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皮皮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初级班 H 组】第四课作业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8-5-10 22:13: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H21   杨小艳 <<会说话的点点》   在最近亲子共读的书目里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创意大师杜莱的作品《会说话的点点》。其实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在星妈的工作坊,她在故事会上讲了这个故事,那时也恰好带着两个宝贝去听了这个故事,当时只是觉得好,想着有机会可以带孩子们一起再读一读。   四月底收到了很多的书,带回家让孩子们选择,小宝在众多的绘本里面选了这本出来,而且一直说这不是星妈的书吗?   带着好奇,我们开始了关于小点点的故事之旅。   首先蓝色的点点哦带我们玩了许多有趣的游戏,接着红色的点点啊也加入进来,再后来黄色的点点哇喔也参与进来,最后就是无数点点的大合集,这些有趣的故事情节和鲜亮的画面感深深地抓住了孩子的心!故事的语言极具参与性,每一句话都向孩子发出邀请,孩子自然而然地参与进来!    小贝贝自从看到这本书后,这本书被他带在身边大约一个星期,每天要求我讲三遍以上,而且每一遍他都玩得很尽兴!不是所有的页面他都会选择,他选择他自己喜欢的,比如大小声,点点爬山坡,点点走车道,这三个环节不管玩多少次,他都那么开心,作为妈妈,我尊重孩子的选择,按照孩子喜欢的方式陪伴他进入阅读的世界。   我想这就是好绘本的功能,它给予孩子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好听的故事,还有在故事世界探索的体验,以及与妈妈度过的这每一个幸福的故事时光,我想这些记忆都会刻进孩子的心中,成为根植于孩子内心的精神力量,孩子也因此喜欢书,喜欢阅读!  在我自己的角度,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除了因为孩子喜欢,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本书的游戏环节的设置是由浅入深的,从2岁小朋友都可以操作,逐步递增到8到9岁,甚至更高年龄段孩子都可以参与其中。将艺术,音乐,思维训练,游戏多方面的内容穿插其中,但又那么井井有条,一点也不杂乱,我想这一点也只有大家才可以做到吧!   每一本优秀的绘本,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以及他们的思想,好的作品的发散甚至会超越作者本身想要的表达,所以我们今天获得的也许只是一小部分,但这份快乐已经足够让我们喜欢上这本书!   愿未来的日子里,我和孩子共读的路上能遇到更多的好书!

点评

B 加油  发表于 2018-6-19 14:10
12#
发表于 2018-5-10 22:14: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H21   杨小艳 <<会说话的点点》   在最近亲子共读的书目里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创意大师杜莱的作品《会说话的点点》。其实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在星妈的工作坊,她在故事会上讲了这个故事,那时也恰好带着两个宝贝去听了这个故事,当时只是觉得好,想着有机会可以带孩子们一起再读一读。   四月底收到了很多的书,带回家让孩子们选择,小宝在众多的绘本里面选了这本出来,而且一直说这不是星妈的书吗?   带着好奇,我们开始了关于小点点的故事之旅。   首先蓝色的点点哦带我们玩了许多有趣的游戏,接着红色的点点啊也加入进来,再后来黄色的点点哇喔也参与进来,最后就是无数点点的大合集,这些有趣的故事情节和鲜亮的画面感深深地抓住了孩子的心!故事的语言极具参与性,每一句话都向孩子发出邀请,孩子自然而然地参与进来!    小贝贝自从看到这本书后,这本书被他带在身边大约一个星期,每天要求我讲三遍以上,而且每一遍他都玩得很尽兴!不是所有的页面他都会选择,他选择他自己喜欢的,比如大小声,点点爬山坡,点点走车道,这三个环节不管玩多少次,他都那么开心,作为妈妈,我尊重孩子的选择,按照孩子喜欢的方式陪伴他进入阅读的世界。   我想这就是好绘本的功能,它给予孩子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好听的故事,还有在故事世界探索的体验,以及与妈妈度过的这每一个幸福的故事时光,我想这些记忆都会刻进孩子的心中,成为根植于孩子内心的精神力量,孩子也因此喜欢书,喜欢阅读!  在我自己的角度,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除了因为孩子喜欢,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本书的游戏环节的设置是由浅入深的,从2岁小朋友都可以操作,逐步递增到8到9岁,甚至更高年龄段孩子都可以参与其中。将艺术,音乐,思维训练,游戏多方面的内容穿插其中,但又那么井井有条,一点也不杂乱,我想这一点也只有大家才可以做到吧!   每一本优秀的绘本,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以及他们的思想,好的作品的发散甚至会超越作者本身想要的表达,所以我们今天获得的也许只是一小部分,但这份快乐已经足够让我们喜欢上这本书!   愿未来的日子里,我和孩子共读的路上能遇到更多的好书!
13#
发表于 2018-5-10 22:23: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H11:叶秀媚 (第四讲作业) 与孩子们分享最多也是自己最喜欢的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虫》作者是美艾瑞卡尔这本书的封面是一条又肥又大色彩鲜艳的毛毛虫。每一页的画面非常卡通可爱。给人一种感觉充满了神秘,特别想听听是什么故事呢?当然讲故事的人一定要夸张的拟声词去形容故事里的人物。发生的事情,最后的结果。把现场孩子们注意力吸引过来。故事内容讲述:毛毛虫蜕变的过程,最后变成美丽的蝴蝶。还有一些科普知识。例如:蝴蝶是怎样变成的?书本的每一页编写成一句简单的句子,让小朋友容易理解故事内容。整个故事包含着很多教育意义和教育方法。告诉孩子们毛毛虫蜕变过程属于大自然生命的一种现象。例如从一条小毛毛虫变成大毛毛虫。大小概念可以让孩子们感受物体大和小不同。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吃的水果,点数1-5概念。可以唱数。让孩子们认知数数。星期六毛毛虫吃了10种不同的食物。认识各种不同的食物,并且知道食物的名称,以及了解食物的颜色和味道。后来的毛毛虫吃多了会怎样?告诉现实中孩子们,无论吃什么东西都不能过量,学会控制自己食量。肚子痛难受了怎么办?吃完叶子舒服多了。毛毛虫开始变化。它自己造的房子叫做“茧””躲在房子里睡觉2个星期后,突然钻了出来,毛毛虫不见了,变成美丽的蝴蝶… 整个故事动听有趣。可以把故事为主题,分成三个部分来完成。一是亲子阅读,二是亲子手工,三是亲子游戏。亲子阅读是指家长与孩子共读,亲子手工是指制作相关的主题添画(好饿的毛毛虫),事先准备一幅A3画纸,先剪出一片大叶子粘贴好,再来进行粘贴毛毛虫,毛毛虫身体制作成一个圆圈紧挨着圆圈贴好,再贴上水果,从星期一吃到星期五5种水果。再到星期六吃的食物,进行一一粘贴完成。蝴蝶事先剪好。最后从空着飞出一只美丽的蝴蝶。亲子游戏,可以玩一玩手指游戏。一根手指头呀,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两根手指头呀,两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兔子,三根手指头呀,三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花猫,四根手指头呀,四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螃蟹,五根手指头呀,五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大老虎,小朋友们快快藏起来。

点评

B 加油  发表于 2018-6-19 14:11
14#
发表于 2018-5-10 23:25:13 | 只看该作者
H29 翟子惠
每一次从图书馆借绘本回家,女儿都会自己翻阅,有兴趣的她会翻看一两遍,或者听妈妈讲,最近让我们有所思考的一本童书是《雷克拉毁了它》。故事中小机灵、小点点、小怪物分别用积木搭造的火箭、爱心、王国,以及三位小伙伴一起搭造的城墙,都被雷克拉毁了。女儿一开始读故事时很愤慨,想起家里小表弟就是这个样子,老是打扰或破坏女儿与伙伴们的手工、画画。第一印象中这本书似乎就是告诉妈妈与孩子“不要做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看似行为教育很好的一本故事素材。一再细读,想起了米菲老师《故事知道怎么办》的讲座中提到过:带着情绪与批判的态度讲故事,会给孩子传递不一样的结果”。我们可不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雷克拉为什么老搞破坏?有没有办法让雷克拉不毁掉搭造好的积木?小机灵想到的办法“让雷克拉一起玩积木”确实解决了问题,还让三位小朋友认识到积木的乐趣不仅在于搭造成形的成功感,要搭造更有创意的物体,就要敢于推翻旧事物,推翻旧事物也是一种开拓精神的收获,更有挑战性,更有喜悦感。而此故事的意义更是在于,一起游戏、一起合作、一起分亨的友好态度会改变一个“爱破坏”的行为。这个故事,我所收获到的就是体会了米菲老师所说的要点“读故事就是让大人、孩子找到一种共情,体会一种共情的力量,从而给自己支撑的力量。引导女儿从这个视角读故事后,女儿说:“如果我们做手工时能让小表弟也帮忙,那么他就不会老打扰我们了,下次我们就让小表弟一起做手工,而不是责怪他捣蛋”。从女儿简单的回复中,我知道女儿收获了一种共情,也学到了一种理解他人的情怀。

点评

B 加油  发表于 2018-6-19 14:11
15#
发表于 2018-5-11 11:43:33 | 只看该作者
H01    谢薇
    《公主怎么挖鼻屎》是女儿上幼儿园时买的,非常喜欢,看了很多遍,现在仍然会时不时拿出来读。前两天我们再一次共读了这本书。这是一本让人忍俊不禁的书,幽默、夸张的画风,让孩子在哈哈大笑中学习到好的卫生习惯。书中小动物们想象着公主挖鼻屎的各种可能性,这些看似奇特的想像,其实正是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挖鼻屎这种在成人眼中看似不文雅的事,其实就是生活的一部份,同时它也告诉我们要以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的想法和感觉可能会不一样。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多一些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动机,看到表面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给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宽容。我和女儿也会玩这一方面的游戏,有时看到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我们回家后会一起讨论一起分析,或是启发式地一问一答,或是角色扮演,在游戏中学会思考,让她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问题时在意自已感受的同时也要理解别人的感受和看法,换一种角度看问题,也许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所以,一直以来,女儿的人缘特别好,不管在哪、不管和什么年龄段的人相处,都能愉快地在一起。
16#
发表于 2018-5-11 12:03:16 | 只看该作者
H09 罗化清   最近和孩子一起在了解秦汉三国的那段历史。所以选的书是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集》,阅读其中关于这段历史的部分。孩子现在二年级,自己本身的兴趣在和同伴之间的交往上,所以她自己选读的书是《secrete kingdom》, 是关于三个小女生之间的故事。

孩子对刘邦和项羽之间的纠葛不太明白,觉得刘邦背信弃义,忍辱负重。但是项羽又很残暴。项羽太爱显摆了。自己打了胜仗,就要把都城设立在自己的老家。刘邦有很多得力助手,得人心。我还有意把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同时介绍给孩子,她觉得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很大气,项羽的美丽妃子虞姬自刎,让她觉得好忧伤,后面“可奈何”“奈若何”,她觉得太无奈了。

Secrete Kingdom 是一系列的书。她看的这本《Dolphine Bay》 讲的是三个小伙伴团结一致,对抗邪恶的Malice女王,拯救海豚湾的动物们的故事。故事里的小伙伴们齐心协力,不畏困难。孩子看了很是受到鼓舞。趁机跟她讲了,一个人的力量没有一群人的力量大的道理。
17#
发表于 2018-5-11 13:13:40 | 只看该作者
H02 吴燕来
        《小猪别哭了》这本书讲述的是一只小猪总爱哭鼻子。有天它在一棵大树下哭的时候,发现树比它哭的还厉害。后来逐渐它不哭了,树到了冬天枯萎了,春天来的时候不再会跟小猪交流,但小猪认为大树依然在陪伴着它。
       起初读这本书,是因为我家妹妹有点矫情,很爱哭鼻子。每次读,我都比较注意脸色扮演和语调,希望能让她爱听。每当她哭,我也学大树哭。读了几次后,她也会学大树哭的声音,且哭的次数有所减少。
       每次读书,上大班的哥哥也饶有兴趣地过来听,哪怕是他小时候听过的,他也听的哈哈大笑。有一天读这本书,读完,哥哥意犹未尽地继续翻看起来,而且自己边看边读,读的也是深情并茂,我惊讶地发现,读的字还基本正确!顿时觉得百感欣慰,原来哥哥已经熟练在心,原来哥哥认识好多字,原来哥哥也可以讲述得那么动听!
        所以,阅读,不光是带来亲子的愉悦,丰富想象力,扩大词汇量,也能对认字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每天的坚持很有意义!
18#
发表于 2018-5-11 15:24:47 | 只看该作者
H07    龚蓉蓉
最近和孩子一起共读的有感触的书是接力出版社出版的<<汽车嘟嘟嘟系列>>的6本绘本:
<<咔嚓!挖掘机>> <<加油!警车>><<快来!一起盖房子>> <<叮咚!公共汽车>><<来!大家一起修马路>><<谢谢你!快递车>>
这一套书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买回来了,他最喜欢看的就是<<咔嚓!挖掘机>> <<来!大家一起修马路>> ,书中的文字不是很多, 但插画的内容丰富多彩.这套书让我和儿子创造出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阅读方式, 我们会经常拿着这些书玩游戏: 在固定的页面场景里找我们看到的物品内容, 两人轮换说出在图页里面看到的东西,楼房,马路,花儿,小草,河,石头等各种大的小的,高的矮的,黄的绿的……不能重复的物品, 儿子一直玩儿的乐此不疲, 这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不同的场景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物品, 让我们更能细致观查,反应敏捷, 真的是一套很有收获的书. 最近我又从这本书里发现它的一个功能: 让5岁儿子自主阅读的过渡功能.因为书中的字有很多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字, 通谷易懂的语句, 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在我读过很多次后, 他突然就会把他所认识的字找出来,再结合我读的语句, 竟然也能从头到尾, 把一本书里每个页面上的语句读个百分之八十的相近, 这点儿是我上周才发现的情况, 当时真让我少少的激动了一小把. 其实很多书并不是说只要我们去读了就算了的, 我们可以自主的从中发现出很多东西, 也许这些书在你看来觉得枯燥无味, 但在我们看来却是乐趣无穷. 读书主要是从书中读到乐趣, 有了乐趣才会更有动力.

19#
发表于 2018-5-11 16:08:13 | 只看该作者
H05   张瑜  AnnaZhang


听完米菲老师的第四课《故事知道怎么办》,我回想起自己走过的育儿之路,确实如米菲老师所说,故事知道怎么办,但是故事又不知道怎么办。回想起当初自己特别崇尚华德福的教育,听了很多华德福教育的讲座,也买了些书,确实在育儿之初给了我很多帮助。华德福教育讲究故事的隐喻来帮助幼儿修复情绪和创伤,而要做到,现成的绘本是远远不够的,要创作故事,我也买了苏珊·佩罗所著的《故事知道怎么办》,开始学着给自己的孩子编些故事。后来在遇到恬恬便秘一年半伴有肛裂并抗拒排便的时候,我给她读了很多绘本,也编了故事,故事发挥作用了吗?可以说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远远不够。当我最后真正放下焦虑,以包容、接纳和爱来对待孩子的时候,孩子才慢慢地好了,而这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漫长的时间考验的是妈妈的耐心和决心。

故事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但它不是万能的,钥匙在陪伴孩子的人身上,但是没有人生来就是合格的父母,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局限,只有以谦卑的心态不断去学习和成长,才能找到开启心门的钥匙打开心门。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在后来碰到恬恬入园的分离焦虑和成长路上的其他事情时,我便知道该怎么办了。

接下来我想聊聊最近和恬恬读的一本书——《蜉蝣的一天》,这本书我们已经反复共读了很多遍,书的插画非常唯美静谧,我和恬恬都非常喜欢。这是一本关于生命的书,恬恬到了探究生命与死亡课题的时候,这个课题是每个人的,不单单是孩子的,也是我的。恬恬是个敏感细腻的孩子,她在看过《獾的礼物》后捕捉到了死亡蕴含着的悲伤,她告诉我即便活一千万年她也不想死,甚至曾经说她不希望自己被生下来,因为有生就意味着有死。她放大了死亡的悲哀,而忽略了活着的美好,所以我选了《蜉蝣的一天》跟她一起看,现在她知道蜉蝣的生命很短,一天就是它的一生,但是蜉蝣却一点儿也不悲伤,因为它要认真地活在每个当下,她甚至开始问我什么叫做“当下”。有一天晚上临睡前恬恬问我如果我死了还会不会爱她,如果爱怎么才能让她知道,我告诉她妈妈的爱一直都会在她的心里,妈妈给她讲过的故事唱过的歌陪她笑过的日子和做过的事都会留在她的记忆里,就像如今的我想起她的姥姥一样。

是的,生命总有终结的一天,死亡会让人痛苦,但是生命的过程却是美好的。六年了,陪伴妈妈离世前那些痛苦的记忆终于开始慢慢消散,我开始可以笑着回忆起妈妈,笑着回忆起她陪伴我三十九年的点点滴滴.













20#
发表于 2018-5-11 16:20: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H23 李红梅      听了米菲老师这节课后真是受益匪浅,特别是直观的学习到如何讲《魔法亲亲》这本书及如何跟有效的跟孩子互动玩魔法亲亲。米菲老师讲到《已经说过晚安了》绘本时,用不同的声音和语调扮演了书中的角色,回忆自己跟孩子讲故事时都过于死板单调了,这些都是需要加强的地方。       最近跟壮壮共读了曹文轩的《走不出的油麻地》,壮壮在6岁多开始都能独立阅读了,之所以这本书跟他共读是因为他看到书里的故事伤心的流泪了,他还特意推荐给。作品节选了《草房子》,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的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缺男孩对尊严的执着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 …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从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严,顽强……这一切的一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4-6 15:02 , Processed in 0.072785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