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皮皮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初级班 B组】第一课作业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8-3-22 20:14: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B07王晶晶苹果妈妈  记得还没有为人母的时候看过一本育儿大全,尤为印象深刻的观点是“努力守护,全程陪伴”做为一位母亲,我希望可以给苹果最适合他的一切。在亲子阅读做为一种重要的家庭教育方法而被重视的时候,我也在慢慢的去了解它。小朋友天生活泼好动很多东西都需要父母的引导。之后逐渐的形成兴趣,在亲子共读中我和苹果都在进步,做为一个5个月的宝妈我们的选择大多是黑白卡,彩色洞洞卡,布书之类的,对我来说共读的意义就是陪他看他所喜欢的图片,只有他有兴趣他才愿意继续下去,在他大一些的时候再去引导他看一些适合他性格和一些有仪式感的图书,生活需要仪式感。不管是现在还是在未来,我共读的主题都是小小人的他,陪他一起阅读,陪他爱上读书。                                                  老公长对我说爱读书的父母,才会让孩子爱上读书,苹果爸爸非常喜欢看书,爱好相当广泛,这一点要我非常的自愧不如,我一直以为成为一个好妈妈就是陪伴他,现在我才认识到比陪伴更重要的是练就一身的武艺,而书本就是最好的秘籍。 第二题 我觉得不管是家庭还是小朋友在某个时期都会有一本书对彼此的意义非同寻常,对我来说现在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一本书是(好父母的7项修炼),好父母影响孩子的一生,为人父母都希望成为称职的父母,可谁不是第一次做父母呢?只有借鉴别人的经验,才能出色的教育孩子,拥有上岗证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希望在未来的日子,我可以每天为我的小苹果读绘本故事,带他认识五彩的森林,花的芬芳,果的甜蜜。感恩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4:22
12#
发表于 2018-3-23 19:18:02 | 只看该作者
共读的重点是什么
1、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要说亲子共读,还是大儿子开始上幼儿园第一个学期,班主任老师告诉我,孩子的倾听能力有待提高,当时听了,我完全懵了,不知道倾听能力是具体代表什么,我忙急问老师:是理解能力吗?我开始在担心不会是孩子在幼儿园老师听不懂老师说什么,不会是头脑笨吧。老师看到我这样问,立马说不是理解能力的问题,而是专心耐心静下心来听别人说话的注意力问题,你是不是很少给他讲故事?经常听故事的孩子注意力比较集中。听到老师这样说,我如实的告诉老师,快三岁半了,我很少讲故事,可以说总共也没讲到10次,而且买的还是一本365个故事,首先读起来比较长,自己上班后觉得累了也不愿意读,另外因为是注音的故事,也没有图画,所以孩子也不愿意听,我也不想讲。于是老师建议我至少每天半小时亲子共读,推荐我去买些绘本类的书,比如抱抱、生气汤、好朋友。。。等,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绘本这个词语,于是我在老师的推荐下以及认识的一个儿子同学的妈妈的引荐下,我加入了三叶草,跟着三叶草的妈妈们买一些绘本类的书,比如鼠小弟、古利和古拉、田鼠阿佛、三只小猪等。。。。从老师说了之后,第一学期我开始给孩子阅读,到了第二学期到幼儿园结束,自己专门辞职在家兼职工作专职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以及习惯,从而也差不多每天坚持亲子共读,对于儿子感兴趣的书孩子会一而三的要求重读,但对于孩子不感兴趣的书,比如绘本勇气、妈妈下了一个蛋、时间旅行箱。。。。。等等。究其原因,可能是没找好孩子兴趣的东西,另外讲故事的方式方法也是有很大的关系,这两点会非常大的影响亲子工序的效果,我想亲子共读的重点首先是孩子,书只是媒介,不一定是逼迫孩子每天听到一个故事,而是让孩子每天能觉得听故事是一件开心而又能获取书本以外的信息,或美食、或游戏、或美景、或相处道理、或人格自建。。。。。等等。
2、对(自己)家庭或孩子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
而在将近6年的时间里,如果你要问我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映入我眼帘的应该是田鼠阿佛,他那超脱物质的诗人般的人生信仰让人即使在冬天都不觉得寒冷和饥饿,传递给孩子的就是一种超乐观的精神。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4:25
13#
发表于 2018-3-23 23:12:30 | 只看该作者
B22王春群,2018年初级班 <<第一次课后作业>>

  听完朵米妈的分享后,我内心非常惭愧与不安,因为以前我在亲子阅读方面做的非常不够。现在回想起来,我对女儿思思有着浓浓的愧疚感。可是十年前的我,并没有这种意识。虽然我也觉得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但是我压根就没有从行动上来支持过我的女儿。或者说,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做亲子阅读。有时候,我忍不住的想,难道思思真的不喜欢阅读吗?其实不是的,所有的孩子都爱阅读,没有孩子不喜欢故事和那些新奇的图画,只是我们没有挑到适合的书本或者给予他们正确的引领。

  还好,老天给了我补救的机会,现在我有了二胎大小宝,又深深的感受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同时还学了不少的亲子阅读方法。更加值得庆幸的是我进入了三叶草故事家族,这让我信心百增,我希望用十二分的心意陪伴孩子们的成长关键期。

  大小宝现在快3岁了,我买了很多经典书籍。尽量每天坚持陪伴他们读一会书。从目前看来,大小宝是喜欢看书的。正如朵米妈所说:“以兴趣为先导,养成习惯为目标。”让他们体验到了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所以他们每天能够做到高质量的阅读。

  很显然,亲子阅读不仅让孩子受益,同时也对我们成年人帮助很大。亲子共读时光就是父母全面了解自己孩子的绝佳途径。我自己就是“亲子共读”的受益者,我自己的儿童观、教育观,都在与孩子的共同阅读中有了很大改变。

  那么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呢?勿容置疑,当然是孩子。
  我们都知道,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进阶的过程,对0~3岁的孩子开展亲子共读,对他的智力、语言、认知的发展非常重要;而对3~6岁儿童来说,亲子共读对他的健康、科学、艺术等,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亲子共读是无法由他人代替的,父母带给孩子更多的是一种亲情和安全感。保冬妮就曾说:“早期阅读,尤其是婴儿阶段的阅读,是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真情体验。阅读在这个阶段,不是学习,不是教育,而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情感支撑。一个人借由婴儿时期的感受,能带给自己一生的幸福快乐。”所以,书本的内容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孩子、孩子的感受,孩子通过阅读这一件事开始了对这个世界的解读。

  要说起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首选就是《正面管教》,它让我知道了如何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式来管教孩子。要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需要哪些感知力和技能,包括如何培养他的社会能力。

  如果要问我印象最深刻的儿童绘本,首先印入脑海的就是《永远永远爱你》。人的情感应用到又笨又丑的恐龙身上,一点也不会觉得突兀。让人不由得为那笨拙的外表下温暖的心而动容。并不清新的画风,却让我看到了浓浓的爱,几分钟的书,让我哭的稀里哗啦。良太不再回来,慈母龙永远爱着他,无论他在哪里,他的离开,是因为他也爱着妈妈,他永远会守护着妈妈,却也不想再伤害亲妈妈吧!所以他选择离开,这是对彼此最好的方式。
    有时候,离开,只是因为深爱。
    那一堆红果子,就是他的真心。

  我家大小宝最喜欢的书是《小鸡球球》系列,这本书很有趣,将书和丰富的玩具形式相结合。孩子们最喜欢藏猫猫、猜一猜、等待验证的过程。不仅在锻炼触感的同时,还能发展思维能力。对于不到三岁的孩子来说,特别的好玩。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4:25
14#
发表于 2018-3-26 17:10:09 | 只看该作者
B01黄艳忠
2018三叶草故事妈妈学院初级班第一课:
3.18周日 20:00-21:35
第一课 童年•阅读•三叶草
第一课作业:
1、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2、对(自己)家庭或孩子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

  做为一名曾在出版行业工作十年多的前从业人士,关于亲子阅读的各类讲座线上、线下的也听了不少,但在两个下午回听和整理笔记的这程中,我不禁深深动容,为朵妈深入浅出的阅读理论而喝彩,为朵妈毫不藏私的分享精神而感动,为朵妈渊博的学识而折服!一个小时的讲座,时间其实很短,但我们享受到的是一堂关于童年阅读的盛宴,有清晰的脉络,有实用的技巧,有真实的案例,有谆谆的劝导,也有殷切的希望,这样的一堂有血有肉的讲座,值得我们好好的回味和珍藏!
   关于第一个问题: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毋庸置疑,亲子共读的重点当然是孩子。童年亲子阅读的主旨,回归到本质来说是为了满足孩子的需要,让孩子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因此,在亲子共读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孩子的感受,与孩子进行良好的互动,通过阅读,获得一种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关系。当然,孩子对于阅读的喜好,也是可以来引导的,如果认为某些童书确实不错,适合自已的孩子阅读,我们也可以用上些“小心计”,也是有可能让孩子将兴趣转移过来的,比如,将想让孩子看的书,放在显眼的位置,装做不经意的样子,和家里其他成员讨论起这本书是如何有趣,再比如为这些书设计一些新的玩法……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可能没有任何一种教案完全适合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需要的是在亲子阅读中去发现和了解孩子,用爱和智慧去找到最适合TA的那些童书!
  关于第二个问题:对(自己)家庭或孩子来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我认为在孩子的每一个阶段或每一个敏感期可能都会出现某一本影响最大的书。回顾自家孩子从1岁起至今的阅读历程来看,如果按皮亚杰认知结构发展理论来划分,在孩子的前运算阶段(2-6、7岁)出现过两套对他影响最大的童书,其中一本就是《小鸡球球和向日葵》,这是一本温馨中又带着点忧伤的绘本。春天到了,小鸡球球去山坡上散步,发现了一粒葵花籽,它想要吃掉它,结果葵花籽发出了小小的声音,让它明天再来,就可以吃到两片叶子了,就在这样一天一天的等待中,小鸡球球再也不想吃向日葵了,因为他们成了好朋友,夏天向日葵保护着小鸡球球,给他遮凉, 挡风雨,小鸡球球给向日葵拔草,除虫子。快乐的日子一直持续到秋天来临,一天的早晨,小鸡球球发现向日葵焉了、弯下了身子,以为好朋友生病了的小鸡球球,上坡、下坡、摔倒又爬起一小桶一小桶的用嘴衔水,浇灌着向日葵,拼命的拯救自己的朋友,可仍然是在一天彻底的失去了,他一遍遍的喊着向日葵的名字,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故事来到这里时,我至今记忆犹新,孩子也流下了眼泪,他伤心的说:“妈妈,可不可以不要让向日葵死掉?”那一刻,我也有些感伤,该如何回答这个沉重的问题呢,想了想,我紧紧地抱着小家伙说:“儿子,这就是自然界的规律,无法抵挡,就像随着你一天天长大,爸爸妈妈也会渐渐老去,直到有一天再也不能陪伴你。”这样一个关于生死的话题,对于当时还处于泛灵论(这个时期的儿童无法区别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常把人的意识动机、意向推广到无生命的事物上)时期的儿子来说,他也许并不太懂死亡的真正意义,但那一该在亲子共读中,通过紧紧的拥抱,我们好像建立了某种联结,还记得当时儿子紧紧依偎在我怀里,小声的说:“妈妈,那你以后要多做面膜哦,你不是说过做面膜可以让你慢点老吗,这样你就可以一直陪我了。”一些好的童书,就如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见证着孩子的每一个重要时刻,而对于我们来说,正是《小鸡球球和向日葵》这本绘本,给孩子开启了关于生命教育的第一课。在后来的亲子阅读中,也出现了一些很重要的童书,比如让孩子深深爱上昆虫和大自然的科普绘本《法布尔昆虫记》、比如让孩子过渡到独立阅读的《米小圈脑筯急转弯》……所以,我认为只要坚持阅读,把握好孩子的每一个敏感期,你会发现优秀的童书胜过说教,会给孩子带来很多潜移黙化的影响,做为亲子阅读的陪伴者,我们只需要静静等待,给予孩子最大的阅读权利,孩子就会给我们很多的惊喜!

点评

A+  发表于 2018-6-22 06:18
15#
发表于 2018-3-26 23:52:23 | 只看该作者

B02 马俊凤 唐唐妈妈

一起阅读的那些事

第一次作业

1、 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有幸参加初级班,第一节课就受益匪浅。

跟着朵米妈的课程,我自己也在回顾这几年的共读时光。从最开始的欣喜,到中间的迷茫。确实是有一个问题,在当时造成了困扰,那就是阅读谁说了算?


我们的共读时光,是从唐唐五个月开始的。他对书籍的渴望,让我们欣喜若狂。在其他小朋友还在撕书的时候,他就可以自己拿着小书一页一页乐此不疲地翻看了。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小家伙拿着一本书,蹒跚走向我,自然地坐在我的怀里一起阅读。


周围的妈妈们都在夸唐唐爱阅读。我也尽可能地为他创造更好的阅读条件,包括更丰富的绘本,更多的共读时间。我和唐唐到哪里,都会带上他喜欢的书。只要有书,他就可以很有安全感。

       我记得有一年我们旅行的次数很多,就随身带着一本《了不起的卡梅拉》。是一本硬皮精装的版本,一本书包含三个故事——《我想去看海》《我想有颗星星》《我想有个弟弟》。就是这三个故事,几乎伴随了我们一年的时光。无论是在旅行中,还是回到家里。我们总会一遍又一遍的翻看。
小唐唐和我一起救回生病的小鸟,为了让它快点好起来,在一旁给小鸟读《卡梅拉》

       唐唐很有故事带入感。那个时期他都会自己觉得自己是只鸡。有的时候还会在家里坐在木头鸡蛋上来孵蛋、把家叫作我们的“鸡舍”、大段大段地讲着故事里的语言。那个时候他还不到三岁,觉得非常的可爱有趣。
在“生蛋”的唐唐

       有一次他看到地上的红蚂蚁,问我:“妈妈,红蚂蚁是不是有攻击性的?”我估计他是听我讲昆虫的书里学到了。就同意地说:“是的。红蚂蚁是有攻击性的。”唐唐想了想说:“那,黑蚂蚁是不是‘母鸡‘性的啊?”想了半天才明白,小家伙又想到小鸡上面去了。

       即使这么爱阅读的他,还是让我在一个时间非常困扰。就是,因为听的太多遍了,经常会打断我,问一些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我有些排斥,并且在他脑洞大开,还没开完的时候,就拉回书里继续读下去。我要求他在听完书之后,我们再一起讨论。直到有一次我才发现这个要求是多么的荒谬。

       还是《卡梅拉》,有一段时间每次读到皮迪克要和卡梅拉回家,大家都在哭着送他们。唐唐就说:“为什么要哭呢?”我说:“你听听就明白了。”我理解的是,他太小了,还不理解这种生离的伤悲,而且我也没有什么更好的解释。就让他在故事里找答案吧。

       可是每次到这里,他还会问。有一次我就停下来反问他:“为什么皮迪克的妈妈不能哭呢?”唐唐说:“皮迪克喜欢卡梅拉,他们要永远在一起了。不是要高兴吗?皮迪克的妈妈也应该高兴呀?”

       原来小家伙不是不理解生离的伤悲,他只是有双善良又乐观的眼睛,快乐在眼里更可贵。我这时候才发现,不能简单的理解他的问题。更愿意让他随时打断我的故事。

       另外,最初阅读的时候。他很喜欢重复,喜欢不停地看一本书。或者被一些卡通片书籍迷惑(《幸福的种子》里非常反对的一类书),或者不喜欢看故事性强的,喜欢看科普类的。我都有尝试去“改变”他。但是往往适得其反。越想让他看的书,本来也带着很强的主观强迫的态度,反倒不如他自己选择的来得自由。
认真地看卡通片书籍《花园宝宝》

       这些弯路之后,我发现。和他的感受比起来,书籍本身只是一个桥梁。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去更远的地方,但是这个远方是一定要有他才成立的。


       很开心他一直有阅读相伴。也保护了他的善良,让他的想象力飞的更远。

非常兴奋地拉着我来看小区的火烈鸟
自己讲的大鸟和小鸟的故事




2、 对(自己)家庭或孩子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

回顾和孩子一起的阅读之路,很开心朵米妈提到的阅读启蒙书中,有幸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涉猎过几本。包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幸福的种子》……

在大儿子唐唐刚出生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在养育方面是多么的无知无措。从吃奶到玩,好像一切都是一张白纸。和爸爸一起上过几次宝宝课堂,就觉得可以上岗的心态。就在小家伙想吃吃不到奶的时候,打回了原型。月嫂、外婆、奶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到底该怎么养育?情急之下,求助于书海。

有孩子之前,一直从事媒体相关工作,也和出版有一定的关联。但是从开始寻求育儿书籍的时候,才发现,这个种类的书籍是多么的繁多。多到让人无从下手,各种意见也都汇成文字,变成一个书林。朋友提醒我,当时热门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错。自己又买了西尔斯的育儿系列。在唐唐这个小睡霸睡大觉的时候,一本本的书,成了妈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育儿的书籍,妈妈后来又看了很多很多,包括目前还在努力影响着我的《父母效能训练手册》。再回头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内容方面也多少有些偏颇。但是其中一个理念确实对我,以及孩子影响甚广。就是阅读的力量。

自此,我开始考虑和唐唐一起阅读。刚开始是像书中一样读些诗词。之后,又接触了粲然的《骑鲸之旅》。绘本一下就跳到了我们的眼前。

跟着粲然的书单,才发现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美好的绘本。当时唐唐已经四个多月了。很喜欢没事摆弄一下手边的布书。这个时候接触会不会太早了呢?

我私信给粲然,幸运的是,很快就有了答案。其实这个答案和我心中的早已不谋而合--和孩子一起读起来吧,没有早晚。
小手在找小金鱼
五味太郎的拥趸


刚跳进绘本海洋之中,欣喜地抓住第一套书,就是五味太郎的。大页大页的绘画,简单的文字。才五个月的唐唐,已经可以很开心地沉溺其中了。《小牛的春天》《脱光光》《黄色的是蝴蝶》《小金鱼逃走了》……每本书都要在我怀里翻看好几遍才罢休。

之后,绘本就是我们家最丰富的精神食粮。那个在我怀里看故事的小宝宝,也慢慢变成了一个爱给弟弟读绘本的小书虫了。

回顾阅读的这几年,和唐唐读过的绘本不计其数。如果说对我自己最有影响的。我愿意把这个位置留给最初影响着我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和《骑鲸之旅》。如果说对孩子最有影响的,即使他有一年的时候都在看《了不起的卡梅拉》,我还是想把这个位置留给《小牛的春天》。
最爱的《小牛的春天》


6.jpg (243.13 KB, 下载次数: 423)

痴迷的小书虫

痴迷的小书虫

8.jpg (345.35 KB, 下载次数: 428)

只要有书,坐在哪里都可以

只要有书,坐在哪里都可以

16.jpg (68.54 KB, 下载次数: 409)

书虫宝宝

书虫宝宝

3.jpg (113.41 KB, 下载次数: 417)

一起阅读

一起阅读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4:30
16#
发表于 2018-3-26 23:56:37 | 只看该作者
B06 罗红华

1、        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我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一定要先把一个概念搞清楚,那就是“亲子共读”。什么是“亲子共读”呢?顾名思义,也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在这种阅读模式下必然存在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家长、孩子、书。它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阅读,除了和其他阅读方式一样,它可以让孩子产生阅读兴趣,从阅读中获得知识和快乐,但“亲子阅读”最重要的还是让家长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方法,所以在这个前提下,孩子才是“亲子共读”的重点。
很早以前,我还没有接触到绘本、亲子共读这些概念的时候,仅仅是凭着做为妈妈自己的兴趣,每天孩子一定会有一个固定的睡前故事时间,给孩子讲365夜。起初孩子因为年龄小只是单方面的听,当他到2岁左右时,开始有了自己的阅读意识,会选择自己想要听的故事,有时会是好几个,有时却是一个故事反复听。虽然我不能理解,但也还是顺从孩子的选择,按照他的意愿来读故事。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时我是在懵懂中误打误撞地做对了。
因为孩子在阅读中拥有自己对书籍的自主权,从此产生了阅读的兴趣,不需要我们去做更多的引导,他对于书的喜爱程序要多于其他事物。
虽然,我们很多家长开始“亲子共读”这一行为,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而来,但当我们长期坚持下来后,反而会发现,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收获了一份比之前目的更为宝贵的东西,就是和孩子这间的亲密无比的关系。通过阅读这一行为,我们和孩子这间产生了许多“精神密码”。比如《蚯蚓的日记》里,礼貌的小蚯蚓为了和一整队蚂蚁问好,在那站了一整天。当孩子上学每次在校门口做值日生时,我就会和孩子说:今天你又要去当礼貌小蚯蚓了。而孩子也立即就能意会到我说的是什么。这种小密秘的感觉,是外人无法体会的。正是因为如些,我和儿子一直都能找到共同话题,也一直都保持着畅通无阻的亲子沟通渠道。无形中,又为即将踏入青春期的家长和孩子之前提前搭建了一座桥梁。
日本绘本之交松居直先生在《幸福的种子》一书中就提到过,图画书就是大人把孩子抱在腿上,让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而且绘本是0-99岁的人都适合读的书,所以坚持对绘本的“亲子共读”也将是我们家将一直做下去的事,因为我已从中受益良多。
2、        谈谈对家庭或是孩子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我认为很多书都让我们和孩子之间留下来无数美好的记忆,如果非得说一本特殊的书,那我想提台湾作家郝广才的《好好照顾我的花》。拿到这本是因为朋友的馈赠,当时有好几本书放在一起,因为它红色的封面,我选择留下了这本。回家读完后,我心里猛地一震。书中罗兰从一个刚开始拉开门都很难做到的小小人,到最后成为和莫来一样的巨人,甚至超过了他。书中,让我看到了一个女人成长的足迹,只有自己内心开始丰富起不,你才能不再依靠谁,才能勇敢地迈出去进向世界。也看到了爱人之间的相处方式,不是你自己成长就可以了,如果一个人一直向上,而另一个人止步不前的话,那么终有一天,你们的距离将会是巨大的。
于是,我将这本书推荐给了先生看,先生看完后没有说什么,但我想他也是有感触的。
以前,做亲子共读也好,做亲子教育也好,都是我自己一个人面对孩子,时间长了,无形中就觉得太累。在后来,先生也会慢慢加入进来,我们一起讨论,一起想办法,家里争吵的事情越来越少了,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心的花园。
而同样是这本书,孩子看了,他和我分享时说,你们眼里看到了爱情,而我觉得罗兰更像是一个孩子,一天天成长,一步步踏上世界之旅,但是因为家里的这片花园存在,她总有一天会回家,回她父母的身边。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4:34
17#
发表于 2018-3-27 17:14: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B15刘宝英2018初级班  第一课 童年 阅读 三叶草  接触三叶草故事家族还是因为领居虫子,乐于助人及一个爸爸对孩子的那份陪伴让我在反思。  在孩子还是婴幼儿时期,买回的绘本会讲给他听,到了孩子大班开始,就有点想拔苗助长了,总想着培养孩子的自觉阅读,所以让孩子一个去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孩子慢慢的不喜欢阅读了。  李迪老师的讲课让我反省,作为父母应该“以身作则”, 而不是只要买回来了书,就想着孩子能自觉去阅读,却疏忽了应该做好多读书给儿子听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一、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亲子共读的重点肯定是孩子,书是亲子之间的桥梁,透过书本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并且共同学习,一同成长,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曾经我们因为一个故事,二人一起哈哈大笑,乐趣无穷。碰到喜欢的故事,还会二人扮演不同角色来做游戏。  二、 对家庭或孩子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哪一本书? 我想大部分的宝妈,第一次当妈是都是没有经验的,很多经验都是从书本里学来的,如果一定要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那就是在生宝宝前,朋友送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蒙台梭利早教系列书》,学到了如何育儿,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担当力。  至于孩子有影响力的书还挺多,《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让他知道了要认真刷牙的重要性。《大卫系列》《托马斯几套系列书》要我重复着讲给他听。  感恩三叶草故事家族,让我在亲子陪伴上没有迷失的太久。通过这十天的阅读打卡,发现孩子睡前会非常自觉的拿起手边的书看起来,相信坚持一定会有收获!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4:35
18#
发表于 2018-3-27 17:17:53 | 只看该作者
B15刘宝英2018初级班
第一课 童年 阅读  三叶草
接触三叶草故事家族还是因为领居虫子,乐于助人及一个爸爸对孩子的那份陪伴让我在反思。
在孩子还是婴幼儿时期,买回的绘本会讲给他听,到了孩子大班开始,就有点想拔苗助长了,总想着培养孩子的自觉阅读,所以让孩子一个去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孩子慢慢的不喜欢阅读了。
李迪老师的讲课让我反省,作为父母应该“以身作则”, 而不是只要买回来了书,就想着孩子能自觉去阅读,却疏忽了应该做好多读书给儿子听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一、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亲子共读的重点肯定是孩子,书是亲子之间的桥梁,透过书本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并且共同学习,一同成长,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曾经我们因为一个故事,二人一起哈哈大笑,乐趣无穷。碰到喜欢的故事,还会二人扮演不同角色来做游戏。
二、  对家庭或孩子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哪一本书? 我想大部分的宝妈,第一次当妈是都是没有经验的,很多经验都是从书本里学来的,如果一定要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那就是在生宝宝前,朋友送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蒙台梭利早教系列书》,学到了如何育儿,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担当力。
至于孩子有影响力的书还挺多,《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让他知道了要认真刷牙的重要性。《大卫系列》《托马斯几套系列书》要我重复着讲给他听。
感恩三叶草故事家族,让我在亲子陪伴上没有迷失的太久。通过这十天的阅读打卡,发现孩子睡前会非常自觉的拿起手边的书看起来,相信坚持一定会有收获!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4:36
19#
发表于 2018-3-28 09:37: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018初级b05
20#
发表于 2018-3-28 09:49: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018初级b05李新。我认为在童书阅读中,孩子比童书重要,因为童书就是为孩子而生的呀!当孩子小的时候,对什么都是好奇的,童书也一样,但是慢慢他也会挑自己喜欢的书,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进步呀!所以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给宝贝提供更多好品质的童书就好了!让孩子们自由地在童书的世界里遨游吧!对我和孩子影响最大的是《东方娃娃》杂志,也是从这本杂志我们最早接触到了优秀的绘本,每月两本,孩子总不厌其烦读了又读。现在孩子长大了,仍然怀着童真,我想,这便是这套杂志里优秀的绘本给他的礼物!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4:3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4-5 12:31 , Processed in 0.215063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