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11041227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9中级班第一讲故事会作业帖:故事方案讨论+记录反思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9-8-18 07:16: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02飘凌叶 于 2019-8-20 00:31 编辑

G05姚敏
《变变变》故事会活动方案

1. 主题:色彩大爆炸(了解三原色及色彩混合)
2. 书目:《变变变》
3. 对象:亲子家庭(小朋友3-8岁)
4. 方案设计

  • 开场:自我介绍

  • 暖场:色彩魔术吸睛

  • 绘本讲读

封面:认识三原色,介绍作者杜莱(很好玩,很爱玩的一位爷爷)。

前环衬:寻找不同颜色的点点,配合用拟声词设计不同的互动动作,如按、连线、画圈等等。

前几页缓慢讲读,制造气氛,为后面迎来缤纷色彩作铺垫,在手印的那页告诉小朋友们现在拥有了一双“神奇的手”。

接着的色彩混合讲述注意趣味互动,让书“动”起来或者让身体动起来,增强小朋友们的趣味参与。

后面的一前一后两页的色彩混合可以先设计提问,让小朋友们依据前面看到的色彩混合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然后引导小朋友们一起发动“魔法咒语”和“魔法手势”,接着翻页看是不是如小朋友们猜想一样,如果是一样注意给予小朋友们及时的鼓励。

最后几页“彩蛋”,注意和作者杜莱爷爷互动,和书击掌,和爸爸妈妈击掌,最后给自己的“神奇魔法”热烈掌声,完成!

  • 延伸活动:长卷绘画,字母撕贴(配乐)

先让小朋友们在之前准备好的长卷上自由作画(已用贴好字母贴),给予适当引导,让画作色彩丰富,同时最好内容满幅(为了最后撕贴后更好的成像效果),最后画完了再将之前贴的胶纸撕掉,呈现设计好的字母拼画。

5. 物料准备:PPT,绘画配乐,可水洗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美纹胶纸和长卷画纸,矿泉水瓶,“魔法戒指”
6. 人员安排:摄影义工(家长)秩序义工(图书馆工作人员)文字义工(自己)
7. 结束:大合影


52#
发表于 2019-8-18 07:16: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02飘凌叶 于 2019-9-10 23:43 编辑

G05姚敏

《变变变》故事会总结


番茄老师中级班课程的第二天,就迎来了我在社区图书馆故事会的首秀。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4个月初级班浸润式的线上学习与积累,已经让我卯足了劲,特别期待将三叶草学习到的儿童早期阅读的理念与方法带给更多的孩子。然而,忐忑的是,细细回想,我才上了初级班,初级班主要针对的是家庭阅读,而中级班的学习才是针对群体阅读的,然而中级班课程才上了第一课,第二天就要开讲了,故事会的方案是之前就定好的,这个上课之前就定好的故事会方案能讲得了吗?

上完课回到家,我赶紧对我的故事会方案进行“检视”。

有没有忘记初心?是不是以孩子为中心?是不是一个主题?内容设置是不是有营养?把孩子带出去了,能带得回来吗?

一番“扫描检视”之后,还好还好,方向正确,初心未改,孩子带出去了,绝对带得回来!

终于开讲啦!

一、开场:自我介绍
故事会开始,社区图书馆安排了一个小小主持,用我之前发给图书馆的招募文案简要介绍了一下我和这次要讲的故事,那我自己上台后的自我介绍部份就略过了。

二、暖场:色彩魔术

我准备了一个矿泉水瓶子,瓶子里装上清水,放上颜料(红色),在瓶盖里挤了一点颜料(蓝色)。我先让小朋友们观察瓶子里水的颜色(红色),然后告诉他们我会一种很厉害的魔法,施了魔法之后可以使瓶子里的水变色!小朋友们听到我会魔法,眼睛都噔得大大的,惊讶又好奇地看向我,迫不急待地想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看到小朋友渴望的小眼神,我知道我的“吸睛术”初步奏效,心里塌实了许多,跟着节奏继续往下讲。接着,我施了一个魔法(用了一个“魔法”手势+“魔法”咒语)后,快速地晃动瓶子,瓶子里的水已经“神奇”地变了颜色,我再次引导小朋友们观察瓶子里水的颜色变化(紫色)。小朋友们见到“真的”有魔法,已经“哇~~”声一片,我知道,色彩魔术“吸睛”已经正式成功,场子暖起来了!

三、绘本讲读:

先从封面讲起,让小朋友们观察封面上有什么颜色(三原色:红黄蓝)也有小朋友观察到混合交界的部分的颜色:橙和绿,我夸奖了小朋友细致的观察力,小朋友可以认识到三原色,封面的任务完成!
当然,不会错过介绍作者杜莱的机会,这位“爱玩、会玩、好玩”的爷爷,以及他另一本更多小朋友认识的书——《点点点》。

前环衬:前环衬上是各种各样的手指点点,为了调动小朋友的参与度,我设计了“找点点,按下去”的活动,让小朋友们按指令隔空按点点,连线,画圈,再配上有趣的拟声词。小朋友们跟着指令,一起互动起来了。与小朋友们的距离,又拉进了一步!

接下来的几个跨页的讲解就跟随绘本原本的节奏,配合着简单的拟声词和动作,缓缓渐入。直到所有的色彩点点都汇集到一块,又准备开启魔法了!这时我让所有的小朋友伸出右手,隔空按到书上,闭上眼睛,然后数到5。1、2、3、4、5,变变变,翻页!小朋友们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的小手印已经出现在书上了!“wow,现在你们已经有了一只神奇的手。我们要不要继续?”“要!要!”小朋友们高声呼喊!哈哈,胃口吊起来了!

接下来几个跨页是三原色的混合,我用互动的方式,让小朋友们隔空参与进来,先观察原来的颜色,再摸摸左边的颜色和右边的颜色混合,再加上“魔法手势”和“魔法咒语”,变变变,翻页!再让小朋友们观察,变过之后的颜色。三原色的混合,完成!
惊喜地发现,两个回合之后,小朋友们对魔法手势和魔法咒语已经了然于心,第三个混色互动开始,我尝试让小朋友们来“施咒”了~

后面的几个进阶变色,我也继续采取互动的方式,尽量“变”着法儿的让小朋友们动起来,从身体到脑袋。也突显着这本绘本“变”的主题。

到最后,绘本上又出现了“小朋友们”的手掌,“好了,你们已经学习到很多了!现在把手放好,闭上眼睛,数到5。”1、2、3、4、5,好了,完成了!再见!

最后,还有彩蛋!

咦?还没有结束哦!“来看!来玩儿!来调色!来发现!最重要的是~”
——让自己开心!

接着,我带领小朋友们为自己也为这个故事,一起鼓掌。
谁知道,这个故事还没结束!

最后的最后,又出现了手掌印——杜莱爸爸的掌印,这个调皮的爷爷又跳出来和小朋友开玩笑啦~我带着小朋友们隔空和杜莱爷爷击掌,也让小朋友和身边的爸爸/妈妈击掌。小朋友们都很开心和自豪自己会变“魔法”了,跟爸爸/妈妈击掌的声音特别响亮!

四、延伸活动:长卷绘画,字母撕贴

长卷是我前一天晚上准备好的,量好了尺寸,设计了字母拼贴,用美纹胶纸粘好。
第二天到了活动现场,绘本讲完后,就可以直接摆出来画了!我放起了略带“魔性”的音乐,开始让小朋友们画画。小朋友们看到这么长的画纸,兴冲冲地一人找了个地方拿起颜料画起来,我对小朋友们的绘画没有命题,让他们充分享受涂鸦的乐趣。有的小朋友画起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有的小朋友画起了金灿灿的太阳,有的小朋友发现了贴的胶纸的秘密,开始专心涂起了胶纸~

在用画笔画得差不多之后,我提义小朋友们用手指或者手掌作画,甚至还可以用“甩刷子”的方法绘画,看看会有什么不一样?

小朋友们,尤其是年龄稍微大点的孩子对我的提义特别感兴趣,赶紧实践起来,花式甩刷创意绘画,还创作出了自己“不一样的手”~







在小朋友们的各类创意后,整张长卷满载了,我开始了第二次长卷创作,撕贴。这是之前就设计好的“小机关”,家长和小朋友们都很惊讶,原来到最后,还有一“变”。

我把胶纸一条条地撕下来,字母也一个个地呈现出来——第一个字母是“I”,第二个字母是“R”,第三个字母是“E”,第四个字母是“A”,第五个字母是“D”……全部字母都撕完了——“I READING”!为阅读代言!字母全部呈现后,小朋友和家长们都会然一笑~

最后,大家欢乐大合照!

四、复盘:

总体而言,故事会首秀,能够完整呈现,我已知足,因为之前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第一次——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当然,我还是尽了全力来准备和预演,为了“完成”,尽了“完美”的努力。

有几点是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

1. 在最初与图书馆沟通招募对象时,本来想把年龄段放在3-6岁,可是图书馆回复说这边的小读者有些是上小学了,也还愿意来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所以最终年龄就放宽到了8岁。《变变变》这本绘本互动性非常强,我又设计了“魔法”环节,所以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但也不能排除有些大点的小朋友会在反复施魔法的过程中觉得疲倦,乏味,所以如何解决混龄招募时绘本讲读的设计,还得再想想。

2. 长卷画时小朋友们开始明显有点拘谨,画得都很小心,色彩运用也很单调。这一方面是颜料准备时,没有用调色盘装多种颜料而是用大纸杯装单色颜料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大人的各种“叮嘱”有关,“不要弄到衣服上了”“不要弄到地板上了”“不要弄到别人身上了”。所以,以后在准备颜料时,还是给每个孩子准备多色调色盘。在活动通告时,再次强调穿旧衣服(虽然这次招募也做了这个温馨提示,但似乎家长们都没重视)。然后,让家长们放得开,这也是一项技术活。

3. 长卷画虽然好玩,让孩子发展创意与想象,可是卫生问题却不能回避。图书馆的地板卫生,虽然铺了一层防护,想让小朋友们尽情发挥,下次还是在室外能水洗的地方比较合适。

点评

A 非常赞,准备充分,延伸活动特别棒,地下铺垫的可以再大一些,这样孩子们就能放得开了,放不开和环境也有关系的。  发表于 2020-1-30 20:22
53#
发表于 2019-8-18 10:58: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erseyuankm 于 2019-8-18 11:17 编辑

G06 袁雯

2019中级班第一课后故事会方案之《响屁蔫屁》

一、主题:看不见的“屁”

    在故事和游戏中,轻松了解关于屁的知识,帮助孩子正确看待放屁的行为,了解屁和我们身体的自觉均均衡饮食。

二、图画书《响屁蔫屁》

三、参与者年龄:3-6岁  
    人数3-5人  
    地点:家中或小区花园

四、流程设计

1.暖场儿歌《屁之歌》(1分37秒,播放不少于两遍)
屁是一股气

在身体内游来荡去

放屁的人洋洋得意

闻屁的人轻轻叹息

屁是一股气

健康的人才会放屁

一放出来收不回去

请你接受我的对不起

     儿歌播放的时候,主讲人跟唱,并根据儿歌内容做相应的动作,调动现场气氛。

2.提问导入主题

    儿歌结束,问孩子听到歌儿里唱的是什么了吗?籍由此导入故事会主题“屁”。

3.故事讲述

    充分调动肢体语言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述。这是一本有趣的知识性图画书,比较适合低3-6岁的孩子。虽然没太多故事性,但作者的画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屁形象化、拟人化了,图画书中的人物形象也很生动,配合适当的表情动作,也能够持续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屎尿屁比较容易引起这个年龄段孩子共鸣,但现场可能会出现大笑后场面失控的情况;需要适当提出问题,以吸引孩子注意力。

    ①拿出图画书《响屁蔫屁》,给孩子们展示封面,停留5秒以上时间,在慢慢念出书名的同时,给孩子时间观察封面。

    ②翻开扉页,问孩子扉页上提出的问题:“小朋友们都放过屁吧?当你想放屁的时候,心里紧张不紧张?是不是会担心声音太大,或者气味太臭?

    ③P6-7跨页,讲到每个人都要放屁,问小朋友有没有和书上人一样放屁的时候?进而问小朋友,自己放的屁或别人放的屁一不一样?

    ④P8-11介绍响屁蔫屁的时候要辅以声音和表情,给小朋友留下足够印象。

    ⑤讲到哪里不可以随便放屁的时候,问问孩子除了书上说的电车、地铁,还有哪些地方不可以随便放屁(餐厅、飞机等相对人员密集、空间狭窄的地方……

4.延伸活动

①讨论:

    a.光吃肉类或者光吃蔬菜水果好不好?

    b.有的小朋友喜欢憋屁,好不好?憋屎和憋尿呢?

    c.什么地方不能随便放屁?

②接龙回答游戏——响屁还是蔫屁

    用事先准备的食物认知卡片,挑出一些常见的食物,请每个小朋友轮番回答吃了会放响屁还是蔫屁。如果答错的,引用图画书内容简单解释。

③贴纸游戏——“明天会放什么屁”

    分给小朋友蔬菜瓜果的贴纸和有响屁蔫屁分类板块的纸,让小朋友把自己当天吃过的食物贴贴在可能出现的结果下面,看看饮食是不是均衡了,不均衡的话,哪一种食物多,预测自己第二天放的是响屁还是蔫屁。(可参考书后自带的《明日放屁预报》上的食物,自己熟悉哪些是中性的,哪些是会放响屁或蔫屁。

五、现场人员安排

    故事义工1人(我)

    现场秩序义工、摄影摄像义工(家人)

    活动记录义工(我)

六、道具

    食物认知卡片1盒、蔬菜瓜果贴纸若干张、画有响屁蔫屁分类的A4纸若干张

54#
发表于 2019-8-18 11:0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erseyuankm 于 2019-9-9 23:37 编辑

G06袁雯
              
《响屁蔫屁》故事会记录反思
    第一次故事会选择了《响屁蔫屁》这本书,初级班绘本延伸课我和女儿做的就是这本,我们去动物园和超市做实地延伸。所以这次选书,我选择我认为有绘本延伸经验的书来做,看起来比较有把握,但实际上做下来,效果却总有点差强人意,也再次印证了给一群孩子讲故事和给自己孩子讲故事是不同的。复盘记录如下:
     一、场地。
做  故事会方案的时候,计划场地是在小区中间的小花园,或者家里。后来实际查看的时候,发现花园中间的桌椅板凳被树荫遮盖得光线比较暗,又考虑到延伸活动需要大一点的桌几,最后还是选定在我家的露台,为了营造一点气氛,还专门购置了小的绘本架,场地比较简陋但也算布置完成了。
    二、人员招募
    这次故事会之前也招募了一次,但因当晚大雨,只来了一个小朋友,没有成行。第二次,我们选择上午10:30 以后的时间,去院子里现场召集,碰巧平时女儿玩耍的小朋友都出门了,现场找到了2个小朋友,加上我朋友的1个孩子和我女儿,总共4个孩子,年龄段也正好在3-5岁之间。招募人员,就已经让我体会到了一些困难。因为平时下班回家比较晚(也可能是社交恐惧的借口),陪孩子玩耍的时间太少,没有更多参与到孩子的社交活动中,往往是老人带孩子出去玩比较多,所以老人和其他孩子的交流比较多,故事会人员招募主要是老人帮召集的。这里也凸显了我的两个问题:一是对孩子玩耍的不够重视,二是因为自己的不自信带来的社交回避。
    三、故事讲述
    比起来其它方面遇到的困难,故事讲述本身遇到的问题在我意料之外超出我的预料。
    几个孩子来到露台,注意力放在散落周边的各种玩具上,为了让孩子熟悉气氛,我说让孩子们先玩一会儿,简要和其它家长了解了下孩子的年龄之类的小问题,大约十多分钟后,故事会开始,因为来的家长,除了我自己的朋友们,都不太熟悉,所以又从介绍三叶草开始,讲了一些“为什么要开展故事会”的原因,虽然简短,但因为是解释给家长的,所以孩子们坐在位置上,看着我,反而有点茫然。这里的反思是,其实这一段介绍,完全可以放在故事会前,孩子们玩玩具的时候,既介绍的基本情况,也不耽误故事会的节奏。
    待到故事会开始的时候,我拿出手机和蓝牙音箱,播放之前的《屁之歌》,我让小朋友仔细听,歌里面唱了什么。本来是要放两遍的,计划是要手舞足蹈唱跳的,但是因为周边坐着的都是不熟悉的家长,又有点放不开,动作做得不够多,也因为准备不够充分,没有把整首歌词记下来,放歌的时候,还时不时低头看了手机,和孩子没有足够的眼神交流和肢体暗示。当整首歌播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有个4岁的男孩儿终于说出其中一句歌词“屁是一股气”。最后,放了一遍,就往故事引导了。
    接下来,我设计的问题是“你们放过屁吗?”有个男孩儿笑了,但他不好意思回答,我顺势问:“你是不是不好意思?”这里在他不好意思的时候,应该转而去询问其他孩子,也许多一点时间,小男孩儿就能自己表达出来了的。本来想每个小朋友都问一下,但考虑到前面时间用得太多,想赶紧进入图画书的讲读,所以就把应该问孩子的问题自说自话了一番:“有的屁有声音,有的屁臭......”进入故事讲读阶段,总觉得有种惶恐感,每当想提问的时候,都担心把问题扯远了,之前方案设计好的问题,也有些没有问到位。一开始的对开页,“人们放的各种各样颜色的屁”,这里就没有讲好,因为人物多,甚至屁是更多种的颜色,孩子们看到一堆人,我的讲述又不足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发现我的讲述就变得没有意思了。到了响屁,当一大个粉色的棱角分明的图案出现的时候,孩子们才开始眼前一亮。这里,我给我女儿讲的时候,我会夸张地模仿放响屁的声音,但故事会的时候,我居然没有做这些会让孩子大小的动作,后来讲到吃什么食物放响屁、什么食物放蔫屁的时候,当时觉得是讲得很清楚的,但是从后面延伸活动的效果来看,食物和屁的关系可以多讲,讲慢一点,给孩子消化比较一下。到后来动物和屁的阶段,孩子们还是热情起来,他们开始说什么动物吃什么食物。这里比较顺利,再往下讲有屁就放很畅快,要只要注意场合就可以了,大一点的男孩儿知道,在地铁里可以是不可以放屁的。讲读最后落在,多吃蔬菜多放响屁。
    四、绘本延伸活动
    延伸活动的讨论环节,问孩子们只吃肉会放什么屁,有孩子回答臭屁。又问,那你们喜欢吃肉还是蔬菜,最大的小男孩明确回答喜欢吃肉。考虑到时间问题,还有讲故事的过程中,女儿已把我准备好的贴纸拿出来,已经吸引了孩子注意力,讨论环节过后,我直接开始了明日放屁预报的游戏。我给孩子们没人两张印有响屁蔫屁形象的彩色A4纸,每人分给了食物和动物的贴纸,让他们找到什么食物会放什么屁,什么动物会放什么屁,然后分别贴在下面。这个环节小朋友热情很高,我也发现之前没怎么发言的小女生,这时思路最清楚,贴得又快又准。最后,我拿图书自带的“每日放屁日报”分别和小朋友完了一下,其实这个自带的延伸设计很好,但因为没有想到合适的复制方式,只有拿着这一份和小朋友们分别玩,耗费了不少时间。
    摄影义工是专门让孩子爸爸来做,以为会好好拍照,结果后来发现大概手机镜头是脏的,所有照片都是模糊的,互动环节、延伸活动也没有抓拍到。故事会结束,孩子们马上就投入到玩耍中,合影也忘记照了。女儿对这本书很熟悉,事先没有和她好好沟通和交待,她完全没有把自己当听众,而是来回穿梭,甚至还因为我故事会前的介绍太多,打断了我。这都是之前有想到,但没有想办法好好沟通到的。
    整场故事会下来,觉得时间和节奏没有把控好。正如老师所说的,准备得越充分效果会越好,如果在这次故事会之前,能够冷静下来,好好把故事会的程序在心里默默过一遍,现场那些错漏的环节可能会少一些,效果也会好一些。

1.jpg (362.93 KB, 下载次数: 381)

响屁蔫屁1

响屁蔫屁1

3.jpg (569.11 KB, 下载次数: 417)

延伸活动

延伸活动

2.jpg (678.15 KB, 下载次数: 410)

动物们放什么屁

动物们放什么屁

1.jpg (722.06 KB, 下载次数: 411)

读封面

读封面

点评

A 故事性不够,所以吸引不太够,要用游戏来弥补,比如,每个人,拿一张食物卡片,然后让大家猜会放什么屁。。。  发表于 2020-1-30 20:28
55#
发表于 2019-8-18 17:05: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lodie 于 2019-8-18 17:07 编辑

F03 方楠岚

《小老鼠和大老虎》故事会活动方案
图画书:《小老鼠和大老虎》
时间:2019827
地点:自己家中
参与者人数:6-8
参与者年龄:5岁以上
工作人员:小朋友家长
      
思考:
图画书选择:暑假即将结束,小朋友们又将回到幼儿园、学校,开始集体生活,小小集体,相当于一个迷你社会,考虑到这点,先确定了主题“友谊”,接着确定绘本,选择这个图画书,希望让小朋友们思考如何和好朋友交往,如何处理和好朋友的矛盾摩擦。
地点选择:考虑到因为是第一次面对人数较多的故事会,计划先招募少数量的小朋友到自己家来听故事,进行“彩排”,给自己一个总结经验教训的机会,之后再到社区图书馆去讲故事,已经和社区图书馆管理员联系,讲故事的时间安排在9月。
一、活动流程:
1.提前3天左右通过微信群招募同小区的邻居小朋友
2.确定参加人员后,请参加故事会的部分家长协助记录、拍照、维持现场秩序
3.准备故事会需要的材料,包括对故事会场地进行简单布置、讲述故事过程涉及的材料
4.故事会热场活动
5.进入讲故事环节
6.延伸活动
7.拍照留念
二、具体故事环节
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图画书的封面,请小朋友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小老鼠和大老虎是什么关系呢?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接着翻开图画书,声情并茂开始讲故事——
《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故事大致分为三个板块:
1.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的小问题
“我是一只小老鼠,看见了吧,一只很小的小老鼠。我身后那个又高又壮的家伙是大老虎。我们俩是好朋友。可是,怎么说呢,我们之间还是有点小朋友……”
提问:你们觉得,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有什么小问题呢?
继续读绘本:“每次玩‘西部牛仔’的游戏,大老虎总是当好人,我总是当坏人。大老虎说‘好人最后总是会赢的!’”
……
2.小问题变成大麻烦,小老鼠和大老虎决裂
接着是几个大老虎欺负小老鼠的场景,导致小老鼠和大老虎决裂。
提问1:你在生活中和好朋友相处时,也遇到过小老鼠这样的问题吗?
提问2: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怎么做?再转换角色,如果你是大老虎呢?你会怎么做?引导小朋友思考:大老虎应该怎么做?才能挽回小老鼠的友谊?小老鼠会原谅大老虎吗?
3.大老虎挽回友谊,小老鼠和大老虎和好。
最后一个环节,故事揭示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讲完这个环节,向小朋友提问:如果大老虎一直这样迁就小老鼠行吗?什么是真正的友情?真正的友情应该怎么相处?
翻到图画书的最后一页:“又来了一个更高更壮的家伙!天哪——是犀牛!”
提问:这个又高又壮的家伙会对大老虎和小老鼠说什么呢?他们会成为朋友吗?如果成为朋友,大犀牛会欺负大老虎和小老鼠吗?
三、活动延伸:
1.玩游戏
找不同,引导小朋友从不同角度观察:表情、动作、眼神等

2.角色扮演
把图画书中的角色打印出来,引导孩子们一起做手工,制作成手偶或头饰,接着用做好的手偶或头饰进行演绎,这样孩子们更有角色代入感。让孩子们通过合作或自演的方式,扮演图画书中的角色,可以根据图画书的情节,或者改编,由孩子天马行空想象,自由发挥。











56#
发表于 2019-8-18 17:06: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lodie 于 2019-9-5 21:01 编辑

F03 方楠岚
《小老鼠和大老虎》故事会记录和总结

活动时间:2019830
活动地点:家中
参加人数:3组家庭
记录人:方楠岚

人生中的第一场故事会终于落幕了,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略安定了些。在写这个总结时,又想起番茄老师的话:每场故事会,都要归纳、总结、梳理、反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1.关于故事会的招募
因为是第一次开故事会,且地点在家里,我在和我孩子同一个小区同一个幼儿园班级的微信群里进行招募,群里包括我在内总共10人,招募之前我内心估计能有一半的人来参加吧,毕竟都是同班孩子,这个微信群最初建立的作用也是用来约孩子一起玩的。事实证明,我判断失误,我在故事会前一天上午,简单发出了邀请,只有一位妈妈响应,表示想来参加。下午我整理了一下,做了一个招募小海报,正式发出邀请,结果还是只有一位妈妈响应。当时我有点傻眼,我高估了这个群啊,第一次故事会居然招募不到听众。后来邀请了楼上的小朋友一起来听故事会,加上我家两个孩子,勉强有4位小朋友。

2.关于纪律
可能因为参加的人数少,虽然在家里开故事会,但是孩子们听到我说故事会开始了,他们很快围坐下来。如果人数多,还是慎重考虑是否将活动地点定在家里,家里有玩具等各种吸引孩子的杂物,容易令孩子走神,另外一个,我们家哥哥虽然在外面是个慢热的人,但是对自己家太熟悉了,这场故事会令他异常兴奋,是我的小帮手,也给故事会带来一些干扰。

3.开始讲述故事
首先给孩子们看了绘本封面,问他们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回答说:“看到老虎和老鼠。”我问:“你们觉得老虎和老鼠看起来是什么关系呢?”孩子们:“是朋友。”我:“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孩子们一阵沉默,没人回答。我只好自问自答:“看看,大老虎是不是搭着小老鼠的肩膀呀!”

接着翻开内页,按照绘本的描述,从小老鼠的角度开始讲:“我是一只老鼠,看见了吧,一只很小的小老鼠。我身后那个又高又壮的家伙是大老虎。我们俩是好朋友。可是,怎么说呢,我们之间还是有点小问题……”讲到这里,顿了一下,问孩子们:“你们猜猜,他们会有什么小问题呢?”除了迫不及待想“剧透”的我家哥哥,其他小朋友没有回答,期待着想了解会出现什么小问题。于是我翻开下一页继续讲,“每次玩‘西部牛仔’的游戏,大老虎总是当好人,我总是当坏人。”“大老虎怎么说?”我模仿大老虎的那种高高在上的语气说:“好人最后总是会赢的!”我问:“你们觉得小老鼠这个时候的心情怎么?”孩子们:“不开心。”我:“你们觉得小老鼠会说什么呢?”一阵沉默。我:“唉,我能说什么呢?我不过是一只很小的小老鼠。”

有了第一个“小问题”的铺垫,面对接下来小老鼠和大老虎出现的“小问题”,精灵的孩子们也大概了解了“套路”了。在讲完出现的第二个“小问题”——大老虎和小老鼠分甜甜圈,大老虎得到了很大一块,而小老鼠仅仅只有小指头般的一小块时,我问孩子们:“你和好朋友相处时,遇到过这样的小问题吗?”有个小女孩马上举手:“遇到过!我和XXX一起吃面包时,她给自己留了一大块,给我很小一块。”我问:“那你有对她说什么吗?”小女孩:“没有。”我没有继续问这位小女孩。而是继续讲故事:“好,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小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故事来到一个转折点,面对飞扬跋扈的大老虎,即使是好朋友,小老鼠也开始反抗了,在大老虎踢飞了小老鼠刚搭好的积木城堡后——讲到这里,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小老鼠会说什么?他心情怎么?”孩子看了书中小老鼠的表情:“小老鼠很生气。”我:“对,他很生气,他说‘够了!我再也不跟你玩了!虽然我只是一只很小的小老鼠,但是,你也不过是个很大的大坏蛋!拜拜!’”。

这时翻到下一页,小老鼠只身一人神情落寞坐在秋千上。我:“这个时候,小老鼠是什么心情?”孩子们看着图画,说:“伤心。”我:“嗯对,看起来很伤心,除了伤心,还有其他吗?”孩子们沉默。我:“好,我们接下来看看”——(读绘本中内容)“我好生气,好伤心啊!其实,我更多的是害怕。以前,我哪敢这样。”我问:“为什么小老鼠会害怕呢?”有位小朋友说:“害怕大老虎来找他欺负他。”我:“哦!你觉得大老虎会来欺负小老鼠。好,我们来看看,大老虎是不是会来欺负小老鼠。”

果然,大老虎来找小老鼠了,但是并没有伤害小老鼠,而是重新搭好了小老鼠的城堡,那么,“小老鼠会原谅大老虎吗?”我抛出了问题。孩子们作思考状,没有响应。接下来,通过玩“西部牛仔”游戏、切甜甜圈、摘花等环节,小老鼠终于表示:“我可能会再跟你做朋友,不过,只是有可能哦。”这时,我又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假设大老虎一直迁就小老鼠,你们觉得好吗?”孩子们说不好。我问为什么?有一位孩子回答说不公平。我趁机总结了一下:“对呀,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尊重,平等对待。”

“可是,我们还是出现了一个问题……”孩子们本来以为故事就到此结束,没想到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露出好奇的表情。翻到绘本的最后一页:“又来了一个更高更壮的家伙,天哪——”来了一只大犀牛,我给孩子们留下了几个问题思考:“大犀牛会和老虎和老鼠成为好朋友吗?他们会出现问题吗?如果出现问题,要如何解决呢?”

4.延伸活动
延伸活动有两个环节:
1)给出两幅图,找不同,经过提醒孩子们观察图画上动物的表情、眼神、动作等细节,孩子们都很快指出了不同点。
2)角色扮演
把图画书中的角色打印出来,引导孩子们一起做手工,制作成手偶,接着用做好的手偶进行演绎,这样孩子们更有角色代入感。
这场故事会,总共才4个孩子(其中一位是我家两岁半的弟弟,在故事会进行到一半时,基本处于游离打酱油状态了),每位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一位孩子很快明白游戏规则,进入角色扮演状态,一位孩子比较内向,想尝试,但是不太明白或者是有点羞于上场表达,一位孩子完全不感兴趣,拒绝角色扮演。最后在我的协助下,由前两位孩子参与了角色扮演。

5.不足之处
1)故事会前叮嘱自己记得带绿领巾,并在故事会正式开始前,介绍三叶草以及自我介绍。结果混乱中就直接开始讲故事了。
2)从我家的情况来看,还是不适合在家里开展故事会,干扰因素太多。
3)请孩子爸爸当摄影义工,没交代他每个环节都要拍照,最后发现他只拍了讲故事的部分。最后的合影也忘了拍。以后故事会,提前与义工们沟通好相关细节。

故事会照片:

点评

A 首秀不能要求太高,非常好的开始,虽然有不尽人意之处,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加油  发表于 2020-1-30 20:35
57#
发表于 2019-8-18 17:33: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ojiaguaimeimei 于 2019-9-10 23:44 编辑

B04 王静
一、故事会主题:带孩子勇敢面对成长的变化,也体会“关怀”的力量。
二、绘本《口水龙》
三、地点:小区花园
四、招募人数:3
五、招募对象:4-7
六、材料准备:口水兜(作为讲故事道具系在脖子上)、一块大的制作口水兜的布、一些剪成不同形状小碎布、颜料、胶水、画笔、剪刀
1.绘本简介:小恐龙阿丹是一只文静的小恐龙,大家都很喜欢在她身旁玩,看着大家玩得   那么开心,她也觉得很幸福。但是阿丹因为一场病过后就变得不停的流口水,她的口水就像瀑布一样,让大家都很困扰,阿丹也很自责。朋友们经常聚在一起,可就是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有一天朋友们突然不见了,连续几天阿丹都没见到朋友们,她觉得朋友们终于抛弃了她。于是她伤心的离开啦彩虹森林,去到了海边。几天后朋友们带着礼物找到了阿丹,原来大家不见了,是因为他们找了家里吸水最棒的床单,花了三天三夜为阿丹缝了一条大大的围兜。阿丹非常感动,当她站起来的时候,大家发现阿丹多了一颗大门牙。之后阿丹也再没留口水啦。
七、故事会流程设计
1、开场:以唱儿歌《找朋友》出场,然后打招呼自我介绍,提问孩子们你们有好朋友吗?你们的好朋友多吗?引出主人翁小恐龙阿丹以前啊也有很多朋友,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都不见啦?现在啊阿丹一个人孤零零的生活在海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叻?
2、讲述方式:;整个故事的旁白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主人翁阿丹性格内向,说话时候语气语调放弱,还要透着一些不自信。8-9页朋友们的话用担心的语气讲述,阿丹的话用既难为情又抱歉的语气讲述。13页阿丹的话用自怨自艾的方式。14页朋友们在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讲述时要表现出朋友们的担心和为难。这里可以提问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16-17页阿丹的话用有些伤心、难过又故作镇定的语气讲述。19页用伤心带哭腔的语气讲述阿丹话。21页阿丹的话用难过、自嘲的口吻道出。22-23页大象的话用假装对着远处喊的方式,阿丹用既兴奋又激动,但又装着无所的方式道出。24-25动物的语气用轻松快乐的语气讲述,阿丹用纳闷的语气讲述。28页动物们的语气继续用轻松、愉快的方式。30页用惊讶的语气讲述朋友们的话。
3、提问:① 小朋友们如果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阿丹这样的问题呢?
②如果你们是阿丹你们会怎样做呢?
如果你们有朋友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你们会怎样做呢?
4、延伸活动:①一起制作一个口水兜,让孩子们在小碎布上画画涂色,然后贴在大布上面。
②制作完口水兜后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
八、故事会总结:这是第一次根据设计流程来讲述故事,整个过程下来发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非常多,有机会一定得进站点讲述。
1、参加故事会的孩子有上小学的,也有幼儿园的,发现两个年龄段的孩子接受力和理解力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在招募孩子的孩子的时候,还是应该把两个年龄段的孩子划分出来。
2整个故事会的节奏把握还有待加强。在做口水兜的时候,有的小朋友画的时间长,有的短,下次要有个时间设定,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下一个环节。
3、对提问互动还要多学习,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
4、一静一动的延伸,孩子反应还不错,可以常用。
  

微信图片_20190818173205.jpg (147.77 KB, 下载次数: 280)

微信图片_20190818173205.jpg

微信图片_20190818173145.jpg (265.73 KB, 下载次数: 301)

微信图片_20190818173145.jpg

点评

A- 设计方案还可以再多思考  发表于 2020-1-30 20:39
58#
发表于 2019-8-18 20:1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马依蕊_t0wv0 于 2019-8-19 16:32 编辑

《我准备好上小学一年级了》故事会方案

D组 马依蕊 《我准备好上小学一年级了》

一.故事会主题:幼小衔接-----《我上小学啦》
用书:《我准备好上小学一年级了》 辅助用书《在教室里说错没关系》
形式:福田站站点
场地:会议室内
时间:2019831
参与人数:8位幼儿园毕业学生
讲述人:三叶草中级班在读学员 马依蕊
物品准备:绘本,装订机8个,延伸活动所需卡片(8人量),水彩笔一盒

二:对本书的理解
1:特殊的时效性:适合幼小衔接这一阶段
2:特殊的小读者们:即将步入小学的“大孩子”
3:家长抱有多么大的期待来迎接家中那位“即将上小学的大孩子”爸爸妈妈极力塑造小学生活,爷爷奶奶也给足了小学生的仪式感,可是对于幼儿园刚毕业的小朋友来说,将面临怎么样的生活挑战呢?这本书没有说教没有夸张,极其平淡的从字里行间感同身受的给孩子们讲述了同龄人“小花”的故事。

三:故事会目标:
1:带领小朋友理解绘本内容,将自己故事主角“小花”带入到“自身”
2:了解到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3:感受自己长大了,可以独立做好很多事。
绘本解析《我准备好上小学一年级了》
1:小花还有一个月就要上小学一年级了,就不能和熟悉的小朋友一起玩了。(画面是幼儿园背景,有沙池,滑滑梯等,还有老师和开心玩耍的小朋友,画面中心的主人公小花却有些不开心)
2:住在乡下的外婆,给小花寄来了一个漂亮的粉色书包,还写了一封信祝贺小花上小学,开学典礼那天外婆一定会来参加。(1:这个重要的阶段满满的仪式感 2:顺其自然的鼓励让小朋友没有太多上学的压力
3:奶奶也带小花去买了衣服,遇到了奶奶的小学同学---阿源老爷爷,阿源老爷爷的孙女和小花一样大,但是生下来才一年就死掉了。(可能是中国人骨子里忌讳说死亡,特别是对于小朋友。这一段让我自己都不喜欢,还是客观的讲解,只希望小朋友不要问到为什么死掉,这一块确实不好解释)奶奶和阿源爷爷的小学开始的友情让小花又一次开始怀念幼儿园小朋友,同时上小学不知道能不能会有这样的好朋友。
4:经历了各种上学前的铺垫,小花终于对小学满怀期待了,她主动让妈妈拿出新衣服新书包,看上去真像一名小学生啦。
5:背着书包的小花去找阿源老爷爷,老爷爷感动的说:加油,小花。一
一年级真是让人期待呀。

四:问题设计:
   1:你们跟小花一样也是一位小学生了,你会独立完成哪些事情?
   2:上小学,除了爸爸妈妈准备的新书包新文具,还有哪些让你觉得上小学很开心的事?
五: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Warm up3分钟)
目标:活跃气氛,引发孩子们主动说。
方式:引导语“哪位小朋友可以说出你最喜欢幼儿园什么,为什么喜欢?”
每位小朋友可以主动讲一点, 故事讲述者简单肯定及共情。
第二环节:提问与回答(3分钟)
目标:过渡到今天讲述主题及绘本
方式:开放式提问 1:哪位小朋友能告诉我你觉得小学是什么样的。
                 2:你马上就是小学生了,你有没有担心的事情啊?(举一个小例子)
                 3:引出绘本,一起了解封面。
第三环节:讲述故事(10分钟)
目标:理解绘本内容
方式:分角色声音表情结合。

六:拓展延伸活动:
目标:更好了解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的校长和老师
延伸活动;制作小学规则图鉴书
方式:
① 每位小朋友发一张带有小学规则文字的小卡片
② 让小朋友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顺序将这些小卡片用装订机钉起来
③ 在封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④ 做成一本属于自己的小学规则图鉴书

476140519865828064.jpg (104.04 KB, 下载次数: 256)

476140519865828064.jpg
59#
发表于 2019-8-18 20:25: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马依蕊_t0wv0 于 2019-9-6 14:35 编辑

                                                       故事会反思及总结

《我准备好上小学一年级了》故事会
时间:2019.08.31
地点:福田党群中心生活馆

【内容简介】
我准备好上小学一年级了讲述了即将成为小学生的“小花”在上小学前从忐忑担心到尝试再到开心的背着小书包穿上入学新衣服这一系列心理变化。妈妈也描述了小学是一个很美好的环境,外婆买了新的书包,奶奶也带着小花去告诉了阿源老爷爷(奶奶的小学同学)小花即将成为小学生这个好消息。在家人的一起努力下,小花终于还是想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作者简介】
西本鸡界日本著名作家,一直活跃在民间故事,儿童绘本评论创作中。著有《日本民间故事选粹》《爷爷的幸福口令》《再见,小霸王等》。
插画家:福田岩绪创作众多作品《我的姐姐》《放屁万岁》《咱们是朋友嘛》其中《光当当》获日本绘本奖。

绘本解读】
《我准备好上小学一年级了》对于幼小衔接这一阶段的小朋友来说很贴近心理及生活。从一开始的忐忑担心,担心小学的老师是否像幼儿园老师一样温柔,是否有淘气的会欺负人的小男孩。到家庭中妈妈,奶奶,外婆期待小花成为小学生了,为小花准备各种上学用的书包,衣服等。绘本内容平和自然,正常交流和情景描述中透露出小花内心世界的变化。最终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之下小花突破心理不安,想成为一名小学生。这本绘本最大的亮点就是针对小花的心理变化,大人们没有说教而是以自己认为顺其自然的方式让小花能够接受,这样的内容贴近现实,更容易让小朋友产生同理心和亲切感。

【为什么选择这本书】
幼小衔接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番茄老师在上课时讲到了故事会的特殊时效性,面对幼儿园毕业的小朋友来说,让他们适应完全不同形式的小学生活有太多担心和疑虑,如果家长不去做这方面心理铺垫,靠幼小的小朋友自身能力去适应是很有困难的,所以我选择了在开学前讲述这本书,为了让幼儿园毕业的小朋友能够认识到这个阶段担心和疑虑是正常的。小学生活也会像这本绘本中描述的一样,有大大的图书室,有拼音课,也有很大的操场等。让小朋友看到更多与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这样,等小朋友入学时,会联想到这场故事会中所讲述的,也许有了故事会的铺垫,他们会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如果部分家长在不清楚幼小衔接对于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恰好可以帮助孩子们减少疑惑,那这件事真的非常值得,想想更坚定了我做好这场故事会的决心。

【活动方案】

策划思路
鉴于该绘本的特殊时效性,该场故事会以调动孩子发现幼儿园与小学不同之处互动为主,② 初上小学,让小朋友有一个自己制作的小学生手册掌上书。
1:在引入绘本的讲述之前,让孩子说出幼儿园的好,但为了避免过于强调幼儿园,这部分只做一个引导,重点是放在小学生活的预想中。自己可以畅所欲言觉得认为小学生活是哪一种方式。如果现场有已经上小学的小朋友,可以引导式提问他们眼中的小学生活,榜样式的分享可以让幼儿园小朋友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
2:绘本讲述中,讲到小学生活时,可以用兴奋,原来如此这类心情来传达。并中途就一两个点来与现场已上小学的小学生产生简单沟通增强绘本描述真实性。希望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小读者们产生兴趣。
3:因为绘本有小群体内互动讨论及发表观点,所以人数控制在6---8人,讲解形式也是绘本展示为主,所以没有采用绘本上传PPT的形式,而是以围坐在一起形式进行。
4:故事会延伸部分。考虑到这个阶段小朋友面临适应小学生活,还要尽快投入正常的学习中。很难搞清楚小学生活到底自己该怎么做,即使适应了但需要具体做哪些事情,为了将故事会的延伸做到细化且可操作性,将小朋友需要做好的几件事各自打印出来,让小朋友自己做成一个掌上手册。内容从保护自己的身体到上课状态及独立自主三个方面来完成。

故事会流程
1. 故事讲述
a)问题互动导入: 1:现场的小朋友们打招呼问好(名字,年龄,读几年级了)
                            2:幼儿园小朋友每个人说下幼儿园你最喜欢什么。
                            3:小学小朋友每个人说一点小学最好玩的是什么?
可以适当引导 根据幼儿园毕业的小朋友说到的幼儿园的好来延伸到小学在这方面有更胜一筹的好,来增强小朋友的好奇心及兴趣点。
b) 故事讲述,引导孩子了解到绘本主角小花和他们一样,喜欢幼儿园,但是小学是怎么样的,在书里找答案
c) 讲述以小听众围大半圈坐,主讲人坐中间手拿书来展示讲解。
2. 延伸活动:
    a)每个小朋友拿到6张小学生卡纸,封面写上自己名字:我是小学生XXX. 其他卡纸上面有不同的内容(保护自己的身体,自己洗内裤,上课认真听,独立完成作业,尊敬老师)
    b) 每个小朋友根据自己内心排列的顺序将卡纸排上序号,再装订成一本自己的小学生手册。

准备材料:
1. 现场设备(长条桌、高脚凳
2. 绘本
3. 准备的卡片(6种,共48张),装订机,水彩笔

活动记录与总结】
参与人数:当时因担心没有站点安排,提前联系到了党群中心的生活馆,时间安排在31号,想着越临近开学,仪式感及意义会更好。通知是提前一个月开始召集,有8个人报名,但是31号刚好赶上了学校报名,特别是小一小朋友新生报到,导致到场只有3组家庭。一名大姐姐三年级,一名刚好上一年级,还有一名幼儿园大班小朋友。略显冷清,现场有去年中级班的叮咚学姐,一再安慰我说没事,心情不要受影响。还好三位小朋友整场活动很配合,有参与讨论也有自己上台展示。
开场:
1:先问每个小朋友目前所在年级,小朋友各自说完之后。引导每个小朋友说现在学校里最让她们开心的事,幼儿园小朋友在妈妈引导下说有好朋友在幼儿园。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说自己的幼儿园有很好的老师,会照顾他们,但是做错事也会批评他们,接着这个话题三年级的小姐姐则说小学会有8位老师(数学,英语,语文。。。。)三年级姐姐说最喜欢小学的作业和每一种科目。因为这个姐姐已经是三年级,就多分享了一下小学校园环境,其他两个小朋友一下子开始有了兴趣。
2:先让幼儿园和另一个幼儿园刚毕业的小朋友说出 你觉得小学是什么样的,或者爸爸妈妈有没有跟你说过小学是什么样的。引导小朋友想象或者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
绘本引入
告诉小朋友们今天也有一位叫“小花”的小女生也是幼儿园刚毕业,准备上小学一年级了,她的幼儿园也很好玩,但小花有个担心,是什么担心呢。我们一起来看。

绘本讲述过程中,有两点可以短暂插入小问答:

1:小花幼儿园最喜欢的小铁蛋也搬家了,在小学不知道能不能遇到好朋友。在场的小朋友可以说出自己的好朋友,明显在场的姐姐大,好朋友多。自然引导到上了小学你会认识更多小朋友。

2:小花喜欢听故事,上了小学之后就可以学拼音,这样就可以自己读图画书了,认了字说不定可以写自己的故事了。这个当时问了在场的小朋友是不是很喜欢看图画书。也问了在场三年级的姐姐是不是有写作文。在场的小朋友对这一点很是崇拜。

绘本结束。

绘本在引入前及过程中有加入讨论及互动,所以绘本结束之后没有让小朋友说太多关于绘本的内容。

【绘本延伸】
上小学每个小朋友都不再像幼儿园小朋友了。自己可以做好多事情,可以让小朋友列举一点。那今天就可以让小朋友制作一本属于自己的小学生手册。把卡片发给每个小朋友,小朋友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排顺序。再在封面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属于自己的小学生手册就做好了。

   

【展示环节】
因现场小朋友比较少,所以每个人可以上台来展示,说出自己是小学生XXX,她能够做到“保护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等。

【故事会改进反思】
1:参与人数,看似不可控,实际上自己可以去做努力。当时没有太多了解到这个日期参与人数会受影响。所以之后在安排故事会时,具体情况需要多了解。

2:这种特殊时效的故事会不是很好召集适宜的小听众,所以现场难免有或大或小的听众,所以需要有备选方案。本场故事会我原计划加入另一绘本《在教室里说错没关系》但因到场听众不多可以做到针对性,所以就没有选用备选方案。

3:故事会之后的延伸在场小朋友很喜欢,原本是想让他们可以排列好订在一起就可以,小朋友们自己想着加入了页码。有的小朋友还在封面自己的名字旁加入了其他的装饰。说是自己制作的书。自己动手的延伸活动会更有意义。

4:最后一个展示环节也是小朋友很踊跃尝试的。每个小朋友都按照要求说出自己制作的小学生手册。

5:但因小朋友人数不多,实际现场所用时间原本预计的要提前了半个小时。这个之前没有在考虑范围,现场家长还好比较好沟通。就提前结束了。



693277658311587419.jpg (1.26 MB, 下载次数: 430)

693277658311587419.jpg

点评

A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距离的,设计得再好,现场都不一定会按照我们的设计走,所以需要我们更多实践去接受更多的挑战  发表于 2020-1-30 20:54
60#
发表于 2019-8-18 22:39: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201901I04 于 2019-9-4 23:30 编辑

E07  温玲玲

作业1:故事会方案设计
绘本:会说话的手
时间:2019年8月10日10点—10点30分
地点:朋友家中
招募孩子年龄:3-5岁,3-5组家庭
工作人员:绘本讲述人员1名、拍照人员1名、维持秩序人员1名。
活动整体流程(时间先后划分)
一、前期准备:
提前一周(8月3日)活动方案敲定,招募学生、义工。
至少提前5天(8月5日)敲定活动时间、地点。
提前3天,建立活动微信群,提前与家长沟通。
活动前1天,确定物料、人员到位。

二、活动现场:
1、工作人员提前30分钟到场,各司其职
2、提前10分钟暖场
3、故事会环节
三、活动结束后
1、倾听孩子、家长的声音
2、活动总结
四、故事主题:会说话的手
1、绘本背景介绍:朱自强(文)、朱成梁(图)、
朱自强(文):注明图画书研究者、翻译家、作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港多所大学的访问学者、访问教授、兼职教授。曾担任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信谊图画书奖评审主席。出版《亲近图画书》 《小学语文文学教育》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等十余种学术著作,与朱成梁合作创作图画书《会说话的手》 《老糖夫妇去旅行》,创作出版《花田小学的属鼠班》系列,翻译《绘本之力》及五味太郎、宫西达也、长谷川义史、赤羽末吉等景点图画书作家的大量图画书。
朱成梁(图)注明图画书画家,代表作品《团圆》获得首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首奖”,入选《纽约时报书评》2011年度世界儿童图画书榜单。《火焰》是他第一本自编自绘的图画书。策划、编辑的“老房子”系列图书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86年,应安徒生奖获奖画家安野光雅的邀请,与艾瑞.卡尔、雷蒙.不力格等世界顶级绘本作家们联手创作 《All in a  Day》(圆圆的地球上圆圆的一天)》 。其他作品有《爷爷的打火匣》《老糖夫妇去旅行》等。
2、出版社名称:连环画出版社
3、推荐年龄段:3岁以上亲子共读
五、故事流程:
1.自我介绍和暖场游戏:我是懒羊羊阿姨,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好听好玩的故事:会说话的手!手怎么会说话呢?小朋友们的手都会干点什么呢?(小朋友答…),你们的手会干这么多事情呀,真棒!(总结小朋友们说到的情况,表扬) ,为了奖励你们这么厉害的小手,我们先玩一下,一起用手做个游戏吧!
手指变小动物操:1个手指头,1个手指头,变成变成毛毛虫;
                            2个手指头,2个手指头,变成变成小白兔;
                            3个手指头,3个手指头,变成变成小猫咪;
                            4个手指头,4个手指头,变成变成乌龟爬;
                            5个手指头,5个手指头,变成变成老鹰飞。

2.故事讲述:1-2页,这就是我。有人问我几岁了,我就这样告诉他。伸出5个手指!(图画中,有个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的,我给他取名叫小虎)。
3-4页,我一直很喜欢小狗,妈妈真好,她答应我,请乡下的奶奶给我带来一只。“妈妈,你可要说话算话啊!”伸出小指头,做拉钩承诺的动作。(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变了是小狗),(图画中,小虎扑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很开心。墙上挂着小狗的画,还有小狗玩具,小虎真的很喜欢小狗)。
5-6页,我帮爸爸喜欢的球队加油,爸爸一高兴,把我的手拍疼了。做拍手鼓掌的动作,(图画中,原来小虎跟着爸爸一起看球赛,进球了,爸爸高兴的举起双手在头上挥挥手和鼓掌,小虎也跟着一起举手欢呼)。
7-8页,乡下的奶奶来了,我帮她找到了老花镜,爸爸夸赞了我。做竖起了大拇指表扬。(图画中,奶奶老了,头发花白花白的,开着灯在打毛衣,小虎帮奶奶找回了老花眼镜,奶奶很高兴)。
9-10页,玩游戏时,我碰掉了花瓶,被妈妈骂了。(图画中,妈妈伸出手指着倒在地板上的花瓶,小虎挨骂了)。
11-12页,我在老师讲故事时说话,老师提醒了我。(图画中,大家坐在桌前听老师讲故事,小虎调皮说话了,老师把食指轻轻的放在嘴巴前面,提醒小虎要安静听故事)。
13-16页,这次我一定要跳过去。 耶,成功啦!(图画中,小虎体育课,跳鞍马前他竖起拳头给自己加油鼓劲,跳过去了,他成功了,高兴的竖起了成功的手势V)。
17-22页,大亮总是对我们逞威风(图画中小虎挺直了腰板,大亮双手叉腰),这次我也不服输,大亮只好投降了。(图画中,小虎和大亮面对面争执不休,最后大亮把双手举过了头顶,做出投降样子)。一出幼儿园,我们就“和好”了。(图画中,大亮和小虎挥手说再见,他们手拉手和好了)。
23-24页,奶奶回乡下,火车就要开动了。奶奶,再见!(图画中,小虎趴在火车窗户边上,和奶奶手拉手的话别,最后伸出高高的手挥手说再见,浓浓的不舍之情)。
25-28页,这就是奶奶送我的小狗,它叫虎头,虎头也会用手说话。它说的是——抱抱我!(图画中,小狗有时候会四肢着地吐着舌头很可爱的样子,有时候又会站立起来,前面两只脚会耷拉在胸前摆动,希望小虎能抱抱它)。
3.故事后续的延伸部分:
1)、回顾故事,继续摆出书中曾经出现过的手势,提问小朋友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做出以上的手势呢?举例提问小朋友,你们的小手会说话吗?几岁啦?玩游戏时,认输可以做怎样的手势?原来在生活中,我们的小手摆出不同的手势,也可以代表不同的意思,就算我们的嘴巴没有说话,大家都能明白我们的意思,神奇的小手,是会说话的小手。
2)、邀请小朋友们每人都用小手表演一组动作,大家来猜猜他用小手说了什么?

55.JPG (83.94 KB, 下载次数: 234)

55.JPG

44.JPG (79.01 KB, 下载次数: 226)

44.JPG

33.JPG (85.33 KB, 下载次数: 215)

33.JPG

22.JPG (83.23 KB, 下载次数: 215)

22.JPG

11.JPG (84.57 KB, 下载次数: 273)

11.JPG

66.JPG (83.59 KB, 下载次数: 214)

66.JPG

点评

A 取名的工作最好能交给孩子们自己,这样和他们就更有关联性  发表于 2020-1-30 21: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4-19 03:06 , Processed in 0.088345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