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皮皮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初级班 E组】第一课作业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8-3-30 19:16:40 | 只看该作者
E18~黄莉莉~野百合也有春天//阅读·结缘·三叶草
       在结束了每年106天飞行的日子里,开始了每天的亲子共读。偶然的机会,通过芒果妈妈结识了三叶草。才发现,原来亲子共读远比我想象的重要。
        在第一课中,朵米妈谈到亲子共读中,孩子和绘本哪个重要的问题。我总觉得,孩子是个小精灵,她会通过她的方式,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当然,因为父母见识的差异,可能给到孩子选择的范围就有差异。这又衍生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亲子共读,因为父母也要成长。很赞同朵米妈课程开头所讲的,孩子见到紫丁香,紫丁香就成了孩子的一部分。但是,在孩子见到紫丁香之前,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在百花丛中去给他做一些筛选。
        说到哪一本书对我们家庭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我会首推《故事知道怎么办》,作者是澳洲的苏珊·罗佩,一位资深的幼儿教师,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接触这本书源于我家宝宝过了四岁了,每天睡觉前依然会抱着自己心爱的毛绒玩具——猴哥哥,然后就开始吃大拇指,直到睡着。几次跟幼儿园老师和园长探讨过这个问题,大家一致的意见是需要干预,但是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地干预。于是,班主任老师给我推荐了《故事知道怎么办》。
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以丰富的事例,讲述了如何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通过故事来化解孩子的各种挑战性行为。故事犹如通往孩子内心的幽径,故事中的隐喻可以作用于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的行为发生正向的转变。这正是我想要的,书本中没有现成的故事,我就跑购书中心和孩子一起寻找。果然有关于孩子吮吸手指的绘本。不过,可能由于讲述得过于直白,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看了以后知道道理,但是,她就笑一笑,到了睡觉时间继续抱猴哥哥吃手指。一直过了大半年,我开始有些焦虑,都快五岁了,这难道要像周边朋友那样,迟到十来岁?但是,焦虑解决不了问题,书本里面提供的故事暂时于我没用,不过,教的编故事的方法,似乎也记住了一些。偶然一次老师给了指甲贴作为奖品,宝贝很开心,于是贴上了。当天晚上准备睡觉的时候,依然抱着猴哥准备吃手指,我赶紧说抓住机会跟她说:“宝贝,今天的指甲贴真漂亮,你知道他们是什么粘住手指的吗?“宝贝说:”对呀,用黏胶。“我跟着说:”是啊,妈妈在想呀,这黏胶估计不能吃进肚子,要不然可能会去我们肚子里面玩,搞不好会闹。这指甲贴这么漂亮,要不然今天就尝试抱着猴哥哥,不吃它,你觉得可好?“小家伙答应了。在随后的臭美的几天里,确实也开始不吃手指了。慢慢地,大概2个月左右的时间,偶尔有反复,再后来就不吃了。
        虽然最终不是通过讲述一个完整了故事解决了问题,但是《故事知道怎么办》教给的理念告知我,故事来自生活,解决问题的办法来自和孩子生活的每一个陪伴细节。我想,这或许是亲子共度的魅力所在。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6:14
32#
发表于 2018-3-30 22:06:55 | 只看该作者
E26许杨慧--圈妈
问题一: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
说真的,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现细细思来,我觉得两者相辅相成,都重要。如果非要把这两者放在一起选一个重点的话,我觉得是培养宝宝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当孩子从出生到几个月大开始接触书的时候,我觉得给孩子提供有趣的书很重要。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从自己感兴趣有吸引力的书籍开始读起,就不会感到枯燥,容易建立阅读兴趣,为将来长期的亲子共读垫下基础。
当孩子慢慢成长到萌芽有自己简单的想法阶段时,我觉得满足孩子的阅读行为需求很重要。有时候孩子可能对文字没那么喜欢,反而对书上色彩丰富描绘生动的图画更感兴趣,或者其他原因。你可能还没来得及讲文字,孩子已经翻过书浏览到下一页了。以前我纠结过该不该告诉孩子妈妈还没讲完,我们等会再翻好么?后来我觉得有的书就是适合精读,有的就是适合泛读,尊重孩子的想法就好了。
当孩子成长到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断有阅读欲望的时候,我觉得培养孩子的能力很重要。当你不断的想知道为什么的时候,就可以从书中不断的寻找答案,在寻找答案过程中,我们可以把从书中获取的知识放到实qian中,放到体验中。切实实的深入思考,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答案。

问题二:对(自己)家庭或孩子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
因为没有经验,在生孩子之前没做充分知识储备,所以有了孩子后猛补育儿知识,很多书就成了全家大朋友必读的书。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就是崔玉涛的图解家庭育儿。崔玉涛医生被宝妈们称为“崔神”,“宝妈男神”,他的育儿观念我还是比较认同的。书中把育儿的方法讲的通俗易懂,让我们新手父母能看书育儿,从容对待问题,不用一点小事就往医院跑。另外他的行医经验也是我看中的,他很少给孩子开出抗生素药物,普通药物也是少开甚至不开,本着自然养育的理念让我们避免药物滥用和过度治疗。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6:14
33#
发表于 2018-3-30 23:40: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018E22叶晓婉 第一次听说三叶草,是从小鱼妈妈那里得知的。开始并不了解是怎么样的机构,也谈不上是太大的兴趣,只抱着一种想法:孩子爱阅读,我爱孩子爱阅读,也许可以通过这个机构的推荐,选一些更适合孩子的绘本,然后就加入了这一期的故事妈妈。 前几天听了第一次课,是李迪老师讲授的,听完后,开始在想几个问题:我了解孩子吗?我为孩子读书讲故事的目的是什么?我为孩子选对书了吗?等等。 在女儿一岁的时候,我就很有意识地想培养她的阅读习惯,到现在为止,孩子的书架上已经有300多本绘本,并且女儿也真的培养了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现在基本每天她都会主动要求读三四本以上的绘本。李迪老师在线上课堂中讲到:阅读是孩子获取经验的途径。这一点我特别有感触,李迪老师所说的孩子出外玩耍时,看到母鸡会说很多卡梅拉;孩子看到小狗会说是饼干狗,哪些事情该做不该做,会告诉我们哪本书上讲到的。为此我非常感谢这些绘本。 很多时候,我选择绘本的方式一是通过别人的推荐,二是单纯考虑能有教育意义的,能告诉孩子哪些是好习惯和坏习惯的。李迪老师在课堂中确实提及可以通过一本绘本去教育孩子,我觉得对这一点目的上确实自己有点过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常结合孩子日常生活中曾犯的错误批评指出,但孩子流露出的却是不愿意听的表情,而且改正的也并不多。这几天听课后,我在反省,也许自己考虑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太少了。 李迪老师也提到其实亲子阅读也非常注重陪伴孩子的过程,并不单纯是为了教育。在这点上,我可能也忽视了感情的投入吧。  感谢三叶草,感谢所有的义工,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感谢跟我一样结伴前进,为孩子留下美好童年的各位故事妈妈同学。      

点评

发表于 2018-6-21 16:14
34#
发表于 2018-3-31 00:34: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E23周蓓蓓  1. 读书对成人来说是个人涨知识、增视野的事儿,而对不识字的幼童来说则需要大人陪伴带领孩子朗读。一方面,亲子共读可以增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另一方面,通过亲子共读,孩子可以养成读书的习惯、慢慢认识世界从而发现读书的乐趣。我个人感觉和孩子一起读书是放慢生活节奏、享受亲密亲子时光的良好机会。所以说共读是形式,亲子是目的。这样看来,我们的重点一定是人是孩子,书即是工具是辅助物啦!           2. 要说到影响家庭的一本书,我感觉工作成家以后看得多的还是专业方面的书籍。平时闲暇之余也会看一些与兴趣相关的书,影响大的还是做了妈妈以后看得育儿书籍。于我而言《正面管教》这本书给了我很大启发。里面有很多工具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我是一对双胞胎兄弟的妈妈。对于两个精力充沛又性格各不相同的男娃儿来说,经常我会觉心力交瘁……加上家里老人不同的育儿方式,好多时候自己都不能很好的控制住情绪,平和淡定的与娃交流。直到看了《正面管教》学习要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对娃;如果希望娃做得好,首先要他感觉好!当孩子在一个好的气氛中,他就能养成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时亲子悦读就更能给孩子滋养,给妈妈温暖与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4-4 13:54 , Processed in 0.087391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