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201901B18Amy 于 2019-11-29 14:10 编辑
B02 梁焕彬 《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故事会总结和反思
好想就这样永远沉醉在想象的世界里无需自拔
——《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大童读书会
这是继《叶限》后第二场大童读书会。跟《叶限》不一样的是,《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几乎没有故事情节,整本都是天马行空的想象。
经过《叶限》之后,大家都已经尝到改编的甜头,所以,当问及“这个苹果如果是一台机器,它还应该拥有什么?”的时候,孩子们都已经可以很娴熟地打开自己的想象力:
“我觉得,它还应该有调节果肉软硬度的调节器。”
“我觉得,它还应该有味道调节器。”
“(书上已经画有苹果电池了,但)我觉得它还应该有充电的插口。”
“我觉得它应该是太阳能电池,所以应该有太阳能接收和转换器。”
同时,也有第一次参加读书会的孩子,觉得这个有点无法想象:“它明明是一个苹果,怎么里面就是机器了呢?它到底是苹果还是机器呀?”每每这时,就会有别的孩子骄傲地喊“想象!想象懂吗?”
让我们换一种表述方法:“假如这颗苹果就是一台机器,它要拥有什么零件,才能让它外表看起来像一颗苹果呢?”
看着孩子们有点明白了的眼神,我们继续发挥想象:
三个月后,苹果长成了一座大房子,我们一起看看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房子,都有些什么设施。你觉得它还可以有些别的什么设施没有画出来吗?
“我觉得里面应该有苹果汁游泳池!”
“我觉得里面应该有蹦床!”
作为一颗有灵魂的苹果,它会怎么样?
有心情!
对!有情绪。那么,我们一起看看它都有些什么情绪?你们认为它还可以有些什么别的情绪?
“我觉得如果它伤心的时候,会大哭,水分哭干了以后,它就变成干苹果了。”
“我觉得它生气的时候会气到裂开!”
“我觉得如果它老了,它的苹果天线会慢慢缩短,然后消失,然后它也死了。”有灵魂的人会老死,所以有灵魂的苹果也会老死。
你觉得本书最无聊的地方是什么?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本书最无聊的地方是它最后竟然只是一颗普普通通的苹果而已。大家都希望这颗苹果就这么永远活在想象的世界里,这就是想象带给大家的欢愉。
如果你能给作者提意见,你会跟他说什么?
“我觉得这本书有点短,他还可以画多一些。”
看来大家都有点意犹未尽呀!
你觉得这个故事从头到尾发生了多长时间?
“我们讲了多长时间了?半个小时?”
孩子们显然没太听懂这个问题,于是我重新更正:不是今天我讲故事的时间,也不是作者创作这本书的时间,是这本书里的故事发生的时间。
大家有点茫然,他们觉得这个苹果已经经历了亿万年。
于是我带孩子们重新看了第一页:
以及最后一页:
这下大家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一切,不过是一场白日梦。而这一场宏大的想象,其实只花了从放学回到家到妈妈准备晚饭前的一段并不长的时间。
我告诉大家,与这种结构类似的还有一本很有名的绘本,叫《野兽国》。有反应灵敏的孩子马上接过话来“也是很短的时间展开了很多很多的想象对不对?”
“对!”
我喜欢看着他们因为阅读,而重新灵动起来的笑脸。在繁重的作业之余,希望阅读,可以给他们的生命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希望这些积极的状态,能够反过来点燃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最后,作为延伸,要求大家选一件普通物品,展开自己的想象。
有的孩子选了章鱼,实际上是一个万能变身器。有的孩子选了灯泡,也许里面另有一个世界,还有灯泡星人。有的孩子选了西瓜,实际上里面是炸药,它会根据得到它的人的情况选择里面是炸药还是西瓜汁。有的孩子选了蹦床或者一棵树,实际上是一个时空穿梭机。有的孩子选择一个梨,却是一个能无限自我复制的梨。
然而,在细节方面,大家就有点被卡住了。时间有限,我们没来得及展开更多。
如果这是一堂标准的绘本作文课,其实还可以选定一件物品,让所有人一起,模仿本书的样子,一人描述一个部分。这样,大家也许会对如何展开细节的想象,有更充分的体会和理解。但无论如何,作为一场四年级孩子的绘本讨论会,共读目的已基本达成。下一场,期待孩子们在共读章节书时,依然有如此积极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