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皮皮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初级班 F组】第一课作业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8-3-29 00:52:04 | 只看该作者
F09章伶灵siyou00
1、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我认为亲子共读的重点在于孩子。孩子在不同的时期会对不同的主题产生兴趣,家长应当了解孩子的需求,以孩子为中心,选择共读的书籍,借助书中内容,为之解惑或者开拓视野。具体来说就是:
1、孩子不想看的绘本不看
2、孩子想读的绘本,读多少遍都行
3、孩子想夸张演绎的时候就夸张演绎
4、孩子想一字一句读的时候就一字一句读
5、孩子想跳着读就跳着读
总之,亲子共读就是一切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2、对家庭影响很深的一本书
对我家影响比较深的一本书是《我喜欢上学》。
从家庭到学校,其实是学龄期孩子需要跨越的一个较大的门槛。在家里,有妈妈随时关注自己的需求,几乎所有正当的(有时撒撒娇包括不正当的)要求都会得到满足;到学校,老师会平等对待30多个孩子,有时没办法回应到孩子的疑问或要求,还会要求孩子听老师话在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孩子很不适应,经常前一天晚上说定会好好上学,第二天早上又开始哭闹着说不去上学了。
我和孩子一起读了《我喜欢上学》,一边关注学校里有有种有意思的角落和课程,还有有意思的老师和同学,一边通过朗读一遍遍地给自己心理暗示:我喜欢上学,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和同学。
大概读了一周左右,孩子终于能不哭也不闹地去上学了。
后来上了小学,老师请孩子带绘本做分享时,孩子也是带了这本《我喜欢上学》去读给同学们听。想必是真心地喜欢上学了吧!

点评

B:8.5  发表于 2018-6-21 19:52
22#
发表于 2018-3-29 22:14: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018年初级班F18汪颖 1、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无论什么事,都应该以人为本。亲子共读的重点,当然应该是孩子。有了孩子和家长的需要,才有了读书的必要。  读书分泛读和精读。泛读信手拈来,蒲蒲兰绘本馆的童书,宫西达也,林明子等作者的书,关于安全,情感等教育的书,关于同一类画风的书,关于同一主题的书,都可以作为泛读的索引。这是亲子阅读的基数,基数越大越好,也可以从发现精华,进一步精读。  了解自己孩子的家长,还会根据孩子的性格气质不同而直接选书精读。可以是投其所好,也可以是查漏补缺,也可以是寓教于乐。  另外,也想起另一个议题。亲子共读中家长也是重点。亲子共读以及所读之书,也在培养一个成熟的家长。我给孩子读绘本是早教老师建议的,从《小熊宝宝绘本》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做早教课程销售,读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读华德福门徒的《解放孩子的潜能》,读七田真的《情商教育法》,读柯维博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正面管教》,甚至是崔玉涛的《健康公开课》。读书的同时,越来越注重作为家长,我们自身人格健全和儿童人格健康的培养。读书是为了修身齐家同时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理想。亲子共读,也不单单重点在孩子,也许重点也在家长自己,上梁正了,下梁歪不了。亲子共读,恶补了我缺书的童年。  我觉得亲子共读的重点一定是在于人的。当然好的书有唤醒作用。好书如果触及到读者的柔软处,会帮助孩子和家长亲子共读的展开和深入。  2、对(自己)家庭或孩子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 目前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蒙台梭利的《有吸收力的心灵》。 蒙台梭利的理念中,孩子的吸收力极强,甚至是很多与生俱来的天性等着被唤醒。任何一个教育纪念都是为了塑造家长心目中的孩子,社会所需要的人。 先说蒙氏提出的“工作”的概念。蒙氏的玩玩具,使用教具都是称为工作。蒙氏教学有很多的分区,有环境护理区,感官区等。把成人生活中的实物缩小到孩子的尺寸,让他们自由地反复操作。还有各类的长短粗细颜色的感念,都在孩子的工作中感受,认知。在蒙氏的幼儿园里,说爸爸妈妈有爸爸妈妈的工作,孩子们也有孩子的工作,这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件事,从小就有工作的概念,劳动最光荣啊! 再说蒙氏三步教学法,命名,辨识,验证。对孩子认知特合适。简洁,不干扰。有时,给孩子的信息太多了,反而混淆视听,孩子不会了,大人还不知道检讨。这三步教学法,可以用到很多方面,会用和被用都有福了。 再说蒙氏的敏感期概念。很多理论都有敏感期或类似的概念。在什么时候孩子会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对家长理解孩子行为,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很重要。一句静待花开是不完成的,等花开,也要把他放在阳光雨露或适宜的地方,给孩子适当浇水施肥除害啊。蒙氏的敏感期就是本很好的指导手册。 再说蒙氏的内在动力的培养。这个和以上的工作,敏感期的概念分不开。孩子在敏感期内做事不厌其烦,工作是符合孩子内心需求的,不要随意打扰,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 蒙氏还有很多概念,影响着不同的流派,我喜欢,我也希望能实践好。

点评

B:8.5  发表于 2018-6-21 19:52
23#
发表于 2018-3-29 23:51:39 | 只看该作者
F13张建华  小美妈
李迪老师可以说把陪伴阅读,如何阅读童书,一些读书的方式方法都阐述的非常细致,让人受益匪浅!那我们就来聊聊老师布置的作业
1.亲子共读的是书还是孩子?这是一个大的课题,也无法给出标准一致的答案,龙生九子,各有千秋,我们的孩子也一样,很难有界限来说是书还是孩子,这二者共同存在,又互相渗透其中。每一本绘本对孩子的触动也不同,但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全身心的陪伴孩子一起玩书,还是跟孩子读故事,这都是一种精神上的互相依赖和陪伴。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本身的诉求会越来越多的时候,或许我们的陪伴读书就真成了书了,她从语言文字中感知美、感情、喜怒哀乐,她会把自己变成书中的主人翁,或是老虎,或是白雪,又或是诸葛亮,这时候的他们充满了对书中故事情节的好奇,对人物命运的唏嘘,或愤怒,或感伤,或者是画面的冲击让自己沉浸在其中!这难道不是从陪伴到书的一个过程,奕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就像一粒种子,最初的呵护就是为了后面的枝繁叶茂!身为父母我们做的是书的陪伴和寄养!
2.对(自己)家庭或者孩子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对我而言好书太多,无法详解,但对孩子而言我们一起看的绘本很多,或借或买,很多或许都已经忘记了,很多也在记忆中,但记忆深刻的却是买回的卡梅拉,我用了一天的时间给妹妹讲完了一整套图书,后来孩子也不断翻看,其实故事本身没有那么吸引我,但我喜欢里面的一个讲故事的人设,这也是我进入三叶草的最初的萌芽。二岁的妹妹对书的理解能有多深我不知道,但妹妹偶尔蹦出来的话却是出自卡梅拉这只勇敢和不同寻常的小鸡。孩子慢慢长大,我们的阅读的范围也宽了很多,历史、神话、百科等都有给孩子慢慢引入,但有一天拿了姐姐的一本《将军胡同》我本来只是给孩子拿来读着玩的,可惜有一个章节两女儿却哭的一度哽咽,就是图将军被日军杀害的那一节,我用悲戚的声音读完,两孩子泪眼婆娑,我不知如何安慰她们,只能是抱一下我的孩子。她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用尊严捍卫中华之魂的图将军,这是触动孩子心灵的事件!所以好书太多,愿自己是一个爱书之人,也感谢书籍带给我的光明和指引。
24#
发表于 2018-3-30 09:21:40 | 只看该作者
F03李红艳Cathy
1、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我认为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和孩子。首先亲子共读就是陪伴孩子一起读一本书,既促进了亲子关系,书也给孩子心里种下了拥有许多美好品质的种子。还记得我大宝小的时候,我总想给她买书讲故事,但是却苦于不知道买什么书,买了很多类似于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书,书上很少图片,大部分都被文字所覆盖,孩子根本就听不进去。一岁半的时候才知道绘本这样的书,给孩子买回来,孩子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天天缠着我让我给她讲故事。所以亲子共读,选对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2、对我们家孩子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去外公外婆家》
     这本书是小鼠宝贝成长日记里面的其中一本,是我给我女儿小时候买的第一套绘本,是开启我们真正亲子共读的一套书。还记得当时因为我和孩子爸爸都要上班,还有一两个月就要过年了,父母想提前回老家,所以父母决定把当时还不到2岁的女儿一起带回老家。巧合的是这套书里正好有一本《去外公外婆家》,我就每天晚上给孩子讲这本书,书里的大概意思是小鼠宝贝的爸爸妈妈决定出去旅行,所以要把小鼠宝贝送到外公外婆家一段时间,小鼠宝贝非常抗拒。但是到了外公外婆家后,小鼠宝贝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时光,照顾刚出生的小鸡,开拖拉机....以至于爸爸妈妈来接小鼠宝贝的时候,小鼠宝贝都不愿意离开外公外婆家。我在给女儿讲这本书的时候,女儿对外公外婆家充满了向往,所以小家伙很期待和外公外婆一起回老家过年!当我把父母和孩子送到车站时,孩子很开心的跟我告别!要知道当时孩子是第一次离开我们,她居然没有抗拒,我当时就感叹一本好的绘本强大的力量!
25#
发表于 2018-3-30 11:06:34 | 只看该作者
F30 张卫婷  卫婷
1. 亲子共读是从我家大宝在我的肚子里就开始了,呵呵。那个时候是我读,她听。一岁以前,我打开书给她读的时候,她不太明白我在干什么,会在周围玩她喜欢的东西,偶尔会把你手里的书用小手折折摸摸。这样的过程大概有半年多吧。我当时有点纳闷,也有点气馁,怎么回事呢。但是,好在我没有就此停止每天的亲子阅读。大概一岁半之后,我发现,她可以挨着我,安静地看书上的东西了。最初读的是《小袋袋系列》,她会被图片吸引,而我在一次一次和她一起朗读故事的过程中,发现绘本中隐藏着那么多地细节。而有些细节,若不是孩子告诉我,我都不会看到。原来,孩子的眼睛里看到的,心里感受到的,远远超过大人。这让我既吃惊,又欣慰。孩子是我的老师,我深深地觉得。

2.对孩子影响大的书,2岁之前,她喜欢《小袋袋系列》,之后喜欢《小兔汤姆成长的烦恼系列》,《聪明豆系列》,现在快五岁了,喜欢的书比较杂,最近因为故事妈妈的参与,我给她选了一些书单上的书,对《我爸爸》这本曾经读过的书特别喜欢,里面的一些句子都能背出来。因为在她的心里,爸爸是那个可以保护她的,她因为有爸爸就不会害怕的。
26#
发表于 2018-3-30 21:19: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F23   王红燕                       3月18日我们2018初级斑的菜仔们迎来了第一次课,李迪老师的“童年.阅读.三叶草”中分享的非常精彩。         我认为亲子共读的重点当然是孩子,什么样的事情会让孩子主动坚持,首先要选择孩子喜欢的,能满足其需要的,充满乐趣的东西。阅读也不例外,一本书如果能让孩子在视觉、听觉、想象方面去感知,再加上父母的引导,孩子自然而然会爱上阅读。当然,阅读气氛和环境也想当重要,在特别的日子给特别的书,做到适时应景也相当关键,在家营造与书亲密接触的家庭环境,不断给孩子埋下一颗阅读种子,让它不断生根、发芽和成长。       对我们来说影响我们最大的一本书是《成长比成功更重要》,随着孩子不断的长大和阅读书籍不断升级,读了很多课外书,“成长”是关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这里有成功、失败、苦恼和无奈,书中每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段点评,每一句诚恳的话都能成为孩子成长之路上的坚实阶梯,读此书,可以让我们知道该怎么做才能不断成功。所有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成功的人(孩子)都是快乐地学,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而且非常卓越。很高兴的是我家一对儿女情商都比较高而智商也不错,也许多少是受这本书的影响吧!
27#
发表于 2018-3-30 21:37:17 | 只看该作者
F25刘娜娜2018初级班
一、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我和老公自宝贝1岁左右起,开始亲子共读,目前已经坚持两年了,睡前阅读已成为宝贝的必备程序,有时因为别的活动,睡得晚了,想让他取消阅读环节,都坚决不肯。
我认为亲子阅读其实就是以书为媒介的一种陪伴方式,也可以视作一种游戏,书和玩具对于我家宝贝来说,我觉得没有本质的区别。亲子共读更重要的是孩子,在亲子共读的时段里,父母与孩子通过这种一对一、专注的时光,互动交流,这种交流互动本身就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能够分别给予父母和孩子温暖的力量,不仅孩子享受其中,父母也可暂时告别忙碌的工作和繁重的生活,彻底放松心情,有利于形成美好的依恋关系。同时亲子共读环节,也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书本的选择权可以交给宝宝,偶尔也可以交换下共读方式,比如平时由父母讲给孩子听,有时也可以让孩子交给父母。
二、对(自己)家庭或孩子来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
我和孩子都非常喜欢的一本书《猜猜我有多爱你》,1岁多的时候,第一次共读,我主要通过语音和动作结合的方式演示,宝宝还不能完全理解语言,但是通过辅助动作(他也会跟我一起做,我扮作兔子妈妈,他办作兔子宝宝),他还是能充分感受到书本传递出来的爱和温馨的氛围,每次都停不下来,要读好几遍,读完以后,亲昵得抱着我,亲亲我,说晚安。我也很沉醉于这样的氛围,温馨的书,传递出来的却是强大的力量。后来,我偶然间发现的一列列猜猜我有多爱你的一系列英文视频,孩子也非常喜欢看,无须讲解,自己可以看。
我觉得,亲子共读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或日常休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连外出旅行,从未间断过。对于优秀的绘本,我没有任何抗拒能力,嘿嘿。亲子共读之路,我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28#
发表于 2018-3-30 21:42:30 | 只看该作者
2018 三叶草初级班F021 孙敏 作业

童年.阅读.三叶草

1.        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答: 亲子共读的重点在于孩子,这段亲子共读的时光是最高质量的亲子陪伴,这个过程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亲子共读的时候,孩子依偎在父母亲的身旁,聆听父母亲讲故事,在故事情节中收获信念、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生死观,还能学习到情绪管理和行为管理的方法。在7岁以前孩子是用潜意识来接收父母传递的信息的,绘本的故事内容在父母声情并茂的分享中,在孩子愉悦的情绪中,会直接进入孩子的潜意识,这些思维模式将会伴随孩子成长变成他人生最重要的礼物。
    同时,父母亲和孩子在亲子共读的时间段会建立良好的连接,家长在绘本中也能学习到很多智慧。在我们的童年并不一定有这么多的绘本图书,不一定有这么丰富的智慧含量,如今和孩子共读绘本,仿佛自己也是一个孩子一样,重新沐浴在精美的画面和有趣的语言中,还能和孩子一起开启自己的想象力。孩子也会从绘本中获取的创意和丰富的想象力,孩子看到绘本中的故事经历,以后她自己遇到了类似的事情,她的脑海就很可能会浮起应对的方法。
    等孩子长大了,她回忆起童年的时光的时候,可能最深刻的就是亲子共读的时光了。我猜这也许是我们家长和孩子之间最温暖的时光了。。。。。。。

2.        对家庭或孩子来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

答: 我们家的绘本挺多的,对孩子来说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猜猜我有多爱你》,她反复的听这个故事,还邀请 她爸爸和我分别与她扮演兔爸爸、兔妈妈、兔宝宝,我们分角色扮演故事情节,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阐述故事,就像在排话剧一样。每一次孩子都玩得很开心,我们家长也很乐于陪伴她,我们的互动就跟在玩游戏似的。孩子体验到了父母对她的爱永远都很多很多,她的安全感非常足够,去到哪里都愿意主动去连接陌生的朋友。
29#
发表于 2018-3-30 23:08:55 | 只看该作者
F24龚蓉szlucy  亲子共读的重点是孩子,其实家长投入了孩子也会受影响。就我个人来讲有以下心得:第一,让孩子自己选择读什么。孩子的阅读兴趣往往是十分广泛的,我们不用刻意安排书单,只要尽可能地多买书,让孩子阅读时有得选。当他们开始明显挑某一类书看时,就能逐渐摸索出阅读兴趣,培养出自己的阅读体系了。第二、要相信孩子的审美能力。孩子也会自己挑选自己喜欢和爱好的书籍,大人做到最好的陪伴即可;第三,给孩子表达的空间,不要施展家长权威。一个优秀的家长,越是爱孩子,就越应该把自己从孩子身上拉开,不要把自己强加给孩子。有时候,针对同一个作者、同一本书的看法,两人的评价往往不同。人的理解力和年龄关系不大,平等交流有时还能对大人有所启发。

影响最大的书籍是:逃家小兔。这本书让孩子知道我们非常非常爱他,有一次家长开玩笑说他不吃饭会把他和谁换一下,他会说你们去问问我妈妈,他会不会换我,我告诉他永远也不会,我们会永远爱你。人间最重要的就是感受到在乎,感受到爱,我希望孩子拥有爱,感受爱!
30#
发表于 2018-3-31 00:34: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已经记不起认真地沉下心来读一本书是什么时候了,就算平日里有陪读,也就是过一遍,最后自己觉得是无聊的书籍,小孩更不懂书的内容,陪读失去了意义。这让我反省到自己问题所在,我没有热爱,没有学习,如何能带动宝贝一起阅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当好这第一任老师,作为家长,我们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这是我的目标,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一本好书会使我们受益匪浅,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看来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为友,将受益一生.亲子阅读,给我们家长和孩子提供共同学习的机会,多了交流的平台。 学海无涯,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要读的书也无数,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为他们开好头、带好路,引领孩子走向知识的殿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4-5 12:31 , Processed in 0.083560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