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皮皮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初级班 E组】第一课作业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8-3-23 18:16:07 | 只看该作者
E14 张华华  恒久远
1.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在书和孩子之间,我选择的是孩子。在“亲子共读”这个活动里,书是亲子共读的一种载体,它是为孩子服务的,在书与孩子之间选择了“孩子”这是毋容置疑的。与其在书与孩子之间选择重点,倒不如把重点放在“亲子”之间。李迪老师的讲座里,对为什么要开展亲子共读做了很好的解释:为了自我而阅读;为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链接而阅读;为了播种童年、收获未来而阅读;为了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而阅读;为了一种最高质量的亲子陪伴而阅读。在李迪老师所有的解释里,最让我深有感触的是最后一种——亲子共读是一种最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在我日渐模糊的童年记忆里,始终没有忘记的是7岁的时候小姨送给我的图画书《一千零一夜》,依然清晰地记得妈妈在昏黄的灯下依偎在床上给我讲故事的情景,这些故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所以时至今日,二十多年过去了,《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我仍然能如数家珍,依偎在妈妈身边听故事时的记忆仍然让我感到温暖。现如今,我也当上了妈妈,孩子日渐长大,我深知道终有一天他将会离开我去找寻属于他自己的世界,而我能给予他的将会越来越少,甚至到最后我将会和他永远道别。但我希望,在他的生命里、在他的记忆中,能留下一丝温暖,伴随着“妈妈的记忆,陪伴他度过没有我陪伴的日子。
2.对(自己)家庭或孩子来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
       孩子的第一本绘本《小威向前冲》对他来说是开启了绘本之旅的钥匙,这应该算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书本之一。还有一本《是谁嗯嗯在我头上》是孩子第一次登台讲故事选的书,这本书见证了他报名参加绘本讲述比赛时的勇气,还有他不断重复录像时的坚持;还陪伴他享受了初赛时的成功、和决赛时的失落,最后还陪伴他度过了比赛失利后的排斥和重新接纳的心路历程。小小的绘本,带给了孩子大大的世界。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5:57
12#
发表于 2018-3-26 16:28:56 | 只看该作者
E06刘晓雪1、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我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到底是书还是孩子,说是书,那么阅读的主体没有了,说是孩子,阅读的媒介消失了。我个人觉得也许是选择合适的书给孩子,让孩子从合适的绘本中汲取到知识和力量。李迪老师的那句孩子看到了什么,什么就成为了孩子的一部分。我觉得这个其实就是孩子成长的或者阅读的本质,也许这么说不太合适,但是我就是这样想的,你过去所经历的每一点一滴成就了现在的你。还有就是李迪老师说去吃鸡,然后孩子看到山坡全是小鸡,就说好多卡梅拉。我觉得这也许就是读书的意义,让平凡的生活趣味化,情趣化。就像我的孩子现在3岁零6个月,2017年冬天,他读完托马斯的书,里面有一个场景,就是下雪后,多多岛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然后他就一直期待下雪,可惜沈阳2017年的冬天基本没怎么下雪,可就是这样,第一场小雪来临的时候,孩子出门,一下子就,哇,白茫茫的一片,好漂亮。当时我的感觉是孩子怎么知道白茫茫的一片,后来经过仔细回想,才想起来是这本书上的。
另外一个对我感触比较深的点是,我一直以为读书应该是静止的,可以有些专家又说单方面的读书会让孩子的社交和其他方面受到影响。我就困惑了,因为我觉得读书是件很美好的事情,所以孩子是从十个月左右就开始读书了,第一本是《我爸爸》,第二本是《我妈妈》,孩子很喜欢听故事。但是我家孩子确实是语言发育的慢一些,说话晚,也不太会与人沟通和交流(也许很多因素在里面),然后老师的读书9宫格打到我了,读书可以动起来,可以玩起来。虽然参加三叶草之前也有过类似的操作,但是都是无意识的,不多。这些天听完老师的微课,我一直在思考。《妈妈买绿豆》,孩子真的去买绿豆,真的去洗,真的去熬绿豆汤。《小蝌蚪找妈妈》,做成卡通任务,戴在头上,写个小剧本,去实际的演一演,哎呦,故事活了,人物活了。昨天又通过《晚安,大猩猩》引导了孩子的恐惧心理,我一下子就觉得路多了,以前只是感觉多读书有帮助,具体什么帮助,自己并不是很清晰,现在就觉得读书也可以是无限扩展的一件事。只要我们和孩子都在那个合适的位置上。我们了解孩子,了解书。那么就有无限个可能,假如我没有多次给孩子讲解《晚安,大猩猩》,我并不了解这本书,也许在引导孩子情绪时,我就做不到那样的程度。
我觉得李迪老师的微课对我很有启发,可是还有些东西我觉得不够,希望可以再次听到,达到扩展。
2、对家庭或孩子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
这个问题很难,因为很多绘本都很优秀,孩子都读了很长时间。如果说真的有的话,那么我只能说第一本启发我的教养方式,或者阅读习惯的是《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这本看着和绘本不沾边的书,是孩子降生以后,在遇到问题不停翻阅的书,怎么说呢,也许就是这本书让我和孩子建立了一种联系,就是那种我了解孩子的联系。因为在亲子陪伴的路上,从懵懂到渐渐明白,从无知到因为知道而感叹学无止境,许许多多优秀的绘本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开启这种了解的也许是教养方式的书,让我了解这个新生命的神奇。有种师傅领进门的感觉吧,我感谢每个读过的优秀绘本,更感谢我的孩子,也许他就是那本神奇的书,改变家庭的书,因为他,我成长,学习,慢慢减少焦虑,慢慢欣赏他,慢慢欣赏老公,慢慢欣赏自己,慢慢欣赏世界,即使我依旧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我却在慢慢进步,坚定的向前进。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5:58
13#
发表于 2018-3-26 22:58:31 | 只看该作者
【E01  陈婧婷  MiuMiu】
【2018.03.18】
【第一课.童年.阅读.三叶草】
【李迪老师的作业是】
1、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2、对家庭或孩子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

        在我儿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偶尔会给他读读书,他看着图画很兴奋,直到他1岁多,还会学习我怎么给他读书的,在遇到三叶草之前,我觉得给孩子读书只是家长给孩子读而已,并没意识到读的书,有什么深层意义,也并没想怎么和孩子一起读!直到遇到三叶草两位师姐,发现原来亲子阅读,没怎么简单噢,当时还没进入初级班学习,就非常期待了。有参加过中级班阿甲老师的课,突然就发现,绘本可以怎么有趣,还可以这样和孩子互动。这些一点一滴的学习,我发现亲子共读重点有书也有孩子,一本有趣的绘本,可以让孩子启发不一样的思维想法,所以都是重点。引介网上的话语,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在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没有机会和我亲子共读,所以之后上学读书什么的都会让我特别感觉无趣,直到遇到三叶草,启发我怎么和孩子读绘本,让孩子在快乐的情景下爱上阅读。
         绘本看的不算少,真的对家庭或孩子影响最大的一本应该是《不要,不要,妈妈,不要》,因为做妈妈的我们经常和孩子说不要不要,但换个角色,孩子做家长,会发生什么呢?在书店逛时,就发现很多亲子书都在教不要吼孩子啊,或者是怎么讲孩子才会听。却没发现可以给孩子看这类话题的绘本,那天发现后,在书店看着就在偷笑,好有趣,迫不及待的买回来给儿子读,回来给孩子读后,我们进行了一段时间交换角色,虽然后面他有些忘记了他是爸爸我是女儿,但后来有一天,儿子和我说“妈咪我爱你,以前我不懂你为什么老和我说不要,现在我知道我长大了,开始明白了,你是怕我危险怕我生病,才老叫我不要这不要那的。”现在5岁多,会说这样的话,突然好感动。这本绘本,给了我们家爸爸看,平时爸爸工作忙,有时候带儿子时也是会忍不住吼他,看完这本后呢,也好像突然懂了,怎么和孩子相处,少吼了儿子。
         后来又读了许多绘本,发现影响我们家的绘本其实很多呢,总的来说,非常开心加入到三叶草的大家庭学习知识,学习知识同时还能学习到和孩子相处,真的是太棒了。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6:00
14#
发表于 2018-3-27 00:35:10 | 只看该作者
E08陈洪娣~橙子candy
第一课作业  童年•阅读•三叶草
1、        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看到这个题目,第一感觉是:肯定是孩子啊!
不由得仔细品读题目:首先想到,我为什么要亲子共读呢?1、我是想要跟孩子多一个亲密的时光,一起来做一件快乐的事情,感受彼此的陪伴和书里的美好。2、我希望孩子能够喜欢看书,培养阅读习惯。3、我也希望给自己建立阅读、陪伴的习惯,希望通过亲子共读,孩子也帮助我养成习惯。再来看看,我们亲子共读什么呢?当然就是书啦!问题就是我们要读什么书呢?名家推荐的或者很多家长都说好的书,如果我的孩子他却不喜欢,我也要跟他一起读吗?从上面的共读目的来看,这样就完全达不到我们的共读目的,适得其反了。所以我觉得我们要读孩子感兴趣的书,有兴趣,才回从中找到乐趣,才会喜欢做这件事,不是吗?
所以,我觉得亲子共读的主体是我和孩子,而我是希望陪伴孩子,希望孩子喜欢阅读,那么亲子共读的重点就应该是孩子。至于选书,现在图书的种类那么多,总根据孩子的兴趣点,找到适合孩子的书,来一场温馨的亲子阅读之旅!
2、        对(自己)家庭或孩子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
对我来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应该是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虽然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也是年纪不小了,但是对于照顾孩子,完全处于认为照顾好日常生活就足够了。1岁前,一切感觉都还好,看到宝贝的成长很开心。不过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发现怎么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了呢,完全搞不定她呀!这时候朋友推荐了这边书。我看书很慢,第一次看这么厚的书,不过还是慢慢地看完了,并由此开始了育儿学习之路,不断看了很多书。最后发现:教育孩子,真正需要成长的原来是自己,遇到问题,需要改变的也是自己!
刚刚做完第一个题目,其实我的心里很难受,因为我发现,我经常忘记了初衷,经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仍然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加油吧,橙子,也要看到自己的进步,继续努力吧!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5:29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8-3-27 13:02:06 | 只看该作者
E04  李辉  kathielee
第一课作业:
1、亲子阅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听完李迪老师的课,很有感触。亲子阅读,重点在于孩子,阅读是素材,是纽带,是维系亲子关系,深化亲子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在亲子阅读中,我们要首先关注孩子的需求,关注孩子的兴趣点,这个是最重要的,然后选择合适的书籍作为桥梁,构建我们与孩子更亲密的关系。
      有人说,小孩那么小,读书也没有用;也有人说每天上班很辛苦,没有时间。而我,每天早上6点10分起床,晚上7点到家,却一直在坚持亲子阅读,家里的书不说很多,200来本是有的了。每天阅读的时间不一定,有时候一小时,有时候是10分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是只要我和娃在一起,我们都有坚持阅读。这已经是一种习惯,不一起看书,都不能好好睡觉了。
       用一个词来概括亲子阅读,我想最贴切的是:成长。因为亲子阅读,让我遇见了不一样的自己。在没有小孩以前,我是一个很急躁的人,做事情大大咧咧,爱发脾气。然而有小孩之后,我开始寻求孩子的教养之路。在一本一本绘本书中,在一堂一堂的讲座中,我不停的做笔记,不停的同娃一起来实践。在孩子的面前,我愿意蹲下来,倾听他的声音,了解他的需求,然后形成我们特有的交流方式。所以即使年前,他会提前跟奶奶回老家待20天,也完全不会影响我们的感情,我们再见时,依旧是温情满满。依旧记得回到老家那天,他抱着我说:妈妈,我好想你哦。那会心里的感动与爱。他像小兔子扑进兔妈妈怀中那样拥抱我的时候,我的心是暖暖的,满满的,感觉像要溢出来一样。
      关注孩子的需求,让我们关系更亲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当你关注孩子需求的时候,什么熊孩子,叛逆期的到来都会在你家很少出现。不知道大家孩子生病的时候,有没有给孩子灌药的经历?孩子哭的撕心裂肺,妈妈心疼不已,却是硬生生的把药灌进娃的嘴巴里面。曾经,我也这样过,而后来就没有这个担心了。解铃人则是一本书以及我的同理心。
      孩子生病了,不愿意吃药,我知道那是因为药的味道难闻又难吃,我会抱着他,轻轻的问他,这个东西很难吃,对吧?妈妈其实也是不想吃的呢。可是怎么办呢,不吃药就会变成小怪兽呢,妈妈的小宝贝怎么能变成小怪兽呢,对不对呀?我们一起勇敢的把小怪兽赶走好不好啊。小怪兽,你不要来哦(边说边做赶开的姿势) 当你跟他说这些的时候,他会开始跟你沟通,开始有反应,而不是一味的哭泣。然后我会拿着绘本给他讲故事,书名不太记得了,故事情节是小猪猪不吃药,三只小怪兽来了,给小猪猪吃了他们的魔术水,小猪猪就变成小怪兽了。后来,大象医生叔叔过来,把小猪猪的药放进了冰淇淋中,小猪猪把药吃了就变回来了的故事。这个故事百试不爽,再难喝的药,他都会喝下去。他说:我不要变成小怪兽。是不是因为一本绘本,沟通就变得很简单了呢。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跟小孩的沟通不需要多少的说教,通过绘本故事的引导与榜样力量,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通过共读,建立与孩子之间的语言密码,消除沟通的障碍壁垒。与孩子待在一起的日子就不再是鸡飞狗跳,而是无限温馨,不再是头痛难耐,而是无比期待。我也一直相信最好的学区房就是书房这句话,所以也一直在寻求更多同频的妈妈,让我们一起更多的关注孩子的需求,适当满足孩子需求,选取合适的书籍,与孩子一起阅读,与更多妈妈并肩齐行,一起成长为更美好的自己。

2、对(自己)家庭或者孩子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
       对于我们家而言,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我们的身体》。说它对我们家庭的影响力最大,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书本身很有意义,特别有趣。在买书之前,我家孩子很喜欢摸自己的小鸡鸡,这让我很苦恼,说了很多次,都改不了这个习惯,于是开始寻找性教育方面的书。然后朋友推荐了这本书,于我而言还是很有意义。有男女身体的对比图,有宝宝在妈妈肚子时的图片,还有一张宝宝在羊水里面的样子,可以触摸,很神奇,每次都能玩好久。读懂自己身体的秘密,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翻开一个小窗,秘密一件一件的揭示出来,很神奇,很有趣。通过这本书和《东方儿童性教育绘本》结合看,慢慢引导,小孩子会知道及时串裤子,不摸小鸡鸡,解决了我的一大难题。
      二是因为这本书,开启了我家的亲子阅读之路。因为购买这本书,我认识了黄姐,加入了大V店的平台,认识了更多的妈妈们,在为孩子的教育和启蒙不断的努力,再然后又知道了三叶草,去年市图书馆举办的绘本故事比赛,我也去参加了。在复赛之前,去听了天静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宝爸也从一开始觉得我是在浪费钱,浪费精力到现在跟我统一战线,甚至主动的跟孩子讲故事,唱儿歌。还有奶奶的隔代教养问题,我们之间的分歧也越来越少,因为好的经验和教养方式,也让她很省心。每天白天她一个人在带娃的时候,也会跟我们一起分享。刚生完娃半年时,家里的鸡飞狗跳的日子不见了,变成了比较和谐,理解的氛围。虽然,不定时还是会有一些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但是绝对不会发展为上房揭瓦,争吵不断的时光。严格意义上讲,是这本书作为起点,带我走进了亲子启蒙的广阔天地,让我的生活更有意义,让我的家庭更为融洽!
      我想我会继续努力前行,不断探索,与更多的同频妈妈一同进步!

   



1.png (948.8 KB, 下载次数: 419)

我们的身体

我们的身体

点评

A+  发表于 2018-6-22 06:32
16#
发表于 2018-3-28 01:20:03 | 只看该作者
E13张秋红 花仙子秋虹
第一课
1. 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这个问题看起来没那么难回答,人为本、物为媒,合适的时机合适的书,更重要的是“阅读/悦读”的心情,亲子的情感在此种缓缓流淌~ 当然是“孩子”为重!平静下来和别人分享时各种问题解决方案,各种指导方法也是一个接一个,但此刻扪心自问我作为孩子他妈自己做到了吗?还没有完全做到!
现在哥哥已经5岁多了,从他出生开始,亲子阅读就开启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遇到过很多问题,一本书都读烂了还要拉着再来一次,就像那个喷火龙的妈妈,但我没有尊重孩子的选择,还经常说服他看另外一个好不好,那个豌豆故事有多神奇…… 不仅书是这样连喜欢的动画片也一样,特别是我有想给他看什么的想法时,对待他的无限重复循环非常难以忍受,我没有做到尊重孩子以孩子为重!反省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时,好像有一个“梗”一直在作怪,我想让他更优秀,总觉得好的东西他也要学,不能落在别人后面,好的东西反复看他吸收的也没有新东西吸收的好,我其实和很多妈妈一样,心底深处也有一颗功利心…… 我喜欢线下的交流分享会,面对面的交谈更能促动我,初级班开学典礼上,师兄师姐们的分享,忽然让我觉得,好像我一直站在别处,心飘忽忽地,理论和实践总有段距离,缺乏真实的连接!同学分享的《宛如一部小说》更是戳中了我的心,维护读者对权利!不读的权利,跳读的权利,重读的权利,沉默的权利!虽然我没有剥夺孩子的权利,但我没有从心底认同,他跳读时,我莫名地狮子就要跳出来,要跟着我走!
亲子阅读,孩子有他自己的审美有他自己的着重点,会莫名其妙地喜欢某个画面,某个句子某个词,当然他喜欢的背后也有我阅读九宫格的努力,每一次停顿或许都是孩子在这个点上的深入构建、自我成长,我们应当看到孩子的感受,当一切都在愉悦中泛光时,至于各种方法各种交流都是美好的!陪孩子成长中,我也在不断地自我成长,参加这次初级班学习,希望我可以完全沉下来,学以致用!

2. 对家庭或孩子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月亮的味道》和《hop on pop》,两本书分别开启了中英文美妙的阅读之旅。《月亮的味道》哥哥还没出生就买了,这个故事也让我领会到绘本的神奇,小海龟有大象朋友,斑马叫来了狮子,一个接一个颤巍巍地叠高高去够月亮,幽默感的故事和美好的画面真是引人入胜,我就这样带着刚出生的小娃一点点地探寻这个故事,按我家爸爸的话说我是陪娃着魔了,一个故事各种扮演…… 《hop on pop》是Dr.Seuss的韵律美文,读起来节奏感很好,我自己很喜欢,和娃一起读,刚开始小朋友也没特别表示有多钟爱,只是和其他一样重读了很多次,但在某一次,跟着音乐他自己把整本书背了下来,大为吃惊的同时,发现他开始大量阅读英文小故事,英文的学习也是突飞猛进!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6:05
17#
发表于 2018-3-28 21:52: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在亲子阅读这条路上走了五年多,直到现在才思考这个问题。亲子共读的重点在孩子,为了让孩子对阅读感兴趣,我学会去买绘本带孩子一起读书。在读故事的过程中慢慢得到一些感受和体会,同时自己也在不停的学习着,每天跟孩子有最少半个小时的亲密时间,可以全身心的陪伴着他。我给孩子阅读从来没有要求他复述或者要明白什么道理,以孩子的兴趣为最主要的。比如说我对车一点兴趣没有,但孩子喜欢,想让他看书又感兴趣,就给他买了很多关于汽车的绘本。每天跟他一起读,他都是要求反复读,我就会反反复复的给他读。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很多汽车知识,也让孩子获得了在有限的实际生活中得不到的知识。慢慢的长大着,我给他的绘本就更丰富了,暖心互助互爱等等一些绘本我给添加进来,还有一些知识漫画也有给他买。教他学会书里获取知识,让他学会爱护书籍。亲子阅读的路上挑书很重要,孩子更重要,最终我们想让孩子越来越好。 俞敏洪说了一段话:当时我并没有想到读这些书对我有什么用处,但是它却养成了我读书、独立思考,并且从书中寻找自己世界的习惯。 孩子在阅读的陪伴路上也成就了我们的阅读习惯,可以更好的带动孩子。孩子更重要!  2、对家庭或孩子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  对我们家来说,确切的说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对呀,这是一本畅销的老书了。但我始终存放在我的书架里。 我很庆幸在怀着大宝时读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知道了生了这个孩子要自己带,知道怎么去跟老公沟通,怎么去陪伴孩子。其实真正学到的也没这么多,但都是在后来独自带孩子的过程中实践出来的。没有尹建莉老师的那本书我就不会明白孩子是要自己带的,自己带孩子要面临的各种状况,同时面临的全职生活让我不断的调整着自己。以前看书学习是给别人看的,后来才反应过来为了自己为了孩子,我努力学习营养努力看书!一路走来更多的受益于尹老师的这本书。后来陆续看过很多教育孩子的书《正面管教》《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我接触到的关于亲子方面书籍第一本就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也很感谢尹老师的这本书的指导,让我带孩子的过程中顺畅很多。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6:06
18#
发表于 2018-3-28 21:59: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E16 王小花 王小小   1、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在亲子阅读这条路上走了五年多,直到现在才思考这个问题。亲子共读的重点在孩子,为了让孩子对阅读感兴趣,我学会去买绘本带孩子一起读书。在读故事的过程中慢慢得到一些感受和体会,同时自己也在不停的学习着,每天跟孩子有最少半个小时的亲密时间,可以全身心的陪伴着他。我给孩子阅读从来没有要求他复述或者要明白什么道理,以孩子的兴趣为最主要的。比如说我对车一点兴趣没有,但孩子喜欢,想让他看书又感兴趣,就给他买了很多关于汽车的绘本。每天跟他一起读,他都是要求反复读,我就会反反复复的给他读。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很多汽车知识,也让孩子获得了在有限的实际生活中得不到的知识。慢慢的长大着,我给他的绘本就更丰富了,暖心互助互爱等等一些绘本我给添加进来,还有一些知识漫画也有给他买。教他学会书里获取知识,让他学会爱护书籍。亲子阅读的路上挑书很重要,孩子更重要,最终我们想让孩子越来越好。 俞敏洪说了一段话:当时我并没有想到读这些书对我有什么用处,但是它却养成了我读书、独立思考,并且从书中寻找自己世界的习惯。 孩子在阅读的陪伴路上也成就了我们的阅读习惯,可以更好的带动孩子。孩子更重要!  2、对家庭或孩子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  对我们家来说,确切的说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对呀,这是一本畅销的老书了。但我始终存放在我的书架里。 我很庆幸在怀着大宝时读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知道了生了这个孩子要自己带,知道怎么去跟老公沟通,怎么去陪伴孩子。其实真正学到的也没这么多,但都是在后来独自带孩子的过程中实践出来的。没有尹建莉老师的那本书我就不会明白孩子是要自己带的,自己带孩子要面临的各种状况,同时面临的全职生活让我不断的调整着自己。以前看书学习是给别人看的,后来才反应过来为了自己为了孩子,我努力学习营养努力看书!一路走来更多的受益于尹老师的这本书。后来陆续看过很多教育孩子的书《正面管教》《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我接触到的关于亲子方面书籍第一本就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也很感谢尹老师的这本书的指导,让我带孩子的过程中顺畅很多。

点评

发表于 2018-6-22 06:35
19#
发表于 2018-3-29 09:55:51 | 只看该作者
E17 吴婷  Aliceinwonder

1.        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回答这个问题就从我们家的亲子阅读说起吧。
在还没有孩子前,很偶然在微博上关注了亲子阅读推广人粲然,在她看来,亲子共读刚开始时就像一场骑鲸之旅,我们在生命的海洋里遇到一只小鲸鱼,一见倾心却无法沟通,为了和小鲸鱼共游,我们开始阅读之旅,绘本是我们的秘密花园。
     14年11月,我的小鲸鱼从茫茫大海里游到了我的身边,他和我一样有着肉肉脸,我叫他阿胖。在他六个多月时,我们开启了亲子阅读的第一步,第一批书是,《蹦!》,《哇!》,《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点点点》,《从头动到脚》,《小黄和小蓝》,《谁藏起来了》,《好饿的毛毛虫》,都是有口皆碑的好书。当我兴致勃勃地打开书,阿胖也很兴奋,他把书当成新玩具,我声情并茂地开始朗读时,他擦一声撕书,试图把纸张放在嘴里,为了限制他的破坏力,我只好把他抱在怀里,夹住他的手,阿胖立马开声嚎。想象中我们一起温馨共读的画面并未来到,亲子共读的第一步我收获的是沮丧。
后来细想,一是他年龄尚小,连妈妈是谁都才刚知道不久,二是大家都说好的书未必就是我儿的心头好。我当时的潜意识里书的选择很重要,毕竟书海浩瀚,如果大家都推荐的至少不会差到哪,何况问娃喜欢什么样的书他也答不出来。就还是继续按着书单往家里搬书,晚上有空就把他放在床上,他爬他的,我读我的,有时他会爬过来我身旁,啊啊啊几声,顺便流点口水在书上。
       直到有一天,我读了一本新书,《连在一起》,妈妈和宝宝连在一起,我把他抱起来,我们的脸挨在一起,他乐得呵呵笑…..也是从那天起,我忽然对我儿喜欢什么样的书有了大概的轮廓,他喜欢有食物,喜欢圆形图案,喜欢有想象力的,喜欢可以和妈妈一起演的……《月亮,晚上好》,《脸,各种各样的脸》,《我的小冰箱》,《I am a little Bunny》 ,《绵阳面包店》,这些都是在启蒙时期他好爱好爱的书。每天睡前,妈妈说,阿胖我们一起读书吧,他就一摇一摆走过来让我抱着他,我们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而借由阅读这些书,我们感受到了情感的连接,因为平日需要上班,每天的读书时间大概仅是半小时左右,在这半小时,孩子能感受到爸爸妈妈是全身心陪伴着他的。习惯养成了以后,有时出门在外不记得带他的绘本,他会拿来酒店的广告杂志让给他读,读一两页他就安然入眠了。侧面印证了读什么对孩子来说不是第一位的,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读才是他的大满足。
       虽然在孩子的不同阶段, 我们也会有针对性地选书,例如上幼儿园前大量反复阅读可以缓解分离焦虑的书,例如《我爱幼儿园》,《魔法亲亲》,《大头鱼上学记》,但我更看重在阅读时关注孩子的反应,了解他的喜好,感受他的成长,大概两岁前,胖会指着书说猴子淘气,宝贝也淘气;会指着天上的云说爸爸云妈妈云宝宝云,他们是一家人;在求抱着走路被拒时,会和我说小猩猩也是抱抱的,小象也是抱抱的。回看这些点滴,都是亲子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是的,亲子阅读的第一位肯定是孩子,我们不过是希望借阅读这个魔法大师找到和小鲸鱼的对话方式。

2.        对家庭或孩子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
     对于有选择困难症的妈妈来说,要选一本影响最大的书还挺难的,脑海里飘过自从生娃后我配备的武器书,是教会我如何和孩子有效沟通的《正面管教》,《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还是挽救了我的睡眠的《实用程序育儿法》?还是在月子里爸爸想得起就拿起大声读的《读给孩子的诗》?甚至爸爸看的财经类书也从脑海里划过,毕竟经济基础对我们家影响也很大。
     思来想去,看到书架上摆放的两本龙应台的《目送》,答案豁然出现。是的,这是一本我和娃爸不约而同从书店扛回的书,书中那段文字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每念一次,都让我有说不清的情感瞬间涌上来,伴随着许许多多的画面。
      想起离家上大学时家人聚集在机场不停和我挥手告别,那时年少,不知此后再无多少时光能依偎父母身边;想起每次回家乡,车走得远远地再回头,依然能看到家门口的那几个人影,那是我的奶奶和爸爸妈妈;想起有次下班回家,娃在楼下大厅等我,隔着玻璃看见我时兴奋地手舞足蹈,刚好我转弯,那个拐角是盲点,好不容易盼来的妈妈忽然消失了,娃失声大哭;想起娃第一天入园,和他说了再见后他就和老师进去了,我转身离开时忽然听到他的哭声,我就站在园门口直到哭声消失。
     爱是生生不息的轮回,在我年幼时,想必父母也曾是我的全世界,离家上学开始,父母就开始目送我不停消失在他们的视线;我体验到这种混着伤感和骄傲的牵挂,是送娃进幼儿园的那一天开始的。而这种血缘带来的天生情感,在《目送》平和的文字里随意流畅,提醒我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提醒我时刻记得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指向分离的。我爱我的孩子,在父母的眼里,天上星星的光芒加起来都不如我儿的笑声闪亮,但父母对孩子的爱再多,都没有能力陪他走完他这一生。只能是在他还在我们身边时,尽可能给他高质量的陪伴,在年幼时建立起爱的链接,培养他的独立性,这样即使有一天离开了我们,相信孩子有能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6:07
20#
发表于 2018-3-29 15:17: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E11TANIA酷鱼 李迪老师的作业: 1、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2、对家庭或孩子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 回答: 1. 在和两个孩子共同阅读的四年中,我觉得每个时期在主题的偏重上都会来回倾倒,没有绝对说书更重要或者是孩子更重要,往往我们都是随心去变动。有些时候选的书是他或他们特别喜欢的,就会很聚精会神的共同沉浸在书的情节里,有些时候可能是当下有其它事件分离他们的注意力,我就会提出还愿不愿意听,如果想继续讲就请尊重妈妈,因为妈妈正在很用心地与你们分享,如果不想可以选择不听不要打扰另外一个要听的孩子,如果想继续就请回到我们的书上。 当他们都还在一岁前的时候,共读更多是在与和他们一起享受拥抱在一起翻书的乐趣,随口指认一些书上的内容,轻轻地在他们耳边念着儿歌,我想这时候的主体是孩子和我,书只是一个工具,当孩子两岁以后,更理解了复杂或者有延续性的故事情节时,他们能够按自己的喜好去挑选想要的书,这时候的共读的意义就在于延续他们对阅读的乐趣和对于书本的尊重,已经没有泾渭分明的主体侧重。当然,亲子共读时时光的陪伴意义是从头到尾都存在着的,这是无可取代的。 2. 对于家庭阅读来说,周其星写的《彩色的阅读教室》这本书在开篇没多久就莫名地感动到我,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下来,当下我马上就将这本书分享给一位正在小学里当班主任的同学,我想她应该会对书里的内容产生共鸣。明明只是在讲一位语文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关于阅读的培养和执行,但我感觉到的却是一股满满的正能量,孩子们对听故事和阅读的热枕在字里行间扑面而来。我想,这应该就是阅读的力量吧:让你深入书中的内容,和文字产生共鸣,了解作者的初衷,脑海里浮现文字所描述的画面和情绪。另外一本是加深了我对于亲子共读理解的书,叫《喂故事长大的孩子》,这本书名是我将它们放进购物车的原因,我甚至没有看任何书评,单单这个名字就足够吸引我翻阅它了,喂故事长大的孩子将会多么的有趣呀,这样的孩子体验过千奇百怪、充满幻想和乐趣的故事,对更加千奇百怪的现实世界应该也会有更好的适应能力。于是在孕期我就开始了布置一个家中随时随地有书的环境,在孩子出生后,亲子阅读可以说是我坚持最长久的一件事,而其中的收获是无法用数据衡量的。 《不可思议的国度》是开启我们家哥哥自主讲述故事的契机书,在翻阅无数次的共读中,很偶然的机会观察到他自己捧着书自言自语把整本内容用自己稚嫩的言语表述完,中间还穿插了一些形容词,当时我就默默在旁边听着,没有打扰他,一直到他讲完然后抱着书跑去讲给其他家人听,当下我的内心还是小激动的,觉得两年多来的亲子阅读种下的种子开始萌芽了。

点评

发表于 2018-6-22 06:3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4-3 19:30 , Processed in 0.073019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