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rmbg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写写第一期第五轮第5周 - 冷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8-1-14 21:10:11 | 只看该作者
植物学考试

我欲学植物
没料要考试
先记名和科
再记导览词
12#
发表于 2018-1-14 22:00:46 | 只看该作者
20号的Carol

这周作业好难,主题是“冷”,要求“写五言绝句”。没有诗词底蕴,到现在都没“憋”出来,只能先凑字交作业了。

冬月夜有感

风卷残叶落,
一夜入冬来。
忽觉晓梦醒,
已是不惑年。
13#
发表于 2018-1-14 22:01:55 | 只看该作者
这周经历了植物考试前的疯狂抢记,办公室座位调整的收收整整,十二年前的老朋友聚会的奔波与兴奋,可是有点累了,先歇下吧
14#
发表于 2018-1-14 22:44: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香港授权展          05 海豚 冷风夹雨中 独赴授权展 昨日叹港潮 今日思落后
15#
发表于 2018-1-14 23:24:12 | 只看该作者
                记冬日徒步
沐冬日暖阳,行林间绿道
观山海美景,抒怡然之情。
16#
发表于 2018-1-14 23:58:10 | 只看该作者
老病相催

多年前读我敬爱的女智者杨绛的作品《走到人生边上》,她在文中说人走到人生的最后就是老病相催,这句话从她口中说出让我很意外,以至于念念不忘。写这本书的时候她九十六岁,失去丈夫和女儿后她已经独活了近十年,这个我眼中睥睨岁月的智者如何说出这么令人丧气的话呢?彼时,我还算年轻,身体还抗糟蹋,我的父母大人虽上些年纪,身子骨挺壮健,过着四处旅游的逍遥老年生活,杨绛竟然为我们指出了一个如此令人不快的去处,实在不像她那样的人说出的话呀。
一年又一年过去,渐渐地,老爸成了医院的常客,住院了,成了日常的一部分,我则去各所医院的各种病房探病。经历了几次手术,已经很习惯看到他躺在病床上输液的样子。近日住院的次数越发频密,这次出院才六天不到就又再次躺去了病床上,老妈说老爸情绪越来越糟,我很担忧,赶快去看他。
老爸的床位在一进门的地方,踏进病房的一刻,我立刻看见这张熟悉又陌生的脸,闭着眼,苍白瘦弱松弛的面庞,生命的活力只剩下孱弱的影子。“人的一生走到最后就是老病相催。”九十六岁的杨绛一定看到了很多很多才会这么说呀。
17#
发表于 2018-1-15 00:03:30 | 只看该作者
读《书,儿童与成人》第一卷

皮皮陈刚 2018114日星期日

与三叶草的一帮中高级班的朋友一起共读《书,儿童与成人》。这本书是法国的保罗.阿扎尔著,梅思繁译。

平时,我是不大爱看这样的关于儿童文学的研究书籍的,这一次却是因为参与了共读,硬着头发开始读。这一周共读的任务是前两卷。

第一卷 成人长期以来对儿童的压迫;第二卷 儿童对成人的抵抗。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多少还是有一点不那么喜欢的情绪。都已经塞进故纸堆里的古早的儿童文学,研究来作甚?然而一旦打开这本书,作者嘻笑怒骂、讽刺得入木三分的笔触,已经极大地吸引了我。对那些他厌恶、瞧不上的作者,他的讽刺可谓刻薄;但对于那些他真正欣赏的作者和作品,他的描绘是多么的真挚和热烈!

被压制的儿童王国里,成年人利用观察到的儿童的天性,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自己的那一揽子学习计划,全部化了妆,半掩饰半强硬地塞给了孩子们,还要打着“我都是为了你们好”的幌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孩子们能阅读到什么样的东西可想而知。直到夏尔.佩罗出现,出版了一本又一本美好而清新的书。阿扎尔对佩罗的作品毫不吝惜溢美之词,诚挚的感情在字里行间流淌,那样欢快而美好,那样纯朴而自在。那些戏剧性的画面,多么让人喜欢,一看之下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是的,夏尔.佩罗是为儿童书写的第一人。

当想象力遇见理性的时候,诞生了一个流行至今的理念——寓教于乐。教育很快把扼杀娱乐变成了自己的义务。波蒙女士这位“智慧的家庭教师”提倡“理智的王国”,将知识的传授直接变成了扼杀一切想象力的工具,偏偏还要自视甚高。花园在她们这样的人手里凋零了,被人遗忘了,而她们却还在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劳苦功高。

卢梭在《爱弥尔》中提出了以自由发挥来对抗机械教育,以天性来对抗虚假表面的理论。然而,作家们以为自己谨遵卢梭的理论,事实上却在背道而驰,虚假造作,以解放孩子为借口,压迫着孩子的灵魂。吉里内斯女士,以她独特的方式成为了卢梭的弟子,谨遵他的教诲。为了让自己成为耀眼的重要人物,也为了教育,吉里内斯女士煞费苦心,宁可生活在虚假之中,再也不愿脱下戏服。当她担任了家庭教师之后,她努力抓住一切机会,将道德教育贯穿到她的学生的每一个生活场景之中,哪怕是散步,也变成了只是教孩子们数路边树木数量或者露台上有多少个花盆的工具。天啊,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还有什么真实自然可言?她将童话完全封杀,认为童话没有表现出任何的道德感,并且童话当中缥缈的想象力给了儿童虚假的概念。她不愧是一位道德教育的卫士和先锋!

然后,贝尔甘出现了。他骄傲自大又虚假地温柔甜蜜着,完全意识不到真实的、自然的,才是能打动人的。那些虚假的夸张的陈旧的东西,那些生硬的转折,不乏活力和戏剧动作,却在扭曲儿童的思维心智上不遗余力,温柔地压迫着无数幼小的灵魂。这样的作者在法国和英国同时盛产。

纽伯瑞开设了第一家儿童书店,古老英国的儿童文学似乎拥有了自由发展的条件。人们从传统的书店走出来,创造着多彩的梦幻和一个个的迷你小英雄。然而,一种奇怪的理论认为儿童生命中的每一个钟头都应该贡献给有用的事物。这估计是现如今“成功学”的古早版理论吧。这种理论指导下炮制出来的书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愚蠢内容,和越来越没有人性精神。“寓教于乐”,多么让人绝望。

然而终于,儿童文学还是在德国诞生了!它在这里同样经历了一系列内在的活动,情感的苏醒,灵魂的感动,对于个人拥有某种权利的觉醒。威斯在巴士窦的影响下,尝试将阅读和某种快乐的情感联系在了一起,尝试在字母学习中加入有趣的内容。但他们无一例外地在模仿波蒙女士。这样贫瘠无味的读物就这样横扫列国,“滋养”欧洲的儿童们。拯救者们,格林兄弟、安徒生终于来了。

阿扎尔热情洋溢地列出了优秀儿童文学的要点。首先,优秀的书籍是各种各样的。他期待那些忠于艺术本质的书,能提供给孩子们直接又间接的知识形式;他期待那些能给予孩子们热爱的画画的书籍;那些能够唤醒儿童敏感心灵但绝非泛滥感情的书籍;那些尊重游戏的尊严和价值的书籍;欣赏知识丰富,但绝非企图占据课间休息和娱乐时间,以所谓的在丝毫不费力中就能学到知识为谎言和借口的书籍;尤其欣赏向儿童讲述存在中最困难,但又是最必需的知识,关于人类心灵的书籍;欣赏那些富有深刻道德感的书籍。总之,阿扎尔欣赏那些维系着人类信仰与公正的书籍。
18#
发表于 2018-1-16 09:45:56 | 只看该作者
秋之雪 发表于 2018-1-10 23:34
博洛尼亚展

一二三四五

乐乐说只能25个字。没办法只能忍痛割掉你和番茄
19#
发表于 2024-5-23 00:14:28 | 只看该作者
秋之雪 发表于 2018-1-10 23:34
博洛尼亚展

一二三四五


博洛尼亚展

一二三四五
故事串起来
乐乐珠妈我
都听朵妈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4-7 21:17 , Processed in 0.067221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