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三三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些花儿……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4:33:16 | 只看该作者
后生可畏作者:szknife   2007-09-11 14:51 星期二 晴
  孔老夫子不知是看到哪个年轻人很不错,就很严肃地对他的徒弟们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第九》)老先生讲这个话,很有胸襟。确实,未必年轻的就不如老的,老的不要总说年轻的不行。也的确,像我这样到了奔四年纪,还是一事无成,当然不要再指望有人来敬畏你了。
  话是这样说,但如今这年头,老的可以尽量不发话,但心里还是很郁闷的。比如那天偶然看了报纸上一篇新锐韩寒的专访,憋了一肚子屁,到现在还是忍不住要放出来。
  先承认,韩寒的书我一本也没看过。既然没看过,还说三道四,正是那些批评韩寒的老家伙最不明智的地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让我去看这些新锐的书,实在提不起兴趣。没试过怎么知道就不好?这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只能解释说这人年纪大了,保守,顽固不化。
  这回认真看了南都报三个整版的专访(9月9日阅读周刊),发现又受了一回教育。从此后,若去看韩寒的文章,一定要先喝八两五十六度的二锅头,认真地壮壮胆。
  后生实在是可畏。经他这么张嘴轻轻一说,我们这些老家伙(其实也不算太老),前面三四十年简直就是白活了。由不得你不流冷汗啊。
  比如:俺们自认是爱读书的人,甚者嗜书如命,只恨不能读完天下好书。你听年轻人怎么说:“我没有必要看别人喜欢的东西。我自己就是一写书的,干嘛要看别人怎么写呢?”并且,就像开车一样,“我已经开得比别人快,难道我还要去问那些开得比我慢的,说你为什么弄得那么慢?”是啊,谁叫你开车开不过我呢。俺心里想,天天看书,竟然没看过韩寒的书,不喜欢快车喜欢慢车,错了还不知道。
  又比如:俺们每天盯着家里如花似玉的闺女,苦心教她读书认字,早早地算计将来上哪个小学,哪个中学,有没完没了的烦恼。你听年轻人怎么说:“学校其实就是个监狱,把所有的人都关进去,关到20多岁”,然后,“接受一样的启蒙、教育,我觉得很可悲”,并且,“所有的人都学一样的知识其实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这下完了,俺们好不容易找到的自认最正确的儿童教育方式,简直就是虐待。
  再比如:这些天里没事就在琢磨古典哲学,正觉得那些古人真是聪明了不起,智慧真伟大。问到“没有谁的思想是让你折服的吗”?你听年轻人怎么说:“还没有。哲学家也好,思想家也好,我觉得这些人都挺假的。你脑子里这么想,你都不一定能根据你脑子想的去做。”(后面的半截话没明白什么意思。)像俺们这样,还在崇拜智慧的,不管是论勇气,还是论力气,都已经落后的太远了。有危机感啊。
  还有啊,以后可不能乱批评。那些批评韩寒的中国媒体,“都是心理变态”。那些反对韩寒的人,“都是一些心态很有问题的人。我们中国,有很大的一批人,是仇富的,还有一批人,就是看不得你好”。幸好,俺并不知道韩寒有多富,也没有看见他有多好,所以还没来得及“仇”一下。幸甚,幸甚。
  真的是吃了一惊。一不留神,这世界已经变成这样儿了。听韩寒同学在那里娓娓道来,俺的思维经常短路,实在是跟不上。算了一下,韩同学今年二十五岁。二十五岁的人,应该不会信口开河。所以,这一切都是真的。崔健说:“不是你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相差也不过十年啊。俺像韩寒这么大的时候,正闷在七平方的小房间里,琢磨这个月工资能存三百还是五百呢。
  后生实在是可畏。俺畏惧得很。如果现在的年轻人,只有几个韩寒这样的,那还好。可是这位同学现在是一呼百应,俨然偶像啊。如果我们家三三同学长到十六七岁,也觉得韩同学说得对,对俺们而言,实在就是一场灾难。所以,由不得俺不畏惧啊。
42#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4:33:42 | 只看该作者
无风且霾作者:szknife   2007-09-15 23:54 星期六 晴
  天气预报已经是连续第十天“有霾”。上午去逛商场,回来的路上,在滚滚车流之中,看到前方的高楼,已淹没在灰霾之中,景象很是惊心。
  回来查过,霾的定义大致是这样的:“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
  下午时分市区空气的能见度,有个两三千米就了不起了。如此说来,今天已以是严重的灰霾天气。
  傍晚的时候,偶一抬头,发现窗外灰暗的天空中,挂着半轮红色的太阳。“光亮物微带黄、红色”,正是如此。马上去取了相机来拍,但是才一眨眼的功夫,太阳就只剩下一抹红。拍出来的照片,那一小片红色不仔细看,已经看不出来。而整个照片的基色,灰得不成样子。
  

  深圳是个海边的城市,照理说空气的循环应该比较快,能够让洁净的风稀释或者冲走肮脏的空气。连续的灰霾天气,说明这个城市的空气已经无力自救。想起七八年前,每次从广州到深圳来,下了高速,第一件事就是摇下车窗,欣赏深圳的蓝天白云,呼吸深圳的新鲜空气,心中羡慕不已。如今,深圳的天空,已与所有的城市没有分别。
  三三同学从前天开始,睡觉前咳嗽,听得出是喉咙里有痰。又因为不会咳痰,所以咳得很难受。听的人也很难受。今天突然想,她的咳嗽不大像是感冒,是否与越来越严重的灰霾天气有关呢?
  前天报纸上还有消息,本市有两个区的中小学、幼儿园爆发红眼病。妈妈很担心,专门给三三幼儿园的园长发消息,请她关注这个动向。今天在网上查资料时看到一条内容说,1970年,洛杉矶市在128天内有75%的市民得了红眼病。而我们在高中学地理的时候就知道,洛杉矶经常发生严重的“烟雾事件”。这个“烟雾”,不知道是否正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铺天盖地、经久不去的所谓“霾”。学校小朋友的红眼病,是否也是因为这些“烟雾”呢?
  又想,既使是又能怎么样?躲吗?躲到哪里去?于是很无奈。
  这样的灰霾天气,不仅热,而且少风,让人心里也闷得很。《诗经》里有一篇《终风》,据说是怨妇之歌,有一句唱道:“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让我有点不明白:既然有风,怎么会又有霾?后来查《辞源》,才知道诗里的“霾”,说的是“大风杂尘土而下”,大概像是北方的沙尘暴。“终风且霾”,大概不会像这种灰霾蔽日的鬼天气一样,让人失去所有的好心情,所以还可以兴致勃勃地去约会吧。
  
43#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4:34:09 | 只看该作者
奶酪焗饭作者:szknife   2007-09-25 12:22 星期二 晴
  爸爸告诉三三,妈妈今天加班,晚上吃饭就我们俩,你想吃什么?三三说,妈妈煮的奶酪焗饭很好吃。明摆着是对妈妈不回家感到失望。
  爸爸向来对奶酪之类的东西不感兴趣,所以当然不会做什么焗饭。不过想吃奶酪焗饭,还是很简单的嘛。于是爸爸带着三三,冒着小雨在周围的几条街转了整整一圈。三三说,怎么要走这么久啊?爸爸觉得很惭愧,就说,那我背着你走吧。
  最后爸爸终于想到西餐厅才有这东西。爸爸背着三三,又走了很远,才到了“名典咖啡语茶”。在门口一问,还真是找对了地方。原来在西餐厅,奶酪就不用说了,而且什么都是可以“焗”着吃的。
  爸爸给三三点了招牌的海鲜焗饭,又要了一份鸡翅膀,给自己只要了一杯炭烧咖啡。爸爸心里有小算盘:三三吃剩下的,爸爸就够吃了。
  饭上来了,三三一声不响地吃起来。爸爸盯着看了一会儿,才问:好吃吗?三三说,好吃!比妈妈煮的还香!
  爸爸很欣慰。又过了一会儿,鸡翅上来了,三三改吃鸡翅。爸爸把她面前的奶酪焗饭挪到自己这边来,接着吃,果然很香。爸爸想,怎么以前觉得奶酪没这么好吃呢?
  吃完了擦干净嘴,爸爸想让三三总结一下,就胸有成竹地问:觉得今晚吃得怎么样?三三回答:嗯,不错。爸爸追问:哪里不错?三三说:有这么大的沙发椅可以坐,东西也很好吃。不过,如果有妈妈在,那就更好了。
44#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4:34:35 | 只看该作者
怀旧老冰棒作者:szknife   2007-09-27 10:21 星期四 晴
  我们家的女同志爱吃雪糕冰淇淋。说个谜语让三三同学猜:“从前有个小坏蛋,最爱吃小布丁……”不等你说完,三三马上就能回答:“不用说啦!就是三三嘛。”妈妈也爱吃,给三三买雪糕的时候,一般会顺便自己挑一支。
  这一天,一家三口又路过小食店。妈妈向爸爸推荐说,最近出了一种老冰棒,就是小时候吃的那种,可好吃了!于是买了两支老冰棒,爸爸妈妈各一支。三三还是执着地吃她的小布丁。一家人一边吃着一边往家走。
  还真是老冰棒。名字就叫“老冰棒”。不用说是商家打怀旧牌。仔细一看,上边还印了几行字,爸爸后来找到了全文:“难忘的是那一声声引逗馋虫的吆喝,难忘的是紧握着手里的零钱奔出家门,难忘的是手中举着沉甸甸的满足,难忘的是舌尖嘴角那意犹未尽的甜蜜。”做这个包装文案的,年纪至少在三十以上吧。爸爸觉得这段文字虽然写得并不高明,但引人怀旧的目的倒是达到了。
  爸爸小时候,冰棒虽然并不昂贵,却也不是想吃就能买了吃的,所以基本上还是属于奢侈品。只有在大人心情好,看小孩子们实在是馋得慌,才会拿出一毛两毛钱来,让孩儿们享受一回。如果大人心里正烦着呢,或者地里的作物卖不出价钱来,看到卖冰棒的从门前路过,小孩子只能眼巴巴地咽口水。即使忍不住试探着说:“我想吃冰棒。”也会立即被怒眼瞪得手脚都缩回去。
  江汉平原的夏天,正午前后的烈日之下,很少有人走动。坑洼不平的乡村土路,在晃眼的阳光下成了白色,光脚踩上去会烫得跳起来。这个时候,男人们大都光着膀子,找个通风的阴凉地方,放张竹床躺下,在吱吱呀呀的蝉鸣中,四仰八叉地摊开身子,打起了呼噜。女人们则坐在凉快的地方,做点针线。小孩子们早上起得比大人晚,又玩不够,哪里肯睡,却又不敢大声喧闹,凑在一块儿经常也只好发呆。这时候,忽然听到几里之外传来隐隐约约的吆喝:“冰——棒啊,香蕉绿豆冰棒!”听这样的声音,孩子们的耳朵尖得很。大家突然来了精神。于是,受宠一点的就慢慢腾腾地蹭到母亲面前,装作漫不经心地说:“姆妈,卖冰棒的来了。”母亲抬起头,笑一笑,然后起身走到里屋去,从柜子里取出一两张角票子,递给孩子:“不要只顾自己吃啊,一人一根。”接过钱,欢喜得差不多要跳起来。哪里等得及卖冰棒的到自己家门前来,几个人光着脚板,飞快地出了门,就朝吆喝声传来的方向奔去了。
  卖冰棒的戴着草帽,骑着破烂的自行车。自行车的后座上,绑着一只泡沫塑料的箱子,箱子面上捂着花布面的旧棉袄。冰棒就放在箱子的里面。小孩子们找个有树荫的地方站住,对着自行车大喊一声:“冰棒!冰棒!”自行车就朝他们开过来,停在他们面前。卖冰棒的人放稳车,把草帽掀到脖子后面去,露出一脸的黑汗。接了钱,听清了孩子们的要求,就把花棉袄揭开一道缝,先打开圆形的盖子,然后把手伸进箱子里去。孩子们紧紧地围着自行车,有的还踮起了脚来往箱子里看,当然是什么也看不到。卖冰棒的把油纸包着的冰棍一根根掏出来,然后盖上盖子,捂上棉袄,戴上草帽,骑上车,依旧继续沿着大路往前去。烈日下继续不停地吆喝:“冰——棒啊,香蕉绿豆冰棒!”声音还是那么悠长,在安静的午后传得老远老远。
  孩子们一人手里捏着一根冰棒,小心地去掉纸包装,先把小木棍边上已经融化冰水“哧溜”一声吸到嘴里去,然后再绕着圈慢慢舔、慢慢吸,没有谁舍得用牙一块块咬着吃。淌下来的冰水,也决不会让一滴掉到地上去。就这样,几个小人一边吃着,不说话,摇摇晃晃往家里走。还没到家呢,手里就只剩下了小木棍。
  到下午三四点钟,太阳没那么毒的时候,大人们又该下地干活了。农忙的时候,孩子们也要下地帮手。卖冰棒的人中间有能吃苦的,就把自行车推到田间地头去吆喝。大人们干了一气上来歇息,有时候也会照顾一回他们的生意。当然,有时候只是买给孩子们吃。
  爸爸老家的房子刚好在村子的最东头,再往东就是江堤了。卖冰棒的打西边过来,走到爸爸家门口,就会慢下来歇一歇,然后推着车子上堤坡。赶上下雨天凉,冰棒的销路不好的时候,或者天色已晚,箱子里的冰棒化得厉害的时候,卖冰棒的人往往会苦着脸,把箱子里剩下的冰棒雪糕全部贱卖了。印象中这样的便宜爸爸兄弟姐妹们拣到过好几回。从箱子里小心翼翼地掏出来的冰棒,因为融化得太厉害,小木棍已撑不住。于是就放在小瓷碗里拿勺子舀着吃,吃到最后就喝冰水。遇到这样的机会,终于可以多吃一点,可是味道却总是觉得差了一点。
  那时候,雪糕和冰棒是有区别的。雪糕比冰棒贵,冰棒五分钱一根的话,雪糕要八分或者一毛。因为雪糕里放了牛奶,吃起来味道比冰棒好得多。雪糕和冰棒,都只有绿豆、红豆、牛奶、香蕉等几种花样。牛奶冰棒就是无色或者乳白色的冰棍,现在想起来,那里面最多兑了一点奶粉,牛奶估计是没有的。所谓香蕉冰棒,也不过是调了些黄的色素。那些冰棒,有时吃起来没什么味道,有时却会甜得发苦,我们猜想是因为糖精搅得不够匀。不管是雪糕还是冰棒,都和这“老冰棒”一样,硬硬的。所以北方叫“冰棍儿”,就比“冰棒”要形象得多。后来出了一种膨化雪糕,奶味重一些,吃起来口感更软。可能就是这种雪糕,变成了现在三三同学爱吃的小布丁。至于冰淇淋,初中学英语知道有icecream这个东西,真正见到它的模样,还是上了大学之后。
  后来长大了一点,经常有一点点自己的零花钱,但似乎嘴也没有那么馋了。曾有一回,几个小伙伴一起钻进镇上的冰棒厂,在轰隆隆的机器声里,去看冰棒是怎么造出来的。上了中学,放暑假的时候,爸爸还生过去卖冰棒挣钱的念头,甚至连用什么箱子,盖哪件乱棉袄都想好了,后来不记得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做成。
  再往后,冰棒就随着年龄的增长淡出了视线。只有一年,还在谈恋爱的时候,冬天去东北,在火车上听到有人吆喝:“冰棍儿不好意思啦!冰棍儿不好意思啦!”一问才知道,叫的是“冰棍儿五毛一支”。普通话不好,让人很是笑话了一番。后来又在街边小摊上,看到有各种各样的冰棒堆着卖,就像南方卖水果一样,很是新奇。原来,南方人到了冬天不吃冷饮,而在北方,外面冷屋里热,人们照吃不误,而且卖的时候还方便,不拿箱子捂着也化不了。
  现在,又吃到了老冰棒。叫“老冰棒”,是因为它曾经被认为不够新。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隐退的。现在加了个“老”字,重出江湖,据说卖得特别好。不能不说是商家的聪明。或许有很多人因为怀旧,像三三妈妈一样买了来吃。至于味道,爸爸觉得,再怎么样,也没有小时候吃的冰棒那么诱人。
45#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4:35:29 | 只看该作者
亡羊补牢作者:szknife   2007-09-28 14:34 星期五 晴
  隔几天,三三同学就会把幼儿园教的唐诗宋词,回家背给爸爸妈妈听。有时候背着背着卡住了,三三就拿眼睛看着妈妈:“后面是什么?”妈妈就看着爸爸:“后面是什么?”爸爸眼睛没地儿放,只能东张西望。
  说起来让人笑话,爸爸妈妈还都是正儿八经中文系出来的!明明是很出名的诗词,偏偏就是想不起来下一句。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爸爸妈妈的书实在是没读好。幸好,三三还不知道这个秘密。要不然,爸爸妈妈脸面上真的是一点光也没有了。
  所以,爸爸很有危机感,决定找出大学的课本狂补诗词。俗话说,亡羊补牢嘛。爸爸不明白的是,那羊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呢?又莫非,那圈里原本就一只羊也没有?
46#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4:53:09 | 只看该作者
亡羊补牢作者:szknife   2007-09-28 14:34 星期五 晴
  隔几天,三三同学就会把幼儿园教的唐诗宋词,回家背给爸爸妈妈听。有时候背着背着卡住了,三三就拿眼睛看着妈妈:“后面是什么?”妈妈就看着爸爸:“后面是什么?”爸爸眼睛没地儿放,只能东张西望。
  说起来让人笑话,爸爸妈妈还都是正儿八经中文系出来的!明明是很出名的诗词,偏偏就是想不起来下一句。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爸爸妈妈的书实在是没读好。幸好,三三还不知道这个秘密。要不然,爸爸妈妈脸面上真的是一点光也没有了。
  所以,爸爸很有危机感,决定找出大学的课本狂补诗词。俗话说,亡羊补牢嘛。爸爸不明白的是,那羊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呢?又莫非,那圈里原本就一只羊也没有?
47#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4:53:41 | 只看该作者
巧克力三三作者:szknife   标签:生活2007-09-29 11:03 星期六 晴
  早上准备起床的时候,三三打了个喷嚏。爸爸说:“麻烦了,你昨天那个奶昔吃坏了。着凉了吧?”
  三三半睁着眼,哼哼着说:“吃得不多,才一杯。要是吃很多很多的话……”
  “那就变成冰人了!”爸爸接过话头去。
  “呵呵,那就不用吃雪糕,吃我就可以了。”三三自己笑起来。“还是巧克力味儿的。……嘿嘿,我本来就黑嘛。”
  从三三几个月大开始,妈妈每天带着她在外面到处转悠,浑身晒得黢黑。没想到,大了也没见长白回来。叔叔阿姨们背后悄悄地说,爸爸妈妈都挺白啊,为啥这小姑娘皮肤生得这么黑。考虑到要照顾自尊心,这样的议论一般都不会让她听见。原来,三三心里倒是坦然得很。
48#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4:54:34 | 只看该作者
桂林记游之一作者:szknife   标签:旅游2007-10-08 14:03 星期一 晴
  在国庆七天的安排问题上,我原来的想法是,哪里也不去。于是起了争论。争论虽然没有结果,但是无形之中我已经背上了罪名:懒惰,无聊,乏味,如此等等。长假前一天下午,一回到家,我们家领导就把一大摞打印纸递到我面前。拿过来一看,全是地图、攻略之类。于是我再无争论的欲望。事已至此,出门的理由已经很充分:第一,除了长假没有长假;第二,说不定什么什么呢;第三,谁叫你没当上领导。最终,明明知道“黄金周”出游是个错误,还是出了门。
  这一回是桂林。一家三口,除了我,其实都已经去过,并且有人还去过两次。之所以还要去,一是觉得太好了没玩够,二是因为我没去过。
  10月1号中午兴致勃勃地出发,5号晚上疲惫不堪地回到家。大睡两天,再不去想游玩的事情。写游记,到现在也找不到合适的心情。
  
  ○风景之龙脊
  选择桂林作为目的地的时候,领导的倡议是这样表达的:我们去龙胜拍梯田吧?言外之意,是为了照顾我这个“照相爱好者”。在桂林的第一站,就是龙胜的龙脊梯田。
  2号下午,在狭窄的山路上转了几个小时之后,终于见到了向往已久的龙脊梯田。我们住的平安寨平安酒店,窗口就可以望见梯田。一层一层,满是即将收割的金黄水稻。远远的山头上,田埂间,到处是晃来晃去的人影。太阳已经下山,远处雾蒙蒙的,空气并不通透。站在窗前,草草地拍了几张。
    

  天快黑的时候,一家三口走出酒店,漫无目的地转悠,往山坡的高处而去。一直上到“七星伴月”的观景台。一路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半山的平台上,有人拿三角架支着相机,对着山下的大片梯田。原来当地人在梯田的埂上圈上了彩灯,到了晚上会把灯点亮。我想起了凤凰古城的夜晚,挂满彩灯的吊脚楼。把稻田也用彩灯圈起来,这种到了极致的荒唐,或许是一种善意,但是背后隐藏的却是世俗的欲望。
  

  站在高处往下望,稻田隐没在黑暗之中,而山坳中的那一片木楼,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夜风渐凉,我们下山往回走,不断地与上山的人擦肩而过。沿着简陋的台阶,隔一段路就吊着一个照明的灯泡。我们家领导说,上次来的时候,这条路上漆黑一片,所以手电是必备的。现在,进步了。望着远处黑暗中的山影,我们说起了萤火虫。正说着,路边恰巧就有一只萤火虫飞过,赶紧叫三三看。可那一点萤光一闪就不见了。沿路一直寻下山去,却再也找不见第二只。
  

  第二天清晨五六点钟,在喧闹声中再也无法入睡,索性起床,一个人背了相机出门。天色尚暗,木楼客栈的窗口,大多亮起了灯。山道上人流已是络绎不绝。原来,他们要去高处看龙脊梯田的日出。
  沿着昨晚上山的路,我慢慢往上走。云层很厚,东面山脊上的天空,有亮亮的一小片。但不像是看得见太阳的样子。快到山顶的时候,看到上面已是人头攒动。还在闪光灯的亮光一闪一闪,不知道能拍得到什么。我找个缝隙停下来,天已经亮了,远远的山间有小片的云雾在飘。
  

  看天上云的模样,估计日出是看不到了。我旁边的两个人,背上来的器材,装满了一个大大的箱子。我瞟了一眼,135、中画幅机身好几个,镜头一堆,正在往角架上装的,似是一部俄产的摇头机。我心想,比我冤多了。在龙脊梯田看日出,竟然也有这么多人,颇有黄山观日出的盛况。
  

  眼看着挤在山头上毫无意义,我决定不等那太阳爬山了,沿着半山一条小路往前走。走了一段发现,原来还是一条观光路,一直通向昨天在平安酒店窗口望到的那个山头。在这条路上,可以看到不同角度的梯田和平安寨。如此一路走过去,又从梯田间的小路下了山,穿过寨子回到酒店,时间已到了八点半。那俩人早已起床,连简易的早餐都已经吃过了。
  

  以前看到的关于龙脊梯田的图片,多是在春耕时节拍下的。天光映在灌了水的梯田里,再有二三农夫扶着犁挥着鞭的小小的身影,就有了壮观的感觉。这一回身临其境,转遍了平安寨,却并没有产生一丝的激动,是因为看到的与想象的差得太远吗?
  一路上我在想,梯田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人为了生存,无奈之下想出来的办法。生活在深山的先民们,一定梦想过拥有成片平整肥沃的土地。梯田,凝聚着生的艰辛和悲情。而在梯田上种水稻,则是智慧的灵光闪现。不管收成如何,可以享受到大米饭这样的奢侈品,都是一种快乐。所以,龙脊梯田,又隐含着生的乐观和超越。今天,当所有的这一切变成一件供人欣赏标本,它天生的沧桑,却被当作另一种与生存毫不相干的美感而受到称道和追捧。据说,旅游产业发展起来之后,当地农民不愿意再下地种田了,后来还是政府出面动员,才有了现在满山的稻谷。我生长在平原,稻谷是我最熟悉的作物。仔细一看,梯田上那些风光的稻子,其实已经被它们的主人所疏远。主人们忙着赶在旺季多拉几个客人,多赚一点小费。当地的山民们是现实的,他们最终又让梯田回归到了生存本身的意义。
  

 (待续)
49#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4:55:02 | 只看该作者
桂林记游之二作者:szknife   标签:旅游2007-10-09 13:40 星期二 晴
  ○风景之漓江山水
  
  上了贺州往平乐的高速公路,路两边小山的体貌形状,就已经在告诉你,桂林已经不远了。这些相互独立的小山,突然从平地里拨起来,陡峭地长上去,灰色的岩石缝隙间,长满了低矮灌木。走近了还可以发现,山脚下往往会有洞,有的洞口甚至装了门。有按捺不住兴奋的,就把车停在路肩上,取了相机,拿路边盛开的小黄花当前景,对着小山一通咔嚓。进入桂林,更不用说,满眼望去,都是如此形状的山,一座一座,密密地聚在一起。翻过书才知道,它们有一个形象的学名:岩溶峰林地貌。
  在龙脊住了一晚,第二天逃也似的出来,从龙胜经桂林往阳朔,原路返回。下午四五点钟,从321国道转入前往杨堤的小路。路的前方,就是连绵不绝的“峰林”,感觉就是要走到这座林子的深处去。乡间的小路,两边绿树成荫,空气十分新鲜。不时有三两只牛,悠闲地在路的中间踱步,对后面来的汽车视若无物。什么叫牛?这才是真牛!
  小路的尽头,就是杨堤。这是漓江边上的一个小镇子。徘徊一阵之后,我们在江边的一户人家落了脚。安顿下来,一家三口沿着漓江边新修的水泥路,漫无目的地闲逛。从下游返回桂林的旅游船,一艘接一艘突突地开过去,时不时相互间还用汽笛声聊聊天。
  “嘟嘟——嘟——,今天真累呀!”
  “嘟——嘟嘟——嘟——是啊,人太多了。”
  江水虽不浑浊,但也并不能说清澈。河滩上的鹅卵石,近处随着船只掀起的波浪起伏的水草,都像蒙上了一层泥。一位上了年纪的老汉,独自撑着小竹排,正沿江打捞水面上漂浮的红色垃圾袋和白色泡沫饭盒。
  

  一条小路,通向江中心的一片树林。树林里有盖了一半的水泥房子。从墙上模糊的字迹判断,大概是一个叫“月亮岛”的旅游项目,不知道什么原因烂了尾。
  看不到太阳落山的方向。天色慢慢暗下来,江对面山峰和峭壁的身影渐渐模糊。仍然有大的小的旅游船机动船突突地在江面开来开去。一群鸭子摇摇晃晃地从河滩爬上来,赶鸭子的老头挥舞着双手,在后面“噢噢”地撵。
  

  第二天清早,七点多钟,我们乘渡船越过狭窄的河面,在对岸坐上小竹排,开始漓江泛舟。江面上已经有不少的竹排,上面坐着三三两两的游客,向下游漂去。江滩上,玩徒步的“驴友”们搭的帐篷还没有拆掉,有的已经在生火煮饭。
  江水缓缓流动,两岸的山峰,与昨日所见并无不同。太阳隐藏在厚厚的云层中,只在云缝间露出一片亮光来;稍远的山峰都罩在蒙蒙的雾气里,看不出翠绿的颜色。虽然没有风,可是水面也看映不出著名的山峰倒影。开竹筏子的师傅,用不甚熟练的普通话为我们做解说,前面是“鲤鱼挂壁”,那边是“八仙过海”,那座山是“神笔”,这个小村叫“浪石”……我们就跟随他的指点,不停地“哦”,“是哦”。遇到好的风景,师傅就把机器关了,让我们好拍照。正慢悠悠地往下漂,忽然一群队形整齐的鸟从我们的头顶飞过,引起一阵惊呼。黑色的鸟,脖子上有一圈儿的白。开船的师傅说,是乌鸦。怎么会是乌鸦呢?疑惑之间,突然有一只黑鸟滑向水面,轻轻一点之后飞向岸边,停下来,大约是捡到了一条死去的鱼。
  

  不知不觉,前方已是“九马画山”,阳光这时候从云层中露出了脸,让本来就看不清的画壁,更是被雾气包裹,只看得到山,看不到画。原定的行程到此为止,在河滩上留连了一会之后,我们原路返回。“九马画山”在我们身后越来越远,那九匹马仍然不知道藏在哪里。
  

  小时候我们就会念叨:“桂林山水甲天下。”几十年后,终于得以一见,如同完成了一件任务。桂林的山,它的长相已足以称奇。这么多的小山峰聚在一起,然后再有一条温顺的河在山峰之间绕来绕去,山与水的交融,果然是天衣无缝。可是,这样的山水,仍然不能让我有动心的感觉。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即便是有差错,应该也是出在人身上吧。
  我们家的小朋友尚不识字,没念过“甲天下”,所以一路上只顾埋头琢磨怎么才把脚伸到水里去玩,风景似乎完全与她无关,所以一路上甚是开心。倒是大人们,有许多感慨,有一些麻木,有一点惆怅。
50#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14:55:30 | 只看该作者
桂林记游之三作者:szknife   标签:旅游2007-10-10 12:32 星期三 晴
  ○平安就好
  
  回到家的第二天,在报纸上看到消息,6号早上,京珠高速湖南湘潭耒阳段往南方向发生油罐车爆炸事故,高速公路封闭,107国道上被塞住的小车,有九成是广东牌照。最严重的,堵了12个小时,方便面卖到20块一盒。想到那些等着回家的人被困在路上的郁闷和绝望,突然觉得自己能坐在家里的沙发上看报纸,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黄金周,自驾游,你以为真是那么好玩吗?
  出发那天,因为是下午时间,错过了高峰期,倒还算顺利。只是在三水下了高速之后,网上找来的攻略没说怎么转上去四会的路,因此在市区多转了两圈。不紧不慢地赶到广宁,天还没黑,立即收兵。第二天,六点钟就出发,一路顺风满帆,过怀集,进广西,到信都吃早餐的时候,刚刚八点多钟。
  

  一家人打开车窗吹着风,说说笑笑,心情不错。看看快要到贺州了,突然发生了意外的情况。前方路边有一群行人,于是减速。不料有个农妇模样的中年女人,径直走到了车的正前方,伸手拦车,嘴里似乎还在说着什么。我的第一反应,是遇到了精神病人,马上停住车。这时那女人开始拍我的车窗,一边拍着,嘴里念念有词。我这才明白,她是在要钱!我按喇叭,试图启动车子摆脱纠缠。没想到那女人开始大叫着用力猛拍车的前盖,并且用手扳住左侧的倒后镜,然后拿额头往车挡风玻璃上一下一下地撞!情急之中,我拿了十块钱,把车窗摇下一条缝,递了出去。又没想到的是,那女人接过钱,继续拿手拍车。这一回,我听懂了她说的话:“给我五十,给我五十!”领导在后面,着急地叫:“倒车,倒车!”(她以为倒车就可以摆脱那个女人。)正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那女人突然停止袭击,一闪身走了。于是,赶紧加油逃跑。如此出乎意料的突发事件,让本来热闹的车里突然安静下来。车又走了好长一段,我心里仍然是魂魄未定。直到上了贺州的高速公路,领导才说了一句有意义的话:“还是高速好,最少不担心有人拦车。”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那一幕真是一场惊魂记。并且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有如此离奇的讨钱方式?
  转上桂梧高速,发现居然限速120公里,这可是广深高速之外所见的第一例。比广深强的是,桂梧车少,可以真的跑到120。路边的风景也不错,突发事件带来的阴影渐渐散去。下了高速,省道上的车多得不得了,拖拉机,摩托车,大货车,大客车,挤得满满当当。
  

  路牌指示,阳朔就在不远的前方。一家人开始算计是在阳朔还是桂林吃午饭。没想到,又出现了意外。一辆粤S的奥迪,本来走在我们前面,后来被我们超过,这时突然跑到前面闪灯示意我停车。我停下车,奥迪车上下来三四个青年男子。有一个怒气冲冲地对我说:“你蹭到我的车了,知不知道?”我马上想起来,前面超车的时候,发现对面有车来,马上回位,方向打得很急,应该就是那个时候的事情了。一看车,果然是奥迪的左前角上有一片脱漆,大灯上有几条刮痕。我们的小狮,右后侧角上蹭了一片黑。想想是我的错,马上道歉,消气。“怎么办?你知道奥迪的配件很贵的啦。”知道不知道,无非就是讲数。大家都知道赔钱应该是保险公司的事,可又都知道叫保险来不现实。讲了半天,最后还是我们家领导决定让一大步,多给点就多给点吧,弄完走人。让了好大一步啊。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好心情,又被这个插曲一吹散尽,心里面那个郁闷啊。一时间,甚至对手中的方向盘都失去了信心。
  接下来的路程,再不敢随性,坚决贯彻能慢不快的原则,谨慎超车,能让则让。一路上,照例满地都是广东的ABS,开得飞起来,挤来挤去的,不用看车牌,就知道是粤字头。其实,超来超去,最后还是差不了几步。所以,你在后面闪我我没看到,骂我我没听到。我坚决不着急。一言以蔽之:好脾气。
  

  上龙脊梯田的时候,平安寨的停车场满了,车子沿着山路一溜停过去,只能走路上去。下山的时候,出口堵得死死的,下不去,上不来。好不容易出来,迎面一队一队的粤A粤B正乐不颠儿地往里开进。里面不可能停得下,不知道他们最后把车往哪儿放。我们又开始庆幸,走得及时啊。
  返回的途中,看看离家近了,却在广州上北环的收费站又排了半个小时的队。上了广深,每走一段时间,都要塞上一会儿。原来计划七点半到家,结果九点半才进了同乐关。真的是,身心俱疲。可是现在回头想来,这次桂林之行往返1516公里车程,虽然有这些小小的波折,只和那些在107国道上的车龙里度过12小时的人想比,我们就已经是非常幸运了。
  在广深高速上停停走走的时候,我一边咬牙坚持,一边在心里念叨:平安到家就好,平安就好感。平安无事,是多么的可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3 22:19 , Processed in 0.076795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