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秋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写写第一期第四轮第6周作业贴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7-9-10 15:04:37 | 只看该作者
12emilyfool

记得前一段时间看过一个笑话:某个三十几岁的博士,遇到一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算他“二十几岁就能成为很有钱的富翁”。这位博士就很好奇地问算命先生,“那为什么我现在还没有钱呢?”只听算命先生悠悠地说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知识改变命运呀!”

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好坏,知识也好,科技也罢,乍一听都应该是个好玩意儿,都应该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可是,真的就这么好吗?

我和老公都不是那种有什么新东西出来就要第一个尝螃蟹的人,总是半推半就地才会跟上时代潮流。记得微信都已经火了好久,我才有一个微信号,我自己分析真正原因是以“不屑于新鲜事物”为借口来搪塞自己的懒惰(就是很懒的去研究这个东西),其实自己内心不是不屑,还是有些好奇和渴望的。微信的出现真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估计现在卖钱包的都要失业了吧?!

老公对于导航也一直是抗拒的。以前,如果他要开车去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必定要提前花时间把路线查个仔细,如果有点复杂,他还要拿纸记录下来。我一直推荐他用导航地图,干嘛那么费劲儿呢!开始他还是拒绝,但是当临时出行或者查的路线出了一点偏差时,我就会拿出手机为他导航地图,他也就这样被动地开始使用导航,没过多久,他开始自己主动用,还买了一个手机支架放在车上。

现在的地图虽然已经进步了很多,不至于像以前那样把人和车导到坑里,但还是会出现些许的失误。有一次,老公开着车找一个地方,来来回回地被导航给指使的团团转时,然后他就发出一句感慨,“哎,自从用了导航地图,人都变傻了!”
12#
发表于 2017-9-10 15:12:56 | 只看该作者
小庞的作业《第一次骑行》
 
七月的大暑时节,我来到了青海西宁市,环着青海湖开始了一段漫长的骑行。我们一共要骑行三百六十公里。其中最令人兴奋的是在第四 天,我们即将在一条公路上骑行42公里,它里面有一段2.5公里的长上坡 和15公里的连续下坡。
 
最长的上坡有2.5公里,只能用最低档,假如你在上坡时用了最高档,那么就会突然停下来不能走,危险时可能还会溜车。最低档虽然速度很慢,需要用力蹬。上坡时身体很累。你要一直坚持下去不要停,如果停下来需要重新使力,你会特别吃力才能把自行车再蹬起来。要尽量靠右行使,也不要太靠边,可能会陷到沟里去。
 
十五公里的下坡 感觉骑的时候非常快,换成最高档位十三档,有助于更快,但千万不要紧急刹车,不要溜车,,也不要开最低档,在用最低档时可能会蹬空,无法骑行。这时车体仅靠自身滑动, 就像蹬在云里一样,车子的速度的太快了。身边的风景会很快的路过。 只能听见呼呼的声音,还有草原边上耗牛的叫声。
 
第一次骑行太好玩,我甚至都不想回家了。
 
这次骑行回来,我突然发现自己变得更强壮了。
13#
发表于 2017-9-10 15:16: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个科技粉,从小爱科技,科幻,甚至是各种虚无缥缈的技术。对待机器人有无限遐思,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可以替代人类工作,可是,同样产生了一个伦理问题。
允许机器人有感情吗?允许人类对机器人产生各种情感吗?
机器人最早那种笨拙坚硬甚至怪异的外形,要让人类对他们产生情感并不容易,可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人越来越深入人类的生活,外形也越来越接近真实的人类或者动物,比如机器狗 ,跟着盲人做导盲犬,跟着警察做缉毒等某些危险工作,机器猫陪伴老人,病人,各种需要人士……深圳家务机器人或者以后出现的各类机器人同事(各行各业都有可能性)。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机器人或者机器狗 为了保护我们,也有可能会牺牲自己来成全人类,我们怎么面对呢?面对一个伤害,或者毁灭机器人(狗……)的人,我们可以有惩罚措施吗?机器人可以有人(机器)权吗?
这个话题会是个特别有趣的话题。
不光只有机器人三大定律,人类对机器人的态度做法值得深思
14#
发表于 2017-9-10 21:46:53 | 只看该作者
05 海豚
对未来的恐惧

现在整个都是谈论人工智能,谈论未来什么样的人不能适应这个时代,因为很多工作要由机器人来替代,谈未来哪种人不会被替代,然后有焦虑的家长就开始要未雨绸缪,从兴趣选择到专业选择……
可真正的到了那样的年代,那地球上越来越多的人口要怎么办呢?人类做什么事呢?是不是就随着自然规律自生自灭?觉得也无法细想,真到那个年代了,会不会离人类崩溃的日子也不远了?
想起了去年看的美剧《西部世界》,剧中的人们已经不再热衷于玩网络游戏,而是创造了高科技成人乐园,里面有不少机器人接待员,他们过着设定好的剧情生活。而游客呢,现实中不敢的胡作非为,在公园里都能无限制放纵,嫖妓、追凶甚至滥杀无辜。夜幕降临,所有机器人的记忆被清除,一切归零,第二天太阳升起,新一批游客入园。
不过,在程序的失误以及程序员要求机器人更接近于人类思维和情感的情况下,机器人的自主意识和思维使他们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本质,进而觉醒并反抗人类。
感觉剧中的世界在未来真的有可能变成真实。
真到那种程度,人类又将何去何从呢?
15#
发表于 2017-9-10 22:10:06 | 只看该作者
父    子

Z太太叫住了准备出门的Z先生“嘿!亲爱滴,你去哪里?去Z爷爷那里吗?”“是呀”Z先生一边说一边再次看了看手中的袋子,里面是一件给老爷子精心选购的毛衣。
“你又晚了一步!Z-1已经到啦。”Z太太看着腕上的监测表说。
Z先生一下就炸了“它怎么可以!它怎么跑这么快!这个混蛋!”他气呼呼地跌坐在沙发里,路过餐桌时几乎撞翻了一把餐椅。缩在沙发里他深深地后悔,定制Z-1的时候为了让老爷子高兴,他大大减少了自己交谈时惯有的抬杠、讽刺、粗鲁、顶撞……他记得他只是加了一些些,宽容、关怀、俏皮……一段时间之后他感到Z-1表现不错,在他去老爷子那里的日子里,他明显发现老爷子望着他的目光柔和多了,他们越来越谈的来,往日老爷子话语中的飞扬跋扈和颐指气使也渐渐淡去。和老爷子在一起时,他常恍惚回到童年时光,他开始盼望每次父子相会的日子。
       Z先生工作繁忙,特别是最近他迎来事业高峰期,Z-1研制成功,这种个性产品投放市场后大量订单蜂拥而至,只是这种产品太个性啦,工作量巨大!每当工作间隙,他安静下来想起老爷子,然而几乎每次当他准备出发,Z-1已经到了!没错Z-1和他一样爱着老爷子,它有的是时间!
       废了它!Z先生狠狠地咬牙。“不行呀,亲爱的”Z太太有读心术“你太忙了,哪有那么多空陪老爷子“Z先生眼中的光黯淡下来。
      “亲爱的,我的T-1啥时候出厂?“Z太太笑盈盈满眼希翼。

点评

好玩  发表于 2017-9-11 00:01
16#
发表于 2017-9-10 22:31:05 | 只看该作者
找一篇旧文章来交作业。


《宇宙最后一本书》,网上是这样介绍的:这是一个发生在未来世界的科幻冒险故事。世界被一场巨大的地震毁灭,到处是一片片的废墟,人们忘记了从前,也看不到未来。书籍消失了,每个人依靠新奇的科技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为了拯救身患重病的妹妹,12岁的男孩憨头决定赌上自己的性命,力闯重重危险的关卡,去寻找最后一线生机。一个只会说“巧克力”的5岁男孩、一个完美的少女和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也意外地加入拯救行动之中。憨头发现,这位老人有可能是废墟中唯一一个对书籍和书写还抱有兴趣的人,他将在老人的影响下写出宇宙最后一本书……本书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罗德曼·菲尔布里克的扛鼎之作,融科幻与冒险于一炉,它将为你揭开一个个谜团,它将引起你深刻的反思,它将带给你震撼心灵的阅读体验。

  我觉得这一段话对于整本书而言真是显得太苍白和单薄了。

  关于这本书,有几个关键词:地震、探针、关卡、基因改良……

  就是这几个词,深深地震撼了我。

  一千年以后,一场大地震毁灭了世界。在此之前,人类世界高度发达,城市输水管道错综复杂,摩天高楼林立,以致于人们忘了阳光忘了自然甚至忘了自己——这场地震是如何发生的?是因为过度发展吗?

  一千年以后,纸质书籍消失了,图书馆没有了,人们已经记不得以前的事了,所有的娱乐通过探针来进行。这一根神奇的探针,插入人类的大脑,在人类的脑子里播放任何你点播的东西,让你身临其境。许多人沉迷其中不得自拔,包括其中一名关主“伟人猛哥”,甘愿躺在床上虚幻地声色犬马,任由自己的身体日渐腐烂。

  一千年以后,将有普通人和普鲁人的区别。普鲁人要过基因改良,外形十分完美,人人俊男美女貌美如花,智慧过人,在伊甸园过着神仙一般的生活。而普通人则在伊甸之外的各个关,过着缺衣少食、穷困、你争我夺、肮脏、毫无意义的生活,还要无条件服从关主的领导,不能随意出关,否则格杀勿论。

  一千年以后,没有繁华的商店,只有不公平的交易。没有绿树小溪,只有灰蒙蒙的天空。看不到小山峡谷,到处是流氓横行,无政府主义的混乱状态……

  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看了那本《躲藏的人》。医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儿童是非常罕见的事物。人们通过医学技术延续自己的生命,还可以将自己的容貌和身体定格在想要的年龄。于是,社会不得不禁止生育孩子。泰伦,这个真正的儿童被人贩子盯上了,不得不四处躲……。

  还有还有,关注核辐射的《穿过云朵的少女》。

同样是未来题材的书,同样的不乐观,不,岂只不乐观,简直是灾难性的未来。

  我们不应该反思一下,当下,我们在做着什么呢?当下,我们在为未来做了什么呢?

  人们应该对所发生的一切负责任啊!

  当一切已经成为现实,再来反思,是不是已经太迟了!

上述絮絮叨叨,只是一点点个人感想。而我的儿子,11岁的小伙子,显然没有想得这么深入,他正在看另一本据说同样超好看的书《地下121天》。我只希望,千年以后,仍然有很多精彩的纸质书,仍然有很多热爱阅读的人们。我们每天在网上谈书,晚上在家看书。
17#
发表于 2017-9-10 23:17: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凯瑟琳一直在跑。 周围没有光亮,是的!自打中央能源器被阿珈人占领之后,这个城市就笼罩在一片漆黑之中。人造太阳没有能源,空洞洞的按轨迹西升东降,就像一个巨大的黄色还是灰色灯泡。不过,应该也没有人去关注它到底是黄色还是灰色,因为人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阿珈人四处在抓人,谁也不知道出门之后会遇到什么! 对了,没有来得及介绍一下阿珈人。他们是我们创造的。三个世纪以前,第一个阿珈人诞生了。就像海洛因最初被提炼是为了革新抗菌技术一样,第一个阿珈人是为了完成温岩钻探而诞生的。 那个时候,整个地球的科研项目都围绕一个主题,就是开发新能源。要知道,煤炭石油一类的旧能源即将枯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否还能供养人类已经被几派科学家唇枪舌战了无数个回合。就在这个时候,温岩出现了。温岩高热能,可以转化为动力。只是它们紧挨地壳,人类自己钻探危险性高,性价比差!人类不行,阿珈人可以!于是大量的阿珈人被克隆出来。 现在要说回凯瑟琳。凯瑟琳是一个阿珈人。虽然他有一个女性的名字,但是,凯瑟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人。阿珈人没有性别,这是他们能够承受地壳压力,承担温岩钻探开采的主要原因。在上个世纪之前,阿珈人自治之后开始给自己当中的一小部分阿珈人,注射了他们研发出来的阿珈激素。这种激素让这部分阿珈人具备了生育能力。凯瑟琳就是其中的一个。 之于阿珈人来说,克隆场才是最主要的生产基地。因为品质稳定,产量随心所欲。自然生产是阿珈人贵族喜欢的事情,他们因此而与众不同。 凯瑟琳不停的跑,没人知道他的目的地在哪里。(未完待续)
18#
发表于 2017-9-10 23:18: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说起高科技,未来又让我想起昨天带着妞妞去电影院看了《赛车总动员3》,故事讲述的是闪电麦坤已经过了巅峰时期,慢慢步入职业赛车的最后时期,在一开场的比赛中,出现了一部新赛车黑色风暴,外形冷酷,配置高科技,最高时速比麦坤高很多!看到一开始,还以为这部3是不是要重点突出高科技对赛车的影响了,于是带着好奇接着往下看,确实因为高科技的出现,更多新型配置的赛车已经替代了闪电同时期其他的赛车,可是闪电麦坤不愿意就此结束职业赛车生涯,为了重返巅峰时刻,她在新的美女赛车教练的指导下开始重新训练。 当看到麦坤在虚拟环境中的赛车训练场,还有各种更为智能化的训练道具,以为导演会一直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呢,结果画风一转,闪电麦坤带着他的美女教练开始按照传统的方式来进行训练,最后一场比赛时,更甚至麦坤开始跑了几十圈之后,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可能跑赢其他年轻的赛车,于是让自己的美女教练代替自己去跑赢接下来的比赛。 是对人工智能高科技的讽刺吗?感觉这样的意味真的很浓,原本是美女教练要按照新的各种大数据、虚拟实战训练场等等来训练麦坤,让麦坤重新赢得比赛,但是最后一转,却成了麦坤带着教练,找到了比蓝天博士还老的赛车,从他们那获取经验,用传统的方式似乎比高科技的方法更有效。 导演是让人们来思考,人工智能是否就一定好,虚拟的,模拟的电子设备,是否就一定能代替真实的人和物,确实是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19#
发表于 2017-9-10 23:46:23 | 只看该作者
如意记
      西元2017年9月1日上午6点,RY被一阵敲门声惊醒。“都什么年代了,还用这种粗暴的方式叫门!?”一边不满地爬起,一边拿起床头的总遥控器,打开门口的显示窗口一看,LA的脸在屏幕上放大,一双大眼睛紧紧地盯着门上隐蔽的拍摄装置,门口同时伴随着敲门声也传来了他的叫声:“RY,快起床,我知道你在家!”为了让自己的耳朵不再受虐待,RY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爬起来,换衣服,然后拿起总遥控器,开门。
      看着LA一团风似地冲了进来,RY无可奈何地说道,“老大,如果我没有搞错的话,现在是早上6点,离上班时间还很早呢!”LA完全忽略了他的埋怨,“要不是怎么也联系不上你,我也不想大清早地敲门啊,你看看你,是不是又把通讯全部关闭了?”RY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要不是老大同志每天24小时随时夺命call,不断布置工作,谁也不会每天晚上关闭通讯器啊!我是人,不是机器人,我只领了8小时的薪水,为什么要做24小时的工作?
      就在RY这边内心挣扎的时候,LA已经自顾自地坐下来来了,看着桌上的总遥控器说,“这都什么年代了,你还在用这种老式的遥控器,快点使用芯片技术吧,这样能够保证随时在线,想联系你的时候都可以联系到了。”
      RY连忙摆手说,“老大,芯片技术虽然比较发达了,但是我本人还是比较喜欢古董呢,手持的遥控器,放在手上很有质感,听说公元2010年以后的人,都使用一种叫做手机的东西,每天早晚刷一刷,聊聊八卦,看看其他人的世界,很是有趣,虽然现在用的人不多了,八卦什么的不好聊了,但是可以浏览古代的资料,看看以前的科幻小说啥的,还是很方便的。”接着,小心翼翼地询问,“老大,这次又是什么事?”
LA听了RY的解释,也没再深究,摆摆手说,“我知道,这些科幻小说对你的发明启发很大,你发明的如意门已经被列入重点推广项目了,昨晚刚收到的通知,今天下午上级部门要来进一步了解如意门的试用体验情况,为了快速地准备好汇报材料,我这才早点召集大家快点回公司进行讨论,其他人5:30已经收到通知了,我知道你这边晚上有关闭通讯器的习惯,特地让你多睡了半个小时,够体贴吧?”
      RY苦白了一张脸,嘴上说着老大最体贴了,心里暗自后悔,自从空间跳跃技术开始形成理论后,RY有天看到了一个古老的动画片“机器猫”里面有个神奇的门,可以带领机器猫和他的伙伴们到任意的时空,他对这个很感兴趣,虽然空间技术无法支撑瞬间抵达任意的时间,但是瞬间抵达任何的空间应该是有可能的,当他把这个课题提出的时候,全公司的人都不太看好,只有LA觉得可行,让他放手一搏,结果捣鼓了一年半,门是捣鼓出来了,为此公司按照惯例使用发明人的名字首字母选择词语作为新产品的名字——如意门,去何空间,如您所意,这是公司的宣传方案里的主打广告词。不过鉴于隐私等问题,如意门还是设置了访问区域设置,比如个人的房间是不能进的,否则刚才L就不是在门口砸门了,而是直接冲进他的卧室了。
      然而新技术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测试,所以如意门现在还处于测试阶段,仅是公司相关技术人员使用,所设置的范围也基本是公司和相关人员的家,大家上班现在是方便很多,出门走进如意门,只要使用几分钟即可抵达公司,这让每天老是要坐2小时通勤车的RY很是兴奋了几天,但是现在,RY回头看看LA的笑脸,心里哀叹着,以后还有安生觉可以睡吗?!!!
20#
发表于 2017-9-10 23:50:2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真爱和评判
皮皮陈刚
201794日星期一

和云钊去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他跟我说,“其实我知道怎么样分辨爸爸妈妈是不是真正爱自己的孩子,我在有一本书上看了,说是有两条路径给父母选,一条是孩子在哈佛大学毕业,但孩子会在一年后患癌身亡;一条是孩子可能没什么出息,最多卖卖水果什么的,但可以活一百年。好多父母会选第一种。我那时候就确定,你们肯定是爱我的”。我问他,“你是觉得我们最希望的就是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开心活着,对吗?”他说,“是”。

我停了一会儿没有说话,真的被感动到了。有的时候我们不一定知道,孩子们其实会有他们自己的小世界和评判标准,会很简单地来衡量父母的爱,然后安心。

今天云钊有心得——东西好不好,只能自己才能说了算。

他一开始想去看《敦刻尔克》。他希望爸爸可以一起去看。爸爸查了一下国内外的评分,说评分比较低,不想去看。云钊也直接回复,说“你不看就不看,我们去看”。然后我陪他去上动力机械的课,一起出去了。出门以后,我问他,如果他被我们这么说“你不看就不看,我们去看”,他会不会觉得有点难过?他想了想说,“那我们再打个电话给爸爸吧,跟他说我们还是希望他一起去看电影,评分是评分,是别人的评分,他可以自己看一下预告片感受一下,具体的好不好还是需要自己来说了算的。”爸爸查了《敦刻尔克》的10分的总分,国外评分是1.7分,豆瓣评分是2.9分,截图发给了我。后来爸爸还是说评分太低,他就在家休息一下,不出来算了。

云钊和我后来跑去看了这部传说中的烂片,感觉都还挺好的。于是云钊总结了——看来还是我说得对啊,一部片子好不好,还是要自己说了算;别人打的分是别人打的。


我大力赞他独立自主的思维模式和分析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2-17 07:11 , Processed in 0.173091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