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活动在故事中的运用以及设计戏剧活动——课后感言 E02 厉小勤 小六老师的课让我对于戏剧的热爱提升了N个Level,以前和老公两人世界时,也会挑些戏剧去看,比如孟京辉的《恋爱的犀牛》,还有《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只是作为对生活的调剂,没觉得是必需品。待到生了孩子,更多的光顾剧院,比如小橙堡引进的很多剧目《老人、云朵和小孩》、《奇幻农庄》、《魔幻泡泡秀》、《艾瑞卡尔黑光剧》、《疯狂幽默剧》、《捡故事的人》等,也是因为孩子喜欢,当然自己也是喜欢的。但是你要问我,有没有想过,自己也可以上台去演,我还是胆怯的,也是缺乏信心的。再问我,有没有想过自己写剧本?或自己当导演?那就是诗和远方了,比较遥远。 但是在小六老师的课程《戏剧活动在故事中的运用以及设计戏剧活动》后,我突然觉得,我和戏剧其实一直相伴,在和孩子看绘本的过程中,我们玩儿人体搭建,我们玩角色扮演,我们延伸讨论,这些其实都是踏足进了戏剧的世界,差别只在于,舞台小了些,人物少了些,道具差了点儿,感觉不正式那么一些。我开始为戏剧着迷,更多的带孩子出入剧场,甚至自己动手编写剧本,自荐当导演组织幼儿园家长们一起导演一场戏剧。 这节课干货太多,记录如下,以后续作为工具书反翻查: 1. 暖场舞: 1) 3-5个人介绍其打招呼的语言以及动作,大家围圈跳舞,聚向中间的时候,第一次说第一个人的问候语;第二次说第二个人的问候语,以此类推; 2) 所有人围成圈,先整体向左转两圈,然后整体向右转两圈;然后两两组合(一左一右依次推进组合)牵手并居高呈拱门状,后续依次跟进,先后自动列为内外两个圈;然后乘苏格兰舞蹈状,面对面的两人对面牵手跳跃在内外圈中穿梭; 2. 打招呼的方式: 1) 用身体各部位打招呼,用嘴巴,用额头,用耳朵,用肩膀,用胳膊肘,用手指,用手掌,用屁股,用膝盖,用脚踝,用脚底板,用脚趾,等等; 2) 小黑鱼的绘本游戏,两两打招呼,三个三个打招呼;以此类推; 3) 环游世界打招呼:每5-6个人为一个小组,各自确定一个国家一级打招呼的语言和打招呼的动作;其中一个小组作为游客,他们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乘坐不同的交通方式(使用肢体语言呈现),接收该国家特有的语言和肢体的招呼后,也学习其的方式进行回礼; 3. 暖场游戏: 1) 松鼠与窝、猎人:两人伸直双臂互相搭在对方肩膀上作为一个松鼠窝,一个猎人,一只松鼠,在被猎人抓到前,如果松鼠顺利逃进窝里,则他背对的窝的扮演者就成为一只新的松鼠,再次接受猎人追捕; 2) 123:初始123依次报数;接着该数2的人以拍手代替;然后分别以不同的物品代替123,如“太阳星星月亮”、该数2的人以拍手代替; 3) 抱抱好人数(不同数字的人数组合):先以2开始较为简单;然后逐步增加人数; 4) 拍手游戏:单下顺序传导,双下逆向传导; 4. 演绎基础及进阶: 1) 行走:随意行走;增加速度的行走;增加感情的行走;增加互动的行走(与他人打招呼);群体感应行走(当群体中有任何一人做出改变,整体群体将随之改变) 2) 照镜子:两人面对面或并肩,像照镜子一样表演出镜像动作; 3) 慢动作:追逐、打斗等; 4) 传递: 5) YES / NO:动作一样,情绪相同,语言相反; 6) YES , I CAN :情绪一致,递进 7) YES ,BUT:轻重、快慢、情绪; 8) 逆向思维:go-stop;clab-jump 5. 人体搭建: 1) 巨人的花园——旋转木马,跷跷板,滑梯,小船; 2) 城市标志性雕塑:纽约自由女神像、北京鸟巢、深圳大梅沙、狮身人面像、深圳地王大厦。同学们的演绎精彩极了! 6. 搭建在绘本中的应用: 1) 小黑鱼:三只小鱼吐泡泡,四只小鱼吐泡泡,一只大怪兽来了,小鱼四散奔逃;所有的小鱼聚在一起,变成一只超大的鱼;超级大鱼吓跑大怪兽 2) 走出森林的小红帽 3) 武士与龙 4) 故事棒: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随机逐一出现(直接主动上场表演出当下的情节即可),随着故事的发展,人物越来越多,现场即兴演绎,最终故事结束 附件是我在幼儿园小班同学秋游光明农场时,组织的一个由爸爸妈妈表演的绘本剧“咔哒咔哒 哞”(因打字机不符合现代特征,特改成电脑,名字也改为“噼里啪啦 噼里啪啦 哞”)。该剧已于11月4日表演完毕,虽多有遗憾不够满意,但是也算是我迈出的第一步,希望能够得到小六老师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