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 唐双艺
李迪老师课后心得
中国教育体系下的阅读视野,看到这个标题,我心里还蛮困惑的,也有点小疑问——亲子阅读跟中国教育体系能扯上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太宏大了。 李迪老师从中国老师到英国中学的教育实验,引出全球各国的教育体制,如日本、美国、俄罗斯、新加坡等这些有代表性的国家的语文教材,国家教育的注重点等, 以及他们即将面临的问题:未来30年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要用什么教育手段、工具?这成为全球教育者们集体的恐慌。仔细听老师娓娓道来,才恍然大悟以至心里都震惊了。我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小学教材和绘本阅读之间能有什么关系,但仔细一想,确实是有联系的呀,孩子的学习可不就是孩子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吗?那也就是我们需要最关注的一部分啊!需要父母思考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思考: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的孩子,才能更适合未来的社会,决胜未来!
接着李迪老师跟我们讲了讲中国的语文发展简史。从中国的古代教育到现代的几次教育改革带来的语文教材的改革,让我们了解了历史的变化带来的教育影响。在2016 年结束了自由选择教材的时代,统一使用了“部编本”,语文二字意义玩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总目标中明确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应400万字以上。9年*400万字=5714页*700字/页=28本*200页/本,可以看到9年28本书,阅读量是非常少的。如今部编版教材多次改革,中国8也改革,以往英语好则8成绩好,现在英语可以多次考核取最好的成绩,那么语文将是拉大学生距离的关键; 今年8的阅读量是九千字,明年就是一万字以上, “以后的8可能有 1\3 的孩子读不完卷子的。” 有大量的综合材料阅读,那么你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教纲课程设计有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可以看到还是很完善的。但是在实际的落地过程中,还是出现很多问题,被很多家长诟病,例如大量违背教育基本规律的做法在学校中大行其道,教育的价值模糊,教育的道德沦落,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等。在价值观发生巨变的改革时代,父母需要反思: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如何确定教育内容?如何使学校教育与孩子的终生自我学习的教育做完美的结合? 基于现有教材的阅读体系,我们如何来根据自己孩子的成长他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来完成自我的构建来提高他的阅读能力,完善他的阅读兴趣,可以说对我们至关重要。李迪老师分享了著名未来学家丹尼尔的决胜未来的六大能力,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到底要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那么,作为我们的一个参考,可以看到中国小学生学习会是以技能为主,我们作为家长要给孩子更多人文的东西,根据孩子在学校学习的单元主题,我们给予适当的补充尤为重要。我们家长到底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是否符合我们家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家长给予更多的关心,找到更适合孩子性格兴趣的书籍,激发他的阅读兴趣,寻找更多好的有营养的人文的关怀的书籍,给他的灵魂予营养滋润,让他深谙阅读之美,辅助她的成长,完善她的自我构建,养成阅读习惯,成为一个终身阅读者。 前面有说到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如此是重要,我们到底要如何提高呢?越是靠近教育,越需要系统性。例如,当孩子对一个事情感兴趣的时候,从一开始就要给孩子一个全貌,建立一个框架,否则当孩子的观念建立混乱的时候,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分析整理才能形成蓝图。然后需要读很多书或者参加相关主题的活动进行拓展,丰富完善主题知识,扩展视野,去寻找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结构的确立,内在逻辑的梳理,找到他们之间的共性,在主题中形成系统的概念。 如何让孩子的兴趣持续的久一点,久一点,再久一点呢?这无疑是最大的难点,也是妈妈最大的挑战,这便意味着是不仅仅陪孩子读一读就好了,你要比孩子思考更多,需要我们去设计方案,从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设计方案,如设计游戏,手工制作等,让孩子觉得有趣,愿意参与其中。并且让她的兴趣可以持续的更久,可以更深入的去挖掘,同时尽可能的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比较思辨的能力,在主题中形成自己的系统概念。 那么如何进行主题阅读呢?这是有一定流程,需要策划的。根据李迪老师传授,有主题阅读和主体阅读两个方面。 什么是主题阅读呢?就是围绕一个主题,比如生命主题,先进行头脑风暴,收集相关主题的书籍以及相关书籍的拓展,然后利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进行主题分析,确定主题初步框架,列出分支,比如生命主题中最后的日子,什么是死?可以永远不死吗?死亡的纪念等。接着将相关书籍在框架内分类归位,最后结构内书籍的内在逻辑梳理清晰,在主题中形成系统的概念。如果想要精深比较,还可以找不同版本,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语言风格等呈现文本的精微区别。 什么是主体阅读呢?就是精读一本书,将一本书读通读透,厘清一本好书存在的无数可能性,这本书采用了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它的主体框架是什么,他的思想理念是什么,他想要传播什么。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把它读厚,五十页读到五百页,甚至五千页。我们要有能力读厚,也要有能力讲薄,最后我们再从孩子最感兴趣的一个点进行延展阅读。 说实话我们自己都没有这样的能力,又如何来培养孩子呢?其实方法非常的重要,如果我们遵循着这样的方法和孩子共同进步自然,跟孩子一起去挖掘梳理里面那些有趣的小细节、一起去挖掘里面的小暗示,一起去挖掘作者要表达的理念,这个过程可能会更加重要。让我们来做一个才智焕发的父母,有智慧的陪着孩子成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