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13672|回复: 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秋季)初级班第一课作业~~C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9-23 17:29: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anmimama 于 2019-9-23 17:37 编辑

2019(秋季)初级班第一课课——番茄老师的《绘本的前世今生——绘本百年发展史》

作业如下:
1、课前提问的解答;
2、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要求:字数不低于400字,第一行写自己的“学号+名字”,本次作业提交截止时间是10月12日24:00,请各位同学尽快完成。
2#
发表于 2019-9-24 19:54: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891987574 于 2019-9-24 20:32 编辑

201902C06卢艳辉解答: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亲子阅读,那我们很多,现在是二胎,然后那个有两个孩子,有的家庭甚至有三个孩子,那就是还多子女的家庭里面呢,怎么来达到平衡,那我认为呢,就是更多的时候呢,要照顾一下小的那个小朋友,因为太难的书他也听不懂,但是也不能忽略大的孩子,我们甚至还可以鼓励大孩子给小孩子讲故事,这样的话,妈妈还能轻松一点,在边上看着他们俩。让孩子自己去平衡,或者是自己去选择,石头剪刀布也好,或者你们用什么方法也好,或者是今天哥哥学,明天弟弟选也好,就各种方法都是可以的,两个孩子之间自己达成这个平衡或者协议,对孩子的帮助,成长的会更有帮助,所以我们要做智慧的爸爸妈妈,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
图画书分享《来喝水吧》1.这是一本语文书!
暂且不提故事里用了的3种文字(阿拉伯数字、英语、中文),也不说每个动物迥异的拟声词,也不说每个动物趣味横生的语言描写,单单是形容每个动物的动词就已令人回味无穷了。
巨嘴鸟围着水洼大叫,一个“叫”字写出了巨嘴鸟的聒噪热闹。雪豹紧盯着水洼,一个“盯”字看出了雪豹的机警谨慎。大熊猫在水洼边小口小口地抿水,一个“抿”字传达出我们的国宝悠然斯文的个性。
2.这是一本数数书。
从一只犀牛到十只袋鼠,每翻一页便变换一种动物,且动物的数量逐次增加,够宝宝的小手好好数一下的了!另外啊,每一页的角落里都暗藏着小青蛙,从犀牛页的十只到袋鼠页的一只,青蛙的数量逐次减少,这个不单单考验宝宝的数数能力了,还得考验眼力呢!
3.这是本解谜书。
《来喝水吧》的玄妙还在于它的画中画,几乎每一幅插画背后都暗藏玄机。
譬如:
1、水洼的水量不断地随着动物的增多而一点点减少的,最后完全干涸。书本巧妙地设计了立体的洞洞,让孩子的小手通过触摸就能直观地感受变化。
2、画中的小青蛙活泼生动,形态与服饰都各不相同,而且随着水量逐渐变少,小青蛙的表情和动作也在发生了变化。水量充沛时,小青蛙们轻松而悠闲,享受着生命之水带来的舒适与满足。
而随着水位危机越来越凸显,青蛙们表情凝重,显得越来越焦虑而担忧。在第六个动物鲇鱼出场时,水洼里的一只青蛙还背着氧气罐,暗示着水量减少的同时水质也变差了。
而最后一只青蛙,在水洼消失后,被迫拎着行李箱准备离开。
4.这是本地理书
每一个动物出场时,我们都能在插图的角落里惊喜地发现与动物主要居住地相关的标志性地貌图。非洲大草原、印度泰姬陵,巴西基督山、美国红杉林、乞力马扎罗雪山、长城……每一个著名的世界级地理位置,引领孩子从非洲出发,经过印度——南美洲——喜马拉雅山——北美洲——江河溪流——中国——欧洲——加拉帕戈斯群岛,最终回到澳大利亚,来了一次全球旅行。
5.这是一本环保书
《来喝水吧!》通过动物与水源的互动突显了人类命运与地球环境息息相关的主题。绘本最后,作者用较隐晦的笔触将斑驴、渡渡鸟、袋狼这些“再也回不来了”的已经灭绝的动物呈现在了画面上,唤起了我们对环境保护的深思!

点评

A- 只分析了内容,没有其他分析,遗憾  发表于 2019-10-28 16:41
4#
发表于 2019-9-24 20:13: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rami_01 于 2019-9-30 15:36 编辑

201902C18关愉
1、  课前提问 图画书能发展到今天的盛行,其意义在哪里?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不是一步就成熟的。每一步的发展进步,都同时伴随着认知、心态、科学技术、生活方式的升级和转变。宏观的例子比如凡尔纳科幻小说,里面的科技设备尚且是程度复杂的疯狂机械、无穷无尽的按钮,而我们今日的科技却依赖于电子设备乃至光学设备的发展,这可以说是当时的科技限制了他的想象力。身边的例子比如80年代输液的针头和现在输液的针头相比,可以发现为了防止血液回流,或者方便一些病人注射很多药品而不用扎很多次针头,设计上蕴含了科技人员的多少努力。
       类似地,人类对人类幼崽(划掉)孩子的认知也经历了想当然、观察、研究,甚至抓猴子做实验,通过心理学等各门学科演绎推理,各种各样的思索过程。比如古希腊的时候人们甚至会强行把小婴儿和他们的母亲分开,因为人们觉得依赖母亲的婴儿,长大以后会更“娘”,我们今日的主流观点——孩子从出生就应该跟母亲有充分且有效的接触,与之已经是截然相反了。
       人们对孩子从婴儿时期的成长发展规律的研究直接导致了对孩子的态度、相处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发展变化,我想说,绘本的发展可以说是这种变化与进步的一个侧面反映。图书从远古学者的语录开始一直到内容五花八门,终于从仅供成人享用到孩子们有了专门属于自己的书,表示孩子的需求,心理需求,对知识的渴求,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话题而占有一席之地。又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对孩子的心理学研究、智力发展、注意力、认知水平,以及图书出版技术等等,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的绘本。今天我们对图书的认识已经非常成熟和专业,比如两个月的孩子可不可以阅读?可以。阅读什么书?黑白色的图形识别,刺激视觉发育的书;或者布书,刺激四肢触觉发育的书。两三岁孩子最适合的是什么书?背景干净,画面简洁,表达具体存在的物,文字少情节简单的书。所有这些都是从一代一代的妈妈宝宝和研究者们共同的努力中,总结研究得出的结论。所以说绘本今天的盛行可以说是必然的。而这种盛行的意义,我认为,是人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带来必然需求,也人类自身认知升级的真实反映,之一。

2、 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海底100层的房子》
       100层系列,我觉得是有点典型的通过设计讲故事的书。情节发展上面很简单,小男孩/小女孩/娃娃/小鸟因为某种奇遇而进入了100层的房子,却是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每页10层的设计让整本书的内容既有联系又有清晰的层次。
       房间内的装饰都非常符合当层楼动物的生活习惯或者说风格特色,比如海獭家房间里的宠物是燕鱼(镰鱼),婴儿床上面的吊铃是小鱼和海星的形状;
       每层悄咪咪地插入了很多文化符号,比如海豚家冲浪的房间,海浪造型就明显是葛饰北斋的浮世绘作品。
       又比如海豚在现实生活里也是游泳速度数一数二的海洋动物,在书里就直接扮演了邮递员的角色,这又是科普方面的内容。

       所以这样的书的适龄对象会很宽泛,即便孩子长大一点也可以从中有新的发现。两三岁的孩子看热闹,到了四五岁慢慢开始了解鱼的种类、名称,这就是一版少儿鱼类图鉴;更专业的鱼类知识,比如生活习性,比如居酒屋这种明显的文化符号,世界名画等艺术作品,又可以在长大学习的过程中一一对应起来。我觉得这种“啊!我在书里见过,原来它的本体是这样子的。印象好深刻~”的惊艳感觉作为读书的体验之一,一定是非常美好的。
       小孩子看书很少会按部就班一页一页地翻,往往会盯住最喜欢的一页反复反复地讲。我也不知道孩子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究竟是种什么样的感觉,不过反正每一页每一次读都有新的点可以挖掘,就,陪着呗~
  

       以上~
      

点评

A- 只分析了书的内容,没有其他  发表于 2019-10-28 17:08
5#
发表于 2019-9-25 22:59: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weetheart 于 2019-10-10 15:05 编辑

201902C03 彭刘琦
一、课后问题解答:
1、如何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亲子阅读?
蕃茄老师的课程里面已经说得很详细了(让大宝给小宝讲故事,或者石头剪头布谁赢了由谁决定讲哪一本,这些方法都很不错。)除了这些,我补充一下自己的观点,以前开绘本馆的时候有家长咨询过,家里有2个孩子,大宝因为从小没有培养阅读习惯,不喜欢看书,怎么办?我的工作经验告诉我无论是讲哪本绘本,无论家里有几个孩子,最关键的是这个讲故事的人(妈妈),在讲绘本前有没有自己先去翻阅这本绘本一次还是两次还是三次?这个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孩子们感兴趣的点会不一样,妈妈在提前翻阅绘本的时候,把小宝感兴趣的互动点和大宝感兴趣的互动点都提炼出来,这样讲出来的绘本故事可以同时吸引两个或者多个孩子。
2、绘本的教育功能,图和文哪个重要?
图和文都很重要,好的绘本,图片是一个故事,文字是另一个故事,图片+文字是第三个故事,比如《爷爷一定有办法》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个观点。我们经常说看图写作,0-6岁是培养孩子看图能力的最好时期,因为这个时候大部分孩子还不识字,识字以后可能就会去看文字不看图片了,那学会看图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专注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文可以让孩子对绘本出现的优美词句留下印象,我很少教我女儿成语,但她经常脱口而出四字成语而且用得恰到好处,这说明她看懂了,也理解了词语的含义,这何尝不是绘本的魅力所在呢。
3、关于选书?
蕃茄老师的课程观点非常正确(根据年龄和根据兴趣选书) 。除了以上两点,我补充一下自己的观点,不正之处烦请指出:
1)、根据年龄选书:实际操作起来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区别对待的,打个比方:一个从小就开始亲子阅读的2岁孩子根据年龄来选书不会出错,但是一个从小从没看过书的6岁孩子就要先从最简单的绘本或者是他喜欢的绘本看起,因为6岁孩子的绘本按照年龄来分的话,大部分是图片少文字多,对于没看过书的孩子来说会觉得很枯燥而不想去看,我们首先要让孩子对看书这件事情感兴趣后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直至自主阅读。
2)、根据兴趣选书:只要孩子喜欢什么书就给她读什么书,有个前提就是书要全部是好书,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没有分辨的能力,需要我们帮助孩子进行第一轮的筛选,剩下的就可以交给孩子自由选择了。
3)、选你想让孩子读的书:以前开绘本馆的时候,有孩子只看恐龙的或者只看车类的书,但我们不能只看一个类别的绘本,该怎么办呢?要学会引导孩子,打个比方:孩子喜欢恐龙,就在开始讲故事前拿出孩子最喜欢的恐龙公仔故作神秘的说:“宝贝,看看妈妈请来了谁?嗯,是你最爱的恐龙宝宝,今天恐龙宝宝和我说它非常想给你讲一个故事,你想不想听听恐龙宝宝要和你讲什么故事呢?“这样孩子的兴趣就被挑起来了,在讲故事的时候多注意和孩子互动,这样孩子会觉得是在和恐龙宝宝互动。总结一句:注意方法,没有孩子不爱看的书。
4、图画书能发展到这样的盛行,它的意义在哪里?
听了蕃茄老师的课程,知道了图画书是什么,知道了绘本的前世今生,可是它发展到今天,它的意义在哪里呢?我来说说自己的观点,不正之处烦请指出:
1)、图画书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
打个比方:老师给班上的孩子讲《灰姑娘》的故事,班上的孩子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情况。有的孩子一双大眼睛紧紧地盯着老师,眨都不眨一下;而有的孩子从一开始,就不在状态中,对老师所讲的故事全然不知。为什么差异这样大呢?原来,第一类孩子,当听到老师的描述时,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大脑里想象出故事。而第二类孩子,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象到任何画面,纵然老师讲的故事再生动有趣,也无法吸引这类孩子。想象力不仅是孩子们听懂故事的先决条件,更是孩子记忆力的基础。怎样才能改善孩子的想象力呢?——图画书。当孩子在听故事时,如果他没有办法想象故事的画面,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他的面前放着一本图画书,大人一边讲故事,一边拿着图画书让他去看,这样,大人所描述的语言和孩子眼睛看到的画面同时作用于孩子多种感官,孩子的大脑里便显现出故事的影像来——这就是孩子的想象。长期坚持,必能改善孩子的思维状态,增强孩子的想象力。
2)、图画书丰富儿童语言、发展儿童思维、提高儿童注意力:
孩子学习语言的方式主要是模仿,孩子的语言是否准确、生动与丰富,主要是由孩子生活的环境所决定。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必须从改变孩子的语言环境开始。大人日常交流的话语也只能满足孩子学会说话的需要。发展孩子的言语能力,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日常交流模式。最恰当的方法莫过于及时地引进适合低幼孩子的图画书。读故事给孩子听,是丰富孩子语言的主要途径。一个听着故事长大的孩子与一个只有与父母日常交流的孩子,他们词汇量的多寡,语言能力的强弱,是不言自明的。我们大家都清楚,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智力发展的过程。孩子在听大人在读故事过程中,自然会伴随着想象和思考,智力自然会在孩子的想象和思考中不断提高。此外,孩子长期地专注于故事,注意力品质自然会得到不断的提升,注意的时间越来越长,注意的质量越来越高。
坚持给孩子读图画书,是丰富儿童语言、发展儿童思维、提高儿童注意力的必然选择。
3)、图画书是满足孩子心灵发育和心智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每天特定的时间里,孩子或坐在爸爸膝上,或靠在妈妈的怀里,眼睛看着图画书,耳朵听着大人读故事,整个心都沉浸在那生动有趣的故事当中,是何等的快乐呀!这种亲近感使亲子关系更加密切,从而进一步地加强亲子之间的关系。说到孩子的生长环境,现在的大人,特别是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他们缺少必要的育儿知识,不懂得怎么来教育孩子。他们往往忽视了孩子、特别是低幼孩子心灵的发育和心智的发展。图画书看起来非常浅显,但它正是适合并满足孩子心灵发育和心智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看图画书长大的孩子,内心一定是丰富的,心智自然也是健全的。
图画书发展的意义还不仅仅这些,以上只是自己的观点,谢谢!
二、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我想,许多父母对《大卫,不可以》这部绘本一定不会陌生。书中的大卫,是一个让家长头疼的调皮捣蛋的小男孩,而他的妈妈则是一位话语简单粗暴,但又对孩子充满爱的母亲。大卫最常听到的话就是“不可以”,书里用图画还原各种生活情境,列举出妈妈禁止他做的事情。


大卫·香农擅长使用油画的手法去创作,油画是用一种特殊的油调和过的颜料,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的,色彩丰富,立体感极强,大卫这个平面的形象也可以立体化。油画的重复性可以塑造精准的形象,丰富的调色可以视觉幻想化,既可以写实也可以抽象。

画面从头开始就是温暖的暖色调,家庭的温情融入了画面,后面的妈妈再生气的说大卫,不可以!的时候也不会让人觉得严厉。

从封面就画出了熊孩子大卫的调皮,以大卫的危险动作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大卫两只脚的脚尖踩在一把椅子的边缘上,身体倾斜45度,左手紧紧抓住壁橱的下方,右臂向上高高举起,伸开五指,正欲去够妈妈放在壁橱最上层的饼干桶。你看他,紧抿着嘴巴,舌头却翘露在外面,两只眼睛盯着那只饼干桶,一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模样。绘本从封面就进入了故事。整本绘本的编排是按照逻辑和故事情节线索发展的。环衬: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及大卫的乱涂乱画行为。扉页画出了妈妈的形象。

色调表达的情绪:这本书的所有图片都是有戏剧张力的。比如说画中除了描画了主角一些丰富的表情开心呐愤怒呐悲伤呐等等这些表情之外,每一页背景的颜色也能够观察出来我们主角的一些心情,封面上的暖色调是一种温馨的场面。有一页是大卫拿椅子拿饼干的那一页底色呢是绿色,绿色会让人想起很紧张的情绪。还有一个页面讲的是不能看电视,大卫非常沮丧的那种感觉,它的背景是那种非常浑浊的一个紫色。还有一个页面就是大卫惊慌失措时的一些心情,他把花瓶打破了,然后这个背景是蓝色的。

毋庸置疑,大卫是这本书的主角,每一个画面都有大卫的形象。而妈妈,只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扉页,一位身穿白底蓝点短袖上衣、下穿绿裙子、腰扎黑色腰带、双手握拳叉腰,是一张没有头颅的半身画像。虽然看不到表情,我们却能从画家为她设计的造型感觉到她的愤怒和严厉。


第二次出现在最后一页,画家只突出画了妈妈在用温柔的双手抚摸着怀中的大卫,大卫则扑在妈妈的怀抱中,倾听着妈妈的心跳。画家虽然还是没有画出妈妈的面部表情,但我仍然感受到了母亲的美丽、母爱的深沉以及孩子的乖巧、可爱,多么动人、温暖的画面。
作者兼画家大卫.香农用前后对比的手法把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表达的深刻而生动。



图与文的关系:


画面用了小仰视角度,显得大卫站的很高。




大卫站在了画面的左边,身前是一个黑黑的房间,这种构图和设计会让读者产生联想,想大卫进房间是想干嘛呢?




大卫从画面的左边到中间再到预留空间的右边,插画推进着故事的发展。右边的空间又会给读者遐想的空间。



视角变近,大卫充满画面,视觉冲击变强,感觉大卫敲锅的声音从画面中出来了。



孩子的嘴里用的黑色,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黑色在彩色的画面中经常会表现是未知的或者是深邃的地方,
作者想象孩子的嘴是无穷无尽的。


封底是作者小时候调皮不想学习在书上写了一整页NO,这是他的童年,在这个绘本中,大卫影射的是所有的孩子,所以孩子们在阅读这个绘本的同时会有强烈的共鸣。与绘本的主题不可以相呼应。

这本书从头到尾几乎就是一句“大卫,不可以”,要是直接读文字,那简直太乏味了,而直白地解释画面,又太无聊、太说教,所以在讲读的时候可以每一页都编成一个小故事,用妈妈和大卫对话的方式,然后妈妈可以引导孩子正确的作法。

这本书是一本有争议的书,有些孩子看了这本书后以前没有的坏习惯看完就出现了,所以这本书的讲读方法很重要。比如第一个画面,可以引导孩子看到了什么,全程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去发觉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事情,那么正确的做法该怎么做?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做出解答才不会做出错误的示范。



点评

发表于 2019-10-28 17:11
6#
发表于 2019-9-28 20:34:19 | 只看该作者
201902c10刘会玲
问题一:如何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亲子阅读。随着政策的放开,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二胎或多胎家庭。那怎么来平衡孩子们的阅读呢?个人认为分三种情况:1两孩子年龄相差不大的话,可以让两孩子一起进行阅读,家长来引导孩子们阅读。2两孩子年龄相差较大,可以征求大宝的意见,可以引导大宝来给小宝讲故事。同时大宝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3如果两娃都进入例如自主阅读阶段,这个作为家长的我们,就只需要静静的地方陪着孩子并倾听孩子分享故事中的收获和探讨故事情节就好。
  
     图画书《蜡笔小黑》是中屋美和的代表作之一,整本书采用了拟人的方法,通过蜡笔颜色的特征,呈现出每种颜色都是有用的,不同的颜色用在不同的地方,都能有 出色的表现。同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优点,对社会是有用的。
     封面看起有一盒没有用过的蜡笔,他们呆在盒子里, 小黑用力抬着盒子的盖子,好让大家出来画画,蜡笔就应该出来画画,而不是呆在盒子里。最边上的黄色蜡笔第一个跳出来,发现了一张纸并在纸上画下了蝴蝶,随后所有的蜡笔依次跳出来,他们画出了一副美丽的图画。。。。可大家都不让黑蜡笔画画,黑蜡笔觉得自己很没用。后来其他颜色的蜡笔们争吵起来了,铅笔哥哥出现了并鼓励小黑勇敢的  画上去。。。最后在铅笔哥哥和小黑的努力下,乱七八糟的一副画 又 变成了美丽的图画。小蜡笔们最后终于知道了:每一支蜡笔都是有用处的,只有根据需要上场,画出的才是最美的图画。
     这个故事对于孩子乃至我们成人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于孩子,我们要学会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一次次劳动和学习中,证明自己的能力。赢得大家的尊重。

点评

B+ 只介绍了故事内容,没看到分析  发表于 2019-10-28 17:12
7#
发表于 2019-9-29 00:18: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木苒 于 2019-9-29 00:29 编辑

201902 C04邱享娟三叶草故事家族初级班
第一课《绘本的前世今生---图画书的百年发展史》主讲人:番茄老师
一,什么是图画书?区分了两种图画书的区别。一种是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只是作为插画的作用的图画书。另一种是就是图文结合的绘本图画书,这种的让整本书更为生动.丰富.形象等等。对于幼儿,不认识字的孩子.人群来说培养阅读习惯,乐趣是正确的选择。两种区别是很大的。听了老师的介绍,开心的是自己一直买的都是正确的。
二,老师介绍了各个时代的图画书的大师,起源,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图画书也越来越蓬勃。设计,风格,材料,各种各样的书目前真的是好多,现在的孩子是很幸福的。
今天我分享的是《穿越恐龙时代》[美]埃里克.罗曼 荣获1995年凯迪克银奖
这是一本无字绘本。故事是以一只小鸟开场的。夜晚一道闪电划过,树枝上的小鸟发现了一栋房子,它很好奇朝着那栋房子飞去,穿过窗户进到了大厅。它看见了许多恐龙化石,它一下飞到空中俯视这些恐龙化石,一下又站在了一只恐龙的牙齿上歪着头像是在思考,我想它是在想这些巨大的恐龙都是什么动物啊,它从来没见过。小鸟飞来飞去这下画面变了,恐龙化石变成有血有肉的恐龙,一场大冒险开始了。小鸟仿佛自己到了恐龙世界,碰到了同样会飞的翼龙,翼龙追着它,就要追上的时候又出现了梁龙,像是梁龙保护了它。梁龙打量着小鸟,小鸟也打量着梁龙。这时候小鸟的后面有个已经张开嘴巴的霸王龙,小鸟一回头就碰到了霸王龙,刚稍微放松点的心,再次紧张了起来,突然霸王龙一抬头把小鸟给吞了,嘴巴外还掉了几根羽毛。小鸟肯定是很害怕在霸王龙嘴巴里一直飞一直飞,图画再一次变了,霸王龙又变成了化石,小鸟就从尾部飞出来了。小鸟一直飞,赶紧的逃离这个恐龙博物馆。
全书没有一个字,图画版面的设计很精彩,色彩是以昏黄色为主,角色的对比(小鸟和恐龙),大场景连贯,布局整个看去呈现的是很宏观的视角。让人看了真切感受到紧张的气氛。建议家里有喜欢恐龙的小朋友可以买来感受感受。
第一次和孩子看不知道怎么讲,只能是看到什么讲什么。讲完后感觉有点好简单,因为孩子爱看所以就有了第二遍第三遍第四五六七八遍,我也记不清大概看了多少遍,反正是很多遍。第二遍开始讲就有点不一样了,发现了一些第一次看发现的细节,之后的每一遍都是这样。发现得越来越多。无字绘给我感觉是可以更好的扩展,当然这个扩展大多都是主观的想法。。。。。


点评

A- 分析的内容太少了  发表于 2019-10-28 17:14
8#
发表于 2019-10-1 23:36: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C09林春萍 如何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可以先照顾小一点的孩子,鼓励大孩子给小孩子讲故事,或者先讲一本大孩子喜欢的故事,再讲一本小一点的孩子喜欢的故事,让孩子们去选择平衡,两个孩子自己达成协议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帮助。《完美的正方形》完美的正方形这本绘本从外观上就设计为一个正方形的横开本,让读者直观地理解何为正方形,从封面的设计来看有一条表示笑脸的白色的线条,整个封面色彩以大红色为底色,犹如一张大大的红色笑脸,完美的正方形六个字的颜色和封面的底色分别代表彩虹的七色——赤橙黄绿青蓝紫,让人赏心悦目,完美无缺。整书的内容也从周一写到周日,正好七天,一周七天分别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代表,让读者通过颜色来认知理解一周的含义,很形象。每一页通过色纸切割、打洞、撕裂,揉皱把正方形重新组合拼贴出不同的物件与景观,在七色的基础上结合少许的黑白线条,将画面由二度空间延展成三度空间。拉开宽阔的场景,图作者采用点线面的组合,还有色纸表面的色彩层次与纹理来完成每一个画面,以此来鼓励小读者尝试拿起色纸裁剪、打洞或者撕出不同的形状,拼贴出自己的风景,编织自己的故事。一个完美的正方形被破坏之后,反而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它可以变成喷泉、花园、公园、一座桥、一条河、一座山,最后再把自己变成一扇窗,望向一座山,山生出了一条河,河上垮了一座桥,桥通往一座公园,公园里有一座花圃,花圃中央有一座喷泉。哦,多么美丽的风景,原来创意无限美好。全书文字简洁,用了320个字,富有节奏感,配合简洁明朗的画面,也增添了美感与意境。同时也让小读者思考:遇到自己不如意的时候,不抱怨努力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也提示成人读者不要仅仅躺在舒适的生活区里,要勇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把生活中的每一个元素富有智慧的组合起来,让生活美好无限。

点评

A- 分析比较少  发表于 2019-10-28 17:15
9#
发表于 2019-10-5 09:46:34 | 只看该作者
C24李影霞
1、课前提问的解答;
第一个:图画书能发展到今天的盛行,其意义在哪里? 从我本人接触的绘本来看,认为好的绘本有非常多功能。如引导孩子行为习惯,代入角色中扮演来讲道理,比妈妈空洞说教更管用;如科普类绘本,有些事物本很难看得见,观察得到,例如生命的故事这套书,能从图中看到细小的卵慢慢成长,生活观察不到的细微之处。总的来说,图画书能让孩子多方面接触不同领域,拓宽知识面。
第二个:如何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亲子阅读,那我们很多,现在是二胎,然后那个有两个孩子,有的家庭甚至有三个孩子,那就是还多子女的家庭里面呢,怎么来达到平衡?年龄相差不大的二胎家庭,可以一起看书;当然选书以小宝年龄来选,但有时也要给一点时间与大宝相处,讲讲大宝喜欢的书,所以每个宝宝自选一本书,妈妈选一本,达到平衡。

2、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妈妈买绿豆》,一本具有实践性的图画书。
①书中所写都是生活中最熟悉的情景。我家两宝特别地喜欢。为什么呢?与他们共读多次之后,我发现,孩子们通过图画书的细节,慢慢会想和妈妈一起做绿豆冰,特别大宝还要和妈妈一起去买绿豆。
②看图说话,观察生活细节。比如洗绿豆的过程,阿宝先去拿锅,妈妈来倒绿豆进去,他把锅短到水龙头前,洗的过程中水会溅到衣服上等等。大宝读完后知道怎样去洗绿豆啦!
③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一颗绿豆被遗忘在桌子,被阿宝见到了。阿宝问妈妈,妈妈提议种绿豆,观察绿豆发芽长大。
此书从不同角度去对绿豆认知,可以做汤,可以做冰,还可以种。引导孩子们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很值得读的书。

点评

B 不同角度分析绿豆不是书的内容分析呀  发表于 2019-10-28 17:16
10#
发表于 2019-10-5 22:31:18 | 只看该作者
2019C02李红莲

一、        如何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亲子阅读?
答:【时间安排】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是这样做的。所以我会选择适当的一部分时间是弟弟睡眠的时候先给姐姐读绘本故事。在读完的时候会做一个铺垫:妈妈读故事给你听,一会弟弟醒了可能读不了了,你可以读故事给我们听吗?妈妈和弟弟都在旁边陪你!同时会找一些更简单的书,比如我们常常读,百看不厌的《小草怪》,姐姐能读,同时也能听妈妈读,这样两个小孩子就可以一起听,能读给大孩子听,也能熏陶小孩子阅读的氛围。
【角色分工】我是陪着大孩子读,给一个游戏书小的孩子旁边玩,渐渐的,既能陪大孩子阅读,又能陪养小的孩子阅读习惯。
所以,与其说我们在给孩子一个阅读成长的空间,倒不如说是孩子给了我们学会做智慧父母。
二、        找一本图画书,根据课程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答:我们今天刚看一本《抱抱》,结合一下番茄老师的课来对照一下这本给绘本。
1.【封面封底】:《抱抱》能说一个完整的故事的书。猩猩妈妈与宝宝抱抱在一起,其它动物带着满脸的喜悦表情,让读者一下子就会把孩子揽过来抱抱。
2.【故事方式】:《抱抱》故事形式上有图文的互动性的书,虽然字只有“抱抱、妈妈、宝宝“三个简单而重复的词语,却生动地勾勒出温馨的故事氛围,触动大小读者的情感并引起共鸣。同时,动物们的表情却丰富饱满,小猩猩一开始是不以为然的表情,显得特别轻松,后来发现身边的朋友都有爱都有抱抱,引起了他的伤心。后来在朋友大象的帮助下寻找妈妈,与妈妈的抱抱。妈妈与宝宝喜出望外的表情,正如生活里的我们,总是向孩子张开大大的怀抱一样,幸福阳光,充满爱充满温暖。
3.【图书功能】:《抱抱》是情绪治愈的书,由失落转为开心,由不懂爱转为传递爱。这个故事教会了我们学会传递爱和享受爱,感受朋友的温暖。
4.【图象故事】:这本书非常适合亲子反复阅读,引导孩子细心品味动物角色的脸部表情以及趣味的肢体语言,看似简单的题材,却十分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满足孩子被爱被拥抱的心理需求。

点评

B 要求分析书的各个方面哦,而不是如何讲故事  发表于 2019-10-28 17: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4 10:29 , Processed in 0.091503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