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马依蕊_t0wv0 于 2019-9-6 14:35 编辑
故事会反思及总结
《我准备好上小学一年级了》故事会 时间:2019.08.31 地点:福田党群中心生活馆
【内容简介】 《我准备好上小学一年级了》讲述了即将成为小学生的“小花”在上小学前从忐忑担心到尝试再到开心的背着小书包穿上入学新衣服这一系列心理变化。妈妈也描述了小学是一个很美好的环境,外婆买了新的书包,奶奶也带着小花去告诉了阿源老爷爷(奶奶的小学同学)小花即将成为小学生这个好消息。在家人的一起努力下,小花终于还是想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作者简介】 西本鸡界:日本著名作家,一直活跃在民间故事,儿童绘本评论创作中。著有《日本民间故事选粹》《爷爷的幸福口令》《再见,小霸王等》。 插画家:福田岩绪创作众多作品《我的姐姐》《放屁万岁》《咱们是朋友嘛》其中《光当当》获日本绘本奖。
【绘本解读】 《我准备好上小学一年级了》对于幼小衔接这一阶段的小朋友来说很贴近心理及生活。从一开始的忐忑担心,担心小学的老师是否像幼儿园老师一样温柔,是否有淘气的会欺负人的小男孩。到家庭中妈妈,奶奶,外婆期待小花成为小学生了,为小花准备各种上学用的书包,衣服等。绘本内容平和自然,正常交流和情景描述中透露出小花内心世界的变化。最终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之下小花突破心理不安,想成为一名小学生。这本绘本最大的亮点就是针对小花的心理变化,大人们没有说教而是以自己认为顺其自然的方式让小花能够接受,这样的内容贴近现实,更容易让小朋友产生同理心和亲切感。
【为什么选择这本书】 幼小衔接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番茄老师在上课时讲到了故事会的特殊时效性,面对幼儿园毕业的小朋友来说,让他们适应完全不同形式的小学生活有太多担心和疑虑,如果家长不去做这方面心理铺垫,靠幼小的小朋友自身能力去适应是很有困难的,所以我选择了在开学前讲述这本书,为了让幼儿园毕业的小朋友能够认识到这个阶段担心和疑虑是正常的。小学生活也会像这本绘本中描述的一样,有大大的图书室,有拼音课,也有很大的操场等。让小朋友看到更多与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这样,等小朋友入学时,会联想到这场故事会中所讲述的,也许有了故事会的铺垫,他们会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如果部分家长在不清楚幼小衔接对于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恰好可以帮助孩子们减少疑惑,那这件事真的非常值得,想想更坚定了我做好这场故事会的决心。
【活动方案】
策划思路: 鉴于该绘本的特殊时效性,该场故事会以调动孩子发现幼儿园与小学不同之处互动为主,② 初上小学,让小朋友有一个自己制作的小学生手册掌上书。 1:在引入绘本的讲述之前,让孩子说出幼儿园的好,但为了避免过于强调幼儿园,这部分只做一个引导,重点是放在小学生活的预想中。自己可以畅所欲言觉得认为小学生活是哪一种方式。如果现场有已经上小学的小朋友,可以引导式提问他们眼中的小学生活,榜样式的分享可以让幼儿园小朋友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 2:绘本讲述中,讲到小学生活时,可以用兴奋,原来如此这类心情来传达。并中途就一两个点来与现场已上小学的小学生产生简单沟通增强绘本描述真实性。希望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小读者们产生兴趣。 3:因为绘本有小群体内互动讨论及发表观点,所以人数控制在6---8人,讲解形式也是绘本展示为主,所以没有采用绘本上传PPT的形式,而是以围坐在一起形式进行。 4:故事会延伸部分。考虑到这个阶段小朋友面临适应小学生活,还要尽快投入正常的学习中。很难搞清楚小学生活到底自己该怎么做,即使适应了但需要具体做哪些事情,为了将故事会的延伸做到细化且可操作性,将小朋友需要做好的几件事各自打印出来,让小朋友自己做成一个掌上手册。内容从保护自己的身体到上课状态及独立自主三个方面来完成。
故事会流程: 1. 故事讲述 a)问题互动导入: 1:现场的小朋友们打招呼问好(名字,年龄,读几年级了) 2:幼儿园小朋友每个人说下幼儿园你最喜欢什么。 3:小学小朋友每个人说一点小学最好玩的是什么? 可以适当引导 根据幼儿园毕业的小朋友说到的幼儿园的好来延伸到小学在这方面有更胜一筹的好,来增强小朋友的好奇心及兴趣点。 b) 故事讲述,引导孩子了解到绘本主角小花和他们一样,喜欢幼儿园,但是小学是怎么样的,在书里找答案 c) 讲述以小听众围大半圈坐,主讲人坐中间手拿书来展示讲解。 2. 延伸活动: a)每个小朋友拿到6张小学生卡纸,封面写上自己名字:我是小学生XXX. 其他卡纸上面有不同的内容(保护自己的身体,自己洗内裤,上课认真听,独立完成作业,尊敬老师) b) 每个小朋友根据自己内心排列的顺序将卡纸排上序号,再装订成一本自己的小学生手册。
准备材料: 1. 现场设备(长条桌、高脚凳) 2. 绘本 3. 准备的卡片(6种,共48张),装订机,水彩笔
【活动记录与总结】 参与人数:当时因担心没有站点安排,提前联系到了党群中心的生活馆,时间安排在31号,想着越临近开学,仪式感及意义会更好。通知是提前一个月开始召集,有8个人报名,但是31号刚好赶上了学校报名,特别是小一小朋友新生报到,导致到场只有3组家庭。一名大姐姐三年级,一名刚好上一年级,还有一名幼儿园大班小朋友。略显冷清,现场有去年中级班的叮咚学姐,一再安慰我说没事,心情不要受影响。还好三位小朋友整场活动很配合,有参与讨论也有自己上台展示。 开场: 1:先问每个小朋友目前所在年级,小朋友各自说完之后。引导每个小朋友说现在学校里最让她们开心的事,幼儿园小朋友在妈妈引导下说有好朋友在幼儿园。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说自己的幼儿园有很好的老师,会照顾他们,但是做错事也会批评他们,接着这个话题三年级的小姐姐则说小学会有8位老师(数学,英语,语文。。。。)三年级姐姐说最喜欢小学的作业和每一种科目。因为这个姐姐已经是三年级,就多分享了一下小学校园环境,其他两个小朋友一下子开始有了兴趣。 2:先让幼儿园和另一个幼儿园刚毕业的小朋友说出 你觉得小学是什么样的,或者爸爸妈妈有没有跟你说过小学是什么样的。引导小朋友想象或者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 绘本引入 告诉小朋友们今天也有一位叫“小花”的小女生也是幼儿园刚毕业,准备上小学一年级了,她的幼儿园也很好玩,但小花有个担心,是什么担心呢。我们一起来看。
绘本讲述过程中,有两点可以短暂插入小问答:
1:小花幼儿园最喜欢的小铁蛋也搬家了,在小学不知道能不能遇到好朋友。在场的小朋友可以说出自己的好朋友,明显在场的姐姐大,好朋友多。自然引导到上了小学你会认识更多小朋友。
2:小花喜欢听故事,上了小学之后就可以学拼音,这样就可以自己读图画书了,认了字说不定可以写自己的故事了。这个当时问了在场的小朋友是不是很喜欢看图画书。也问了在场三年级的姐姐是不是有写作文。在场的小朋友对这一点很是崇拜。
绘本结束。
绘本在引入前及过程中有加入讨论及互动,所以绘本结束之后没有让小朋友说太多关于绘本的内容。
【绘本延伸】 上小学每个小朋友都不再像幼儿园小朋友了。自己可以做好多事情,可以让小朋友列举一点。那今天就可以让小朋友制作一本属于自己的小学生手册。把卡片发给每个小朋友,小朋友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排顺序。再在封面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属于自己的小学生手册就做好了。
【展示环节】 因现场小朋友比较少,所以每个人可以上台来展示,说出自己是小学生XXX,她能够做到“保护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等。
【故事会改进反思】 1:参与人数,看似不可控,实际上自己可以去做努力。当时没有太多了解到这个日期参与人数会受影响。所以之后在安排故事会时,具体情况需要多了解。
2:这种特殊时效的故事会不是很好召集适宜的小听众,所以现场难免有或大或小的听众,所以需要有备选方案。本场故事会我原计划加入另一绘本《在教室里说错没关系》但因到场听众不多可以做到针对性,所以就没有选用备选方案。
3:故事会之后的延伸在场小朋友很喜欢,原本是想让他们可以排列好订在一起就可以,小朋友们自己想着加入了页码。有的小朋友还在封面自己的名字旁加入了其他的装饰。说是自己制作的书。自己动手的延伸活动会更有意义。
4:最后一个展示环节也是小朋友很踊跃尝试的。每个小朋友都按照要求说出自己制作的小学生手册。
5:但因小朋友人数不多,实际现场所用时间原本预计的要提前了半个小时。这个之前没有在考虑范围,现场家长还好比较好沟通。就提前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