,自从有了老二,陪伴他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提起最近跟孩子读的书,《佐贺的超级阿嬷》是我陪孩子读的比较完整的书。书中的阿嬷像我的奶奶,不管生活有多么的艰苦,奶奶也会找到生活的乐趣,曾记得我姑父讲的一件事:哪怕家中吃完这顿下顿就没米了,我奶奶仍会乐呵呵的跟大家一起吃饭。在那些物质匮乏的日子里,乐观的奶奶跟书中的阿嬷一样,有着神奇的办法,让艰苦的生活快乐的过下去,家里也始终洋溢着温暖与笑声。因为我的喜爱,孩子也跟我一起共读这本书,看到好笑的故事情节,我们一起开怀大笑,看到感人的情节,我们一起落泪,我也时常跟孩子提起我的奶奶,提起我跟奶奶相处的时光,因此孩子对我儿时的生活有了更多的理解。在跟孩子分享感受时,我和孩子的链接更深了。孩子,很喜欢听爸爸妈妈讲自己的小时候的故事,的确,只有在回忆童年时光时,我们才想起自己原来也是从小屁孩长大的,曾经的我们也捣乱、顽皮、不想听父母的话、渴望长大、期望自由……可是长大了的我们却没了童心,故事让我们回到童年,以一颗童心去拥抱另一颗童心,当两颗童心相遇时,我们彼此感到信任,感到尊重,这真是妙不可言的事。          米菲老师的课程,真是及时雨,老二的到来,很多时候我们不自然忽视了老大,也对老大越发没有耐心,听完老师的课,得到很多的启发,我们抱着功利心跟孩子相处,希望他体谅我们,希望他能照顾自己,希望他能跟上我们的节奏……然而我们忘了,他是个孩子,他需要我们的陪伴,需要我们陪他慢慢长大,而孩子的成长,终将是我们自身的成长。          故事不知道怎么办,故事妈妈知道怎么办!
17#
发表于 2017-5-26 22:23:11 | 只看该作者
故事知道怎么办  E15  厉小勤

虎凤蝶。
日 馆野鸿 文图,彭懿 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幼儿园最近两周的体验课都是以蝴蝶生长四部曲为主题;Eric爷爷的《好饿的毛毛虫》,从绘本到黑光剧,鱼也印象深刻。
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这本《虎凤蝶》。
卵,幼虫,蛹,成虫,虎凤蝶的一生,也只有短短的一年。
真是惊险无限的一年啊——
“螨从地面上爬了上来,它吸光了两个卵里的东西。”
“蚂蚁来了,抓走了三条小毛毛虫。”
“毛毛虫正爬着,来了一只步行虫。”
“慢吞吞的毛毛虫,遇到了一大群蚂蚁的袭击。”
“姬鼠夏天常常吃虫子。他发现了一个一动不动的蛹”。
… …
没看过日文版, 不知道原文是如何描述的,但译本中彭懿的文字真真平淡却犀利,生与死,就在这一行行简单平直的叙述里。
 
接着读第二遍的时候,听到“蚂蚁来了”,鱼就着了急。“妈妈,蚂蚁是坏蛋,我帮毛毛虫打败他们!妈妈,毛毛虫已经长大了,他们能打败蚂蚁吗?”
看着你着急的眼神,妈妈却一下子不知道从何说起。你想要毛毛虫赢,你想让他们都能羽化成蝶,绚烂这早春的树林。可在你这个年纪还很难明白,物种并没有所谓的善恶好坏之分,只有生态的平衡之道。在自然界微妙的平衡里,注定只有不到百分之三的虎凤蝶的卵能插上翅膀成为这花飞蝶舞的美丽景象中的一部分。然而,卵也罢,蛹也好,或者是最终有幸成长为一只虎凤蝶,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的不同形式,最终,每个生命都将回归自然,又回到一个统一的终点。
我只能告诉你“有时候蚂蚁赢了,有时候毛毛虫赢了,不过大多数时候赢的都是蚂蚁”。
“为什么啊,妈妈?”
“你还记得我们上次在公园里看到的那颗光秃秃的大树吗?”
“那颗光秃秃的吗?”
“他的叶子是不是都没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那是因为,毛毛虫太多了,他们把那颗大树的叶子都吃光了。如果所有的卵都能变成毛毛虫,所有的毛毛虫又都能变成蝴蝶,那,我们的公园里所有的叶子都会被吃掉了,公园就看不到一点绿色了,小动物们也会因为没有食物而饿死的。所以啊,一部分叶子变成了毛毛虫的食物,一部分毛毛虫又成为甲壳虫的美餐,一部分甲壳虫又喂饱了其他的小动物,这样,我们的公园里,我们的树林里,才有形形色色的花花草草,各种各样的大小动物。”鱼睁大眼睛,我接着问他“妈妈周末带你去公园,我们去找找毛毛虫好吗?”
“嗯”鱼点头。看样子他已经完全不记得两年前的那个春日午后我们在小区花园旁边看过的一条毛毛虫翻滚着圆滚滚的身子殊死搏斗小蚂蚁的场面了。
 
虎凤蝶,更美丽的是图画。
鱼和我捧着书,像玩“hide & seek”一样,在每一开页里四目梭巡,轮换着找出我们发现的任一个精灵和伏笔:前一页毫无存在感的鼠,下一页做了无可争议的主角;这一秒浓墨重彩的蜗牛,下一秒成为了步行虫的美餐… … 宏观视野的春夏秋冬,微观视角的虫蚁螨蜂;静态的地下多层冬眠图,动态的地上狐兔追逐战;仰视的疏影横斜里的一孔蓝天,俯视的枯枝败叶上的蛇蟾大战… …
细细分辨,一幅图画中,居然有多达20+种动植物!这么多鲜活的生命,在你所不曾留心的角落,自有他们的忙忙碌碌… …
看草木枯荣,看日升月落,就是这一片树林,就在这一片林地,匆匆忙忙,来来往往,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在长达十个月的时间里,“蛹还是那个样子”。他并不关心身边的生死变换,争奇斗艳,只是静静地,为自己的登台做着最充分的准备。
 
之于树林,静待蝶舞;
 
之于我,静待花开。
18#
发表于 2017-5-26 22:24:20 | 只看该作者
E06 蒋育章
5.13 周六 20:00-21:50

第四课:故事知道怎么办?
主讲:米菲
作业:
请自行选择一本最近与孩子共读的童书,谈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思考与收获。
《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
       汤米•狄波拉的《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儿子看了封面就猜对哪个是楼上的外婆哪个是楼下的外婆了,理由都和故事中的一样。故事里汤米的曾外婆年纪大了,总是躺在楼上的房间里,外婆总是在厨房里做好吃的,汤米叫她们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汤米很爱她们。汤米和楼上的外婆一起绑在相邻的凳子上面,一起吃糖果、聊天,楼上的外婆还给汤米讲故事,他们是最好的朋友。楼下的外婆精心地照顾他们。有一天,楼上的外婆去世了,还不明白什么是去世的汤米看到楼上空空的床就大哭起来,妈妈告诉汤米:楼上的外婆永远都不会回来了。汤米渐渐长大,楼下的外婆也老了,总是躺在床上,和以前楼上的外婆那样,后来也去世了。
        故事记录了汤米和外婆、曾外婆之间的生活点滴,展现了祖孙三代人互相关爱,其乐融融的生活,是作者童年的真实写照。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我的外婆,和曾经的生活点滴,就像故事中的那样其乐融融,最后我的外婆也成了楼上的外婆。我们真的要好好孝顺长辈,孝顺不能等,子欲孝而亲不在是何等的悲哀。
        孩子对“死亡”还没有概念,有时会问“什么是死”?我总是不知如何回答,现在,这个故事就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19#
发表于 2017-5-26 23:00:47 | 只看该作者
E09 方秀业
请自行选择一本最近与孩子共读的童书,谈谈你从中获得怎么样的思考与收获?
  最近我和孩子共读了李欧•李奥尼的《鱼就是鱼》,这本书很有趣,也给人很多启发。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它与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之后,便跳到陆地上。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描述了它在陆地上的所见所闻。鱼根据青蛙说的,展开了丰富的想像,但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作了适当的调整——人被想像为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它猜来猜去,终于有一天,鱼猜的不耐烦了,它一摆尾巴,跃上了岸边,但是它不能呼吸了,它使劲喊救命。青蛙正好在旁边捉蝴蝶,它使劲把小鱼推进了池塘里。小鱼又能自由呼吸了,又能游泳了。多么简单的故事,多么朴素的道理。这本是彩色铅笔画,非常喜欢它的色彩。很佩服作者,会将很多内容巧妙合理的融合在一起。比如:将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奶牛、人、鸟的特点,及很深的哲理都柔和在一起。孩子从里中学了句话:青蛙就是青蛙,鱼就是鱼,就是这么回事……,感觉很简单。但是有些东西还是很值得我们成人思考地,就行米菲老师说的故事怎么办?我们考虑地是我们大人应该怎么办?就像《鱼就是鱼》,它告诉了我们: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生活的方法,都有不同的能力,有些别人能办到的事自己办不到,有些自己能办到的事别人办不到。就比如我们的孩子,大家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硬加在孩子身上很多的学习任务、参加很多的兴趣班,但是我们没有认识到自己孩子的能力,反而起了反作用,只有认清楚了自己,才能明白自己应该去追求的是什么?认清楚自己的孩子能承受什么、特长和短处是什么?才能更好地去培养,而不是跟随大流而不顾及孩子的感受,适得其反。
20#
发表于 2017-5-26 23:09:44 | 只看该作者
E01 司英涛
最近和孩子读了《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绘本的阅读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最初见到这本绘本,是在市少儿图书馆的绘本馆,当时我们拿到这本《母鸡萝丝去散步》,简单翻了翻,觉得好奇怪——这本书怎么这么简单?不就是写母鸡走了一圈,又回去了吗?这怎么就是经典绘本了呢?而且三叶草里也推荐了,我觉得怪怪的。当时就简单带孩子翻了翻,打算翻完就回家。
但是,女儿朵朵一边看一边说:这里有只狐狸。我一看,可不是。刚才只顾着快速翻看文字,怎么有狐狸呢?我又仔细翻了翻文字部分,并没有提到狐狸。这只狐狸的出现意味着,我还得仔细看图里有什么玄机。
我一看不得了,这只狐狸不安分嘛。时时尾随母鸡萝丝,还想吃了它,怎么一次都没有得逞?
好吧。看来这个故事得加上一半的容量了。必须得讲狐狸如何如何了。
讲着狐狸,讲着母鸡萝丝,朵朵就看进去了。她说,这只狐狸想怎样怎样,最后母鸡萝丝又怎样安全回去了,等等。咦?怎么和文字故事不一样了呢?变成了另外一个故事——我们明白了,绘本,本来就不是文字故事,这本书,就是要看图讲故事。至于文字,只是简略地提要而已。
我们把绘本的本末,给倒置了。
这种阅读评价的反转,让我印象深刻,收获颇多。
通过这本《母鸡萝丝去散步》,我们明白——要丢掉成人的阅读定势。要重新用图画书的思维讲一个故事。
另外的收获就是——不能轻易地下结论,说这个绘本不好,那个不好,我们缺少解读精彩的钥匙,就不要先那么早下结论。
故事知道怎么办。故事知道,慢慢把我引导进去,去解决解读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7 16:48 , Processed in 0.104212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