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第三杯茶 于 2019-9-24 17:48 编辑
A01 钟碧莲
《看,书中间有堵墙!》故事会复盘
故事会时间:2019年9月21日 10:00-10:45 签到义工(李云天、东东)
文字义工(小科)
主讲义工(钟碧莲)
秩序义工:翛然、星星之火
拍照义工:星星之火、小科
1、时间紧,前期宣传受限,无法精准限定年龄 我是在9月20日(周五)下午联系上三圣乡书语小屋负责人小科老师的,9月21日(周六)举办活动,小科老师说就不让家长在群里接龙报名了。正常情况下,没有活动,都会有7-8个孩子,有活动20-30个孩子。因为刚来成都,还在熟悉成都人的做事方式,而且初次来书屋讲故事,不便太过于提要求。因此,我没有强调9-12岁的年龄限制,只能根据日常来馆情况做预估5-12岁儿童。
思考:经过这次故事会,和小科老师,孩子们熟悉起来,后面会越来越方便沟通和做调整。
2、信息不对称,时间调整,部分孩子状态受影响 看书语小屋公众号微信上,9:00-11:00开放,我将故事会定在9:30开始。当我9:00到后,现场已经有2对母子在阅读了。但9:30要开始的时候,有4个孩子。小科老师过来跟我说,通常是9:30开门,10:00开始活动。因此,他临时在群里将时间改为10:00。 先来的4个孩子只能再等等。 妈妈们原本有其他计划,一调整就受影响,家长很想让孩子听故事,只好和孩子沟通。过程中,有一些不愉快发生。
3、场地设施简陋,临时改方案 这个书语小屋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深圳社区图书室硬件设置都比较好,有书,有桌椅,有书架,好的有投影设备。这个小屋,和我去的乡村图书馆类似,或许说是图书角更合适。小屋借用社区图书馆的场地,只有1个小书架,几张桌子拼起来摆放书籍,同时也做阅读桌用。
我原本计划用绘画作为延申,发现桌椅不方便。同时,社区没有彩笔和纸张,家长没有带。我也没有准备足够纸笔,因此只能作罢。
借鉴吴迪小组的“勇气”,我临时找了纸箱,现场找了一些树叶、树枝、石头、泥巴、毛球、笔、水瓶等现场能找到的小物件,放在箱子里。制作了一个“小黑箱”。
4、故事会成功的地方/印象深刻的地方 小组学习的时候,我们提出用PPT,分页讲述。曾芳老师提出疑问:如何体现墙? 有小伙伴讲过故事后,觉得按书页合并讲和分页讲,都有困难。我尝试用合并的方式梳理,发现没法很好地理顺,可能有先入为主地思维了。因此,现场依然选择分页讲。 现场没有PPT,我是拿着书讲的。提前用一张张白纸,将右页遮挡起来。到了“小骑士掉进水里”那一页,又从头开始讲右页。当白纸一张张被抽掉,左右页“剧幕”会合,故事结局不一样。这样的“剧幕”方式,让孩子同一时间聚焦一条线索上,深度感受情节。第一幕和第二幕之间的变化,已经最后“合幕”的冲突,跌宕起伏。
故事现场,家长和孩子一起听。最先发现老鼠的是孩子,发现鸭子飞过去的也是孩子,发现大鱼吃小鱼的,依然是孩子。
现场家长和孩子全部回答了,结果非常有意思。4个幼儿园的孩子非常快地回答“不会”。4个小学生回答“会”“先考虑一下再去”。5个家长非常快地回答“会”“会吧”“会考虑一下,但大概还是会跟着去”。 幼儿园的孩子对“不安全”非常敏感,安全教育做得到位。小学生及成人已经能辨别“友好”和危险,能够去判断,并且相信自己的能力。
所有的孩子都回答“留着”。他们识别到了另外一边水漫过来,鲨鱼、鲸会带来危机。
箱子是临时去捡来的快递箱,里面的石头、树叶、树枝、泥巴、水瓶是捡来的,毛球、笔、毛根是小屋借的。对自己的临场应变和利用现场材料开脑洞的能力进行肯定。但是,效果确实会比提前准备有所折扣。如果有时间,可能会准备各种材质、体积、类型的物品,制造多种触觉感受。 幼儿园孩子普遍会害怕一些。小学男孩子在现场非常勇敢。小学女生也会害怕。 询问害怕的东西,描述箱子里东西的特征(软绵绵的、冰冰凉的、硬硬的、脏脏的、扎手的……)营造害怕的气氛,让孩子联想,询问敢不敢抓。 现场情况下,有1个孩子挑战成功后,其他孩子虽然有害怕,还是能够挑战成功。 这个环节,孩子很兴奋,家长更兴奋,手机早早就准备好了。这样的时刻,很难得。
故事会结束后,好几位家长过来说:“茶茶老师,你讲得太好啦!”孩子们也跟我说再见。子恩妈妈还用小电驴用我回家。无论是处于礼貌还是对我得鼓励,还是我真的讲得好,我都为来到成都,有机会给孩子们讲故事而高兴。如老师所说“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就让这种不完美得勇气,继续开启后面的故事会吧。
上图(现场照片由小科老师和家长共同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