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春天花会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有一种神秘的人叫作“命运规划师”(天涯热帖)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17:00:43 | 只看该作者
52
  
  (快进键――
  他说这番话的几个月后,带我去了一趟山东曲阜。他旅行看景点和一般人有很大的不同,从来都是带着自己的目的性去看的。不会泛泛走过。以后我再单独一篇谈这个。
  我们找一个淡季去,买门票进去孔府之后,他带着我慢慢地看。
  他说,你知道庭院里这些松柏的年份吗?随便都能找到500年以上的。在中国,想看最古老的柏树,估计就是曲阜最多了。北京的天坛也有些500年的老树。其他地方就罕见了。
  你看看这座钟楼的屋檐顶,堆积的鸽子粪便,会诉说故事的。
  你看看另一座孤寂的阁楼,说不定曾经有个孔子的后人在里面苦练书法而发疯了。
  你看看这块地砖,历朝历代有多少个皇帝来这里踏足过。你知道孔府从战国直到50年前,还是中国大地上保存最完整的世袭府第吗?我问为什么说是到50年前呢?他却含笑不语。
  到了孔林,我们坐在一片墓碑旁。他跟我随意谈谈脑海里还记得的孔府家事,我们在柏树下坐着闲聊间,许多旅行团游客戴着红帽子,导游拿着小喇叭这么一拨一拨地来了又走。曾叔叔就让我一直安静坐着。在每一拨游客走后,听听乌鸦的叫声。
  他说喜欢在三个地方听鸦雀的叫声,一个是孔府里,游客不去的清净角落里。一个是北京故宫午门前,冬日下午闭门之后。还有一个是北京十三陵,空无一人时。
  他说:人年少时要适当读一些历史,并且注意有目的去训练自己具有时空的感悟能力。听鸦雀的鸣叫,就是其中一种。闭上眼睛,听松柏随风摆动的西西声响。睁开眼,说不定会明白王阳明说的“开门即是闭门人”的意境。哈哈!毕竟这里是孔家的墓园啊。
  他说:“在十几年前,我去十三陵看定陵。也是一个没什么游客的日子里。自己一个人走累了。出来在汉白玉的围栏根下坐着休息。突然抬头发现身边的小松树上挂着一张照片,是毛泽东1952年在我坐着的位置上休息时拍摄的。我觉得那种时空感很强烈。(后来离开曲阜后他就带我去北京定陵看那张照片了)
  时间是横坐标,空间是纵坐标。地方还在,石头也不会坏,只是我们屁股坐下去的时间不同了。现在我们两个静静坐在孔林的柏树下,你也不妨想象,千百年前那些前辈们的诵读声还在树林萦绕不散啊。当然这有点诗意的发挥,但想象力也是感悟力的一种。
  在我那次去十三陵之后没几年,我在一个宴会场合不期而遇见了毛主席的女儿,还和她合影了。现在想想,时空穿梭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事情的发展有时带着点戏剧性。”
  他说的那张合影照片我在他家里见过。他不说十三陵遇见毛主席照片的事,我还没什么感觉。他这一说,让人印象深刻。不过这些都是他讲学中加强学生兴趣的手段而已。
  ――快进结束)

53
  曾叔叔让我按步骤,把高中以内的古文及诗词全部消灭掉,还补充了一些他认为重要的古籍摘选。他经常拿南怀瑾先生的书来讲课,除了书里面的内容,还加上大量的个人发挥,结合他自身的人生经历来拆解。基本上是一门综合课程,里面有历史,文学,诗词,战略,计谋,察人,励志等等。他总能把自己看过的历史故事发挥的淋漓尽致。
  比如在讲战国时期吴越之间的恩怨这一段,很精彩。这两个国家数十年的恩怨,他基本上可以发挥着讲述30节课。把五花八门的知识都装进去了。每一节课都不像在上课,就是听他讲故事那样,但是往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哲学,军事方方面面展开。
  由于他主张对于中学时期的孩子,应该给予知识面上的综合厚度,所以基本上只要能够引起我兴趣的知识内容,他都无所禁忌地带出来。然后观察我的兴趣点,立刻有选择性地深化。
  另外,他很推崇唐浩明的《曾国藩》,拿这本书详细讲,还给我讲解曾国藩的看人技术《冰鉴》。
  其实,回想起来。名为古文课,实际上全都是综合课程。他说,其实不论古文还是最新的电视上的新闻,都一样的,无非都是一些故事。任何一个故事都是一个躯壳,拆开这个拆开那个,里面无非就是些规律而已。包括人性,政治学规律,历史规律。整个人类历史都由几个大类别涵盖了。所以,无论课堂名称是中国还是西方历史,无论怎样他都会任意发挥的。他说,把普罗米修斯换成女蜗怎样?把亚历山大帝换成秦始皇又如何?只要你高兴,我们可以换面具玩都行。
  南怀瑾说,许多正史记载是骗人的,而不少小说其实是真实的。孰真孰假,不必太在意。所以关键不是故事的本身,而是从中告诉学生一个最重要的知识就是注意观察及掌握事物的规律。
  为了让我记住这个道理,曾叔叔马上找出了一段德国“死亡博士”哈根斯的医学解剖视频课程给我看。够震撼的!第一次看见详细解剖五具人体。具细无遗。曾叔叔在我看完后说道:这些被解剖的尸体都是脸部被掩盖住的。如果告诉你,其中一具尸体是德国前总理,另一具是德国前天冻死街边的流浪汉。你觉得切开了里面会有什么不同吗?(我当时看了解剖课程很震撼!哇!敢情老师你收集了这些超刺激的资料存放着就为了震撼我的神经,让我别忘记一个概念呀。你也太费神了吧。)
  他说,只要孩子的成长有时间,老师就应该多点开花,以各种形式帮助孩子点燃多种兴趣。对于引起我巨大兴趣的问题,他除了自己讲解一部分之外,还会推荐我看书去加深了解。
  总结起来,我看的古文书籍很少,但是以听故事的形式知道的历史挺多的。他讲课就等于是串起一些中国古代历史的精华了。而且他认为南怀瑾的书很适合作为教材,通俗易懂。五花八门,适合入门也可深入发挥。
  他并不强求我每一样都记牢,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他说:“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谢逊在冰火岛上教年幼的张无忌背诵武功要诀,让孩子先有个印象,记牢固当然最好。以后离开他身边了,就算是一个印象,日后在不断的阅读中和学习生活中,自然有些脑海里的知识会被激活贯通开来。别小看做过的那些苦功夫,放在头脑中总会有用的。”
  他让我以后要多和同学辩论问题,多向别人讲故事,讲道理。在这种复述或思辨当中,自然能够回忆肚子里的知识,不断被引用本身就是记忆的巩固,同时更有消化及变通启发新灵感之功效。
72#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17:05:52 | 只看该作者
54
  
   上面说到他对教科书中古文部分的态度,觉得名篇佳句是我们中国人语言系统中的通配符好。作为一个成年人都应该要懂一些,在社会上才能进入另一种理解的语境。因此必须把教科书上的掌握住。他在这个方针下稍有修剪,有些教科书上不要求背诵的,他要求我记住。同样,有些书上说要背诵的,他却说不必。因为他是根据自己多年的认识判断来摘选取舍的。
  但是对于现代文他就没那么好气了。直接开推土机去推平了事。
  对此他有一番解释。你知道,他这个人的肚子里永远不愁没有道理可讲。他说:“语文是什么?字面上讲,应该是关于语言和文字的教学吧?你们很容易简单理解为语文就是教授学生掌握语言和文字应用的能力。
  这也没错,任何一本有文字的书,都可以称之为语文课本。现在的语文教材也可以教会学生们阅读和书写。假如这样看,那么教材编辑组的工作应该很轻松了。可事实上,选取什么文章进入学校教材,是政府的一件大事。就因为文章不是一堆文字的简单堆砌,同时还“文以载道”。
  所以我们看近些年的新闻里,关于日本的教科书问题,关于台湾国民党和民进党执政之间教科书的编纂问题,都会成为政治斗争的焦点。其背后之功能,对于执政当局而言,相当于国防建设了。
  所以,语文书里面的文章,教会学生语言写作能力是简单的,关键还要承担政府的意识形态教化功能。这必须先提出两个问题:1,作为存活于世界具有独立人格的你,和你所在国家的政权立场是完全吻合的吗?2,政府想告诉我的东西,同时也是是我自己想要的吗?
  你知道吗?不同年代里,语文教科书内容有很大不同的。从中可以看出端倪来,我拿出些史料给你看看。”
  说完,他就从书柜上找出来几本很旧的书来。一本是民国2年的小学课本。距今快100年了,一本是1953年的课本,一本是文革时的课本,一本是1985年的课本。他有收集这类资料的小爱好。清末民初的书还有一堆,随便搬下来一堆。一股久远的味道扑鼻而来。
  
73#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17:06:35 | 只看该作者
55
  
  当我翻开近百年前的教科书,他说,我为什么要拿出来让你的手去翻动这些很老的书籍呢?因为历史可以通过质感传递给你的。当你听到它,和眼睛看到它是不同的,不但看到,还让你翻开,又有不同。因为听一个信息,需要你经过想象去理解。而触摸,是一种经历。人对经历的东西印象会特别深刻。你很容易就会把经历认同于内心,完全成为自己的东西。
  很多这个年龄的人摸不到这种书籍,而你翻开过。这里面对认识会造成一些差异的。以后当你和别人讨论起教科书这个问题,别人在想当然,而你的底气就会非常足,因为你真正看过。这就是经历的重要性。经历过,摸过的东西,胜过千言万语。
  你试想想看一种场景:在同学们聚会的餐厅里,大家正热闹讨论电影《霸王别姬》中的张国荣如何风华绝代,出神入化。大家都景仰着一个距离遥远的符号。而这是,你轻叹一声说:我8岁时的圣诞礼物,就是他送的,他还答应过我,等我18岁要带我去夏威夷玩的。可惜还没兑现就走了………
  全场寂静,目光焦点。对吧?这就是见过和没见过的不同。”
  我听了挺开心的,看看那些他辛苦收集来的宝贝,不由得手心出汗了。
  我看了下内容。清末民初时候的小学教材,主要是国学传统内容了。1932年左右的中学教材,里面居然有许多当时先进的西方哲学思想,有杜威的文章,罗素的文章。这让我很惊奇。曾叔叔笑着说,你想不到那时的教科书比今天还要开明些吧?那时,胡适,徐志摩他们都在帮助引进西方先进思想给国人,徐志摩还跑去英国想当罗素的学生。他们那一批新文化健将,对振兴中华文化的心意还是很好的。当时整个中国的教育界都出现开放争鸣的局面。你现在翻开那个时期的教科书,完全可以感受到那个时期所特有的风气。
  他还拿出一本1945年左右的教科书,这个应该是部队用的教材。
  他说,我们现在社会上以为年代久远的一些观念,其是年份并不长远。用资料摆出来就能重组当时的风气和片段。他拿出一本1943年的《新婚注意手册》,里面可好玩了,有许多新婚科普性知识。他笑笑说,你知道吗?我当年得到这本书才知道,我们在文革时,连这些书都不准看的。在1983年之前,连这类旧社会的知识都得不到。所以,时代不一定总是在进步的。
  他手上还有一本1949年11月的《中国人民术语词典》。内容基本上是新中国初成立新颁布的朝纲。里面可以看到权力蛋糕的分配,民主党派占了好多重要职位。里面就有《往事并不如烟》提到的一些名字。章伯钧,李隆基等。他说,我很珍重这本书,广播喇叭会骗小孩,但史料会记录变迁的痕迹。
  他又拿出一本民国1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翻开自序,梁启超开篇说“吾著此编之动机有二,其一,胡适语我,晚清今文学运动,于思想界影响至大…….”。曾叔叔读了一段,说:看这些书是很过瘾的,你就像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了。那些鼎鼎有名的新文化运动健将们,在讨论和碰撞中引领一代风骚。唉!乱世中,更有精英璀璨百家争鸣的开放空气。王朝大一统后,一切都被阉割成小鸡鸡了。
  你记住:历史总是由战胜者写的。所谓成王败寇是也。一旦明白这种写历史的规律,就会多一分清醒,少一点盲从了。
  我如果不拿出真正的历史资料摆在你面前,光用嘴巴跟你说这些历史变迁的奥秘,中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因为毕竟不是从那个年代里走过来的人。
  他还拿出几本1940年左右黄埔军校的教材来,看看蒋介石的作风思路等等。
  这一课之后,他多次打开旧书收藏柜,一本一本逐一谈谈,慢慢引导我,熏陶我对历史的质感。这些都使我有了超越一般学生的见识。
  这对我后来理解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 。。。。。。
7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0:03:32 | 只看该作者
56
  
  他陪我用了一个多小时粗略看了一些从前不同时期的教科书变迁之后,又回到话题上来。他说:“所以语文教材的编写,带有很强的现实意味。这里边不但要看他们推荐什么,还要注意不推荐什么。哪些人是官方想捧的,哪些人是官方想引导人们遗忘的,都很清楚。
  在我小时候的课本里,就没听说过民国时期一些鼎鼎有名的文化人的名字,后来长大后才知道,是因为他们当初没有站在共产党这一边,或者和当权新贵有过恩怨。连胡适,林语堂,梁实秋这些名字,都是1985年以后,风气慢慢松动了才从阴影背后由一盏盏小手电筒带出来的。
  并非说这些人的文章必须读,而是说,被人故意隐藏起来也是不公允的。对政治来说是必然要这样,但是对学子个人而言,视野应该更开阔包容一些。当然,你别以为国民党在台湾那边的教材会公允一些,都差不多的政治把戏。一边叫嚣“万恶的旧社会”,另一边叫嚣“共匪”,都是低级抹黑,没什么技术含量。
  你可能不知道有一篇文章叫作《谁是最可爱的人》吧?是宣传朝鲜战争中国志愿军的文章,作者魏巍,他凭借这一篇文章获得很高的荣誉和待遇。这篇文章很长时期都入选教科书,而他本人成了共产党军队内的文化权威,在中国的文坛地位非常高。此人2008年去世,2005年我见过他,合影过。我并不是说他的文章不够好,也不觉得他哪里不好。只是举例说明入选教材的选材动机。
  还有,现在社会上开始讨论鲁迅的文章也慢慢退出中学教材了。这很难说是坏事,虽然官方的理由未免牵强,但是从前把鲁迅捧得过高也是不太正常的。里面都是立场与站队的问题。
  所以,分析了一通语文教材的选材动机之后,回到你的身上来看。你要问自己将要走一条怎样的道路呢?
  你可以不必参加国内的8,甚至可以不用国内的文凭。那么就不必跟着教育部“制造共产主义螺丝钉”的指挥棒走了。你可以有一种选择权,以自我的命运为中心点出发,提高到终生战略的视野高度来思考以后的教材内容,你觉得吃进什么养分才是对自己往后在社会的帮助最大,我们就找什么内容来学。可以跳过8的鸿沟直接奔赴人生广阔天地。”
  我听了他的话总是觉得鼓舞和幸运。我知道能够选择不8,是人生中可以追赶,抄近路的一个重要条件。后来思想更开阔些了,又进一步明白到其实8这一关也不能够真正束缚住一个人的选择自由。
  曾老师说过一句话:记住,在囚笼里也是有自由的。每个人都在行使着囚笼里的自由。
  。。。。。 。。。。。。
  
  
57
  
  于是,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本全部放在面前,要学的就打勾,寥寥无几。在我来到的第二十天,他扔给我一套《雍正王朝》说:我们的语文课就从这部小说开始上。
  把二月河的《康熙》、《雍正》、《乾隆》讲完之后,加上《曾国藩》,我基本上就对清朝的历史和晚清的局势演变,都了解了一遍。他后来说,之所以用小说当教材用,是为了调整我的学习状态和兴趣。只要孩子肯学,东一点,西一勾,拉拉杂杂都可以构成一锅汤底。汤底自然有不少营养在翻滚,到时再放肉菜进去,就容易熟,容易香了。
  接着往锅底里扔的就是更有趣的《明朝那些事儿》了。还拿金庸的《笑傲江湖》讲解过。等到这些娱乐性很强的课程上完,他估计我的听课基础提高后,开始穿插中国现代诗歌,北岛的,顾城的,舒婷的,戴望舒的,徐志摩的……….然后王蒙的小说,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吴思的《血酬定律》、《潜规则》。如此逐级而上。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戴望舒的《雨巷》。为了让我在一个不属于诗歌的时代里仍然有兴趣认识诗歌,那个夏天他将我带去江南上这一课。到戴望舒写这首诗的创作地附近,根据诗中的意境,在雨天,在苏州附近古镇的小巷中慢慢散步。
  他让我注意小巷旁边老式屋子里的人,看看他们的生活。偶尔有年轻女子走过,他让我注意江南女子的韵味。有一回,一位不到20岁的姑娘雨中打伞而来,曾叔叔故意向她问路,真的,那女孩甜润温婉的吴音让我很舒服。看着那姑娘的背影,曾叔叔笑着说:听到了吧,这就是江南女子的味道了。
  那个晚上,他带我住在一座清代朝廷大官的宅院里,现在改为高级客栈了。住在古老的房子,明清款式的老床上。明月如钩,亭台楼阁,太湖瘦石,构成了一副画中景致。就在院子里,他娓娓道来江南的才子佳人故事。
  后来总觉得《雨巷》这首诗很美很美。回忆中,带有江南雨丝的味道,还有苏州女子的吴音飘散。这些都是他所强调的――质感。
75#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0:04:20 | 只看该作者
58
  (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教学成本是不是太大了?其实是错觉,他向我解释过,一般人旅行不会规划目的与效果。瞎走盲看。我们每年都要出去旅行的,只要巧妙结合好,让孩子头脑中的知识与实地之间取得能触动的联系,就会获得很好的效果。之前有网友问道他为何有那么多知识与经验,简单说,他的青年时代有过几年云游全国的经历,在中国各处住过,东南西北他都知道不少风土人情。不是泛泛而过的。他分别用步行,单车,摩托车的方式行走四方,尝试做到读书和行路相结合。)
  过了一年之后,他要求我整页整段地背下《血酬定律》与《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他对我的语文考试就是填空,全部都是重要的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规律。他说这些东西一段话就顶人家看许多书了。不学哲理,其它的路子都太慢了。他说一般人看哲学很难消化。可是他能帮助我消化一些。
  他说,一开始学习的选材特别重要,尤其是像你这样没时间再走弯路的少年。选对教材之后,一开始吃苦,出去后就开始口感回甘了,很快会有安慰的。
  果然,两年之后,我看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他开始经常当我是半个对手来练习逻辑思辨了。就像师徒之间拆招。
  他常常这样鼓励我:你就像武侠小说里面深山里跟樵夫苦练的少年,师傅教你武功,而你没有同伴练手,每天跟猿猴玩,爬山,摘果子。是比较枯燥的。等到有一天,师傅让你下山买点东西,到了市场之后,看见有人偷东西,挺身而出,结果你把一群街头混混打得满地找牙,才晓得自己原来武功不简单了。所以你先默默苦练着,以后会尝到甜头的。
  这些话,言犹在耳。后来到了大学,觉得思想分析能力赢了一大片,并且迅速让英国的老师特别喜欢我。可是也有一个坏处,就是能看得上又谈得来的朋友真难找。多少有点明白曲高和寡的意思了。
  我想不通,别人中学时为何不学习哲学呢?学校不教,做父母的就不会给点引导?


网友回帖:
这必须先提出两个问题:1,作为存活于世界具有独立人格的你,和你所在国家的政权立场是完全吻合的吗?2,政府想告诉我的东西,同时也是是我自己想要的吗?
  ----------------------------------
  这简短两句,一个中学生越早思考就越好。当初我是大学三年级之后才想明白了,已经浪费许多时间


网友跟帖: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的1927年夏天。
  《雨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然彳亍(chì | chù)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pǐ)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76#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0:04:35 | 只看该作者
59
  
  谈谈体育锻炼吧。
  
  过去在我单调的生活中,妈妈唯一同意我偶尔离开家里的项目,就是每周末可以到小区球场和一群同学打篮球。其实打篮球只是活动的一部分,我们还借机去网吧,还偷偷地抽烟。
  除了篮球,我没有其它的体育爱好了。在学校里打篮球,我的身高,球技都是一般般的。每当一群同学到球场打球,分组时,都很羡慕那些技术好的人,被双方抢着要,哪方都想得到一个高手,就像美国NBA场上的乔丹或科比,拥有他们,就是胜利的保证。
  可我是那种强者,从未受到大家的重视。是球场上可有可无的一个。
  去曾叔叔那里之后,很久没有打球了,非常想念篮球场。多次提出要去篮球场打球都被他阻止了。他说,球场只有一个,永远都是比你大的一群人在玩,你的实力不济,也只能旁观而已。这等于像一个太监,还偏偏喜欢去青楼爬墙偷看女人,没多大意思的。越看羡慕和嫉妒就越强烈,可是身体条件和本领都摆在那,这不类似于自虐吗。大好时光别用于徘徊球场外围。
  他的话听起来总是有道理的,我默然。
  他看出我的沮丧,拍拍我肩膀说:这样,你要么苦练一番,技术好了再去,赢取别人的尊敬。要么就改一种体育项目,不玩篮球了。
  我说,改另一种我不喜欢呀。
  那么就先用第一种策略吧。苦练技术,再去球场上较量。你看那些艺术上或者竞技场上的佼佼者,哪个不是台上10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你光看到人家人前显贵,不晓得背后受罪。
  我说,你都不让我去篮球场,我怎么苦练?
  他说,只要你想苦练,我会想办法的。说完,这事就这么定了。
  曾叔叔是这样的人,他不怕我有想法,就怕我没想法。只要你提得出来,剩下的就交给他办好了。
  于是两天后,吃午饭时,我发现地板上放了一个崭新的篮球筐。他刚买的。
  我很惊讶地问:我们这里有空地安装篮筐吗?他说,条件虽然差一些,还是可以的。原来他打算把篮球筐安装在院子里。房子旁边有一条不到三米宽的巷道,篮筐就固定在一面8米高的墙上。按照标准篮板的高度定位安装。
  他家里的工具是很齐全的,这人是个DIY迷,总是强调要自己动手。他说人在少年时,每动手做一件事情,都等于为将来的账户上存入1万元。在后来的三年中,他利用一切机会让我动手学会生活中许多家庭必须的维修安装。
  那是我第一次动手参与一个大工程。是的,对蚂蚁而言,掉进脸盆了不啻于游泳渡海的壮举。

60
  他拿来长梯子,电钻、扳手、螺丝刀一应俱全。而且工具都是进口的好东西。他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在任何时候都强调好工具对于工作效率的重要性。
  他先帮我扶好梯子,叫我爬上去给篮筐高度和水平定位。天啊,我可从来没有干过这种事情。但是他态度坚决,一定要我自己动手,否则没有篮球打了。(我进套子上当了,早知道不要打篮球算了。)
  我胆战心惊地爬这种高高的梯子。真的,我从小到大家里人都没让我干过任何一件工程维修类的事情,甚至还不知道家里的工具箱在哪里。我有点扭捏,他说男子汉,别跟小妞似的。没辙,我只好硬头皮上去了。
  在这里,我敢肯定地说,原来在上面测量高度和根据篮筐的螺丝位置定位好水平,是一个8年级的学生都不容易顺利做好的。因为动手能力和在纸上做题目有很多不同。何况,我当时的数学能力是3年级的。结果,曾老师一开始不帮我,就在下面扶着梯子,让我自己想办法。(后来他说在观察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心理面对此类阻碍的性格反应。)
  我自己站在上面笨手笨脚地定位,方法搞错了,他就骂。奇怪,在这种时候他一改往日和蔼的脸谱,就像军队教官般严厉。我在挫折感中一点点被他纠正指导。花了一两百年那么久才完成了几个孔的准确定位。
  终于让我下来,他拿电钻上去打孔了。他说我还没学会用电锤,暂时由他来。换我下来休息了几分钟,又让我上去拧膨胀螺钉。这个活更苦,因为手上还要拿着篮筐。高空作业真累。他在这个环节没有严厉骂我,他说因为没有干过的人不懂是正常的。他在下面口头指点我怎么把螺丝拧好,用扳手上紧。
  等我完成之后,大汗淋漓。两只胳膊酸的不行。
  
77#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0:04:47 | 只看该作者
61
  下来之后,迎接我的是他递过来的一瓶冰镇可乐和微笑的面容。
  他说:“怎么样?抬头看看篮筐,很有成就感吧?这个篮筐可是你自己亲手安装上去的,很不简单。以后你跟同学打球感觉就不一样了。每次上篮投球时,都会对那几枚螺钉倍感亲切的。而且,你经过动手体验,就会真切地明白那些工人叔叔在高空作业的危险辛苦。因为你干过,人自然会推己及人的。有个词叫感同身受,就是说,你所承受的,我也有类似经验。所以明白。
  一个人为什么会对受难者心生恻隐之心呢?因为会易位思考,己所不欲,也别难为他人。要建立在经验之上。一个人假如一直生活在深宫大院里,从不出去了解世间百态,就难以萌生丰富的情感。
  小松,你以后就知道了。一个人内在丰富,不是光从看书得来的,而是要结合行动与经历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能力”这个词里面,书本知识所占比重并不大,更偏重于行动的才能。
  很多家长光让孩子读书,做功课,其它的不让碰,就等于把孩子的眼睛蒙住,手脚捆绑,然后要求孩子徳智体美劳样样都行。这样想的都是些缘木求鱼的糊涂人。
  像我们以前这一代,小时候并没有很好的读书条件,也没有现在的资讯环境,可是为什么照样人才辈出呢?因为成长中动手机会多,早年适当的艰苦生活,拉长来看,对一生是利大于弊的。有生活动手经历为基础,一旦看书,就很容易理解贯通。反之,离开生活的土壤,剥夺动手的训练,剥夺各种生动的情感体验,那叫无土栽培,温室花朵,怎么也养不出山野植物的惊人生命力。
  这个道理,以后你会渐渐明白的。”
  奇怪,我后来几天都真的有一种暗自得意的心情。好象自己做了一件同龄人都不会做的大事,比别人厉害些。而那些天,其他老师都夸奖我,能够在那么高把篮筐装好真不容易,至少她们都做不到的。
  事非经过不知难,做过的和光用嘴巴说的就不一样。这个道理经过无数次训练,现在已经真正成为了我的感悟。而一切感悟,都经历了轻重不一的过程。那些过程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有些是生活所迫,自然而然的。有些是被人推动,但失之交臂的。而我呢?是被人指点,幸好没有失之交臂。
  看赵本山的小品里说:青春痘长在哪里你最不难受?答曰:长在别人脸上我最不难受。时间回放来看,有些词,幸亏是看别人使用,而我不必为它而伤心的。比如“失之交臂”就是其中一个。  

62
  好,篮球筐装了。他在每天午餐和晚饭30分钟,和我玩投篮比赛。各种距离都投。我们设计了一套进阶和奖惩的规矩,有竞争性,很好玩。其他老师也一起玩。
  他说,你的个子在球场上毫无优势,就苦练投篮的准头吧。准头好可以弥补许多身体对抗上的弱点。就这样,我们在每天的投篮竞争中不亦乐乎。可是,我的投篮始终没有超过他,我提高了,他也一样在提高,始终保持着旗鼓相当。我们的奖惩机制丰富多彩,大家都玩得开心。
  由于巷道很窄,所以没法训练运球突破等技术。不过就算这样,也让我得到乐趣和锻炼了。
  一段时间之后,我的投球命中率提高了许多,自然就技痒了。(一年后他说,这一点早已在他计算之内,一个孩子进步了自然会技痒,技痒了就会有要求,有要求就会被老师借用。)我要求去篮球场找别人打球。他说,你现在投篮的准度确实是提高了,但是想去篮球场就要答应一个条件,就是每去一次,就要和我去一次体育馆练习羽毛球。
  我当时根本就不会打羽毛球,一点兴趣都没有。可是作为交换条件,我也没意见。
  当天我去篮球场找别人玩,但是那些人都比我大,没什么意思,可是我的投篮确实好多了。这让我感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量练习,效果是看得见的。
  当然,晚上就和他去羽毛球场打羽毛球了。他的羽毛球技术很好,陪我这个菜鸟慢慢玩。可是我实在基础太差,也没兴趣。
  如此这般,在我们交换过几个回合后,有一天,他说我应该把羽毛球学好一点,因为篮球这种项目难以持久玩下去,它要有一个稳定的群体才好玩,但是出到社会工作之后,组织起一个兴趣群体是很难的,就会持续不了。而且,打篮球作为一种激烈对抗性运动,持续到中年就会有较高风险受伤。毕竟身体的柔韧性35岁之后是每况愈下的。身边因此受伤的朋友不少。
  而羽毛球很适合长久坚持,对中年人的肩部,颈部,腰部的好处很大。再说了,等到你以后恋爱了,不可能在周末约心仪的女孩去打篮球呀,却可以去打羽毛球。如果你打得好,自然让她觉得你阳光帅气,还能通过指导她的球技而获得感情交流的机会,岂不是一举多得吗?(他又来这一招了,可是说得在理,诚恳)
  从道理上,我被他说动了。可是对于从头开始的新项目,人难免觉得沮丧。我觉得对羽毛球真没有什么细胞。但是曾叔叔很耐心地手把手教我,如何发力击球,脚步如何,反手如何,战术如何,一次又一次。效果很慢。
  (他一年后说,当时也真觉得对一个16岁且没有运动细胞的孩子是很难培养起球感的。但是幸亏有几年的时间来雕琢)
  于是他动了另一个脑筋。
  
78#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0:05:01 | 只看该作者
63
  有一回,我们在篮球投篮比赛中,他提出新的赌注。如果他赢了,要我去体育馆的少儿羽毛球兴趣班学习一个月。如果我赢了,问我要什么相应的奖品?我想了想,要一周的假期。他答应了。
  (一年后他告诉我,其实和孩子们打赌,他是不会输的,因为他手上的牌是打不完的。这一次输了,下一次总能够赢。方法和机会是源源不绝的,随时都可以被借用题材。就算那时我赢了获得一周的假期,他一样会让我的假期过得很有效果,并不脱离他的培养思路。
  他说:“在精密安排下的学生时间,是不存在废品或碎片的,一切都会变得有意义。就算学生以为在休假了,我也会随时制定一个小目标放到你的假期里让你做,只不过那些事情看上去不像是功课而已。
  其实整体来看,并没有什么废品一说。就像现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他们把垃圾废品分类收集之后,进行重新提炼制造。所有材料都会变成一些有用的物品。这个过程就是一种排列组合,用能量守恒来看,全部物质都在,只是以不同面貌组合了。而生活内容就是一大堆素材,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善于整合排列。
  孩子的时间也是那样,只要是在我身边的,无效的部分很少很少。即便他们产出一些废品,我也会用另一种粘合剂让他们把废品粘合起来成为有用的产品存放下来。日后激活用处。编排到极致的效率,是一种很有用的学问。这一课以后再讲)
  结果,比赛还是我输了。只好答应去参加那种很多人集体跟一名老师从基本功开始的羽毛球训练班。曾老师带我去报名,一次过交了30节课的学费。(一年后他说,就是要套住我时间长一点,要不怕我打退堂鼓的。我笑着说,本来觉得自己心疼钱是个优点,可是连优点也会被你这种坏蛋利用,可恶。他哈哈大笑说,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嘛。)
  
  

64
  第一次去训练班上课就傻眼了。天啊!一大群都是小屁孩,我的年龄是最大的。让我无地自容,觉得那一刻成弱智儿了。但是很快就发现那些小朋友们只要跟了教练学过两年以上的,球场上基本都可以把我当猴子耍。
  看来从小接受正规训练的效果不是吹的。
  最初的课程很无聊,无非是如何握拍,怎样挥拍,连续对空中做一个动作100次。让人羞死了。(后来曾叔叔说,这就是为什么年龄小的孩子比较好教的原因:心理障碍少。年纪大,心理障碍也越大。可塑性就越低。)
  回到家,他却笑眯眯地看着我,也不问情况。反正他定的规矩就是谁都得说话算数。不能中途中断。这是他定下的“家规”,他确实是一个非常注重守信的人。
  他对任何学生都开宗明义宣布,所有人都要说话算数,不可抵赖。就算赌博,也要有认赌服输的度量才行。当然,曾叔叔本人也恪守规则。
  第二节课,羽毛球教练把我调整到一个13岁的男生旁边,让他和我搭档练球。(后来才知道是曾叔叔给教练通气了,照顾一下我的心理)每当我训练回来,发牢骚说练球死板无聊时,他就笑笑说:哪有不经历风雨,天天看见彩虹的好事。苦练基本功,是通往成就的不二法门。
  于是,我就这么坚持把课程渐渐学下去了。这过程中,他每周都有两次陪我去球馆打球,看着我一点点进步,不停地鼓励我。他鼓励人的手法变化多端。写到这一步,也不用我说的太详细大家都可以想象了。
  上完那30节训练课之后,他也没再要求我去了。这时我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本功,和刚开始时已经判若两人。动作让人看上去就很有样子。会发力,步伐也马马虎虎吧。他说,现在已经过了最基本的阶段了,以后就跟着我打球吧。
  他和球馆里的一群中年球友们每周打两场球,他们这群人气氛很好。曾叔叔是这个小队伍的组织者。
  有一回打完球回家路上,我问他,你们这帮人每次打球都很开心,嘻嘻哈哈,好像从不谈论工作和生活的事情。他笑笑说:也曾经有爱打听人家工作的球友,总想从打球中牵引出一些社会利益,都被我慢慢清理出去了。所以你现在看到的是个纯洁的队伍。
  大家工作劳累之余,本着运动身体和对羽毛球的爱好,聚在一起是为了放松,而不是社交。越纯净的气氛,越能产生凝聚力。所以我们不管年龄大小,大家都玩得像孩子那么开心。其实里面有几个人是每天要穿西服板着脸到办公室上班的单位领导。大家都很珍惜这个不用互相防备的氛围。每个人在社会压力下面,都想找一个放松的小花园。每周两次的球友聚会,就是我们的小花园。能够风雨不改到什么地步?在打球日,我们都把能推掉的饭局、应酬都推掉。打球最大!呵呵!这也是物以类聚的道理吧。
  后来,他这番经验对我在英国学校成为兴趣小组的组织者,帮助很大。无形中可以凝聚一种团队风格
79#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0:05:13 | 只看该作者
答网友问
 @betterboy 2011-12-09 11:15:51
    感谢楼主!
  突然想到楼主每天更新的动力是什么?可以谈一下么?我是从在第一页的时候就果断收藏此帖了,喜爱崇敬之情不说,因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一个4各月新生命的父亲研习此帖是大幸。楼主可否谈一下你的动力和动机?纯粹的分享?还是有什么信仰或理想在支持?
  -----------------------------
  
  
  
  跟您分享几个片段:
  曾叔叔多次对我说:香港的哲学家李天命有一句话,在我年轻时深被触动。李天命说,不一定强求一个人用整个生命照耀别人。人要吃喝拉撒的,做一个偶尔闪光的动物就行了。该你闪光的时候,能够伸手一把,然后继续当你的路人甲,也就可以了。
  
  曾叔叔最喜欢的电影是《辛特勒的名单》,他陪我看了三遍,而他自己总共看过不下7遍。每到电影最后,那个德国投机商人要上车开始逃亡时,他说,其实这个黄金的胸针还可以换取两条性命的,而我却没那么做。这时曾叔叔眼含泪光。他跟我说,这种情怀,身边是没有人懂的。
  
  
  有一次,电视上看见许子东在谈他的心脏病,提到许多知识分子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曾叔叔很感触。他说:人能活多久,不由你想。像梁文道说的,每天都当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吧。人到了40岁之后,如果你是一阵风,就要把鹅毛带向远方。如果你是火把,就赶紧也照亮别人。因为那就是你来到人间的唯一可做的事情。
  
  
  
  看这个帖子的朋友们,如果你们看电影《辛特勒的名单》时,看到最后上车前那个片段会流泪的,那么曾老师的所有教育经验都是为你们而写的。他虽然名气不大,可是在默默地用行动燃烧着自己,照亮我以及其他人。希望中国教育界可以听听另一种声音。
  
8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0:05:43 | 只看该作者
65
  时间长了,我偶尔听到他们在场边休息时,有些球友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抱怨唠叨了一通,曾叔叔听了,也平淡地说些无关痛痒的话安慰别人一番,并没有告诉人家他是有方法的人,别人也不知道他的工作。
  我觉得很奇怪。从球馆回家路上问他为什么不给球友一点专业意见呢?都是那么要好的球友。他说,我就算给建议也没用的,简短说,别人听不懂,听懂一些,也做不到。里面有个悖论:你一点他就能通的人,通常不用你点,他的视听范围自然会有书籍或者其他信息去推动他思考及行动。而另外一些家长,你说了他们也听不懂建议的可行度,反而会反感你装专家。这种局面我碰过太多了。
  这其中还有一部分道理和“远交近攻”的内涵类似。人们喜欢去远方拜神,而对于身边能遇见的,都觉得不值钱。
  把这个道理再扩大些,就能发现一种现象,就是大部分思想家艺术家在活着时不值钱,但死了就立刻被神话了。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活着的时候如果声望太隆,是要影响现实权力分配的。要分房,配车子,要话语权地位,甚至搞不好会危及一群政治蠕虫的座椅。这当然不行。
  但死后就不同了,人一死就好办了。有些官员就像秃鹫,专门等着哪个学术大人物归天。只要你肯死,想怎么隆重厚葬、溢美之词都行,因为死人是不会与活人争利的。也不会给领导添麻烦。更妙的是,人死了,官方或者徒子徒孙就方便给死人的牌匾涂脂抹粉了,基于利益考虑想怎么包装打扮都行。
  以前看过一个西方的笑话:某个潦倒糊涂的船夫死了,在教堂里遗体告别仪式上,牧师说了一大通对死者的赞美之词。说着说着,船夫的遗孀忍不住细声地对身边的小儿子说:你过去棺木看看,那里面躺着的到到底是不是你爸爸。
  所以,我们看到许多思想家艺术家生前无人问,死后有哀荣。其实背后都是人性及种种利益考量罢了。
  有个当代大学者季羡林就是看通这种政治把戏的智者。他主编的《东方文化集成》系列丛书,和我有小小的缘分。早年时我在港资公司工作过,一些名家的著作出版流程中的某一环节。其中就有季老师的书。还有金庸先生的全部香港原版书,我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那时候,得工作之便,阅读了大量好书,也收藏了一些。季羡林自己写了一套《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其实和鼎鼎大名的《万历十五年》那样,启发我们从一个文化切片去观察大局的。
  前些年季老先生还活着时候公开说过:我算什么大师?我生得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不要放我同领导的合影,不能借领导的光宣传自己的书,也不要放我的录像片
  他这番话,应该成为学界的楷模流传下去。这就是王国维、陈寅恪、老舍这批文化精英死光之后的又一个称得上“人格独立”的大学者。能够在生前大声说出来的人,我都要为他鼓掌。
  所以北岛诗中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当文人,要及早想通这一点才会长寿些。
  你以后要记住这个道理,很多事就能想通了。
  他这番话让我印象太深了,就像剃刀轻轻掠过皮层,感觉力量不重,可是眼看着鲜血直冒。
  原来好人就算肯帮人,也未必帮得上。不是一厢情愿就可以把事情办好的。后来,我看到他和许多家长的接触,就更加印证了他说过的话:一个无法从逻辑上感受真理的人,只能从市场里肤浅的吆喝声中汲取信仰――信春哥得永生!
  

66
  大家别以为我在借着打羽毛球把话题发挥的没边没际,其实真不是。
  曾叔叔就是那样的人,他很少正儿八经地等到大家在课堂上坐下、倒茶后才像老学究似的跟学生开课。他强调在生活中,随着具体事件,随着学生的视线关注点而临场发挥,把知识带出来。这样才能记得住,效果好。其实学过快速记忆法的朋友应该可以轻易明白,变换场景往往可以取得加深记忆的奇效。
  他那一晚在路上就说出了一番书中难的一见的观点。我因而记住了季羡林这个名字,记住了那个往棺材张望的遗孀。他们的名字和故事片段随着那一晚回家路上的婆娑树影一起粘合在我的记忆,成为记忆里知识的一部分。
  好了,回到打球的思绪上来。
  我的球技水平远远跟不上他们,曾叔叔就常常把位置让给别人打,单独陪我练球。其实这个牺牲挺大的,因为每周和这群人打球,是他的快乐时光。而他为了照顾我的球技进步,一定要陪我打的。他为我专门在旁边另开一块场地。
  他曾经说过,在平静的水面上,没有不推就走的船。一切事物,都是一番推动的结果。想偷懒,就没有后面的舒坦。没有行动力的家长,嘴巴怎么说也没用。对孩子不但要有牺牲精神,更要有牺牲的行动。他永远是一个行动派。
  他还经常让阿姨来陪我打。一开始我打不过她,后来慢慢就超过她了,变成是我在陪她打球了,呵呵!有一回在打球中途休息时曾叔叔特意在我耳边说:你好歹要让一下阿姨,让她觉得好像能赢你却又总是差那么一点,她就会有兴趣陪你打下去了。如果你一下子把人家大比分拉开,人家就不跟你玩了。知道不?
  说完,还做了个鬼脸。逗得我哈哈一笑!
  我就这样慢慢进步了。有一回,我妈妈和圈子内那群阿姨一起去打羽毛球,把我也叫去了,结果让她们吃惊,都夸奖我进步神速。其实打赢这些阿姨们也没多大成就感。 不过作为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取得哪怕一点点进步,都会觉得安慰。有时,我也会替妈妈高兴!
  后来,打球的习惯就这么一直持续下去了。每当我偷懒,曾叔叔总有办法让我坚持轨道。他总是说:“你做任何事情,就不用东张西望了。你看看窗外街道上,别人对许多事之所以忐忑不安,是因为对走向及结果没有把握。而你不应当有此顾虑,因为我建议你做的每一件事,自然有会其中必然的道理。我能看到终点是什么。你只要坚持再坚持,一路走下去即可。没有什么效率比专心致志更高的了。
  后来,我的羽毛球水平还算马马虎虎。比不会的人好很多,比会的人差一点。到了英国之后,和同学打羽毛球,还好,中上水平了。
  。。。。。。 。。。。。。
  

其实,我真希望喜欢这个帖子的朋友可以到网上找那几部电影来看看,更有助于理解里面的内容,尤其是接下去的内容,会有专门围绕这些电影展开的详细论述。
  《命运规划局》,《楚门的世界》《心灵捕手》《蝴蝶效应》《放牛班的春天》《春风化雨》《天堂电影院》。《辛特勒的名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7 16:14 , Processed in 0.081444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