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皮皮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初级班 B 组】第四课作业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8-5-11 10:32:25 | 只看该作者
<<大卫不可以>>的感触

听了米菲的讲座,受益匪浅。近来我在给家中小宝读了好几遍大卫不可以这本书,这让我想起最初我也是把童书当作一剂良药来对待,想着有什么问题就从书中找到答案,其实根本就不是这样,.记得大宝中班时,孩子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挖鼻孔,甚至说鼻屎史自己的粮食,于是我买了大卫不可以这本书,在共读的时候我发现孩子对故事中大卫的调皮所吸引,那段时间说不可以不可以,还是偷偷的挖,于是我放弃了这个管教的念头,也许是口欲期的表现,知道孩子有这个非常时期,未去理会或者说未去说教,后来慢慢的也就没有这个行为,也许这就是米菲老师说得故事不知道怎么办吧.
     而现在的小宝看了大卫不可以,每次还学起大卫冲凉后不穿衣服跑来跑去,还自己脱掉衣服来拍拍屁股跳跳舞,当看到大卫一身脏兮兮的回来,问他手脏脏了要不要像大卫一样去洗澡冲凉时,小宝竟然也说要洗澡要洗干净,也许故事在潜移默化中也告诉了孩子讲卫生的生活习惯,也许这就是米菲老师说得故事知道怎么办吧.
     在反复读大卫不可以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其实传递的是一种自我发现自我反省的机会,之前读这本书,我都以为这是告诉父母间接引导孩子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其实书有时就是找到自己的影子,让我们与孩子重温一种童年的快乐,让我们重新去思考限制孩子行为的结果,有时也是限制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机会,这时故事妈妈知道怎么办,用平静的心态去与孩子共读,因为这时陪伴的最好时光,因为书中有幽默搞笑让人快乐的东西……也许这就是故事妈妈可以怎么办的最好解答,带着快乐与孩子在童书中畅游,让自己和孩子都经历更丰富的童年。
12#
发表于 2018-5-11 12:20:36 | 只看该作者
B06  罗红华

    听完米菲老师的讲座后,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在现在这个大阅读的主环境下,很多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爱上阅读,认为只要孩子爱上阅读就能有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带着这种想法去和孩子进行阅读的妈妈们,越往后走就越会觉得困难程度在无限加大。而作为一个10岁孩子的妈妈,我也曾走过这样一段路。
    故事知道怎么办?其实是我们可以从故事出发让孩子从中获取快乐,基于孩子快乐的亲子阅读基础开始,故事将会把家庭的亲子关系形成一种紧密的纽带。在快乐阅读的换位氛围中,孩子会从将自己与故事相链接,从中寻找安慰。
    故事不知道怎么办?在孩子的生活中有很多能带来乐趣及成长经验的事情,我们不能把眼光仅仅放在阅读这件事上。绘本也不会像万能药一样,只要孩子出现什么症状就总会有那么一片“绘本”可以医治。
    故事妈妈知道怎么办?其实就在于作为妈妈的我们需要带着育儿的智慧去对待自己的孩子。每个妈妈都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在别人家能用上的办法,如果照搬也许对自己家孩子就不好用了。只有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来引导孩子的阅读,带着智慧眼睛去看孩子的妈妈才是最有效力的妈妈。
    在这里我就想提到我们家孩子最初看书时,特别喜欢一套书是《小熊和最好的爸爸》。在他4岁左右时,可以一天无数次地翻阅,每天都会要求你给他讲这套书。一直到现在这套书还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每次看到书架上的这套书时,他都会和我说:这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书。为什么孩子会有如此深的印象呢?我想了一下,也许和我们当时读这套书的状态有关。最初读的时候是由我给他讲,同时,把故事里的小熊换成了孩子的名字,当孩子被带入到故事中时,他会有强烈的代入感,会认为发生在故事书里的事情就像是发生在他自己身上一样。同时,这套书里的内容也是小朋友自己会经历的日常生活中的事,所以他更能够感同身受。后来,我们对这套书已经很熟悉了,就换着方法,也许是做故事扮演,当他不愿意起床时,我就会用书中的爸爸的语气说话,读着书中爸爸的台词,孩子马上就能醒来,因为对于故事的认同,所以也不会有起床气。在生活中遇到某些与书中相同情景时,我也会时不时地突然变身成为故事中的人物,戏精上身来上那么一段,在这种状态下孩子可以马上从原有的情绪中跳脱出来,进入故事中的愉快情绪。这不失为一招哄孩子妙方。再到后来,我们会换角色朗读,有时我是爸爸,孩子是熊;有时孩子是爸爸,我是小熊;有时会把爸爸也叫上加入进来。无形中也锻炼了孩子的口述能力,甚至他还会自己给故事加入一段自己的新戏,这不也是孩子创作能力的一种最初形成吗。
    故事也许不是万能的,但因为我们和孩子长期处于快乐气氛下的亲子阅读,必将会形成快乐的亲子关系,而当这种关系形成后,故事往往会变成万能的。就像松居直先生说的那样:和孩子一起快乐地读故事书,是父母最应该做的事情。

13#
发表于 2018-5-11 13:25:32 | 只看该作者
B08 静待花开
第四课 故事知道怎么办
加入三叶草故事妈妈成长学院,让我对读书,对童书,对亲子共读有了很多全新的认识,图画书不是万能的,但对我来说,离开图画书是万万不能的,几年来给孩子读书“玩书”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说哪一本书印象最深,我想是我们一起读过的《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对于罗尔德.达尔的书,我一直希望把它作为由妈妈朗读向孩子自己阅读过度的桥梁,因为它丰富的故事性足以让孩子放不下来。可是听了前面几次老师的课,我决定,即使他可以自己读了,我也会继续给他读书。
这本书就是从达尔的一套书中选出来的第一本,如果说前面的内容还有些平淡,那么查理进入工厂之后的发生的事就必须说是有趣,吸人眼球的了,每天讲两三个章节,那幽默的语言,出人意料的情节让儿子每天捧着书找我来读,我加入了角色扮演,特别是奥帕-伦帕人的歌曲,我自己编的曲子唱出来,孩子每次都笑个不停。每天这个时候,是我们两个最欢乐的时候,虽然他只是听着,却记住了我编的歌,也记住了不贪吃,不任性,不嚼口香糖。而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五个迥然不同的家庭,父母对孩子不同的态度和教育,导致他们成为完全不同的孩子,思考什么样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幸福与富足。
在跟孩子一起共读的路上,只要是给他的书我都会先读,这样我们可以交流,更多的父母和孩子对同一本书,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公园里的声音》,比如《有些时候,我特别喜欢妈妈》。
我的孩子已经八岁了,慢慢的他会减少对我依赖,成为越来越独立的人,但共读这件事,我希望可以跟我的孩子一直走下去,
14#
发表于 2018-5-11 13:34:03 | 只看该作者
B26  阳敏   叮咚
第四课《故事知道怎么办》  导师:米菲老师
米菲老师的讲座,没有煽情不会刻板,而是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平和温柔。四个观念的讲述中,既嵌入了生活的经验又呈现了图画书故事,好喜欢老师讲的《已经说过晚安了!》,带入感很强,小鸭子和小熊对话的场景一下子就出现在脑海当中了!
先总结一下讲座的四个观点:
1.故事知道怎么办
故事提供的间接体验是成长的一部分;故事传承了历史,传递着精神;故事是陪伴孩子的亲密伙伴,是亲子的互动渠道;故事给孩子和大人以共鸣、共情,有安慰、疗愈的作用。
2.故事不知道怎么办
故事不是万能药,阅读不是万能水。
3.故事妈妈知道怎么办
故事只是一种工具和载体,依赖于人适当的引导和使用。
4.故事妈妈可以怎么办?
先想想自己的儿童本位是不是正确的?有没有把孩子当作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来尊重?在我们面前,孩子敢无所顾忌的胡言乱语吗?无条件的宽容和爱我能给到多少?想想自己从图画书中感受到了什么?终身学习是故事妈妈的生活态度。
昨晚跟孩子睡前闲聊时,聊到了一本图画书----宫西达也的《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并且一口气给了讲了另一个版本。
一天,乌鲁去午睡林,“哇,这么多小猪啊!”它轻手轻脚(别惊动了小猪),起紧回家找一个大袋子把小猪全装起来;或者找一根很长的绳子把所有的小猪都栓一起;或者回家找一个大锅来(学古力和古拉?),把小猪放一锅,做烤猪和猪肉串,然后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第二天,乌鲁去午睡林,有一堆羊睡着了,可以做羊肉串……
第三天,乌鲁去午睡林,发现一大堆蘑菇,苹果,可以做蘑菇汤,苹果派……
第四天,乌鲁去午睡林,树上结了土豆饼,苹果派,南瓜饼(我们以前一起做过),树下好多公鸡母鸡小鸡……
第五天,乌鲁去午睡林,林子里有狮子,豹子,斑马,狗熊……
小家似越说越起劲,俨然把午睡林当成了免费配餐供应点了,哈哈哈,五分钟后,她心满意足的睡着了。
图画书带给我跟孩子这么多欢乐,真好!孩子能跟我分享天马行空的想像,真好!
孩子让我为她读了一本图画书,还意外收获了另一个出其不意充满欢乐的故事,真开心!
亲子关系如一汪包裹着爱、宽容、引导、自由、尊重、豁达的暖流,教育是水到渠成的事。
15#
发表于 2018-5-11 18:42:12 | 只看该作者
B20 黄丽佳
第四课 《故事知道怎么办》
       和孩子共度书还是蛮多的,不过随着他渐渐过渡到自主阅读后,共读相对少了些,但是他读完后还是很喜欢和你分享的。在此,选择了最近孩子很喜欢的一本书——《好运先生,倒霉先生》。
       这本书两面阅读,一下子就吸引孩子的注意了,绝妙设计破解运气转承的奥秘。拿起这本书时,先从好运这讲起呢还是从倒霉先生这讲起呢,把这个问题交给孩子,他很果断说先看好运先生,哈哈,这有点想你想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这书给我们带来了两个故事,体验了两段旅程。好运先生是一位爱整洁、有条理、生活处处顺心的人;相反,倒霉先生却是个邋遢随意,事事不顺的倒霉蛋。他们在同一时间不约而同地去同一座小岛度假。一路上,两人虽没有直接接触,但是“命运之神”却他们产生了微妙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书中的绘画也有新颖之处,况且最早发现的还是孩子,知道是什么吗?原来在讲倒霉先生时,每页远处都有好运先生当背景;反之,在讲述好运先生时一样有倒霉先生同时出现,形成鲜明对比,这是我在和孩子讲之前看了这本书都没发现的。
       这书用简单有趣的故事,传递出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虽然孩子没有那么深的领悟,不过还是看懂了主题,说好运先生是做事有准备的,倒霉先生则相反。也许,这就是“命运之神”带来的好运与倒霉。
16#
发表于 2018-5-11 20:38:50 | 只看该作者
B12赵延杰
有那么一段时间儿子出去看见玩具就想要,看见稀奇古怪的东西就要买,对于金钱没有丝毫的观念,我感觉讲道理太乏味,又怕没把握好度,让孩子理解过了,导致变得过分看重金钱或者小气抠门。
亲子阅读几年下来,感觉到其中的美妙和神奇。我转身去求助故事,故事知道怎么办。歪歪兔有这么一套财商教育绘本,在绘本故事中,他知道了金钱是怎么来的,必须付出劳动才能获得金钱;金钱虽然重要,但却不是万能的,跟健康相比,永远没有健康更重要;亲友的馈赠也不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感谢别人的馈赠,并寻找合适的时机回报别人的馈赠……通过这套绘本的,孩子会有个正确的金钱观导向。
然而绘本并没有告诉孩子平时生活中具体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去获得金钱;看到喜欢的东西到底该不该买,别人有困难,而自己的金钱有限,到底去不去帮助,或者说具体如何支配金钱;金钱的价值在哪里等等,这一些故事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办。需要妈妈指导。妈妈要通过自身的学习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指导孩子日常行为,将正确的价值观传达给孩子,从而帮助孩子成长。
17#
发表于 2018-5-11 22:51: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故事知道怎么办?
18#
发表于 2018-5-11 23:03: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写故事妈妈的作业真的有一点困难,因为孩子已经准备高中了,已经不和我一起看同一本书了!但是为了完成作业,我于是向他请教最近他读了什么书,或者什么书好看,比如三体、盗墓笔记、哑舍,都是些网络小说!天,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完成这个作业了!于是只好回忆,他第一次上幼儿园,我还是做足了功课了,去书店买了一套书,这套书不是绘本,把小朋友上幼儿园的各种情形都描绘得很细致,当我给孩子读的时候,他听得很认真。我以为他懂了,于是送他上幼儿园,当我转身离开的时候,他马上冲过去抱住我,但是很快老师就把他哄住了!后来老师说他这一天都很不开心!但还好没有哭闹!我想这一套书也发挥了一些作用了吧!孩子慢慢长大,同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他们会看一些网络小说,质量参差不齐!对此我也非常担心!真心希望三叶草也有针对青少年的阅读课程!
19#
发表于 2018-5-11 23:04:07 | 只看该作者
B22,王春群

米菲老师的第四课《故事知道怎么办》,提到的四个观点:
1.故事知道怎么办
故事提供的间接体验是成长的一部分;故事传承了历史,传递着精神;故事是陪伴孩子的亲密伙伴,是亲子的互动渠道;故事给孩子和大人以共鸣、共情,有安慰、疗愈的作用。

2.故事不知道怎么办
故事不是万能药,阅读不是万能水。

3.故事妈妈知道怎么办
故事只是一种工具和载体,依赖于人适当的引导和使用。

4.故事妈妈可以怎么办?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当孩子遇到任何事情时,故事妈妈要真正的理解自己的孩子,就知道如何去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很多妈妈以为和孩子要做朋友。孩子的事情和困扰就会对家长说。事实上,孩子不应该成为你的朋友。不要破坏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界限,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处在同一等级上。不要和孩子分享成人的观点,也不要用成年人的问题给他们增添负担。


在家里,要为每个成员的独立空间维持适当的界线。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别人的财产和个人空间。要教会孩子坚决说“不”,以免他们被别人控制。这会帮助他们确立一种独立的自我意识。满足你的需要不是孩子的事,相反,满足他们的需要是你的事。

在一个健康的家庭里,父母间存在情感上的联系,乐于和对方相处,共同掌控家庭事务,且处在家中等级的最顶端。他们的任务是照顾孩子,孩子则向他们寻求支持和保护。孩子沐浴在父母的爱中,父母尽力满足孩子的身体、情感、智力和精神需求。


近期和孩子共读最多的一本书是《老鼠偷吃我的糖》
这是孩子在班级里学的一本书。平时我和孩子在家里时,总是喜欢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而且大家都想当警察,谁也不愿意当那可憎的小偷。《老鼠偷吃了我的糖》是一个图画画面非常简单、内容情节幽默,十分诙谐的幼儿绘本,也是一则绕口令式的小故事,给人有一种循环式的感觉,其中一问一答的故事内容非常有趣,孩子们非常喜欢。

因此根据这个绘本以及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我精心斟酌了故事内容,一开始就以情境表演的方式导入:
今天我买了一罐糖果来和孩子们分享,(打开罐子)咦?我昨天刚买的一罐糖果怎么没有了呢?
问:谁偷吃了我的糖呢?是你吗?
孩子回答说:不是我。
那我要向警察叔叔告状找回我的糖,送给我家大小宝来分享。他们都点头赞成,于是找警察叔叔告状。。。。

一次精彩有趣的阅读时光就开始了,进入故事情节后,我就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一页一页仔仔细细的观察图画,带领孩子们一起寻找着被偷的糖果。最后一页图展示了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我们一起完整的阅读了整个故事。

最后,又玩了问答游戏,很好地帮助孩子们巩固了整个的故事。这次孩子们边阅读,边当“警察”帮我找回丢失的糖果,把主动权、自主权交给孩子,这样一来,在阅读时光中,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明显地提高了,孩子们真正的体验到了玩中学的乐趣。
20#
发表于 2018-5-12 03:20: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B14,孙琦         听了米菲老师的课“故事知道怎么办”后感慨良多!其中这段文字印象特别深刻:《好饿的毛毛虫》这本书中,当最后蝴蝶彩页翻开的时候,翅膀上的颜色正好是它吃过的东西,我们成长当中童年的时光,遇见的风景,走过的路,你读过的书,吃过的东西都将成为你成长的一部分,无论是吃对了还是吃错了,都是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陪伴伙伴,伴随着孩子们走过缤纷的童年!孩子会在故事的熏陶和引导下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辨别力,潜移默化,无形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就如同米菲老师提到的观点:故事不知道怎么办,可故事妈妈知道怎么办!         最近弟弟一直很迷恋《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说实话,最初买回来这本书是因为姐姐小时候不爱刷牙,为了引导她有正确的刷牙意识而买回了这本书,结果无形中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刷牙习惯!每次和孩子们讲这本书我们都会捧腹不已,最初是我单纯讲给孩子听,到后来边讲边提问,比如哪一个是哈克的家?哪个是迪克的家?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你是怎么知道这是他们的家的?每到这个时候孩子们总是会指着绘本上的图画,无比开心和自豪地告诉我他们是怎么辨别出来的,图片上一个个小细节全都被他们挖出来了,无形中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专注力,这就是小绘本的大奥妙!然后看到哈克和迪克在牙齿大街修建游泳池,挖洞建房,修建自己的豪华小窝……小家伙们就开始急了,说他们是危险分子,牙齿都被他们弄坏了,直到牙齿警察的出现,牙齿大街才恢复往日的宁静!其间有个小插曲,我问宝贝,哈克和迪克储藏室里的那些宝贝是从哪里来的?宝贝说是从牙齿上挖出来的!我又问:“那牙齿上的宝贝又是从哪来的呢?”宝贝说:“是小朋友吃的东西!”“那他们俩喝的可可可乐从哪来的?”“水龙头里接出来的!”“那流出来的东西是怎么变的?”宝贝一下就自个儿哈哈大笑起来,说是口水!我说:“原来他们俩喝的都是你的口水啊,好恶心哦!”然后宝贝就死活不承认,接着就跟我说:“妈妈,我还没有刷牙呢,我要去刷牙!”然后就一溜烟儿跑去洗手间刷牙去了!也许在这之前孩子并不知道刷牙的重要性,也没有这个意识要去刷牙,可在伴读的过程中,他自己逐渐有了辨别力和思考,知道原来有些做法是不对的,我该去怎么做,无形中就有了是非对错的概念,通过故事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做!这远远比我们直接念叨着孩子你该去干嘛不该去干嘛要有效得多!故事的结尾也很温情,原本以为哈克和迪克就这样被牙齿警察给消灭掉了,没想到故事来了个急转弯,他们被冲到了污水中,然后又漂到了地中海,在海滩上悠闲自在的晒太阳,再也没找过牙齿的麻烦!这也是我和孩子特别喜欢这本书的地方!所以每次小家伙刷牙的时候我们就会开玩笑说:“你看,哈克和迪克掉到马桶里去啦,然后他们就游啊游啊,被冲进了下水道里,然后就漂到海边晒太阳去啦!”每次这样一说,小家伙就哈哈大笑捧腹不已,原先不想刷牙的情绪一扫而空,欢声笑语中轻松刷完了牙!也许,这就是最符合孩子心理的处理问题的方式,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不是强迫或是用过多的说教来要求他们必须怎样做,不要怎样做!         正如米菲老师说的那样:跟孩子相处时,不是只当一个管理者,是否有蹲下身来,注视孩子的眼睛,把孩子当成一个完整的个体真正地尊重。如果做到这点,选书和读书时才是正确的。还是那句话:多关注孩子内心的需求!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本位来思考和实践!

点评

B 加油  发表于 2018-6-19 13:4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4 08:22 , Processed in 0.081744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