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11041227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9中级班第四次故事会(爱心树)作业帖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9-12-17 21:32:10 | 只看该作者
C06 刘东花

《脱不下来啦》  故事会方案
故事会基本信息
    间:19128
    点:罗湖图书馆
    工:刘东花
故事会主题:开心尝试
    本:《脱不下来啦》  

故事简介:
《脱不下来啦》  
衣服脱不下来啦,怎么办?

故事会流程
1 是否有热身活动?如果有,是什么活动?请简单描述
儿歌《我爱洗澡》暖场,和孩子们唱起来跳起来。

2 以什么样的方式围绕主题讲述故事?比如故事妈妈边讲边与孩子互动or主要引导孩子来讲or角色扮演的方式or……
边讲故事边与孩子互动,提问一些问题。

3 围绕主题,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可能问到的问题有
1) 小朋友们你们自己会穿袜子吗?
2) 会穿衣服脱衣服吗?
3) 衣服脱不下来怎么办?
4) 哎呀,如果衣服一直脱不下来,又口渴了,怎么办呢?小朋友们给我想想办法?
5) 哎呀,小猫来挠我,好痒啊,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快点帮帮我啊
6) 小朋友们,为什么我又穿不进去了啊?哪里出了问题?
7) 要是我一直穿不进去,怎么办呢?
4 是否有延伸活动?如果有,是什么?请简单描述
1. 穿衣服和脱衣服这么麻烦,如果我们有容易穿容易脱又很好看的衣服就好了。而且有些朋友还比较特殊,它们穿衣服也比较麻烦。请小朋友们给长颈鹿,豪猪,刺猬和设计容易穿容易脱又很好看的衣服。
2. 小朋友设计以后,请他们来分享讲解一下自己的作品。

52#
发表于 2019-12-17 21:39:16 | 只看该作者
C06 刘东花

《脱不下来啦》  故事会总结

  暖场儿歌《我爱洗澡》热身很好,小朋友们跟着音乐动起来,刚好那天比较冷,孩子们动起来气氛就热烈很多,进入很快故事会情绪。

        故事会过程互动不错,因为故事本身很贴近小朋友们的生活,而且3-6岁小朋友们正好处于这个自己练习穿脱衣服和练习生活自理的阶段,所以小朋友们看到脱不下来时,笑得很开心。这时切入问题,小朋友们的回应也都不错。

         在故事会过程中,有一个比较大的孩子,已经自己可以穿脱衣服自己可以自理的孩子,故事会过程不断很大声地说:不合理!他为什么有吸管呢?谁给他的?。。。猫怎么在他头上的?。。。。因为他很大声提出质疑,所以我先给了他一个回应,但我没有正面回应他的问题,我说等讲完故事再来讨论。但讲完故事以后我们直接进入延伸活动环节了。现在回想一下,我觉得可以发挥这个小朋友的热情,让他上台来请他给其他小朋友们演示一下如何脱衣服穿衣服,衣服卡住是什么感觉。然后还可以再请另外一个小朋友上来,让他帮这个小朋友穿和脱。这样不仅让他感觉他的问题受到了关注,还可以把他临时作为故事会延伸的方式。但当时自己控场能力和机智不够,只想到如何让这个声音不要妨碍故事会,还没有学会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故事会的不可控因素很多,还需要多摸索多思考多应变。

        故事会的延伸是给刺猬豪猪长颈鹿和设计衣服,但这个延伸活动最后演变成简单的画画,只有一小部分的孩子给长颈鹿和设计了衣服,而画出来的衣服也都是很常见的衣服样子,而3岁左右的孩子还不会画衣服,更谈不上设计。虽然我在孩子画的过程中和画完后有去了解孩子的构思和想法,但孩子并没有按延伸的目标去解说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所以我觉得没有达到延伸活动的目的。

       对于延伸活动的设计,首先是这次故事会孩子年龄3-8岁跨度比较大,大家理解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第二,孩子比较多,没有掌握好如何引导孩子在阅读中说来听听,尤其时对于小的孩子,理解水平比较有限,所以不太适合开展说说。第三,延伸时间比较短。如果要孩子来说说,应该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孩子来思考和表达。

  延伸活动可以改成打印刺猬豪猪长颈鹿等让孩子们涂颜色或者在动物身上直接画它们的衣服。涂颜色相对于小的孩子来说比较容易执行,而大的孩子也可以再另外一个更高的空间发挥。










53#
发表于 2019-12-17 23:32: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城市蓝天 于 2019-12-18 22:08 编辑

F05周国凤

《 这是苹果吗 也许是吧》故事方案


时间:2019年11月26日下午15:40-16:25
地点:北京金色摇篮幼儿园中四班
主题:关于苹果的想象力
主讲人:周国凤
绘本名称:《 这是苹果吗 也许是吧》
招募年龄:4-5岁
参与人数:20-35人
形式:故事讲述+编制一个关于苹果兄弟姐妹的故事
准备材料:苹果一个
故事会方案:
作品解读:吉竹伸介的书大多都是脑洞大开、无厘头,当拿到这本书时就被这些可爱的图案和丰富的想象力所征服。回家给小儿子看,小家伙翻到苹果的兄弟姐妹的页面时整整玩了一个晚上,之后几天晚上都是如此,这是一本不管大人还是孩子人见人爱的书。
故事目标:
1、让孩子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2、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            
活动流程:
一、导入:
拿出一个真苹果,问:这是苹果吗?你确定?用反问的方式引入故事


二、故事讲解中的提问:
1、各种家电可以设计成苹果形状吗?比如什么家电?
2、 苹果星人跟大家说了什么?

三、延伸活动:
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语言,编制一个关于苹果兄弟姐妹的故事

54#
发表于 2019-12-17 23:32: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城市蓝天 于 2019-12-18 22:06 编辑

F05 周国凤


《这是苹果吗 也许是吧》故事会总结


    和幼儿园老师约定每周二下午去小宝班上讲一次故事,今天是第三次故事时间。孩子们看到我去都特别的热情,围着我不停的叫“燊燊妈妈”,小女孩很善解人意,还把自己获得的小贴纸贴在我的衣服上。

一、故事会记录

故事导入,看看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拿出一个苹果,大家一看“苹果”这是苹果吗?孩子们很肯定的回答“是”。我继续问,这真的是苹果?不是梨吗?不是草莓吗?孩子们开始犹豫地笑着说“是苹果”,我肯定的说:嗯,是苹果,可是今天我们读的这本书《这是苹果吗 也许是吧》会告诉你不一样的答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翻开环衬,孩子们看到了苹果足球、苹果地球仪、苹果网球、苹果雨……这是苹果吗?是,那它还有可能是什么呢?我们继续往下看,正式进入故事环节,当看到一个苹果里有很多零件时,我问大家,电视可以变成苹果吗?那还有什么电器可以变成苹果?于是孩子们说:苹果电饭煲、苹果机器人、苹果扫地机、苹果风扇…..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都争着回答,起初我是很害怕这样乱哄哄的场面,后来幼儿园老师给了我一些建议,比如:让我看看哪个小朋友坐得最端正就让哪个小朋友回答。呵呵,这一招真的很管用。当看到苹果长大被设计成了房子,孩子们看到了秋千、吊床、望眼镜、红旗….有孩子说:我长大也要一个这样的苹果房子。看到苹果发型,孩子们激动的离位,用手指着书上告诉我自己喜欢的发型。最好玩的是,苹果星人与孩子们的对话,我把苹果拿到孩子们的耳边,询问孩子苹果星人跟他说了什么?答案不同:“嗨,你好!”,“吱吱呀呀”,“你在干嘛?”“这里好多人啊”“这里好热啊”“我能和你玩吗?”……..小朋友沉静在和苹果星人的交谈中。说到苹果有灵魂时,我让几个小朋友上来演示了伤心、害怕、听到表扬时的表情,可能我描述的不是很到位,孩子们还不能很到位的表现这些表情。当看到各种各样苹果的兄弟姐妹时,孩子大笑大便果、火锅果、眼罩果、胡子果…..故事会到了沸腾的时刻,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可能以最快的速度讲解苹果从太空近到身边,从原始时代到现代、从天上到海底、从火山到北极…..的足迹,苹果无处不在。最后回到现实苹果只是一个普通的苹果,这个故事仅仅发生在主人公放学回家吃苹果的这段时间。小朋友们爱吃苹果吗?酸的、辣的、硬的、黏的,放学回家也吃一个苹果吧。故事的延伸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完成。小宝回到家编的故事,在苹果城市中,有宝塔果、城门果、金字塔果,超市里摆着菜花果、香蕉果、释迦果、红苹果、红椒果、甜甜圈果、冰激凌果、软糖果、面团果……
二.故事会反思
1、孩子们很认真的听故事,互动性也很好,有时一窝蜂的回答问题,不知道叫谁回答好,如果都要照顾到就会费时间,起初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些左右为难,经过几次故事会,经验告诉我试着下一轮问题再讲别的孩子。
2、自己站的太高,孩子们都仰着头在看绘本,所以下次要坐着和孩子们讲故事。
3、时间有些紧,延伸活动不能展开。
.






微信图片_20191218212853.jpg (67.08 KB, 下载次数: 135)

微信图片_20191218212853.jpg
55#
发表于 2019-12-18 01:3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伶伶妈 于 2019-12-18 23:55 编辑

A05 肖玉珠   《这是苹果吗  也许是吧》小童故事会方案

一、故事会时间:2019年12月18日 12:00-12:30
二、故事会地点:增城区南香山小学
三、故事会主题:苹果的无限可能
四、参与年龄:6岁至8岁
五、参与人数: 一(6)班全体小朋友 41人
六、主讲人:肖玉珠
七、故事义工两名(秩序义工及摄影义工各1名):班主任
八、故事会选书
  1、 《这是苹果吗 也许是吧》——主讲人:肖玉珠(罗孔伶妈妈)
2.【内容简介】
《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是去年度日本MOE日文绘本屋大赏第一名。一出版后接连获得各种儿童书和美术类大奖,在童书界受到高度的肯定。此书不仅适合喜欢观察的小小孩,也适合想象力正在起飞的大小孩,更适合因家事操劳和工作忙碌而几乎丧失想象力的爸爸妈妈们……。一颗普通的苹果,在孩子眼里,可能有上百种不同的想象。

《这是苹果吗 也许是吧》绘本解读:
       一天放学回到家,看到桌子放了一个苹果,从而引发的各种想象,从苹果是什么样子?(从它的外形)到它是怎么来的,再到它有什么用?把三个哲学终极问题在这个讨论中都涉及到。然后在故事讲述过程中,也带出这三个线索。
      
六、故事会基本流程
1、   三叶草故事妈妈自我介绍:
小朋友们,大朋友们,大家中午好!我是三叶草故事故事妈妈肖玉珠,罗孔伶的妈妈,大家可以叫我珠珠阿姨,很高兴在这里给小朋友讲故事,看到小朋友有点兴奋紧张又很期待,期待和小朋友们分享这个的故事!
介绍三叶草(三颗心童心,慧心,爱心,)

2、 故事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吉竹伸介:绘本作家、插画家,1973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吉竹伸介小时候是个怕生、内向的孩子,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后来因为想当一名制作电影道具或玩偶的手工艺人,学了筑波大学艺术研究科的综合造型专业。毕业后,他进入一家游戏公司,为了缓解压力,常在工作间隙画插画,30岁时出版了自己首本插画集。
在成为两个孩子的爸爸之后,吉竹伸介40岁时出版了首部绘本作品《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孩子能从中感受到“自由想象”的乐趣,一个人也可以乐呵呵地读下去。这部绘本获得3000位日本一线店员评选的“MOE绘本书店大奖”第一名、12万日本小学生评选的“我喜欢的童书”总决选第三名、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美术奖。由此,吉竹伸介成为绘本界备受瞩目的作家。
此后,他又陆续出版了《好无聊啊好无聊》《做个机器人假装是我》《后来呢后来怎么了》《脱不下来啦》《揉一揉啊捏一捏》等绘本,作品长期位居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总销量超过100万册。他的绘本已被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语言,深受世界各国读者喜爱。
译者简介:
毛丹青,旅日华人作家。1962年北京出生,1985年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987年移居日本,从1999年开始双语写作,曾获日本第28届篮海文学奖,其日语作品被多次用于日本大学高考试题,在日本有固定的书友会,获奖著书曾分别由日本放送协会(NHK)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连续朗读播放。
3、  故事讲述
开始导入故事情节:
(1)1. 开场 数123 ,“2”用拍手表示,看时间,时间够的话就做暖场游戏
  (2)) 用南瓜灯引出苹果,导入故事正题目。
(3)导入环衬
苹果是什么:是足球,地球仪,网球,雨,当成椅子
,一双鞋,保铃球,汽车的轮子,台球,汉堡,冰激凌,手套
   (4)按顺序讲述故事:包含苹果的前世今生(特点、来源、用途)
问题讨论:
1. 除了苹果它还可以是什么?
2. 它从哪里来 :
3.它又到哪里去
4.你喜欢哪种发型
5.更喜欢哪种水果,用自己喜欢的水果,按苹果思路也可以编一本书。(不作硬性要求)
  
4. 延伸阅读
《好无聊啊 好无聊》
《脱不下来》  
《揉一揉 捏一捏》


5、延伸活动:
    书中自带的, 这个苹果也许  把这个补充 完成,用自己的想象力。
6、合影



7.材料:
书本(包括延伸书);PPT发给老师,确认能播放后再出发:绿领巾,苹果,小纸带(遮掩苹果用的)



56#
发表于 2019-12-18 01:37: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伶伶妈 于 2019-12-18 23:57 编辑

A05 肖玉珠   《这是苹果吗  也许是吧》小童故事会 反思总结

     一、  我的担忧
      去学校给孩子们讲故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是去小学讲,那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每次讲故事之前呢,都会有各种的担忧,担心出现各种无法预料的状况,这回,感觉还是挺好的,毕竟孩子上了小学以后,比较懂事了,可能故事也比较吸引他们吧,孩子们在这一整个故事的过程中还是很配合,也很积极的去回答问题的,所以我的担忧是有点多余了。再加上学校有活动的时候,我都会比较积极参与,跟孩子之间并不是完全陌生的,特别是和家委的孩子。对孩子来说,他们认不认识我,可能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的影响,对我来说,在讲故事时能叫出几个孩子的名字,增添了几分亲切感,后面发现了一个情况就是,我所能念出了这些孩子的名字的这些孩子他们都会比较积极和主动的去回答我所问的问题,主动地配合我,我觉得这一点还是真的是挺欣慰的,这也无形中拉进了和他们距离,他们也能够更容易进入到故事中来。
      二、遗憾
         比较遗憾的是,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间是,中午他们饭后,12:00~12:30那个时间,也就说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给他们讲故事,这个时间的话,如果要做暖场游戏和延伸活动,时间就不够了,所以呢,我果断的就把暖场游戏以及延伸活动这两块去掉了,先保证把故事讲完,下次看能不能稍微再去早一点点,看他们吃饭的快的话,把时间多争取到5到10分钟。拓展活动,当时是没时间了,所以呢,就是把书后面的这是苹果吗?他有一个实操的一个练习,东西打印发给孩子们,让他们有时间或者有余力的话,就去把这个小延伸活动带回去做了,这一块给完善了。
      另外,没和孩子来张近距离的合影。
    三、孩子无穷的想象力于作者不谋而合
    故事刚刚切入的时候,我拿着苹果问孩子,你们觉得这是什么啊?小朋友都会说这是苹果,但如果说这不是苹果,那我们还能想象它是什么呢?他们进行了各种的猜测,有觉得像樱桃,像桃子,像一个红色的球,像草莓,像桃子等。
     我不禁的感到震惊,在图画书的世界里,孩子们才是最能够真实解读作者想法的那个人,同时我也深深的赞叹,作者是如此的了解孩子,是如此的接气地。
     四、 不足
      讲故事声音能在再大些,语速能再慢些就更好了。
   




57#
发表于 2019-12-18 06:02: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20criciler 于 2019-12-18 06:19 编辑

E03 陈宇华



《这是苹果吗  也许是吧》故事会方案






    一.活动时间:
   20191123日下午4:30   
   二.活动地点:
   家中
   三.参与对象:                              
    6-9岁孩子5人
   四.活动形式
   故事会+活动分享
   五.活动准备:
  实体书、《小苹果》音频、实物苹果一个、彩泥、A4纸若干、图画笔。
   六.人员准备:
   故事讲述及活动记录义工1人,现场秩序及拍照义工各1人
   七.活动主题:
   自由想象的乐趣
   八.故事会方案
   1.作品解读:
《这是苹果吗 也许是吧》是绘本界顶级流量吉竹伸介成名作,在童书界受到高度肯定。在我们眼中一直很普通的“苹果”,如果不是苹果,会是什么呢?小孩都是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天才!在孩子眼中,苹果可能有100种以上的不同想象。这是一本能让他们充分发挥这种好奇心和想象力,享受思考带来的无穷乐趣的绘本。
   2.作者简介;
吉竹伸介,绘本作家、插画家,1973 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筑波大学大学院艺术研究系综合造型专业。以插画家身份活跃于童书插画广告设计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衣服脱不下来》、《揉一揉,捏一捏》、《夏美变变变》、《我造了一个假东西》等。
   3.活动目标:
能够结合图文读懂故事,享受思考想象带来的无穷乐趣;
   4.问题设计:
   通过几个问题来引导听众认真观察图画并思考
  问题一: 仔细观察看看苹果变形成什么
  问题二: 苹果从哪里来
  问题三:苹果要到哪里去
  问题四:你们最喜欢书里的哪一幅图?
   5.故事会流程:

  • 暖场
    目标:讲述听故事纪律规则,带动听众情绪
    方式:破冰小游戏(众人围成一圈,一人站在中央然后
    观察众人特点,任意说出一个,符合条件的人必须转移原来位置,没有移动位置的人员则输此轮游戏,转为发令者,如此类推)
    导入
    目标:引入故事,启发想象。
    方式: 还原图画书中的情景,将苹果放置在台中一角
    然后用疑问的语气向孩子提问,再邀请一起来看看这是不是苹果。
    绘本讲述
    目标:通过问题引导孩子观察画面理解图画书内容。
    方式:导入后介绍封面、环衬、扉页。在展示扉页时一并介绍绘者及其有关作品供听众作阅读延伸,然后开始故事的讲述。
    6.故事会拓展与延伸
    苹果变形记,给苹果再创作几个兄弟姐妹吧。



58#
发表于 2019-12-18 06:16: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20criciler 于 2019-12-18 06:24 编辑

E03 陈宇华
《这是苹果吗 也许是吧》故事会复盘
一.故事会纪录
   一场拖延甚久的故事会。自上次小区故事会以后,孩子们隔茬就会问我下次故事会的时间,因为绘本剧排练一个月,终于在搞定绘本剧大赏后第二天兑现承诺,和孩子过了一把放飞想象的瘾。暖场破冰游戏是大风吹(众人围成一圈,一人站在中央然后观察众人特点,任意说出一个,符合条件的人必须转移原来位置,没有移动位置的人员则输此轮游戏,转为发令者,如此类推),大风吹,吹什么,吹.....千万别小看这些小游戏,没哪个孩子不喜欢的,重点是破冰游戏能迅速将孩子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以便开更好地投入故事会中。导入则是从实物苹果开始,故作玄虚问孩子这是什么?孩子果然上当受骗,争着说是苹果。我再次加大疑问语气问:这真的是苹果?有些孩子开始有疑惑,这明明是个苹果嘛,还是什么来着?一个鬼灵精指着绘本封面说,这不是苹果,你看写着“这是苹果吗?”。我当然顺势而为说,这不是苹果是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故事由此导入。书本的前环衬是各种的苹果变身记,当我要求孩子把图中的苹果变身说出来,他们很配合告诉我这是网球、足球、台球汉堡、椅子、车轮、保龄球、小雨滴、冰淇淋、拳击手套.....苹果变身了也没把孩子们骗倒嘛!故事的讲述在孩子们读图、猜测、推理过程中逐步推进。孩子们对苹果屋和苹果发型特别感兴趣,都嚷嚷说要建一座自己的苹果屋。还要在苹果屋里安置一张有魔法力的苹果床,一个按钮是屋内电器控制器,一个按钮是食物控制器,躺在床上还可以闻着苹果的气味,简直就是高级享受。说到发型更是停不下嘴,公主发型当然是最受欢迎的,还有喜欢麻花辫、武士头的,一致意见要把阿姨头送给我。哎,看来我想当公主也不行!延伸活动是再给苹果找更多的兄弟姐妹。孩子们有些画画,有些做彩泥,当你慨叹他们如此天马行空时,孩子却不以为然,哈哈这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一个孩子做了一个苹果鲸鱼,我问,这苹果鲸鱼怎么换红衣服啦?孩子答,我喜欢蓝色,鲸鱼果变了色,这样别人就不容易发现它是苹果。还有小朋友说做了彩虹果,红苹果的颜色太单调了,变成五彩缤纷的彩虹果后它开心极了。还有小朋友画了苹果书,书里有个开关,可以释放苹果的香味。原来苹果都是有想法的!最后大家在欢快的小苹果的音乐律动中结束了故事会。
二.故事会反思

1.故事会导入有点生硬,单纯从实物引入,不够生动。如果换成表现夸张的魔术或小游戏导入应该会更吸引。但暖场活动的设置非常受孩子欢迎,不仅调动气氛而且让孩子迅速集中注意力在故事会上,看来多学习几个暖场小游戏非常有必要。2.故事会讲述的时候比较凌乱,没有主线,页面转换过渡不够自然,孩子喜欢的页面就多讨论,不喜欢的就一句带过。讨论也只停留在表面化没有更深入探讨苹果的前世今生,需要在图书的研读上更多些下苦功3.故事的延伸活动——给苹果找更多的兄弟姐妹,很好地发挥孩子的想像力,非常切合故事会主题,也是孩子喜爱的、觉得好玩的延伸活动。活动结束后我也会让孩子聊聊他们所做的手工或者所画的画是什么意思?是怎么想的?这个环节不但可以发展儿童的语言智能,自省智能,而且对于引导儿童更好地理解书、读懂书非常重要。但“说来听听”环节实操起来对提问问题的设计及引导孩子对图书的理解方面还有待进一步下苦功。






微信图片_20191218061527.jpg (378.1 KB, 下载次数: 180)

微信图片_20191218061527.jpg

微信图片_20191218061555.jpg (329.72 KB, 下载次数: 159)

微信图片_20191218061555.jpg

微信图片_20191218061624.jpg (158.62 KB, 下载次数: 148)

微信图片_20191218061624.jpg

微信图片_20191218061615.jpg (139 KB, 下载次数: 153)

微信图片_20191218061615.jpg

微信图片_20191218061603.jpg (295.66 KB, 下载次数: 150)

微信图片_20191218061603.jpg

微信图片_20191218061609.jpg (262.57 KB, 下载次数: 154)

微信图片_20191218061609.jpg
59#
发表于 2019-12-18 09:2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16樱桃 于 2019-12-18 19:25 编辑

F04 胡小英
                       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故事会方案设计

名称: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
作者:吉竹伸介


绘本特点:绘本图画丰富,充满无限创意和想象力
绘本主题:打破惯性思维,放飞想象
时  间:2019年11月17日上午 10:00-12:00
  : 三叶草横岗站点(横岗图书馆)
对  象: 3-8岁小朋友及家人
活动目的: 欣赏故事,积极思考,让孩子善于观察各种事物的特点,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差异,打破惯性思维,发挥无限创意和想象力。
故事会义工:主讲义工1
        签到/秩序义工1
        摄影义工1

准备材料: 绘本、PPT一个苹果、苹果贴纸、音乐
绘本故事导入:一起欣赏音乐《我是一个大苹果》,然后拿出一个大苹果展示,结合绘本封面,引出故事会名称《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
讲述过程:
1.引导孩子观察书中丰富的图画,发现各种事物的特点。
2.请孩子观察并说出苹果的兄弟姐妹的特点,体会作者脑洞大开的想象力
3.引导孩子积极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
4.让孩子亲自观察苹果,与特殊苹果互动,想象苹果的反应和特点。
问题设计:
1.请观察图画,说说苹果的兄弟姐妹的颜色、形状、气味以及你所能想到的特点?
2.这个苹果在来这里之前,去过哪里?请发挥自己的想象说一说。
3.听听这个具有魔力的苹果,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绘本延伸活动:
关于“苹果”的亲子创意故事会表演
亲子讨论、合作,发挥想象力,讲出自己关于“苹果”的创意故事。

活动结束!


60#
发表于 2019-12-18 09:29: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16樱桃 于 2019-12-18 20:28 编辑

F04 胡小英
      
         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故事会图文记录及总结

        故事会《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于2019年于11月17日上午10:00点在三叶草横岗站点(横岗图书馆)如期举行,因为故事会地点在图书馆门口,参加故事会的人员临时有增加,有二十多个孩子参加,大家期待着今天的故事之旅。
   首先大家一起欣赏了音乐《我是一个大苹果》,故事妈妈拿出一个大苹果展示给大家“这是一个富有魔力的苹果”,引出故事会名称《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


       在故事讲述中引导孩子们欣赏绘本富有创意的图画,积极思考,观察各种事物的特点,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差异,打破惯性思维,发挥无限创意和想象力。请孩子们说说苹果的兄弟姐妹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并发挥想象再创造说出其颜色、形状、气味以及所能想到的特性,孩子们都积极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


      现场气氛很热烈,孩子们的思维被打开,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面对眼前的苹果,似乎也觉得真的是有魔力了,也许这个苹果里面有各种零件,各种声音呢,让大家来听听苹果的声音,有的说“听到了榨苹果汁的声音”,有的说听到了“音乐的声音”等等,然后再说说这个苹果在来这里之前,去过哪里?大家各种说法,想象丰富,现场的家长都感到惊讶不已。



  绘本延伸活动是关于“苹果”的亲子创意故事展示,首先由孩子和家长一起发挥想象、讨论、组织语言,做好准备工作后,再报名登记,由十组亲子进行亲子故事展示。这次延伸活动非常令人惊喜,大家关于“苹果”的故事富有创意,讲述和表演都很精彩,赢得现场阵阵热烈地掌声。
  最后给每个参与亲子创意故事的孩子颁发一本绘本,作为鼓励。



     这次故事会圆满结束,感谢横岗图书馆提供的绘本给孩子们作为鼓励,感谢三叶草横岗站站长协助组织,感谢现场义工们的支持与帮助!


     总结反思:
  选择合适的绘本故事很重要,这次故事会,从现场氛围来看,无论孩子,还是家长都很喜欢绘本《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这是一本适合各种年龄孩子的绘本。
  故事会的主角是孩子,这次故事会上鼓励孩子们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调动了大家积极思考和表达。
  对于故事会的延伸活动,在故事方案设计时,担心比较有难度,在前期有提前通知听故事的孩子作一些准备,也有一些孩子,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挥得很不错。
  这次故事会时间稍微有点长,以后的故事会中要注意控制故事会的时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4-21 23:34 , Processed in 0.083917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