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三三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日一读:獾的礼物+走进生命花园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0-11-13 00:02:50 | 只看该作者
原来大家都对这个话题很关心啊,这正好是我很感兴趣的话题呢,还专门做了一些研究,最近刚发了一篇文章在校长主编的《教育研究与评论》上,改天发上来,大家拍砖啊。
12#
发表于 2010-11-13 00:50:0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家还有一个关于兔子小芽的故事,就是关于宠物死亡的话题,改天让朵米妈也来讲讲,也是个好绘本的题材呀,先放在储备箱里。
13#
发表于 2010-11-14 10:13:05 | 只看该作者
我这里还有一本香港朋友分享的《怎么会这样》,也是很不错的。给我印象深刻。
14#
发表于 2010-11-16 11:23:49 | 只看该作者
补充几个没提到的

强强的月亮
世界上最美的告别
会魔法的爸爸
15#
发表于 2010-11-21 23:30:47 | 只看该作者
向  死  而  生
——死亡文学教育浅谈
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   周其星

“当我们能坦然地接受死亡,而将它视为是生命周期中另一个面貌时,我们将会以欣赏的眼光去面对生命中每一遭遇,并赋予其价值。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遭遇将不会再重现在我们的生命中,所以我们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时光。”                            ——巴斯卡里  《人、人生、人性》
“只有当你们在沉默之水中取饮,你们才真正歌唱。只有当你们到达山顶,你们才真正开始攀登。只有当你们的肢体被大地占有,你们才真正起舞。”
——纪伯伦  《先知》

一、生死乃人生常态
“有次朵朵拿擅自插头插电,我恐吓她说会死的。她轻描淡写的说‘哦,对不起。’然后我问她‘ 你知道什么是死吗?’”
“知道,死就是死亡。”
“那死亡是什么呢?”
“死亡就是死掉了。”
“那死掉了会怎么样呢?”
“会变成化石!”
“……再然后呢?”
“会变成妖怪!”
“妖怪?!”
    朋友是一位年轻的母亲,这是她告诉我与自己年仅四岁的女儿的一次对话。生活中这样的情景其实并不少见。我的女儿五岁时就多次跟我说到死的话题,她哭哭啼啼地说害怕自己会老会死,害怕会变成泥土不能呼吸不能奔跑不能和我们在一起……
可见,“死亡”这样一个看似严肃而沉重的话题,却很容易进入孩子的生活领域之中,构成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当年迈的亲人离开,或者豢养的宠物死去,为人父母者往往不知如何应对小孩的种种不解与提问,稍不小心往往会带给孩子恐惧的阴影。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体系里,对于死亡的认知和教育其实太少。不说小孩了,纵作是成人,又有几个能正确理解生死呢?
人是向死的存在。但人们对死却讳莫如深,更多地视死为生命的寂灭,是神秘的未知,是黑暗的深渊,是万劫不复的虚无,是阴森可怖的地狱,是魂灵出没的场所,就连三岁左右的小孩都知道,“死”是一个不祥的字眼,死了就再也见不到那个人了,于是也会说出“我不想他死”这样的话来。
正因为未知,正因为死亡的不可经验性,我们的想象力才会无限制无穷尽地渲染着死亡的恐怖,人为地增添着太多的伤情,所以直到有一天,每逢生命真的从我们身边消失时,我们只能手足无措地被巨大的哀伤所淹没。
这固属人之常情,就像我们小时候最爱听也是最怕听的鬼故事一样,也像我们小时候一看见就害怕的黑棺材一样,我们关于死亡的认知从来就缺少童话的温情,因此,即便看到摆放在灵堂的遗体,我们心中只会本能地感到害怕甚至觉得晦气。死,在此时已与邪恶连为一体。如果我们把目光稍稍移向身外,看看浩淼的大自然,我们不难发现,其实,那里无时无刻都在为我们演奏着一曲曲生死轮回的生命之歌。
是的,生命本是一种轮回,是生生不息的循环往复。
何谓生?
甲骨文中的“生”字,像是一棵小树苗破土而出;金文里的“生”字比甲骨文中多了一对枝条;到了篆书里,下面象土,上面象出,意即林木生出于土上。这是一个沉淀了先人智慧的字,它展现给我们的是这样一片生机:生命正是从大地获得绽放,可见阳光,可沐雨露,可听鸟啼虫鸣,可享清风阵阵。生命盛开于春,繁茂于夏,灿烂于秋,静寂于冬。零落成泥,归于自然,在下一个春日,又以养料的方式渗入泥土,并最终进入到根植于这块泥土的另一个生命体的循环中。
生命的历程就是这样——
绵绵不息的轮回与偱环。
大自然中这些关于生死的告示,我们怎么可以视而不见?
16#
发表于 2010-11-21 23:31:04 | 只看该作者
二、死亡文学教育的缘起

2006年12月7日,在学校举行“作家进校园”系列活动中,我们邀请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彭懿老师来校讲学。按惯例我要上一节有关他的作品的读书会。在这之前,我在由浙江师范大学方卫平老师主编的《中国儿童文化》一书上阅读到彭懿老师对于“图画书中关于死亡及生命的思索”的研究,再加上各地盛行着图画书“快乐阅读”之说,我却拟另寻一径,让孩子读点伤感的东西,试图从图画书中挖掘智慧的因子,进行哲学启蒙的教育。死亡是一个很深刻的哲学命题,我尝试凭借新近兴起的图画书用文学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富于情感与智慧的生命教育。于是,新引进的由彭懿老师翻译的《獾的礼物》就很自然地进入了我的视线。
关于死亡主题的文学作品,在国外颇为丰富,台湾已先行一步开设了死亡主题教育的课程,图画书类已被引进的如《风到哪里去了》《一片叶子落下来》《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再见了,艾玛奶奶》《一粒橡子的奇遇》《祝你生日快乐》《铁丝网上的小花》《爷爷变成了幽灵》《外公》《鸟儿在歌唱:学会珍爱生命》(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等,尚未被大陆引进但是已有繁体字版的如《小鲁的池塘》《你到哪里去了》《精彩过一生》等;文字类的有《妈妈走了》《天蓝色的彼岸》《马提与祖父》《想念梅姨》《妈妈最后的礼物》《相约星期二》《夏日的庭院》《小河男孩》《在我坟上起舞》《不老泉》等大量跟死亡有关的童书,这些都是文字优美故事感人意境幽深的作品,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侧面进入,触发对死亡对生命的深入思考,将这个课程整合起来,获得的就是对生命圆融而完整的感知、感动、感喟、感恩。
值得庆幸的是,在儿童文学领域,国内作家将死亡视为禁区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同时,我们可以直接阅读从国外译进的大量死亡文学的经典作品。阅读了这些优美的作品之后,我深受震动,在别的教育者不敢轻易涉足的时候,我在李庆明校长的鼓励下,勇敢地迎了上去,决心在小学阶段就对孩子进行死亡文学的启蒙教育。李校长告诉我,不敢触碰死亡的教育不是真正的生命教育。而我用文学教育的方式温和地进入这个领域,无疑为一种上佳的选择。
第一次关于死亡文学教育的尝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獾的礼物》开始的,从此就有了一系列的研究实践:从《獾的礼物》到《再见了,艾玛奶奶》《一粒橡子的奇遇》《孩子、老人与雕塑》《马提与祖父》《想念梅姨》再到《铁丝网上的小花》……有图画书的教学,有短篇小说的欣赏,有长篇小说的研读。一路走来,我一边积累各种案例进行反思,一边搜集更多的材料进行尝试,同时自觉地开始了死亡文学、死亡心理学、死亡美学、死亡哲学甚至临终关怀的阅读与研究。
17#
发表于 2010-11-21 23:31:23 | 只看该作者
三、死亡文学教育的几个案例
《獾的礼物》
《獾的礼物》讲述的是乐于助人而又充满智慧的獾离开了他的身体,也离开了所有的动物朋友,虽然他在生前已常常告诉朋友他只是到了隧道的另一头,大家不要为他难过。但是,在寒冷的冬天里没有了獾,这对大家来说,实在是太难过了。直到春天的来临,所有的动物聚在一起怀念獾,说着獾以前与大家相处的种种,大家的悲伤才慢慢抚平,因为獾虽然永远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如教人剪纸、打领带、滑冰、做各种形状的点心等等却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
这本书在日本发生过一件很感人的故事。东京圣路加国际病院小儿科部长细谷亮太先生曾回忆:在细谷先生所服务的小儿病房,有一名叫良太的两岁男孩,因为急性脑症而紧急住院。良太在尚未确定原因的情況下,便已陷入昏睡中的脑死状态。他的妈妈向细谷医生求救如何跟良太的哥哥康平和姐姐由加说明弟弟即将离世。细谷医生在医院的儿童游戏室的绘本区抽出一本英国作家苏珊•巴蕾的《獾的礼物》,坐在良太的床边念给他的哥哥姐姐听。细谷先生缓缓地念、慢慢地翻,孩子们的眼中满是泪水,静静地盯着绘本看。细谷先生让由加和康平知道,良太并未处在痛苦的状态、走向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这样的理解对活着的孩子而言,深具意义。
一直从事“儿童的死亡认知”这一课题研究的心理学家玛丽亚•那迪在研究报告中指出,9岁左右的孩子通常已经能够理解死亡。3岁至5岁的孩子通常会认为,死是到了另外一个新的环境,他们还无法区分活着和“生命的消亡”有什么不同。5岁至9岁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死亡,但他们会觉得,那种事情离自己很遥远,只是一种难以预料的不测,与自己并没有关系,因此即使谈论起来,都是轻描淡写。9岁以上的孩子却开始意识到,死亡同样会降临到自己身上,死亡不可避免。他们还知道,死亡就是肉体生命的消失。
人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正如庄子所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视死亡,对死亡进行认识、思考,是一种充满人性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儿童智慧的哲学启蒙,选择跟四年级(9岁左右)的孩子一起来探讨来分享“人皆有死”“向死而生”的人生哲理,明晓“生如夏花死如秋叶”的生命智慧,让孩子脱离肤浅的浮躁的阅读进入沉静的深邃的思考,这将会扭转那种泛政治化的思想教育,真正成为哲思性的“思想”的教育,为孩子的童年点亮一烛通明的光。
在读书会上,我采用的是故事导入的方式,用良太的故事引入图画书的阅读,记得当时没有配乐,没有幻灯,孩子们就在我对画面的翻动中对故事的讲述中纷纷感伤流泪,也初晓了生命的意义,獾让我们知道,死并不可怕,朋友是生命中最恒久最珍贵的东西。从此,我们记住了那个年老却极富智慧的獾,记住了那条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长隧道,记住了悲伤过后我们更该微笑着面对生活。
记得课后有人问我:该不该把这样沉重的话题带给四年级这样小的孩子?作为四年级乃至小学高段的孩子,能否接受这样的深刻?
先来思考第一个问题。
不错的,孩子的天空应该是明朗的,孩子的笑容应该是烂漫的,这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如果他们开始知晓了一些生命的意义,即便有片刻的沉重,也不会永远压抑,走出课堂,一见阳光,即可烟消云散。此时的淡忘并非意味着归之于无形,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它还会再次出现,不过,这时,它是让你压抑的心得到缓解,终于释然。读过《獾的礼物》的孩子,若干年后,当他终要面对自己饲养的宠物或者自己挚爱的亲朋离去时,他依然会悲伤,但是,他会想到这个故事,这样,他就不会只顾着沉浸于自己的悲伤,而是去回忆逝者留给他哪些离别礼物,心中自然会感到无限温暖。也就是说,快乐不单是现时的脸部表情和心理状态,它还会充盈于遥远的且必将抵达的那个将来。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
像这样深刻的大命题宜否让这些孩子来承受?说实话,起初我是有不少的顾虑的。在另一次读书会上(扬州亲近母语的种子教师研习营活动上,其时是讲给三年级孩子听),设计之初,我是采取另一种更具哲思性的方式来进入,后来发觉明显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能力,于是改用从“生”的古汉字形式入手,让孩子走进一个神奇的生命世界。这样做是为了降低坡度,让孩子更容易进入。在课堂上,虽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顺利抵达,但至少开启了相当一部分孩子的生命智慧。他们说环衬的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他们说“长隧道可以通往另一个世界”;他们说“獾会在天上默默地微笑着看我们”;他们说“獾留下的礼物是友情与爱”……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浩大的命题确乎为难他们了,但是能有孩子能说出这些深邃的话语,每一句都闪烁着智慧的光泽,真是难得。
我挑战着学生,也挑战了自己,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告诉自己告诉大家,我们不仅需要知识的教育、技能的训练、情感的熏陶、志气的培养,我们的课堂也应该闪烁着智慧的光泽。有光有明亮就有温暖和希望。就像去教堂礼拜,牧师的布道专注而虔诚,前去的人未必都能领悟,或若有所悟,或若有所思,或根本就什么也没想,只是进入了这样一个特别的场,这样的经历构成了生命的厚重与轻灵,经过与没有经过全然不同。因此我坚信,在适当的时候讲述这些故事,会给孩子生命的天空引来一束智慧的光。
18#
发表于 2010-11-21 23:31:43 | 只看该作者
《再见了,艾玛奶奶》
有别于《獾的礼物》以童话的形式用温暖的色调将死亡柔和地呈现,心痛的感觉持久绵长;这个故事以一帧帧黑白照片的形式将一位年迈老奶奶的最后岁月真实地记录下来,带给读者一种岁月流逝的沧桑和厚重感,沉痛的感觉直接鲜明。
读书会上,钢琴演奏的《辛德勒名单》的主题曲《希伯来的天堂》在课堂静静流淌,一帧帧黑白画面伴随着我凝重的讲述渐次呈现,我注意到,坐在后排的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从一开始就泪流不止,直到我的课上完再次跟他讲述时还在肆意地奔流,到这时我才知道,原来他就是中央文明办的吴向东局长,原来这个故事勾起了他对刚刚逝去的老母亲的思忆。哀婉的故事以及凄美的音乐伴着我凝重的讲述让现场的听众纷纷落泪。伤感的音乐以及伤感的故事让每一个在场的人将生死问题想得更多更深更远。
交流时,孩子们理解之深刻思维之深远确实让我以及在场的所有人吃惊,听听这些睿智的话语吧,你绝对难以相信这些富于哲理的话语是出自这些小小孩儿之口。
“艾玛奶奶她知道人一次诞生就等于一次死亡,人生下来最终都会死掉,从生下来到死亡的过程,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是谁都无法阻止的,每个人的差别,只是时间的长短不同而已。”
“艾玛奶奶应该是认为‘亡’才是消失了,没有了;‘死’只是灵魂离开了肉体。”
“要是一个人没有死的话,他就不会去珍惜生命,就不会有那些甜美的回忆。”
“艾玛奶奶可能认为一个人的一生就像一首歌曲,中间有高有低,每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歌,有的可能很长却贫乏无味,有的可能很短却很好听,很精彩。艾玛奶奶选择了一首比较长也比较高昂比较精彩的那种。”
“‘向死而生’可能是说虽然现在死了,可是却在另外一个世界里还活着。”
最精彩的对话出现在这里。
一男生说:“生就是为了死。”
一女生接着说:“是为了死才生。”
对于这样睿智的答语我没有做任何评价,也无法评价。这就是智慧的启蒙啊。
再来看看课堂结束时师生之间这样一次对话,看看孩子们诗意而智慧的回答:

师:“如果说生是白昼,那么死是——”
生:“黑夜。”
师:“如果说生是春暖,那么死是——”
生:“冬寒。”
师:“如果说生是河的这边,那么死呢?”
生:“死就是河的那边。”
师:“我们的一生就是由此岸抵达彼岸。
    如果说生是湖边的一株风景,那么死是——”
生:“死就是湖里的倒影。”
师:“风景越美,倒影也就越美。
    如果说生是灿烂的夏花,那么死是——”
生:“死就是美丽的秋叶。”
师:“只有像夏花那样灿烂地绽放,才会像秋叶那么安静地飘落。”

孩子们在读书会后纷纷书写自己的感受,甚至还把家长也卷入了进来,课堂的阅读在课后延伸,课上的思考在课后继续,甚至还有新的生成新的精彩。试摘录几则。

一生的路就像一首歌,每个人都在唱着自己。不同的是旋律。有的唱过后就随风而去,而有的却久久地回荡在耳际,给人留下永久的回忆。正是因为有了旋律上的高低不平,人生的坎坷才显得美丽动听。一首没有音节高低旋律的生命之歌,一生中只会单调平凡。只有旋律高低不平的生命之歌,在生命结束的时候,才会在这个世界和另外一个世界中不断的回响。艾玛奶奶的表情,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怎样面对死亡,更重要的是一种智慧。在死神来临时,是挣扎着想要延迟自己毫无意义的、短暂的生命,还是安详的享受这最后的幸福时光,从艾玛奶奶的身上,我们知道了答案。                                                                                    
——王思婷
  “死”意味着灵魂离开肉体,而“亡”却是意味着肉体的消失,“死”“亡”合二为一,就成了一个人停止了生命活动,肉体消失了,灵魂也离开了。人生自古谁无死?还不如开心、乐观地过好每一天呢!
——马丹娜
老师说“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花开花落是大自然的规律,人生人死也一样,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就没有生。如果没有死,世界还会有人类、植物、动物吗?死就代表着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
——吴玉玲
生只不过是一场长跑的起点,死就是一场长跑的终点。所谓生如夏花,死如秋叶,就是一生就要像夏花一样灿烂,死才会像秋叶般的安静。
一生的路就像一支歌,忽高忽低,有长有短,关键要听这首歌精彩还是低调。
——李达伦
同样是选择死亡,有时是勇敢,智慧。有时是懦弱,逃避,关键是看在什么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既然死亡是每个生命所必须面对的,我们就象是正在演出的那幕话剧的演员,大幕迟早会拉上,我们是否应该在大幕拉上之前,表演得更精彩?那样,在大幕缓缓合上之后,我们就可以平静的离开舞台,腾出空间给我们的后人。
                                                   ——解温特爸爸
课后,吴向东局长感动地说“你的课上得太好了,谢谢你”;窦桂梅老师说“你的课让我明白深沉也是一种激情”;商友敬老师说“让那么多人留下热泪,这就了不得”;马来西亚的客人频频竖起大拇指,夸赞这样的生命教育值得学习和推广,希望能到他们那里去讲生命教育;李校长说“这堂课是你的分水岭”……
之后,我陆续探索了其它死亡文学课例,有用文学的语言讲述的看似是科普其实也是生命智慧的《一粒橡子的奇遇》的故事;有台湾方素珍老师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患上癌症最后终于离开的《祝你生日快乐》;有将爷爷的死亡描写成爷爷身体越来越小最后被马提吸入身体从而让爷爷永远活在心里的《马提与祖父》;有旅德作家程玮老师创作的短篇小说《孩子、老人与雕塑》;有想念亡者的温馨而感人的《想念梅姨》;有描写战争中儿童之死的《铁丝网上的小花》……这样集中在一个主题的深入阅读,带给我和孩子们的实在太多,虽然,阅读是一件毫无功利的事,但是它已经发挥了安抚心灵的作用。
19#
发表于 2010-11-21 23:32:02 | 只看该作者
《马提与祖父》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爷爷将不久于人世,双目紧闭,面色惨白,躺在床上动也不动。亲友们围绕在旁边,泪流满面,但是,七岁的孙子马提却没有哭。就在马提望着天花板上的苍蝇胡思乱想之际,突然听见爷爷开口邀他去散步。于是在虚幻与现实的生死交界处,马提与祖父展开一段奇异的旅程:他们一起漫步田野,用裤子口袋抓鱼,捕获半黑半白的小马“小捣蛋”,穿越高高的向日葵林,寻找海盗遗留下来的宝藏……
    在这次奇异的游历中,爷爷不断缩小,从正常高度到跟马提一样高,而后到马提腰际,最后,爷爷让马提将其吸到鼻孔里,从而进入了马提的身体。这个温馨明亮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所爱的人并不会真正死去,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这也是有关生命和死亡的童书,你感觉不到晦暗色调,反觉温馨感人,作者用超现实的笔法,帮助孩子了解真爱不死、精神永存的道理。
孩子们在读过这本书以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整个流程大致分为:课前谈话,诵读入境——走进作品,讲述生情——移情体验,品读语言——关注变小,理解隐喻——对比叙事,回归主题——感悟生命,净化性灵这几个部分,努力体现李庆明校长关于文学教育中的五感观。
首先,我选择了和大家分享一首诗:
蜕  (宫玺)

草地上那么一闪就不见了
遗留下一条空空的皮囊
轻,白,皱缩,有如逝去的日子
那是蛇
那是冬眠后的生命的锋芒

烂漫年华也许只觉得有趣
我却感到周身如剥如烫
自我扬弃,大大小小的火圈
没有新生的强烈欲望
怎能
义无反顾地穿过死亡
很明显,这首诗展示了死亡与新生,而我还想借由这首诗里的蜕的意象勾连起《马提与祖父》的回忆,因为那本书也提到了蜕这个形象。
简单介绍完这本书以后,我播放了原版书上由著名插画家布赫兹绘制的一帧帧图画,串联起大家对书本内容的回忆。进入第三个环节时,罗列了马提与祖父的几处对话,在感知内容的基础,感受爷爷的智慧,以及祖孙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依赖与亲密无间。
例如,其中就提到了关于蜕,也就是蝉的空壳的问题,有这样一段对话:
“这是个空壳,是虫子蜕化时脱下来的。有些虫子长大时,不连着旧皮一起生长,而是会把外皮脱下来。你看见的就是一个老而无用的空壳。”
“不过它看起来挺滑稽的,好像是昆虫的纪念品。”马提说。
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是:如果说这是纪念品的话,那么纪念的是什么呢?
孩子们的回答五彩纷呈:
纪念一个生命的逝去;
纪念一个生命的留下的痕迹;
纪念一段生命的过程;
既是结束,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再例如关于“占有”,爷孙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
“不,我的意思是,没有任何东西是你能百分之百占有的。”
“连一个球,或一粒小石子都不行吗?”
“是的。你只能占有它们的一部分。”
“那么不属于我们的那些部分呢?”
“那些属于这个世界。”
一开始,孩子们觉得很奇怪,这显然跟他们平时的理解不一样:那个东西已经在我手里了,怎么不属于我呢?慢慢交流,就豁然开朗了:原来,这些都只是暂时属于我们,我们是无法永远拥有下去呢。
就在大家似乎都明白之际,我突然追问了一个问题:
我们自己属于我们吗?
这个话题引来好一阵热烈的讨论。最后,有孩子说:我们并不完全属于自己,我们属于我们的家庭,属于这个社会,属于这个时代,属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未来,所以,只有好好地生活,才是最好的答案。
生命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在这里巧妙地进入了我们的课堂,学会分享,懂得珍惜,也是生命教育的应有之义。
在理解故事中爷爷逐渐变小乃至最后形体消失是一种特别的死亡表述方式之后,我趁机打出一个表格,里面涵括了我们平时所熟知的一些故事,从“故事名称”“类型”“逝者”“结局”四个维度来进行比较,探讨“为什么这样形容死亡?你是怎么理解的?”
故事        类型        逝者        结局
盘古开天辟地        神话        盘古        化作万物
精卫填海        神话        炎帝女儿女娃        化为精卫鸟
梁山伯与祝英台        传说        梁山伯、祝英台        化作蝴蝶
促织        志怪小说        蟋蟀男孩        化作蟋蟀
去年的树        童话        大树        化为无形
爷爷变成了幽灵        童话        爷爷        变成幽灵
獾的礼物        童话        獾        经过长隧道
你到哪里去了        童话        小鼹鼠的哥哥        化作白云化作风
马提与祖父        儿童小说        爷爷        渐渐变小,吸进心里

生离死别,总会让人痛苦不堪,但是这些故事都让我们感到温暖,不会将我们带入一个冰冷的恐怖的世界去,所以结局都是诗性的唯美的温和的明朗的。通过这样的比较,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死亡叙事方式,对于文学教育来说,这也是要做的功课。
课堂在一曲《化作千风》的聆听里结束,看得见孩子眼中盈盈的泪光,也看得见孩子怅然若失的回味。这是一节涌动着生命活力的文学课堂,每一个融入其中的幼小的生命,都开始知晓爱的意义,萌生对生命的珍惜与思考。这正是我进行死亡文学教育的根本意义。
20#
发表于 2010-11-21 23:32:18 | 只看该作者
四、从文学返归现实并非巧合

一天深夜,我接到远方一位朋友的电话,电话那头朋友的声音瑟瑟发抖。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我这样想。在我的安慰和鼓励下,朋友断断续续地告诉我,她的表弟今天刚刚被一辆冲向人行道上的车给撞没了。她很难相信,一个活生生的人竟然就这样消失了。以前,朋友也一直在关注着我的死亡文学教育,但是,她从来没像现在这样真切地感受到死亡离她是如此之近:刹那之间,就夺走了她的一位亲人。
时间已然过去了很久,这个晚上的这个电话,却一直响在我的心里,电话那头朋友颤抖的声音也一直在我耳边回响着。我忘不了朋友为什么单单打电话给我,因为就像她所说的那样,正是因为我一直在关注着死亡,关注着生命教育,她就认定我是她所有的朋友中最能懂得她那时悲痛心情的人。其实,远在深圳的我又能替她做什么呢?我只能很坦率地告诉她,即使我遇上这样突而其来的打击,我也会感到害怕,感到愤怒,感到伤心。我也会流泪,不知如何是好。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反应。可是悲剧已经发生了,我们再也无力改变这样的结局。但是并不是只能这样,还有更需要去关心和爱护的人,他们的悲痛更深更大更长久,在死亡面前,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悲伤……就这样说着,也不过是安慰几句罢了,然后将我曾经读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再讲一遍给她听罢了。于是,那些故事里的一些语句或许能触动她的心,让她在遭遇极大悲痛的时候,这些温暖的童话能够带给她些许的安定吧。
说来也怪,无独有偶,后来又有一天,在一次课后,班上的一个小女孩低着头走向我,我问她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小女孩低声地告诉我,妈妈回老家去了,因为外婆,走了。话刚说完,已是泪流满面。我的眼睛也湿润了,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搂着她。
“外婆一定是去了另一个世界,对不对,周老师?”小女孩终于仰起脸来问我。
我用力地点点头。
至今我都没有去问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把这个消息告诉我,我为能成为孩子心灵的依托感到欣慰。我知道,平时讲过的那些关于死亡的故事,已经在很多孩子心中奠定了一层温暖而坚实的底子,生活中难免会遭遇风风雨雨,生离死别,我相信,这些阅读过思考过生与死的孩子能够更坚强地去面对。
文学虽然只抚慰心灵,未必能起到多少教育的作用,唯有生活才能让人感到切肤之痛并让人在疼痛中成长,但是在文学阅读中已经经历过生生死死的孩子,就有了更通脱的心态更广博的识见,回到现实,也就有了比旁人更坚韧的信念。就我而言,对于生生死死,也不再像以往那样一味的恐惧,倒是看得更通透了。一旦洞烛了死亡的幽微,我们尘封的心灵倏地打开了窗户,如梦初醒,一道阳光照将进来,我们将会觉得这世界多么美好。
这些,难道不是阅读之后自然生长出来的吗?
文章开始提到的那位朋友,后来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会遭遇到的事情,借此或许可以让我们明白,如何带着孩子去认识生死。而朋友之所以选择告诉我,也许正因为我一直都在关注这些吧。
“她(朵朵)自己体会到死亡的感受是上次那只小兔子。她给它起名叫小牙。朵很喜欢那只兔子。一天上午,小牙突然不会动了。朵朵放学回来发现这个觉得很奇怪,但是也没有悲伤。等我回来,她一直问我为什么。我说我也不知道小牙为什么死,但是它死了就不可能再活过来了。朵才很伤心的哭起来。后来我想了个办法,我们找了个盒子把小牙装起来,把它埋在了花园里的桂花树下面。我说,等明年春天,小牙就会变成小芽发出来,到时候你就会重新看到小牙了。
“我带朵和小开心(朵朵的邻居,六岁,正读一年级)两个人去的,他们都帮忙给小牙挖了坑,把小牙埋好后,我让他们两个跟小牙告别,再跟它说说悄悄话。他们两个都哭了。最后跟小牙拜拜,我们就回家了。上楼后,我带他们一起给小牙画像,每个人都画了心目中的小牙,  我也画了。朵画的是一只七色的小兔子,开心画了画之后,还要求我帮他写上字:‘小牙,春天再见。’
“现在,朵朵每天经过花园都会绕道走到那棵桂花树下面,跟小牙说说话,有时候就是打个招呼,甚至滑冰很兴奋的时候也不忘冲那棵树远远的招个手说小牙拜拜。有次还拉着我专门跑到那棵树面前,指着一朵刚打苞的小桂花说‘妈妈,你看,小牙哎。’然后用力闻了一口,闭着眼睛陶醉的说‘嗯,小牙的味道。’还有天晚上我们一起经过桂花树的小花园,朵突然说:‘妈妈,小牙的灵魂是毛茸茸的,好温暖啊!’月光下,朵的眼睛里没有害怕和惶恐,只有她对小牙平静而略带惊喜的怀念。后来我问小开心原来画的小牙还在不在了,他把手放在胸前说‘一想起这个就好感动啊。’”
从文学返归生活,并非用一个“偶然”可以解释的,科学似乎也不能解除人们对于死亡的焦虑,文学或可能带来心灵上的平静。我会继续关注这个命题,坚持用文学的方式引领孩子认识死亡,试着去了解生命的本来面目,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死亡观,让他们在文学的阅读中感受生死之痛,同时也体会到爱、勇气和希望,从而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古人云:未知生,焉知死。在我看来,未知死,焉知生?当我们认识了死亡,我们也就能更好生活。既然我们可以欣悦地欢迎着春与夏,我们也同样不会拒绝秋与冬。
我们从何而来,向何而去,这是人类恒久的命题,我们将继续在文学的阅读中哲学地思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2 16:00 , Processed in 0.069151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