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皮皮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初级班 D组】第一课作业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8-3-29 16:38:37 | 只看该作者
D09 刘美
2018三叶草故事妈妈学院初级班第一课
1,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亲子共读的重点是孩子,书只是一个搭建亲子关系,培养阅读习惯的媒介。正如李迪老师说,应该以兴趣为先导,以培养阅读习惯为目标。听了第一次课,这句话就时刻的提醒着我,在与孩子的亲子共读中,不再纠结一次讲几本书,孩子是否安静的听完。而更多的是关注和孩子建立链接,体会亲子阅读带来的乐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从孩子一岁半到现在五岁半我们一直坚持亲子共读,因为一起共读过很多书,所以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建立了我们的语言密码,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孩子在阅读中不仅体会到了快乐,他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还了解了很多科普知识,在与同龄人侃侃而谈时,非常的自信。
2,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是我看的第一本育儿书籍,第一次知道教育孩子要先接纳孩子,理解孩子,在自己童年的印象里只有服从大人的想法,大人永远是对的,小孩没有发言权。也是这本书让我知道孩子要从小培养阅读习惯,让我知道阅读可以给孩子带来力量。书的作者尹建莉老师是我一直崇拜的老师,在那个年代有这样教育意识的家长实数难得。这本书开启了我亲子阅读之门,也让我更多的关注正取育儿,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参见了正面管教家长课等育儿课程,了解了最新的育儿理念。并参加了故事达人的培训,阅美讲师的培训,看了很多关于阅读,关于绘本的书籍。现在不仅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还走进社区给身边的孩子讲故事,希望能影响更多的家庭正确育儿,更多的家庭坚持亲子共读。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5:09
12#
发表于 2018-3-30 00:05: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D25 刘蕾 2018初级班

非常幸运此刻能登陆上,《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
针对第一个问题: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我非常赞同李迪老师的观点,亲子共读体现的肯定是孩子的重要性,以及这件事发生之后给孩子与自己带来的幸福感,知识方面的收获,社会情感技能的培养,以及最重要的是感情的递增,这是我一个单亲妈妈感受最为深刻的。我可以回忆起来,以及记录了很多我们因为书而产生的有趣、有爱、又有泪水的交流!对于我和儿子而言每天的亲子共读就是属于我们的最好的特别时光!而这些则也成为他现在最美好的记忆!我相信,这也会影响他一生。这句话的感受直接就进入第二个问题:对家庭或孩子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书?对于我和儿子来讲,最为影响大的就是《逃家小兔》,因为这本书的阅读,让我第一次爱上绘本,开始买绘本,开始关注绘本,开始给儿子念睡前故事,也正是这本书让我意外发现我有讲故事的天分,我第一次爱上我自己的声音,第一次发现自己唯一的天赋,第一次发现儿子也有此天赋,阅读、朗诵的声音是那么好听!从此我和儿子便因书而成为更为亲密又温馨的一对母子!我们有了共同爱好,让我有了更多的自信,让我也有了学习的动力!而且,这种阅读的意义更多的改变了我们这种在大部分人看来的单亲不完整的家庭,拥有了更多的美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状态!我想任何一件好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开始——《逃家小兔》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5:10
13#
发表于 2018-3-30 00:55:51 | 只看该作者
【D20张小锦】
       从我自己养育宝宝的过程和聆听李迪老师的《童年·阅读·三叶草》,我个人认为亲子共读的重点是孩子。首先,从图画书的创作,既有从儿童视角创作,例如《小鸡球球》系列、《我爸爸》,也有从成人视角创作的,例如《打灯笼》等,要说哪一类图画书深受孩子喜欢,我肯定的认为是前者,后者因为有着成人的逻辑和想法,被成人看好,但是孩子不一定很喜欢,很多时候会变成成人单方面的讲述。
         其次,在选择图画书的时候,我认为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根据孩子的想法和心情以及接触到的生活去绘画的图画书,图画书的讲述,应该是孩子主动参与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他能让孩子感觉亲切而不是看着茫然。
        再次,在与孩子共读的过程中,无论是时间还是家庭环境布置,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例如我家昊昊宝宝22个月,家里无论是客厅还是床头都摆有书籍,共读的时间相对固定在睡前,但是其他时候他自己感兴趣的时候拿着书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读的时候,家长也陪着他读。家里虽然买了不少书,但不是所有都会摆放出来,适合宝宝年龄的一般摆在他伸手可拿的地方,客厅和房间一般情况不超过8本。过一个月再根据他的兴趣度,更换其中的3-4本。其他多出的书就存放好。
         在共读的过程中,如果读到某个情节,宝宝要表演,要声音演示,家长就欣赏他,鼓励他,回应他。例如《我爸爸》,当读到“我爸爸跑步总是第一名”,昊昊就会竖起一个食指演示大大的“第一名”,当读到“我爸爸像猩猩一样强壮”,昊昊就会演示两个小肌肉,告诉我们,爸爸是有肌肉的,很厉害。
         因此,我认为亲子共读,重点必须是孩子,孩子有孩子的思维,孩子有孩子的眼光,孩子有孩子独特的感受,大人不会做的不会想的,孩子会做也会想,他总是在无意间给你一个大大的Surprise。
         对家庭或孩子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我认为是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儿童敏感期》。《爱和自由》,让我初为人母,对孩子的爱有一个明确的理解。这本书是我宝宝5个月的时候买的。从孕期到宝宝出生,我都认为我是爱孩子的,很爱很爱,我给他一切我能提供给他的,这就是爱。但是读了《爱和自由》,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爱是多片面,多狭隘。你以为你是爱孩子,你想象你是爱孩子,你以为你这样就是爱孩子和你真正爱孩子是有差距的。当我放慢脚步,反思自己,也许我基于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焦虑,自己的恐惧,自己的习性,我也许更习惯于自己的想法、焦虑、恐惧、习性。而不是真的爱。
        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我们要从一切如是中剥离出来,去真正尊重孩子的成长,放慢脚步等待他,陪伴他,就像拉着一只小蜗牛去旅行。

点评

9.5  发表于 2018-6-22 06:24
14#
发表于 2018-3-30 08:16:59 | 只看该作者
D29 李红艳
2018三叶草故事妈妈学院初级班第一课作业

问题一: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当然是孩子了,我们给孩子读书,孩子是主体。我们要尊重孩子的读书需求和权利,如老师讲座里面说孩子的有跳读的权利,有不读完的权利,对我感受颇深,我在和孩子读书时,总认为要从头到尾给孩子读,如果出现孩子跳页,我还得和她“较量”一番,把落下的那页给补上,现在看来完全是关注到书的完整和自己的习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后来,在旁慢慢的观察孩子自己选书和看书情景,不论她是跳着看,还是看我觉得很low的书,她自己都沉浸其中,脸上表情时而开心,时而蹙眉都是用心在和书本交流啊,当她拿着自己选好的书对我说:“妈妈,请给我读这本书”时,我就会衷心的说:“愿意为你服务”,按着孩子的意愿为她读书。
            
问题二: 对家庭或孩子来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

      女儿最喜欢的绘本是《小熊宝宝绘本》,这是一套贴近孩子生活的绘本,共十五本;每当她在生活中经历某件事的时候,都会想起相应的绘本故事,当我叫她的时候,她会大声的回答:"哎";比如睡觉时间,她就要听《睡觉》;吃饭的时候会听《午饭》;上厕所时会听《拉粑粑》,穿衣服时,会一边穿一边说:“我会穿短裤了” 刷牙时会听《刷牙》.......真是太好玩了,这套绘本帮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大赞!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5:12
15#
发表于 2018-3-30 08:59:08 | 只看该作者
问题二: 对家庭或孩子来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

      女儿最喜欢的绘本是《小熊宝宝绘本》,这是一套贴近孩子生活的绘本,共十五本;每当她在生活中经历某件事的时候,都会想起相应的绘本故事,当我叫她的时候,她会大声的回答:"哎";比如睡觉时间,她就要听《睡觉》;吃饭的时候会听《午饭》;上厕所时会听《拉粑粑》,穿衣服时,会一边穿一边说:“我会穿短裤了” 刷牙时会听《刷牙》.......真是太好玩了,这套绘本帮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16#
发表于 2018-3-30 10:06:58 | 只看该作者
D04韩薇
2018三叶草故事妈妈学院初级班第一课作业
作为一个上班族来说,和孩子一起的时间太有限,总想着给到他最适合的。特别是亲子共读这块。上班休息期间我会找很多关于自己孩子年龄段的故事或书籍介绍,甚至微信搜索再搜索(也因此认识的三叶草故事家族),然后按照自己孩子的特点去讲。孩子很小的时候,我曾以做游戏过家家的形式给孩子讲过,再大点,以相互讨论的方式讲过。每个绘本都有它的教育意义和不同的知识点。看看并整理一下他的思路,然后再慢慢引导他到绘本或故事的大思路上,孩子能深刻理解,而且也很喜欢听。当然,会很“浪费”时间,但我感觉这才是对孩子最温暖的陪伴。
和孩子的亲子共读中,影响最大的一本是《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是一个表达爱的绘本,不仅让孩子懂得表达爱,还懂得父母对他的爱,跟激励着孩子爱家人。孩子小的时候,跟他读起这本书,他会和我比较谁的爱多,就像玩游戏似的,两只手张开着和我开心地对比着。大点后便不再比较了,而是说,爸爸妈妈的爱总比孩子的多,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他也总是想着家人,比如在幼儿园或外面玩,有好吃的,一定带回来一点,甚至有些东西在裤兜里揉成了泥状。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现在他也很喜欢弟弟,而且也喜欢给弟弟读这个绘本,每次读完都会沉默一下说,太感动了。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5:14
17#
发表于 2018-3-30 10:10:14 | 只看该作者
D01黎月圆
1、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答:任何情况下孩子都是重点。亲子共读时我们需要重视孩子的接受能力以及细微变化,从而针对性的调整亲子共读的模式,让孩子喜欢阅读,习惯阅读。
记得一次阅读时,我只顾着一味的看着书中的内容,急迫的想将书中的内容讲述完。当时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书中的内容还没讲到三分之一,小孩就不想下听下去了,强逼着孩子看书,却吓得孩子越走越远。从而认知到亲子共读的模式,并不是一味的追求高效率。每次阅读几分钟或半小时,孩子总容易开小差,这时候应该讲一步具有吸引性的内容,转移孩子 的注意力,如果还没有效果,应及时暂停阅读,适当休息。
孩子都特别喜欢故事,记得宝宝兴高采烈的跟我讲过,“妈妈,表姐(6岁的小女孩)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听完就睡觉了”。那一脸的羡慕,一脸的喜悦!其实每个孩子天生就有一种的求知欲望,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但作为家长的我们应注意孩子细微的变化,从而达到共读的最佳效果。

2、对家庭或孩子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

答:“格林童话”可以说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这书中有很多经典的故事,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小孩的思想特别的单纯,不管在阅读或生活中,都希望自己是主人翁。这书的故事看了又看,听了又听。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5:14
18#
发表于 2018-3-30 10:54:19 | 只看该作者
D27 王英芳
2018三叶草故事妈妈学院初级班第一课:
    对我的家庭或孩子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在我脑海里略里过了一遍,我想应该是松居直写的《幸福的种子》,虽然我只看过电子版,但对我的家庭阅读培养极具影响力。从松居直那里 才明白,童书对孩子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与影响。原来是可以有人教我们怎么带孩子读书的。从此,我开始关注关于儿童阅读指导方面的书籍与方法,一发不可收拾,只要关于阅读指导的书,都想办法借或买来看。当然有略读与精读的,有的甚至翻两下不合我胃口就放过。我比较喜欢的阅读指导书有《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童书非童书》,《书,儿童与成人》,《阅读与经典》《童年书》……但是《幸福的种子》优如一把带着幸福魔法的钥匙,打开一座我们向往已久的城堡。对童书的求知若渴,也许是弥补我童年里缺失的部分吧。
    亲子共读的过程中,是孩子重要还是书重要?亲子共读中书是最好的亲子关系粘合剂,所以共读过程以孩子与成人都享受在其中为目的。当然我们从开始的无从下手到赶鸭子上架,直到以培养孩子品格及习惯为目的功利心过渡到如今:享受当下的状态。因为我得到一些相关专业书籍的指导,所以在亲子阅读的路上没有走太多弯路,比如要求孩子读些目的性很强的书,或者要求指读,要么读后提问。甚至我们上小学2年级时老师有要求在家自主阅读半小时,并指读。我发现孩子有一定的困难,因为识字量不够,他本身就对图画比较敏感,这样指读所有专注力都放在去辨认那些佰生的汉字,他没有享受到这个故事的情节,最后我也放弃这种方式,变成亲子共读时间。还好我们没有像公立学校的好词好句摘抄作业,这样的作业只能让孩子离阅读越来越远。虽然我的大孩子已经读到三年级,具有一定的识字量,可他还不能自主阅读,但我也没有焦虑和担心他的阅读能力的发展。一切顺其自然吧,我只要跟他一起读书就好了。
亲子共读时光给我们带来什么?亲子共读对我们家来说是情绪调节剂,当孩子大哭不止的时候,我会坐下来问他:你还需要多长时间?孩子通常会哭着说:那你给我讲一本书!亲子共读是孩子在被拒绝时最好的安慰剂,也是孩子控制爸爸妈妈自由身时最容易得到满足的方式。甚至变成洗澡要挟的借口,比如妹妹不愿意洗澡就会说:你不给我讲完一本书,我就不去洗澡!可是当我给她讲完几本后,她说:今天不想洗澡!亲子共读也是孩子们生病发烧时的一剂良药,孩子感冒发烧时,需要精神安慰就得不停地听故事!不然就会一直哭闹。甚至每天早晨通过5-10分钟的亲子共读来消除起床气。哥哥的晨读一直读到5岁,妹妹出生后才停止。现在妹妹又接力,不知哪年才没有起床气呢。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5:16
19#
发表于 2018-3-30 10:59:48 | 只看该作者
D24 张春连
2018三叶草故事妈妈学院初级班第一课

我认为亲子共读的重点是孩子,我是一个幼儿的妈妈,孩子今年两岁半,践行亲子阅读有两年的时间,我以我个人的亲身感受谈谈为什么我认为亲子共度的重点是孩子。在宝宝五六个月的时候,我买回了第一本书,是安东尼的《我妈妈》,这本书的其中一个特点是色彩斑斓,孩子当时候对书是毫无概念的,但是对《我妈妈》这本书最后一页五颜六色的花朵,她十分好奇,在妈妈的怀抱里,她总是去翻找着那一页,找到了就会呵呵大笑,有的时候还会拍手掌表示很开心,那一刻,我会很开心,就这样,无意之间,我找到了我们之间一种很奇妙的链接,之后我会让她自己选择她喜欢的绘本,即使有些很贵或者很受人推荐的书买回来,她读一遍之后毫无兴趣,我也不会做很多勉强,甚至,她有的书只看固定某页或者坚持跳读,我也不会做很多干涉。重点在孩子阅读的感受和兴趣上,随着她慢慢长大,语言能力慢慢发展起来,我们每次出门,她看到她感兴趣的就会联想到她印象深刻的绘本故事,就会和我分享一些东西,比如看到了月亮,她会想到《月亮的味道》,然后告诉妈妈,“我够不着,我想找猴子来帮忙,可以吗妈妈”。。。久而久之,她将生活和绘本融合在一起,对绘本越来越有兴趣。看到她每天晚上睡前自主跑去暑假拿书找爸爸妈妈陪读的时候,我都很庆幸自己关注她甚于关注书。

在我们家,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是,安东尼的《我妈妈》,在孩子半岁到两岁的阶段,这本书差不多每天都会被拿出来,大部分时候都是孩子自己选择,其实我到现在为止也不确定她坚持选择这本书的原因,只知道每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她的情绪都非常的平和,到一岁半之后,有一段时间,每每读到最后两页“我爱她,而且你知道吗?他也爱我!(永远爱我)”,她都会从床上站起来抱着,有的时候爸爸陪读,她也会找到我抱抱我,我那一刻真的挺感动的!后面爸爸开玩笑说我,“妈妈读这本书的特别温柔,估计在等星星(孩子)抱你吧”,我想有这个可能,阅读带给我们的是想象以外的收获,很多我甚至现在觉察不到的东西一直在进行着,只是我未知,或者以后也不知,但是现在的感受好,那就继续吧。。。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5:17
20#
发表于 2018-3-30 11:16: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D22梁泳欣 2018三叶草故事妈妈学院初级班第一课         我认为亲子共读是最好质量的陪伴,是家长和孩子互动,陪伴,逐渐成长的过程。书是亲子共读的载体,一本好的绘本固然重要,但它不应成为亲子共读的重点,亲子共读的重点是孩子。原因一:书是不变的,而亲子共读的过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和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千变万化着的。原因二:亲子共读,我认为“共”字体现出浓浓的亲子关系。记得在跟我的女儿读《爷爷一定有办法》时,之前我参加一些绘本阅读的课程,知道《爷爷一定有办法》中包含着三天线,文字线、图画线、小老鼠一家。由于当时小孩只有三岁多,我担心孩子不能一下子理解三条线,于是我就从图画入手,读了几页,女儿被小老鼠一家吸引住了,可能孩子都会对小动物的故事特别敏感。女儿说,这里有小老鼠啊!这里也有蓝色的布。蓝色的布越来越多了。我知道我要改变计划了,于是我三条线一起讲,孩子们发现一个新的故事,发现它们的联系,兴奋不已。那次如果我按照原计划进行,就会抹杀孩子的观察和想象。我果断选择了改变,让孩子收获更多的乐趣和成就。         在我女儿半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和孩子爸外出了,把孩子教给了外婆。可孩子哭了好久,我们还没回去。自从那次女儿,女儿非常粘妈妈和奶奶,除了自己家人,绝对不肯跟其他人,包括外婆一家。之后我就知道孩子的社交方面是欠缺的,于是我经常带她去不同的场所,见不同的人,跟不同的小朋友玩,可是效果不明显。后来,我想到要不给孩子喂点故事吧。在当当网上我找到了《不再害怕跟妈妈分开》。孩子很喜欢这个故事,每天都反复读。我和孩子一起约定如果妈妈有事出去学习,办事,彤彤可以怎么做呢?女儿说我可以想想跟妈妈一起的事情,可以画妈妈。有一次我和爸爸都要上班,奶奶身体不舒服,就要把女儿带过外婆家一天。女儿第一次单独跟外婆,有点小情绪。于是我把《不再害怕和妈妈分开》放在女儿的小背包里,拿过女儿的水杯喝了一口,对她说,妈妈喝了一口水杯里的水,你喝水的时候妈妈就跟你一起了。那天女儿就跟外婆愉快的相处。现在我也搞不懂绘本到底为什么有这样的魔力,但它的确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和我的孩子。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5: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4-5 00:33 , Processed in 0.076205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