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rmbg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6中级班第四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6-11-11 22:18:31 | 只看该作者
《家》故事会方案绘本解读: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eea4a60102wemy.html
爱心树博客里已经讲的很详细。

故事会主题:家是什么,家里有什么,家与家人
                     大开脑洞,畅想最特别的家
故事绘本《家》
故事妈妈:小珠妈
故事地点:待定
故事听众:4-9岁孩子

活动目标:
1. 认识理解家与家人
2. 欣赏绘本的画面,读图,欣赏绘者的奇思妙想
3. 有兴趣的观察书中的图画,讲述画面。
4.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故事画面,加深理解。

时间:(60分钟)

方案设计

开场暖身:

手指谣:幸福的家

故事讲述:
读图,欣赏绘者的奇思妙想,讨论这都是谁的家,家里有什么,为啥要有这些。

1、肢体游戏设计(小朋友一起来)

小朋友一起用身体来组成一个家,引导孩子思考,表述,家的组成,物与人。
2、画一画,说一说
打开脑洞给自己在最特别的地方建一座特别的家。

52#
发表于 2016-11-11 23:04:19 | 只看该作者
F01 皮皮 《打架的艺术》

1. 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2. 提交指定绘本《家》的故事会方案。


F01 皮皮 第四讲作业

读书会主题:《打架的艺术》

绘本简介: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作者及绘者、译者介绍:
文/[意]大卫•卡利
图/[法]塞尔日•布洛克
译/梅思繁

文/ 【意大利】大卫•卡利(David Cali)
1973年在瑞士出生,目前居住在意大利,早年曾为多家意大利报社担任漫画家及插画家,自2000年起开始转为童书创作。他的作品丰富,大多为儿童跟青少年创作写作,除了创作图画书和图像小说,还有漫画、小说,作品已在25个国家出版,还有不少被改编为舞台剧,受欢迎的作品包括《我等待……》《敌人》等。他的书充满趣味且富有人性,擅长以离奇和独特的方式建构故事。

图/ 【法】塞尔日•布洛克(Serge Bloch)
1956年出生于法国东北部城市科尔马,毕业于斯特拉斯堡装饰艺术学院。他是法国著名童书和报刊画家、插画家、设计师,欧洲幽默图画协会会员,曾担任法国著名童书刊物《阿斯塔比》的美编总监,并与众多美国知名报刊如《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和《洛杉矶时报》有着紧密的合作。
他创造了众多炙手可热的形象,其中“马克西和莉莉”已经成为近百种图书的主人公;而最初为法国儿童杂志《小苹果》创造的卡通形象“桑桑”则登上了电视荧屏,风靡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他擅长用灯泡、石头等物品,结合简洁的线条,创造出独特幽默的现代风格,
塞尔日•布洛克2005年荣获美国插画家协会第47届年展金奖,2006年荣获法国巴欧巴童书奖,2007年荣获意大利博洛尼亚书展青少年图书奖。

译/梅思繁
作家、翻译家。上海戏剧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法国文学博士。曾在《少年文艺》《少女》等多家少年杂志开设专栏,高三时在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秀逗”男生》。著有《爸爸的故事》等。


《打架的艺术》,由意大利大卫·卡利作文、法国塞尔日·布洛克作图、梅思繁翻译,是一本来自意大利的的经典绘本,图文并茂,故事性强。
    操场上、教室里、运动场……不管在哪里,只是一个不对劲的眼神或小动作,竟然就打起来了!哎呀,孩子们为什么老是动手动脚呢……大人常常忘了自己小时候也曾调皮过,其实哪个孩子没打过架呢?作者用了不同的角度,好玩又不说教,引发孩子的深度思考,在大人面前说出真心话,而不只是说出大人想听的答案!


读书会方案思路

1、读书会对象:6-12岁小朋友

2、参加人数:20人左右

3、前奏:关于打架
小朋友们对于打架有什么样的经历和想法,不妨好好听一听,尤其是小朋友们的威水史、是怎么打的?打赢了的得意、打输了的委屈、最喜欢的打架方式……

4、分享绘本《打架的艺术》:

5、关于延伸书目:
  《打架的艺术》与《敌人》拥有同样的创作者队伍,在风格上也一脉相承。一看封面,就已经知道他们是“亲戚”。可以将《敌人》作为延伸书目,放在《打架的艺术》之后,一起来解读和分析。战争到底可以打成什么样,给人的心理会带来哪些影响。

6、延伸活动:
寻找两种孩子们普遍可以参加的方式来“打架”。
请所有愿意玩互动游戏的小朋友站出来轮流报数。单数的组成A队,双数的分成B队,两队分开列队站好。
(1)顶牛(分队逐个“厮杀”):然后每队派一个代表出来玩石头剪刀布,赢了的那一个可以从另外一队中,选出一个和自己个头、块头差不多大小的对手,双方比赛“顶牛”。在地面上划出一条分界线来,双方各占据一边,然后商定要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来互相顶,头、肩膀、胸部、腹部、背、屁股、膝盖、脚……胜利者居多的一队获胜。再采访大家有什么感受。
(2)两人三足(组小队PK,共玩三次,如果人足够多的话,可以玩三人四足的游戏)。明确起点和终点线,从每个队中组成一支两人小队,用提前准备好的不带弹性的布条捆好两人紧挨着的两条腿。两支小队比赛看哪队先到终点线。共玩三次期间,每支小队的参赛人选尽量不重复,尽量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参与到游戏中来。                                                                                                                                                                                                              

  计划1120日上午10时在保利红棉花园艺苑机构组织读书会。

IMG_4029.JPG (390 KB, 下载次数: 370)

IMG_4029.JPG

IMG_4037.JPG (622.07 KB, 下载次数: 404)

IMG_4037.JPG

IMG_4038.JPG (491.66 KB, 下载次数: 371)

IMG_4038.JPG

IMG_4039.JPG (504.68 KB, 下载次数: 359)

IMG_4039.JPG

IMG_4040.JPG (534.88 KB, 下载次数: 415)

IMG_4040.JPG

IMG_4042.JPG (447.32 KB, 下载次数: 358)

IMG_4042.JPG

IMG_4044.JPG (494.41 KB, 下载次数: 350)

IMG_4044.JPG

IMG_4049.JPG (584.21 KB, 下载次数: 378)

IMG_4049.JPG
53#
发表于 2016-11-11 23:11:40 | 只看该作者
G04 冰雨
1.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故事会主题:手电筒下的世界
时间:周六晚上
地点:家里
绘本:《手电筒看见了什么?》
参与人员:6-8岁小孩子3人
道具:手电筒
时长:1个半小时
故事开场:
小朋友,你们晚上都做些什么呢?做作业,看书,学习。有出去玩的吗?没有,除非周末。那我们来看看这位小朋友晚上再做什么呢?
故事讲述:夜晚,一个小朋友来到森林里露营,扎好帐篷后,他拿着手电筒开始了他的夜晩之旅……
边讲述边让孩子去发现手电筒下的事物,和隐藏在黑夜中的事物。
故事延伸:
1.我们一起拿着手电筒下到小区里夜观。
2.回家去以后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并跟爸爸妈妈一起更进一步地也解这些东西的特性。

故事会总结:
当孩子们拿到手电筒的时候就兴奋地不得了,一溜烟就跑了,迫不及待地打开手电筒,到处照射。最开始一直是兴奋地玩着电筒,而忘记了出来的目的。直到提醒他们小心一点,不然自然界的精灵们就会藏起来。这样他们才停下来,开始四处观察电筒下的世界。哇,这里有只蜗牛。我只看到了小蚂蚁。咦,这是什么虫啊,臭甲虫吗?

2. 提交指定绘本《家》的故事会方案。
作品解读: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家。儿子说家就是房子,想了想又说房子里还得有自己的家人,只有房子可不能叫家。家就是温馨的感觉,家有爱,而房子只有冰冷地墙。房子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家人能给予我们亲情、温暖和爱。
    乡间的房子、城市在的公寓、棚屋、船、宫殿、地下的洞穴、甚至鞋子,都可以是不同人的家。不同国家的人信在不同的国家的家里;不同生活习性的人住在不同的地方。流浪者的家在路上,不同的人造就不同的家。爱整洁的人,他的家一定是整洁的。高的家,矮的家,穷的家,富的家。海里的生物,大海就是他的家;蜜蜂的家在高高的树枝上;老鼠的家在地洞里;隐者的家在大山里;一片大森林是许多植物和动物的家。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建造出自己喜欢的家,家不仅为我们遮风挡雨,更让我们温暖。当我们受伤时,首先想到的是它,当台风来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它,我们在外的努力打拼都是为了我们的家。
初步方案:
故事会主题:《家》
时间:待定
地点:家里
对象:7-9岁
故事导入:放音乐《我爱我家》,一起做手语操。
故事讲述:
家是乡间的一座小房子,家也是一间公寓,有的家是船,有的家是棚屋,有的家是宫殿,有的家是地下洞穴,或是鞋子,法国人住在法国家里,亚特兰蒂斯人的家建在水下,还有一些人的家在路上,整洁的家,杂乱的家,高的家,矮的家,海里的家,蜜蜂的家,树洞时的家。但这是谁的家?这又是谁的家?是谁住在这里?为什么?这是一位斯洛伐克公爵夫人的家。这是一个肯尼亚铁匠的家。这是一个日本商人的家。这是一位北欧之神的家。一位老奶奶住在这里。一个月球人住在这里。一只浣熊住在这里,一位艺术家住在这里。这是我的家,这是我。你的家在哪儿?你在哪儿?
故事延伸:
1.说说你的家。
2.长大后,你希望自己有一个什么样的家,把它画出来或写出来。
54#
发表于 2016-11-11 23:37:42 | 只看该作者
C03 刘姗姗
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蒂科与金翅膀》故事会方案:
书目:《蒂科与金翅膀》
文/图:(美)李欧·李奥尼
译:阿甲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目标年龄:6-8岁
故事会形式:班级故事会
地点:龙岗平安里学校二年级一班
时间:2016年11月3日下午4:00-4:35
教学目标:
1.在求同的过程中成长,找到自己的不同之处
2.成长中坚持的金色梦想
故事大纲:
一只没有翅膀的小鸟,许下一个愿望:能有一个强壮的金翅膀。许愿鸟帮他梦想成真,但是朋友们觉得他和大家不一样了,他失去了一直照顾他的朋友。他用金羽毛帮助有需要的人,拔下金羽毛的地方就长出黑色的羽毛。当他把所有的金羽毛都送给别人的时候,他的翅膀变的和朋友们一样,他终于又回到了朋友们中间。但是他觉得,自己还是和大家不一样的,每个人都和别人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金色的梦想。
故事会延伸活动:
1.语言:
(1)绘本讲述
(2)分角色对话
(3)讨论:更喜欢谁?为什么?
2.音乐:
在许愿鸟出现,蒂科有了金翅膀一直飞到天明的段落,加入伴奏《萤火虫之舞》
3.内省:
喜欢谁?蒂科?还是蒂科的朋友?为什么?
4.人际交往:
引导型问题,讲述过程中留适当时间思考,不讨论:
       当蒂科有了金翅膀飞去找朋友的段落,提问:为什么朋友们离开了他?
       当蒂科有了黑色翅膀,蒂科会回去吗?如果你是蒂科,你会回去吗?朋友们会欢迎他吗?如果你是蒂科的朋友,你会欢迎他吗?

IMG_0486.JPG (183.51 KB, 下载次数: 296)

IMG_0486.JPG

IMG_0485.JPG (214.53 KB, 下载次数: 267)

IMG_0485.JPG
55#
发表于 2016-11-11 23:41:37 | 只看该作者
E07  江瑾娟

《家》故事会方案

主题:各种各样的家
时间:待定
地点:社区
对象:3-6岁
人数:6-8人
道具:水彩笔,白纸

一、作品解读:

你的家在哪里?城市里的公寓、巷子深处的老院子、乡间的一座房子,还是海边的小屋……关于家的模样,除了那些温暖而熟悉的记忆,你又曾有过怎样的幻想?

这些神奇而美妙的家,有没有一个打动你?它们的创作者叫卡森·埃利斯——一位把家安在农场上的艺术家。在埃利斯看来,“家”有无限种可能,城市里的公寓、印第安人的棚屋、海底宫殿、洞穴、船,甚至是鞋子……它们都可以是家。她把这些千姿百态的家画在了一本绘本里,名字就叫《家》。

家的故事,其实就是人的故事。在《家》中,我们能看到埃利斯对自己的家,对家人,对生活深沉的爱,这本书就像她写给“家”的情书。而我们作为读者,无论孩子,还是大人,欣赏完这些形形色色的家,会多一些对于别人的“家”的思考,也一定会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端详自己的家,思考自己的生活。
你的家在哪儿?又是怎样的呢?

二、        开场
儿歌《家》
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绿绿的草地是小羊的家,清清的河水是小鱼的家,红红的花儿是蝴蝶的家,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三、        故事讲述
观察封面,让孩子们说出封面上家的形态,猜猜会是谁的家?
扉页,小鸟飞走了,它要去哪儿?
小鸟看到了一座乡间的房子,仔细观察画面,这个家都有哪些元素?
小鸟又来到了一间公寓,小女孩的家里都有谁?
小鸟飞过一条船,来到了一间棚屋。孩子们都在做什么?
接着它又来到了一座宫殿和地下洞穴,这是谁的家?
还有人住在巨大的鞋子里。他们看上去很快乐,他们在做什么?
法国人住在法国的家里,亚特兰蒂斯的家建在水下(提问:还有谁的家也在水下呢?)
还有一些人的家在路上。你们有没有这种经历?
整洁的家。杂乱的家。高的家,矮的家。海里的家。蜜蜂的家。树洞里的家。但这时谁的家?这又是谁的?。。。。。。
你的家在哪?你在哪儿?(请孩子们来参与回答)

四、        延伸


1. 打印一些小动物的家的图片,让孩子们猜猜是谁的家。
2. 打开脑洞,画出不一样的家。
56#
发表于 2016-11-11 23:43:05 | 只看该作者
C03刘姗姗
《蒂科与金翅膀》故事会总结
      故事会前,我在想怎样才能更好地把蒂科的翅膀的变化体现出来?怎样才能在蒂科的翅膀发生变化的时候给听故事的人视觉上的提示?
       一般来说,学校教室里的投影的清晰度不高,学生没法近距离地看到故事书上的细节,如果只是单纯的讲,并不一定能吸引所有的学生。
       我尝试能不能把有变化的地方展示给同学们?我打印了两个没有翅膀的蒂科,用胶带纸双面塑封,又用黑色的纸做了两个翅膀,同样贴上胶纸。我给黑色的翅膀上做了一些金色的羽毛,把它们用双面胶贴在黑色的翅膀上。在故事开始的时候,我拿出的是一个没有翅膀的蒂科,孩子们非常直观的看到了,他——没有翅膀。

       当许愿鸟出现,蒂科用尽全力许下心愿,金光闪过的时候,我换上长出金翅膀的蒂科。

       我带着这只长着金翅膀的蒂科边飞边讲,直到他的朋友离他而去。之后当故事里的蒂科看见哭泣的编筐手艺人,我让蒂科落在老师的讲台上。在等我请上来扮演手艺人的同学讲完困难的时候,我从蒂科的身上取下一根金羽毛,递给“手艺人”。手艺人发现,蒂科长出了黑羽毛。

        那一刻,其实我看到了同学们的眼光都闪烁着惊奇。他们和手艺人一起有了这个神奇的发现。接下来,我一边讲,一边把金羽毛一根根地取下来,直到蒂科长出了全黑的翅膀。

        孩子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蒂科,当全黑的翅膀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好像如释重负。当我问到:你们觉得朋友们会欢迎蒂科吗?好多孩子都满脸幸福地告诉我:会!孩子们还是很希望蒂科回到朋友们身边的。
       故事结束后,我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蒂科,还是喜欢蒂科的朋友?很多同学都说喜欢蒂科,大家很积极的告诉我他们的理由:因为蒂科助人为乐,把自己的金羽毛送给有需要的人;蒂科爱帮助人;蒂科很善良;蒂科能坚持自己的想法;蒂科虽然不知道朋友们会不会欢迎他,但他还是努力去做……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他们还请语文老师也来谈谈。老师除了肯定了小朋友的想法,还给大家说了自己的看法:蒂科坚持自己的梦想,无论他看上去与别人一样还是不一样,他都一直有着金色的梦想。
       很遗憾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在探讨下去了,我也不能引导孩子说出对蒂科朋友的看法。但是我不想给孩子留下一个印象:喜欢蒂科,不喜欢蒂科的朋友。我还是在结束前说出了下面的一段话:同学们喜欢蒂科,因为蒂科非常棒,他用他自己的金羽毛帮助了很多人,他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这非常棒!那也请大家想一想,在蒂科没有翅膀的时候,是谁在照顾他呢?蒂科能够帮助那么多人,跟他在有困难的时候得到了朋友们的帮助有没有关系呢?如果他当初没有感受到爱,他还会不会帮助别人呢?番茄老师说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加注在孩子身上,那就抛个问题给他们思考,不知道我这样做对不对?
       另外还有以下几点:
        一、第一次在陌生的班级讲故事会,但是没想到老师非常配合,从设备、到纪律,都非常棒。最后的讨论环节,老师还讲了自己的看法,非常点睛。老师的配合是我们最大的支持。
        二、班级故事会时间有限,只有三十五分钟,没有过多的做延伸活动,主要以讲述为主。
        这一次吸取了上次开场热身的教训,做了简单的介绍,直接开始进入故事讲述,气氛和纪律都非常好。而且,这次在介绍作者的时候,向同组Wendy学习,把李欧·李奥尼的书封面图片罗列在ppt上。只提作者的话,很多小朋友不知道,但是一看封面,原来有很多同学都看过。这样也是间接告诉同学们,下次看书要看看作者是谁,译者是谁。
        三、借鉴皮皮的经验,事先跟同学们说好,为了不影响故事情节的进行,如果有问题要问,每个问题只能找五个同学回答。这样既保证了故事会进程流畅,也不会出现混乱的情况。
       四、其中蒂科碰到编筐手艺人的时候,请一位男同学来扮演手艺人,用他认为合适的语气语调和蒂科对话。这个环节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而且因为时间并不长,也没有破坏故事的流畅性。
       五、一定要多讲多实践。

IMG_0488.JPG (348.66 KB, 下载次数: 373)

IMG_0488.JPG

IMG_0489.JPG (358.73 KB, 下载次数: 334)

IMG_0489.JPG

IMG_0490.JPG (448.82 KB, 下载次数: 363)

IMG_0490.JPG

IMG_0487.JPG (377.26 KB, 下载次数: 326)

IMG_0487.JPG
57#
发表于 2016-11-11 23:43:41 | 只看该作者
C03刘姗姗
《家》故事会方案
书目:《家》
作者:(美)卡森·埃利斯
译者:赵可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目标年龄:7-10岁
时间:中秋或春节
目标:
1.家是什么?理解不同的家
2.家在哪里?更爱自己的家
故事大纲:
你的家在哪儿?你的家是什么样子?你会想到一个地址,一栋建筑,但请先别着急回答。卡森·埃利斯会说,远远不只如此——家不仅是房子,还可以是洞穴、鞋子;家不仅在一个个固定的地方,还可以在路上、在海底、在月球;不仅我们自己有家,动物们、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也都有家……各种各样的家,都被她画在笔下,画到了一部绘本中——《家》。
故事延伸活动:
1.语言:
(1)故事讲述
(2)描述自己的家
2.空间:
(1)大家的家在哪?在什么地方
(2)故事当中都有哪些不同地域的家
3.音乐:
(1)我想有个家
(2)家(张雨生)
(3)小动物的家(儿歌)
4.内省智能:
(1)画出我心中的家
(2)画出小动物的家
5.人际交往:
(1)向别人介绍自己家
(2)跟大家交流一下自己觉得最特别的家
6.自然观察:
(1)观察自然界中都有哪些“家”
58#
发表于 2016-11-11 23:51:11 | 只看该作者
作业二:
B06 李婷婷 做一场故事会
故事会内容:《家》
故事简介:乡间的房子,城市里的公寓,洞穴、宫殿、船,甚至是鞋子……它们都可以是家。
那么,是谁住在这样的家里?铁匠、商人、艺术家、月球人……他们的家又是什么样子?
你呢,你的家在哪儿?又是什么样的?
《家》是卡森·埃利斯的绘本处女作。翻开书页,你会拜访世界不同角落的家,可能是乡间的房子,城市里的公寓,洞穴、宫殿、船,甚至是鞋子……作者卡森在作品中赋予了“家”无限的生命力,启发孩子思考是什么让家相同,又是什么让家不同,让孩子理解不同的家,更爱自己的家。

作者简介
作者:(美)卡森·埃利斯(Carson Ellis)
美国著名插画家。1975年10月5日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毕业于蒙大拿大学,现居住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卡森·埃利斯曾为《荒野丛林》《作曲家已死》等多部作品绘制插图,并于2010年获得插画家协会银奖。她善于将现代、民族与想象等各种元素结合在一起,作品细节丰富、极具意味,有着很高的辨识度。

故事主题:家
讲故事时间:11月30日
讲故事地点:待定 
讲故事对象:9至10岁孩子
道具:纸、彩笔

开场暖场(5分钟)
和孩子们聊聊家的故事。问问孩子:你们心中的“家”是什么样的?请几个孩子简单说一说。
故事讲述(10分钟)
延伸活动(20分钟)
绘本讲完了,可以拓展简单介绍巴金老人的《家》。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做思维导图。
其他详细方案待定......
59#
发表于 2016-11-12 01:23:08 | 只看该作者
B03 刘艳玲
《父与子》故事会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
故事会主题:听《父与子》幽默故事,感受父子、母女间的亲情
故事会时间:11月6日下午16:30-17:30
参加对象:
小区5-9岁的小朋友,5个人左右,有别于往期的准备充分,本期只邀请少数几个小朋友。提醒参加故事会的小朋友带上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听故事,体验故事中父子的亲情。
故事会地点:茵悦之生小区一期“树里画苑”画室
    首先梳理一下对书及作者的理解,《父与子》是一本漫画书,由德国幽默大师埃··卜劳恩创作。
埃·奥·卜劳恩 E. O. Plauen 1903年3月18日-1944年4月6日,原名埃里希·奥塞尔(ErichOhser)。
德国著名漫画家、艺术巨匠。
    1934年12月13日,《父与子》的第一个连环漫画故事《糟糕的家庭作业》,在《柏林画报》刊载问世,之后1934-1937年间,在《柏林画报》上连载漫画《父与子》,后结集出版风靡全球,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这本长篇连环漫画溢满了卜劳恩对三岁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爱子之情,可以说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亲情漫画。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来自于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父与子实际上就是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
    1944年因受纳粹迫害而自杀于狱中,遗书中写道:“……我为德国而画……还望把他(克里斯蒂安) 抚养成人。带着幸福的微笑,我去了。”
    书的创作背景: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与幽默,把人与人之间朴实纯真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深沉而真挚,深入人心,表达了人类永恒的情感。第三帝国时期,战火不断,硝烟弥漫,令人窒息的白色恐怖笼罩整个国家,《父与子》犹如荒漠中的一片人性绿洲,温暖了德国。
     整本漫画没有一句对话,却通俗易懂,引人发笑。《父与子》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就传入我国,当时连鲁迅、丰子恺等大家都推崇备至。
     父与子漫画充满了人性的温情和幽默,把普通民众的生活通过父子间的表露刻画出来。洋溢着暖暖的人情味。由于一部分内容取材于一些特殊的社会现象,使得整部作品中,生活背景发生了一些改变,但父亲和儿子那善良、乐观的本性却一直没有改变。因为他们具有这样美好的品质,所以遭遇困难不绝望,获得意外财富不忘本,一直过着许多人向往的快乐生活:平常而快乐,温馨又奇妙。
    这本书也是Fandy小朋友最近特别喜欢看的书,刚买回来自己就窝在沙发里看得入神,还不时被书中的情节逗笑,对于上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看这本书没有难度,但对于漫画书里画的内容所传达信息的理解和领悟,难免会有一些难度。和所有绘本一样,有图案,有故事情节的内容总会吸引好奇心强的娃,这本书也是很多小朋友喜欢读的漫画书。正如书开头引言中的名家提到的一样,能在不同年代获得不同年龄段人士的共同喜爱,并经久不衰的书,就是经典。但同样的书不同的娃在不同的年龄和背景下读都有不一样的理解,所以我这次故事会我的出发点是带着娃娃们一起打开想像,领悟书中父子间平凡、简单、无忧、快乐的生活状态,也让小朋友们能感受到作者在书中铺陈的幽默、亲情、爱和温暖。并结合小朋友对爸爸的印象来评价爸爸,感知父爱的各种表达形式。
故事会环节:
1、在故事会中选取几个有代表性意义的故事:《让人着迷的书》,《领带还是领结》,《互相勉励》、《和袋鼠做朋友》,《按步骤进行》。
2、吸取上次故事会的经验教训,让小朋友的热情能在游戏环节中打开,踊跃参与到故事中来,在故事开场前进行全身的热身运动,全部小朋友一起表演《从头到脚》的故事内容。
3、故事讲述开始前请小朋友结合自己的在生活中的感受描述自己爸爸的印象和特征:如严历、幽默、高大、帅气。。。。。。
4、故事讲述结束后请小朋友们表演绘本中幽默的父子,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60#
发表于 2016-11-12 01:28: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F07   杨霞 时间:2016.10.23上午10:30—11:30 地点:万科营地 打架的艺术        拿到这本书,我就很喜欢。如果我是个孩子,我会觉得我那些“调皮捣蛋”的行为一下子受到大家的理解了。作为家长,我会想说,原来孩子之间的打架很多时候就只是游戏而已,回想小时候自己打架的时候,好像也是这样不是吗?      但是用这本书做一场故事会,还是比较有难度的。最初的我一门心思去想要设计什么好玩的游戏,炫酷的延伸。     直到故事会的前一晚我依然是这样,只是心里好像总有一团线没理清似的,我的故事会到底想传递啥?打架很好?还是不能打架?~~~       反复的心理斗争之后,我决定不传递任何道理,我们就来一场孩子、家长、我们三方之间的心灵对话,定下来的方案是这样的。  谈话活动《打架的艺术》 最开始角色带入。“大家还记得我是谁吗?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给大家简单介绍后,我对大家说,今天我还有另一个身份——记者。”大家开始说记者是怎样的,都有哪些东西,一一装扮上。 作为一个记者,我开始用采访的形式导入今天的主题。 问题一,你打过架或是看过别人打架吗? 问题二,一般你是因为什么原因打架? 问题三,打完架,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问题四,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打架的人是谁吗? 然后开始书的讲解,讲解过程中,小朋友的一颗心慢慢开始释放自己的天性,有两个孩子甚至开始打闹起来。只能各种转移注意力,换位置……     家长们录得这本书很有趣,有些还会特意拿手机来拍我手里的书,并没有对这本讲打架的书表现出不可接受的感受。     然后请小朋友当记者,问问家长们小时候有没有打过架之类的问题。其一让孩子知道其实爸爸妈妈小时候也打过架;其二让家长通过回想自己小时候的事,达到换位思考的效果。小朋友开始还挺腼腆的,但也能完整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故事最后,升华我们的主题。“今天的故事会,并不是想传递什么道理,仅仅只是家长、孩子、我们一起来讨论关于打架这回事。孩子的内心受到理解。作为家长下次再遇上孩子打架的事情时,我们尽量多走一步去了解孩子背后真实的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1 21:59 , Processed in 0.086905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