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皮皮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初级班 K 组】第五课作业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8-5-31 14:43:23 | 只看该作者
K14 江文秀
在三叶草阅读打卡也有六十多天了,不知道亲子阅读有没有改善,反正对我个人阅读是已成为习惯。当初加入成长学院纯属是觉得好玩,听了这么多次微课,的确让我感觉到了阅读是件很愉快的事情。为了这次作业我又一次和儿子有了亲子阅读的机会。我选择了《揭秘垃圾》这本书。
这套书是一个朋友送的,偶尔也会去翻翻,一系列的还有《揭秘太空》,《揭秘海洋》……我们共同去讨论了《揭秘垃圾》,原来只知道垃圾丢垃圾桶里,剩下的就交给收垃圾的工作人员了,后续的垃圾怎么处理我们是一无所知。偶尔电视上看到垃圾厂也是片面的了解,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垃圾回收后是这样处理的。完全超出我们的相想。各种各样的垃圾都可以变成“宝贝”。好多被误认为是垃圾的东西都可以再次利用,为环保增添了一份力量。
我们看到了首先是有垃圾分类的垃圾桶,这个在大街了我们也是随处可见的,我借着这个话题引导孩子以后要把垃圾放到该回收的垃圾桶里,这样会减少后续工作人员的工作,其实你的举手之劳就是对别人的帮助。然后看到各种垃圾桶里的垃圾会被我分到不同区域进行处理。我们看到有纸张,金属罐,塑胶瓶……等等,孩子看着垃圾从机器上一关一关的过,每一关都有变化,直呼这个机器太神奇了,到了最后出来就成半成品。再看看这个塑料瓶,首先把瓶子洗干净,晾干水,然后进行碾碎,变成粒粒状的小塑胶粒。最后会送到有需要的加工厂加工成塑料制品,孩子问我会做成什么东西,我说比如欠洗澡的洗澡盘,塑料花盘,我们的座机电话等等,都需要塑料来制作的。孩子说以后我们喝的饮料瓶一定要放在专门的垃圾桶里,便宜回收。接着我们讲到了纸张……孩子直呼太神奇了。说原来垃圾回收是这样子的。
从书中有很多奇妙的东西等你去发现,还有很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书中都能给你答案。我鼓励孩子要多看书,书是知识的海洋。

12#
发表于 2018-5-31 20:24: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K24
      
        19822007汾г42磬У壬дй
         汾зСúУ261358У泤
13#
发表于 2018-5-31 21:30:05 | 只看该作者
K24卜翠珍
       亲子阅读玩起来——《地图》
       《地图》作者,波兰,亚历山德拉·米热林斯卡,丹尼尔·米热林斯基,冯婷译,作者二人为夫妻,1982年出生,2007年1月毕业于波兰华沙艺术学院。这是一本漂亮别致的地图绘本,色彩柔和,画风诙谐有趣,知识内涵丰富,无论是七岁的孩子还是成年人,都会被它深深的吸引。本书从七大洲,四大洋,南北极和42个国家描述了边界,城市,河流,险峰,呈现了有代表性的动物,植物,历史,人文名胜,文化事件和很多与当地有关的奇妙趣事。
       可是这么一本令人爱不释手的地图绘本,该怎么设计游戏方案呢?内容太多,却不知从何下手。最后我们选择了从感兴趣的美食开始,由我来记录,孩子和爸爸比赛寻找美食,看谁找得又多又快,孩子的观察力远远比成人更敏锐,每次都比爸爸先找到,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国家都有出产小麦,土豆被很多国家用来制作美食,瑞典有肉丸配土豆泥;,芬兰有土豆配越橘果酱;英国有炸鱼配薯条;瑞士土豆饼等等,第二局我们选择寻找历史名人并且做了简易的思维导图,做好后孩子说:这个不错哎!一目了然,欧洲真了不起,出了这么多名人,其中比利时的画家最多。最后我们翻到了世界各国国旗,我们采用同样的方法,也是由我说出,国家的名字,然后爸爸和孩子比赛看谁先找到国旗,这一局爸爸赢了,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国旗很多都带有太阳,月亮或星星,而且大部分国旗的底色都是条状的。
       就这样,我们在找找找的过程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晚上,不仅玩的开心,还真长了不少见识。
14#
发表于 2018-5-31 22:20: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号K30 姓名 谭红 草籽名 谭红   感恩秋雪老师的分享,让我对亲子共读的形式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陪孩子进行了6年多的亲子阅读,却发现自己每天都只是单纯地为孩子读书本上的内容、从来没有试过把书中的内容延伸到生活中以游戏或其它的形式与孩子互动。听了秋雪老师的“亲子阅读玩起来”,突然有种毛塞顿开但又有一点无从下手的感觉,因为我真的是一个不大爱动脑动手的懒妈,绘本的延伸可以说是我感觉最为头疼的事情。首先,选书时就犯难了,女儿已7岁多了,简单的翻翻书什么的很难调动起她的游戏情绪了。该选哪本书好呢?最后决定选择玛丽安.范泽埃尔的《苹果蛋糕》这本,  
因为小丫头对动手做吃的非常有兴趣。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很想吃苹果蛋糕的老奶奶,手头却没有苹果,最后经过她与路人的重重交换后终于得到了满满一篮苹果,做成了一个甜美的苹果蛋糕。“一篮子李子换了一袋羽毛,一袋子羽毛换了一束鲜花,一束鲜花换了一条金项链,一条金项链换了一只狗和一个祝福,一只狗换了满满一篮苹果”。
那么如何让7岁的女儿从这本书中获得玩点和乐点呢?在征询了孩子意见后,我是这么设计的: 首先,我们一家三口先角色扮演书中的人物,把这个故事的情节以家庭情景剧的形式简单演绎一遍。女儿选择了当老奶奶,瞧瞧,头裹丝巾的老奶奶象不象?  

我当路人中的所有女人,爸爸当路人中的所有男人。小丫头鬼精鬼精的,路人的角色不断地变化,比演老奶奶难度大多了。 故事情节简单演绎完毕之后,便是孩子最最喜欢的做苹果蛋糕环节了。家里没有苹果了,放学后先去超市买几个苹果回来吧。
  
洗苹果、切苹果、打苹果浆,加人面粉、鸡蛋和其它调料,搅拌,烤蛋糕,全程由小丫头自己操作。  
   
打苹果浆的时候,对声音特别敏感的女儿好玩极了,一边用双手捂住耳朵,一边用手肘摁住搅拌机。

忙活了一通后,香甜的苹果蛋糕新鲜出炉了。咬一口,软软的,又香又甜真好吃!




IMG_20180531_210750_mh1527780372950.jpg (169.92 KB, 下载次数: 441)

IMG_20180531_210750_mh1527780372950.jpg

IMG_20180531_210750_mh1528166998097.jpg (126.38 KB, 下载次数: 479)

IMG_20180531_210750_mh1528166998097.jpg

IMG_20180531_210750_mh1528166807608.jpg (108.6 KB, 下载次数: 450)

IMG_20180531_210750_mh1528166807608.jpg

IMG_20180531_210750_mh1528166807608.jpg (108.6 KB, 下载次数: 416)

IMG_20180531_210750_mh1528166807608.jpg
15#
发表于 2018-5-31 22:26:04 | 只看该作者
    让书籍发挥更大的价值——发声书也可以是识物书
    在听秋雪老师的课之前,我从没想过,原来书还可以这样读,原来书也可以不是书。在秋雪老师的分享中,她提到,把书玩起来的十字诀“唱、念、说、做、画、演、吃、破、聊、想”,之后我就在想怎么把这些应用到宝宝的读书中来呢?
    由于宝宝现在才1岁,比如说画、手工这些他还不能参与,方式上主要以我为主。其次在他这个年龄段,他最感兴趣的是认识生活,而他现在也正处于语言爆发阶段,特别喜欢说话,所以我想可以在认物和语言方面进行结合。

    以《听,什么声音》这套书为例。这套书是发声书,里面分几册,有音乐、交通工具、动物、大自然等,本来这套书就比较有意思,对于现在喜欢听音乐的宝宝来说,吸引力就比较大,每天晚上睡觉前宝宝都会喜欢来听一听,听听各种乐器的奏乐,各种动物叫声,从听觉的角度来认识世界。
    在听完秋雪老师的课后,我在想,怎么才能让这套书更多的发挥价值呢?比如说音乐这本,有小提琴、竖琴、长笛等,普通玩法就是点击按钮听听各类音乐,可是听完也就听完了。所以我想参照十字诀。
    首先是“聊"与"问":针对小提琴的页面,是三只企鹅在听一只企鹅演奏,我就说这三只企鹅一个大一个小,还有一个是中号,就不停的重复大与小的概念,然后我问他,哪个是大企鹅啊?宝宝当时就能指认,同时还会说"阿大"",到第二天我又给了他新情节,问“所有的企鹅头上都戴着什么呢?”,宝宝就会回答“阿帽”。;到后面的四只老鼠听长笛,我就问宝宝,那四只老鼠在听什么啊?宝宝就会说阿笛!当看到一只围着围巾的长颈鹿,我就告诉他这个是围巾,之后每当我问他,长颈鹿脖子上围着什么呀?宝宝会就回答是“阿围”啦!其实这些原本不是这本书的初衷,但是通过自己的发散,直接把这本书当做了识物书来使用了。就是这种方式,我每天都给他逐步增加一些"新情节",比如"谁生活在海边呢?"我就给他听大海和海豚的声音,他就记住了""阿豚,我说还有谁生活在海边呢?是有两把大剪刀呢?宝宝就会回答"阿螃蟹";
       除了“聊"与"问",还有”做”,我还会在其他一些合适的地方,增加一些手势,比如听长笛的四只老鼠,有一只背着红书包,我就用手指专门把这个红书包的老鼠提起来,然后假装小老鼠和宝宝互动,每当"小老鼠"蹭到宝宝脖子那,宝宝就咯咯笑。之后多听了几次,就发现宝宝每当看到这只红书包的小老鼠时,他会自己用大拇指和食指做出捏的动作,自己在模仿那只小老鼠,这也算是一种意外收获吧。

    第3种方式就是“唱”,在动物那本书中,有小羊lamb,我就给他唱Mary had a little lamb这首歌;当看到苹果时候,就给他唱Apple song;当讲到星星时,就唱little star,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乐感,还有英文的名词,宝宝也都学习了,每次在其他场合看到曾经唱过歌的物品,他就会自己跳舞了呢!
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宝宝通过回答获得成绩感,同时也成功的引发了我们之前的话题交流,成为了我们独特的交流方式。通过这种书本互动的方式,与生活进行了链接,宝宝学习了书本,又在生活中进一步加强和反馈,这恐怕就是阅读最大的意义吧!

IMG_20180531_213915.jpg (254.28 KB, 下载次数: 399)

1

1
16#
发表于 2018-5-31 22:27:46 | 只看该作者
chenboyu1323

k23,
18#
发表于 2018-6-1 00:00: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K11,姓名:李海艳,草籽儿名:如水心情

最近终于正式把小妮儿的英文学习提上日程,而对于一向推崇“在游戏中学习”的我来说,如何让这个学习过程更有趣就成了首要目标。刚好,秋雪老师讲的第五课《亲子阅读玩儿起来》,给了我很多启发。
恰逢儿童节,那就以小妮儿最喜欢的《brown bear》来组织一场小朋友间的故事会吧。
(一)活动目标:
①跑跑跳跳游戏中感知快乐
②涂涂画画调动身体感官去学习
③点燃孩子们对英文的兴趣
(二)道具准备:
①彩笔两套,彩泥两大包
②事先复印好的角色图片一套
③点读笔(单句点读,整首领唱,背景音乐)
④瓜果小零食

(三)活动流程:
①绘本精读:借助书上图片,辅助各种肢体语言的解读,让孩子们自行观察,猜猜看中文意思,请孩子们踊跃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②绘本领唱:点读笔慢速循环播放,孩子们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跟着一边唱一边随意扭动身体跳起来,另外一组根据内容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和叫声。
③涂涂画画:十组家庭,每组随机发放一张图片没用彩笔或者彩泥去装饰,主色调需要与文中一致。作品完成后逐个向大家展示并简单讲解。
④亲子游戏:改良版的“萝卜蹲”,刚才完成的图画就是本组的名字。玩儿过几轮,如果孩子们有兴趣,可以自行交换作品,加大游戏难度。
⑤背景音乐起,绘本合唱,合影留念,吃吃喝喝,活动结束。

PS:因为大家的时间都不凑巧,孩子们都很忙,活动时间最终安排在了本周日下午,所以目前,只好先拿流程和准备好的材料图片来交作业咯。不过根据之前的中文绘本分享的经验以及给小妮儿游戏的过程,这个流程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具体情况还有待实践检验,请各位老师多指点。
19#
发表于 2018-6-1 00:00: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蹦》的游戏设置:这本书之前已经给孩子们讲过不止一遍,所以大家都知道故事的内容,然后是角色扮演:小青蛙—我,小猫咪—外婆,小狗—外公,蝗虫—姐夫,小兔子—小舅舅,蜗牛—杨杨(5个月还蹦不起来所以由妈妈我协助他扮演),小鸡母子—舅妈和小帅(1岁男宝),鱼—大舅,小姐姐—涵涵(2岁女宝),游戏规则类似萝卜蹲的游戏,大家各自扮演一种动物,一种动物蹦,同时嘴里要念到如青蛙蹦完小猫蹦,被喊到的必须马上做出蹦的动作,说自己的要被淘汰,被叫到的没蹦或叫错的被淘汰,最后留下来的胜出,有一个小礼物。孩子们都还小,游戏规则随时可能改变。最近回娘家了,所以买了很多绘本回去给孩子们看,但是长辈们对看书读书一直以来有一种误解,觉得看书就是学习,常常指着绘本问小孩:这是什么呀这是什么动物呢?我给小宝念绘本的时候他们也说这么小他又听不懂,这么小就要读书很可怜的样子。所以做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要让哥哥姐姐们也体会到亲子阅读的乐趣,还能让孩子们锻炼身体和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希望以后陪伴孩子们阅读的时候大家能够真正坐下来蹲下来一起玩起来,从而培养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4:32
20#
发表于 2018-6-1 00:01: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K08 李珍 《蹦》的游戏设置:这本书之前已经给孩子们讲过不止一遍,所以大家都知道故事的内容,然后是角色扮演:小青蛙—我,小猫咪—外婆,小狗—外公,蝗虫—姐夫,小兔子—小舅舅,蜗牛—杨杨(5个月还蹦不起来所以由妈妈我协助他扮演),小鸡母子—舅妈和小帅(1岁男宝),鱼—大舅,小姐姐—涵涵(2岁女宝),游戏规则类似萝卜蹲的游戏,大家各自扮演一种动物,一种动物蹦,同时嘴里要念到如青蛙蹦完小猫蹦,被喊到的必须马上做出蹦的动作,说自己的要被淘汰,被叫到的没蹦或叫错的被淘汰,最后留下来的胜出,有一个小礼物。孩子们都还小,游戏规则随时可能改变。最近回娘家了,所以买了很多绘本回去给孩子们看,但是长辈们对看书读书一直以来有一种误解,觉得看书就是学习,常常指着绘本问小孩:这是什么呀这是什么动物呢?我给小宝念绘本的时候他们也说这么小他又听不懂,这么小就要读书很可怜的样子。所以做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要让哥哥姐姐们也体会到亲子阅读的乐趣,还能让孩子们锻炼身体和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希望以后陪伴孩子们阅读的时候大家能够真正坐下来蹲下来一起玩起来,从而培养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2-18 07:42 , Processed in 0.115513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