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春天花会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有一种神秘的人叫作“命运规划师”(天涯热帖)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0:06:34 | 只看该作者
67
  
  其实对于打羽毛球这事,时间过去一年多之后,我并无兴趣追究当初原因,甚至没去想它。就像人身上的一道小伤口,刚刚被划开时痛了一下,慢慢伤口愈合,新生肌肉长回去了。到后来连疤痕都消失掉,你自己也就忘记了。
  它愈合得那么自然,你不会想到当初究竟有没有被植入或更替了什么,因为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意味着你的意识不会主动去搜寻特定区域。
  反之,这类方法也可用以制造人的思想盲点。幸好,他手上的奇妙棒是用来引人向善的。
  打球这事儿,只要坚持,度过了最初不适应期之后,慢慢会尝到乐趣,心里也就自然而然接受了这个新项目。再者,通过一年的相处,我对曾叔叔这个人已经死心塌地地信任了,没什么好质疑的。从医患关系来说,对医生的信任是治疗的重要一环。一个名医,会让病人心理踏实。在尝到诸多甜头之后,我没有理由不放开大脑,接受他的帮助。
  他和我的关系不像教育部和学生的关系。教育部是为党国制造标准配件的,和社会个人的需求并不一致。而曾叔叔是位雕刻灵魂的爱好者,我自己有目标,他则帮助我实现愿望,两个人方向是一致的。
  还是老样子,我没有反思学习羽毛球对不对的念头。不过一年多之后,他手把手教育我许多教育学知识,不少是拿我自己作案例来剖析的。那一回他专门讲述运动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顺带也提到了当初我学习羽毛球的事。
  他说:“现在社会上许多家长忽视了孩子们的运动训练,害处是很大的。这些害处,令孩子成长中因缺失某些必要的元素而改变,最终也让家长们深受其害。
  在1990年以前的中小学,孩子们的活动空间还是很大的。放学后打球,玩耍,游戏,甚至还有许多家庭生活中本身需要担负的家务,都是身体和智力上的锻炼。当然最重要的是那时的学校制度和社会风气,还没变成今天这样像个铁钳钢牙的怪兽。
  孩子们整体上在比较宽松的气氛下成长,自然可以拥有更多乐观精神,自爱意识。心理比较健康,生存能力也比较坚韧。
  时间上算起来,最后这一批,现在也到33岁左右了。如今正是社会中坚力量。
82#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0:07:07 | 只看该作者
答网友贴:
作者:HiMrRight2010 回复日期:2011-12-09 13:01:24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義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匹千里马,可惜每个长辈都自以为是伯乐,殊不知“千里马”应是顺应其性而造之。个人觉得德国包豪斯小团体教育模式比较成功,但是在一个地大物博的发展中国家普及推广还是很有难度的。
  
  =====================================================================
  是的,在教育领域,有些方法想要效果好,只能在小团体的方式来进行。全面铺开到所有学校,也是不可能的,那需要整个社会累积起足够的厚度。公民观念,家长的素质,老师的水平,政府的公心,涉及的方面太多了,一时无法解决。但是小团体可以实现。谢谢!
83#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0:07:29 | 只看该作者
68
  
  我: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后来变成不运动的呢?
  曾老师:导致这种宽松氛围改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你要知道,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任何行为都是权衡计算的结果。当你一辈子只能准许生一个孩子,那么人的血缘和情感意识将轻易战胜大多数人的理性。
  只有一个孩子,就意味着家长们的都要在悬崖边行走了。
  我相信政府制定这个一胎政策时,想到的只是控制人口,但是对于连带的负面效应,当年也许无法考虑周全。
  这个政策就像要每个家庭去走钢丝。还不是走一小段,而是担惊受怕一辈子。当你无奈地站在钢丝上,“千万不能掉下去”将成为你这辈子的重点目标。其实那一刻许多家长的行为与生活内容已经被锁定模式了。我不能批判这一点,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同样受此规律的制裁。
  要命的是,一种规律叫作墨菲定律,大意就是,你越担心害怕会发生的事情,即使是低概率,它却偏偏要发生。
  所以,每当在新闻上看见有些孩子被人贩子拐走或者抢走,看到那些因突发灾难而瞬间失去孩子的家庭,我想旁观者都会感同身受地心碎。一个孩子的消失,就是整个家庭的碎裂,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前阵子深圳不是有一个司机开车撞上人行道,撞死了许多小学生吗?惨剧啊。这种新闻的震动程度是三十多年前想不到的。以前,家家户户大多都有几个孩子,受伤了,意外早殁了,虽然肯定都伤心,却和今天是大不相同的。谁都不想断了血缘啊。这一点以后你当父亲了才能真正明白的。
  自保,是人的本能反应。
  由于总在悬崖边行走,父母再怎么理性也会忍不住过分关注和担忧孩子。这是正常心智计算的合理结果。人永远是规则下的动物,有怎样的规矩,就会导致怎样的行为。只有一个孩子,风险就会被无限放大,这是基本人性所决定的。
  于是孩子受到过多的不恰当关注,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意志薄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等等。
  
  我:原来这样,我还从来没有想过大陆的计生政策会有这么深远的影响。
  曾老师:这些检讨计生政策的声音以前都不准发出的,完全一面倒的叫好。其实,就像海洋或森林,生态平衡性是一种庞大而微妙的动态过程。在平衡状态中拿掉或者放入一个重要元素,都会引起连锁变化。也是一种骨牌效应,效果好坏参半吧。所以许多政府的政策,没有经过科学实验那样的临床观察,仓促落实,其副作用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的。
  我也不是说计生政策绝对不好,而是在检讨某些领域课题时,发现了它的其中一种副作用。不要回避,要挑出来摆在一边。在探讨孩子们和家长们的行为模式被改变这一题目,计生政策不应当被回避。
  有人写文章说过一段很妙的话,大意是:勤劳命苦的中国人啊,当了全世界的神农,替整个人类尝遍多少毒草。多少人类社会学上从未有过的创举,就率先在中国作试验田了。这是我们这几代中国人对全世界的重要贡献。
  这些是俏皮话,也不单单指向计生政策,还有许多历史背景。小松,你是香港居民,对这些现象暂时理解不深,但是先建立一点点印象吧。放眼看看,这个政策就快松绑了。

69
  
  我:我知道你先把政策这个大原因挂起来了,那么除了政策之外,还有哪些理由呢?
  曾老师:你的头脑里想到“生态”这个词,就要立即联想到有无数个参与因素。大部分现象都不是单独原因所引发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也不能展开得无边无际。谈三个重点,现在说说第二个。
  孩子受到家长过度保护,自然被限制了许多活动空间。这里不让去,那些不让玩。怕受伤,怕出意外。家长心理承受不起意外的代价。
  这时恰好碰上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广东沿海经济起步更早些,但是没有代表性,我们就说全国许多省份生活好起来,大概在1993年以后。就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全国迎来又一次经济大发展。多数家庭在物质条件上大大改善了。
  要知道,经济能力不但可以决定人的行为模式,还能严重影响到一个人的思考方式和人生观。所以说,经济学是很厉害的一门学问,你要好好学它。把经济学和哲学相结合来,那是大杀伤性武器。
  用经济学的眼光也可以洞察许多社会问题。多少家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其实都是由他们抽屉内那本小存折上的数字所决定了的。
  许多家庭经济条件大跃进后,于是一些深层的渣滓不由自主地泛起来了。
  你见过上海一些女人爱穿睡衣上街吗?
  
  我:没见过,穿睡衣上街好看吗?
  
  曾老师:巴黎时装秀T台上还穿着透明装出来呢,你敢穿上街吗?呵呵!我们是觉得怪怪的,问题是她们或者她们身边的人肯定觉得正常。在《锵锵三人行》节目里,那个来自上海的徐子东教授就讲过这一现象。我以前在上海住过两年,这种现象以前算是挺普遍的。。
  要知道,人一般不会故意丑化自己的。(芙蓉姐姐这一类算是例外,人家那是玩运作眼球的)就算是古代的东施效颦,丑女效仿美女的打扮和仪态,旁人眼里效果上可能更恶心,但是对于东施本人而言,重要的是她自我感觉良好。
  
  我:那么她们为什么会觉得这样穿是美呢?
  
  曾老师:因为上海三十年代很威风,东方之珠啊,到处是租界,洋房,洋人,十里洋场,中国的经济中心,影艺中心,远东新潮文化的大基地啊。那时可比香港还要牛。当年上海某些阶层的穿着风格是引领潮流时尚的,就像今天的香港和日本韩国的服装潮流让中国内地青年争相模仿。即使有其他力量想取代,可是心理惯性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消化才能停下来的。所以看看麦当劳和肯德基从登陆中国市场开始就主攻低龄人群,策略上很成功。他要你从小认定他们的口味。
  我不想说的太远了,简单讲,就是三十年代的审美标准,即使经过数十年关起国门的剧烈政治运动之后,由于国家一直没有打开窗户,使得旧时代的审美观依然不能消散。
  就好像你无聊起来去做一个小实验。找一个口子大一些的瓶子,拧开盖子放个屁进去,然后赶紧盖子拧回去。过了五十年再打开,发现味道还在。就是这个道理。
  
  
  

维基百科:
  
  墨菲定律--它的具体内容是“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必定会出错”,指的是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有大于零的机率,就不能假设它不会发生。
  
   I never had a slice of bread particularly large and wide that did not fall upon the floor and always on the buttered side.[1]
  
  即“面包落地的时候,永远是抹牛油的一面着地”。但实际上墨菲定律的历史可追溯至1949年间,由当时参与美国空军高速载人工具火箭雪橇 (Rocket sled)MX981发展计划的John Paul Stapp上校旗下研究员首先提出,以当时亦有参与计划的研发工程师爱德华•A•墨菲 (Major Edward A. Murphy, Jr.)命名。当时模拟实验已清晰要求参与者把夹用正面夹好,结果还是有人连续47个夹都夹错了,故此引申出一件事可以差到尽的时候便会差到极限
  
  墨菲定律是指“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均会出错。”(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引申为“所有的程序都有缺陷”,或“若缺陷有很多个可能性,则它必然会朝往令情况最坏的方向发展”。
  
  行政管理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单就人为而言,管理学家也是极难解释,故此,管理者自不能避免目标制订和执行永不出错,这个管理原则说明,如果一个危机将要发生,它总会出事,换言之,管理者需要时时刻刻做好准备,面对到来的失误和失败。
8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0:08:06 | 只看该作者
 70
  
  (如果这比喻让一些网友不高兴,请一定原谅。曾老师当时为了讲课生动吸引学生,采用了夸张的比喻手法,想加深学生印象。并非真的对上海女人不敬。这些讲话都是私下场合说的。抱歉!)
  
  我:时间无法冲淡这些观念吗?
  
  曾老师:“时间本来是一个重要因素,可是不开窗,相对封闭的空间,观念的延伸能力很强。
  虽然共产党1949年执政后,强令改变了所有国人的服饰,可是局部范围内,一些人的观念储存于脑海意识中,沉淀着。由于资讯封闭,所以观念也没能全部散去。
  于是,穿洋气些的睡衣走出家门,这种跨越时空的审美标准就像一个弹簧那样,就算被压制了50年,松手后却还是自然弹起来了,只不过弹起之后变成了另一种摸样。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也不要单拿上海某部分女人调侃,全国各地有个时期都经历过服装审美上的躁动学习期。比如男人穿西服不剪掉袖口上的标签等等。随着瓶盖打开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异味也就逐渐散开了。时代开放了,空气流通,观念自然会更新以及调整过来。
  好,刚才绕了一个圈子,是为了让你明白一点,有些久远的观念是如何跨越时空隔一代两代再影响我们今天行为的。就好像达尔文,偶尔去一个小岛,发现岛上居然有一种其他大陆上都没见过的猴子,他当然很好奇,周边都是海,那么这些品种罕见的猴子最初怎么来到这个岛上的呢?
  思考一些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找出线索,那就是科学的态度。哦!达尔文发现,这个岛原来在数百万年前与远处的大陆是相连的。只不过这块地板的移动变迁非常剧烈,才几百万年就跑远了,有些物种就此隔绝了大陆,才单一地在孤岛延续了下去。
  那么达尔文的发现,给我们今天分析这个问题带来什么思维线索呢?来,我教你另一种分析方法――玩拼图。
  影响孩子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走向的,主要是家庭中的大人。而人的行为由其思想观念所驱动。因此要分析孩子哪里出毛病,需要找出孩子身边大人的观念根源在哪里。但是我们不是专业课程,稍微找一点来用可能就够了。”
  
  我笑笑,饶有兴趣地点点头――知道他又要开始用小刀切洋葱片了。


网友精彩回帖:
作者:如果我是枯藤 回复日期:2011-12-10 22:44:45 
  
    这个贴让我昨晚思绪万千。错过了关键期,就是一生了。忍不住为自己落泪了
  -----------------------------------------------------------------------
   这话谁说的?曾老师不是这么说的吧?
   人生地图理论你知道么?我稍微解释一下。
   人的一生就象中国的城市建设,一直在变化。我们每一个人住的城市都和十年前大不一样,也和未来的十年后不会一样,这种改变将一直持续到永远。所以,没有新的地图,在城市里面就会迷路。人生也是一样的,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生活观念是10年前不一样,和10年后也不会一样,所以如果不随时保持更新我们的人生地图我们就将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步伐。所以,虽然,错过了关键期,但只是错过了那一部分的人生地图更新,而新的地图更新完全可以迎头赶上,很多的人进入30岁之后开始懈怠,而30岁其实只是人生的开始,保持更新地图的速度,就有机会弥补过去的损失、就有机会超越别人。这个速度并不需要多么快,需要的是永不停止。
   人生地图理论是我在一本育儿书里面看到的,当时感觉醍醐灌顶,后来,在今年上半年去看此理论的出处:美国的斯科特.派克医生写的《少有人走的路》有了更扎实的理解。但今年下半年我在研究国学方面的东西,我突然发现,对于这个理论,我有更好的理解,更有实践意义的理解。我说说我的理解: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如果想追求幸福,那么一定需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并把学习到的东西迅速应用到日常生活,我们学习和实践越多,关于人生、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关于人与大自然等等的关系这些内容组成的地图就画得越正确、越详尽,这张图越接近真理 ,我们在生活中处理问题就越游刃有余,我们离幸福就越近。这个过程是持续终生的,没有止境,只能无限接近,不能最终到达。
  
   所以,你完全没必要纠结自己的过去,未来依然握在你手里,什么时候抓未来都不晚。

 @羡鱼则结网 2011-11-28 17:28:00
   世界上的行业有上千种,可是我以前还没有听说过有一种人可以精确地改变一个少年的发展走向。他不是那种被泛泛称作“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学校老师,甚至不是在学校工作的人。相对于官方,他像一个京剧票友,不过这个票友的技艺却是舞台上的大部分专业人士无法企及的。因为他跨专业并且融合了其它多种元素。
  而我有幸遇见他,成为他帮助的对象,朝夕相处两年多之后,我还没有意识到他工作的全部意义。因为那时我身在其中,心智达不...........
  -----------------------------
  朋友,我相信有这样会引导的人存在。我师傅便是一位。
  他是一个经历各种人生后,只想安安静静把自己的思想传下去的而做语文老师的人。虽然年龄挺大但为人性格桀骜不驯。我是偶尔在外找补课班碰见他。我都记不得最开始他给我说的是什么。但按他的话来说。他只是给我们埋下一颗自由的种子,但他并不是很在意种子怎么成长,我想他是想顺应自然而已。
  我们一共三个人,如今是三个人完全三条路,三个性格,三种人生观。但目标都是一样。关系还是很好
  虽说当时是补课,但他只是和我们聊,天南海北的聊。实在要考试才给我们弄些什么要记得。但说实话,成绩而长了很多,现在还记得,其中一个人2个月,语文单科从100多变成前10。当时不懂。现在似乎明白了。他在改变我们思维。
  
  我还记得,当时我们要升学,他带了我们一年也就要结束了。送了我两本书《萨特哲学录》《中国人论中国》
  高一时想读心理学,他又给我了《梦的解析》
  
  说实在的,或许楼主这帖子名神乎其神。好像很玄。
  我只想说,一生碰见一个这样的人,他真的可以改变你的人生轨迹。是莫大的幸运
  
  羡慕楼主。最好时我也只和师傅一星期见一次而已。现在也就寒暑假他和我们闲了能见。


 @LonlyGod 2011-12-10 20:13:07
    lz 看这里呀~~ 我一直没有什么意志力 挺苦恼的 ~ 有没有什么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培养啊 亲~~ 我学什么都挺快的 就是没有意志且没有耐心 老师 同学都说我好好努力肯定比现在强很多 但是真的很难坚持下去 。。。
  -----------------------------
  嘿嘿....虽然我不是楼主,也没什么高明的见解,回帖的时候刚好看到你的帖子,有点小同感,忍不住发表一点拙见,说得不好也不要生气哦∩u∩
  老师 同学都说你好好努力肯定比现在强很多 但是你真的很难坚持下去
  (其实我也是的....)
  但静下心来想一想,这种话其实被你当作了(也确实是)一种变相的对你的天赋的a little惋惜和肯定——起码这句话是带这种情绪而你也感受到了的。
  于是虽然你觉得你会强很多,但是你也没有真正地觉得自己现在差到无可救药,虽然对现在的状况不满意,但是并没有真正地当回事儿,觉而未悟。
  我觉得曾老师对楼主做的很简单,首先费功夫(电影、闲聊各种手段)让年幼的楼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起了奋发之心;然后从日常小事开始培养楼主的耐心:比如单独陪楼主看电影,暂停时给楼主深发点播——不会错过任何一点情节,并且让楼主的思想不囿于电影之内,又加深楼主对于影片的兴趣,使得楼主心无旁骛非常专注……还有就是对楼主看电影看小说中途不能干其他事情的要求,让他习惯于专注地干事。
  总之,就是要从日常小事抓起,耐心、毅力与专注都是不可缺的....
  或许咱们还可以线上勾搭一下,统一战线向着耐心向着毅力向着新形象发出万丈光芒.....呃 说错了 向着新自我 前进.....
  捂脸奔走....是不是话太多了....或许还说得不好,不过嘛,咱心意是在的0uo


  那些质疑文章不真实的,应该都是特别年轻的人,或者说进入30岁之后很少再主动学习知识的,并且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很少做研究的人。对于在提高自己或者教育孩子方面做过很多工作的人,你的介绍是条理很清晰的,而且理论和实践都有,很方便操作。
   不过我有另外的两个质疑,这两个质疑是相关联的。
   第一个质疑是,看起来曾老师年龄不是很大,但他看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不计其数,而这是需要时间的,人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是可以计算的。而且这个也不是阅读速度的原因,因为阅读速度是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而增加的,没有捷径,这个不仅是我看到其他人的理论也是我自己的亲身经验。而且楼主也提到曾老师年轻的时候曾经周游全国,而且也喜欢很多运动项目,而这些都是需要花费时间的。因此,我不知道曾老师是如何完成如此大的阅读量的?我感觉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二个质疑是:曾老师目前的状态似乎是不太接触社会,没有固定的工作圈子。我很难理解这种状态下如何能够一直保持快速吸收知识和利用知识?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在哲学的应用方面,包括为人处世、职场潜规则、行业动态分析等等很多领域,如果不是和周围的人群有互动,很难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哲学,正是互动,会带来成功或者失败,才能推进自己的理论的深入理解。其实我已经是一个不介意孤独,并且享受孤独的人,但我发现没有人与人直接的互动,我对很多理论的理解很难深入下去。------或者说真的有明朝的徐渭那种天才,身居斗室毫无实战经验就能够精通兵法?就能够成为胡惟庸的第一谋臣?其实我觉着还是徐渭精通人性的分析,所以虽然没上过战场,却能够洞察敌我双方统帅和重要下属的人性弱点,从而制定好的战争策略。而这个能力依然需要和人群互动才能够掌握的非常深。
   非常非常希望得到解答,因为我正打算自己做一些喜欢做的事儿,但深感时间不够,不知道如何是好。

答网友问:
 作者:羚翘解毒丸 回复日期:2011-12-10 23:10:57 
  
  
     不过我有另外的两个质疑,这两个质疑是相关联的。
     第一个质疑是,看起来曾老师年龄不是很大,但他看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不计其数,而这是需要时间的,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我感觉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二个质疑是:曾老师目前的状态似乎是不太接触社会,没有固定的工作圈子。我很难理解这种状态下如何能够一直保持快速吸收知识和利用知识?
-----------------------------------------------------------------------------------------------
  呵呵!谢谢你对于睡衣的问题澄清了一下。这是他讲学中随意发挥的小插曲而已,请不要介意。
  你的两点疑问,后面很快就会谈到了。关于如何读书的问题。
  他说,什么东西都有窍门的。最值得追求的,是效率。永远是效率。
  
  第二个问题,我只能说,先别通过简单的信息去判断,他也经历了些事情的。他没那么神,不可能什么工作都能做好。只不过恰好全部经验与知识都可以发挥在教育上,加上对人生的独特认识,两相结合而已。以后会谈起来的。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0:08:29 | 只看该作者
71
  曾老师:好,你先拿个盘子来装这一片洋葱。
  刚才不是说了1993年之后,大家开始有点钱了,要知道孩子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这两代人都是过去吃苦过来的人。我来给你分析这些家长的基本背景。
  计划生育政策八十年代初颁布,可实际上全国性真正严格抓落实大概是1985年左右(我的数据不准确的,取个大概意思就好了)。
  1985年到1990年生孩子的家长,大约妈妈是1956――1968年生人,爸爸是1953-1966年之间的。这批父母们的少年时代都是在革命运动中成长过来的。由于历史无法给予的匮缺,使他们对知识,对文凭有着你们小青年无法想象的崇拜和渴望。所以这一点心理后来被教育产业化充分利用了。
  另一方面,艰苦的成长环境磨炼了这代人的生存意志。但要注意他们中的多数人并没受过良好的思维教育。那是时代的错误,你以后看《1984》这本书就会更明白了,思想被高度集中,各种科学知识极度匮乏。从小开始整天在大喇叭和各种荒诞的政治闹剧中浸泡成长。当然,我指的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群体,不是针对里面的个人。这批人中大把精英,两极分化。我这里说的是时代文化背景下的人群平均值。
  人有一种普遍心理,就是补偿心理。补偿心理类似于弹簧原理,受外力的压制,则心里自然产生反向的欲望。他们当了父母之后,碰上计划生育,只能生一个孩子了,人到中年,恰好物质生活又慢慢好起来了。结果很自然,有些人难免把自己对过去童年时的遗憾和所有时代所压抑的渴望都想通过孩子的身上补偿回来,获得浅层的满足快感。
  我们平常听了很多这样的话:来,乖!吃多点,要知道妈妈小时候可是想吃都吃不到这些好东西哟。家长们止不住会把自己的童年的遗憾投射到孩子身上。他们没想过,自己的行为就像拔苗助长。望子成龙,想孩子这棵苗长高点的心意是好的,可是方法并非多放些单一肥料就能解决的,更不能将苗拔起来,不让根须接触泥土啊。
  所以,“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广告词具有核爆一般的杀伤力。就是为特定客户群量身定制的。你看多合身,放在1999前,这句口号鼓舞了多少家庭节衣缩食,集中资源供给孩子呀。
  没辙,这群家长闭上眼睛就想起上学时没书可读,整天被学校支使去劳动的遗憾。做梦都会梦见学校围墙上血红色的“知识改变命运”那一行字。以前邻居家出了一个大学生,几条街道的人都羡慕得快哭了。
  有时候我喜欢看世界经典广告,觉得中国这句广告词绝对是广告史上的经典作品。小松,你不明白的,你无法感受我们曾经处在怎样的社会氛围下。对知识和文凭的渴望远比你们想天天玩游戏机还强烈。
  
  网友精彩回帖:
【一种规律叫作墨菲定律,大意就是,你越担心害怕会发生的事情,即使是低概率,它却偏偏要发生。】
  
  第一次知道有这样的规律。从小我就讨厌别人在我做有点危险性的事时在我耳边叮嘱“小心点~小心点~”那让我紧张反而容易出错。
  
  墨菲定理的表述如下:   “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向坏的方向发展,就一定会向最坏的方向发展”。
  
  根据“墨菲定理”: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72
  
  好,父母这块分析到这里,再拿一个盘子来装另一片洋葱。
  影响孩子的,还有爷爷奶奶们的作用。
  这批爷爷奶奶大概是1932-1940年出生的。整个童年是战乱流离的岁月。没多少机会受教育那是肯定的。这一批人,有幸运更有不幸的,因为他们经过了一个政治筛子,被逆淘汰了几回。1949年之前家庭有点文化底蕴的人,多在反右、文革等运动中被收拾惨了。唉!对民族整体而言,那是个不幸的时期。
  (第二天曾叔叔陪我看电影《活着》,让画面来告诉我鲜活的历史。这部电影让我很震动,数十年间,人间大变,翻云覆雨手啊。当他看到那个小男孩大炼钢之后疲倦随着了,还有那哑巴的小女孩推着一车暖水瓶的画面,曾叔叔轻声说,那些都是我过去再熟悉不过的影子了。)
  那么这群人当了爷爷奶奶之后是什么心态呢?童年在战乱动荡中过来,青年在政治风暴中过来,中年在闹剧席卷下过来,都是不能吃好穿好的。这些老人如果晚年生活富裕些,是很舍得疼爱小孩的,因为你不知道他们脑海中是经过怎样的人生洗礼,你不懂的。
  我告诉你一点吧。文革后,文学界有个名词叫作“伤痕文学”。内涵大概是感伤或反思作为个人命运处于历史漩涡中的痛楚。写那些文字和想那些时代背景的,如今就是当爷爷奶奶的年纪了。
  在电影《活着》里,那个将要被政治斗争漩涡卷入深渊的绝望的春生,当他深夜偷偷地向福贵告别时。小松,你不会明白那种深度的。而我们家的长辈,就发生过相同的故事。我的脑海里,充满关于那个时代的种种细节。
  这些老人年轻时物质上贫乏,然后经历许多颠覆文化观念的激流乱流。看尽人间闹剧。经过战争年代和文化革命闹腾的人,老了心里大都带着哀伤,却不能对人倾诉。他们在夕阳时分,在冷清的餐桌上,在寥落的公园里看着孙子,心里的感伤一般人无法理解的。我能理解许多老人,那都是我父辈的故事。通过什么去理解呢?凭借对古代历史,近代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再加上古诗词。
  告诉你几句诗词: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这是杜甫写的。说战乱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妻离子散了,几人生还归来呢?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家人啊!能够都齐全地围在一桌吃饭,就很美好了。
  
  还有一首:
  季子平安否
   便归来 平生万事 那堪回首
   行路悠悠谁慰藉 母老家贫子幼
   记不起 从前杯酒
   魑魅搏人应见惯 总输他翻云覆雨手
   冰与雪 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
   数天涯 依然骨肉 几家能够
  
  这些诗歌的意境,没有多少年轻人可以理解的。那是经历颠沛流离,动荡及颠覆一切的年代里走过来的人,才能品尝的苍凉与悲怆。
  你不知道,我从小就被伯父和父亲的故事中熏陶长大的。那些大时代的故事,我脑海里一大堆。那些亲历者的乱世情怀,我体内也有,是跨时空的强烈。我自小就有穿梭时空的能力,靠训练出来的,以后再给你说。
  所以我和老人谈论起解放前的事情,文革时的事情,有时候比他们知道的还要全面,而且充满情感上的质感。因为从小喜欢穿越时空进去那个年代,我能从他们的口述中,捕捉到他本人都表达不出的情感。
  我常常不自觉会念起这几句诗词。多少人惶然一世,惨淡一生啊。这是另一幅世间真相!
  他们的大半生太悲苦又荒诞了,就像看了一场很长很长都不结束的悲剧电影,悲欢离合,羞辱凄凉,这群人带着深深的遗憾走出了电影院,来到阳光下却发觉在电影院里大半生已经过去了。
  他们看着孙儿,止不住哄啊、笑啊,希望孙儿天天吃多几碗饺子,穿多一些好衣裳。每天看着孙儿,这一生铅华与粉尘洗尽之后还剩下的,恨不能全部换来与孙儿的快乐时光。宠啊,爱啊,都希望在孩子永远长不大的童真中渡过晚年。
  他们内心那种情愿不去考虑一切的溺爱,是一种极深极深的内心伤痕。还有即将被时代遗忘的孤独感,可是有几个人明白呢?我能读懂这部分老人的心声。因为很熟悉他们所走过的时代背景。很熟悉这整一代人。
  我以前就写过一篇关于老人溺爱孩子的文章,轻轻提醒父母们要注意老人们的夕阳心态,溺爱起孩子来,完全不顾后果的。他们不管以后如何了,在老年时,就想放任自己一把。这种心情是很让人心酸的。”
  
  我默默地旁听,曾叔叔的故事充满感染力。声音,情感,画面都随着语言及神态钻入心灵。好像突然也想起自己的外公外婆来,他这番话,似乎在为我日后亲近老人搭建起一道桥梁。
86#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0:08:42 | 只看该作者
网友“阳光下的琴键”精彩回帖
 @羚翘解毒丸 2011-12-10 23:10:57
    那些质疑文章不真实的,应该都是特别年轻的人,或者说进入30岁之后很少再主动学习知识的,并且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很少做研究的人。对于在提高自己或者教育孩子方面做过很多工作的人,你的介绍是条理很清晰的,而且理论和实践都有,很方便操作。
     不过我有另外的两个质疑,这两个质疑是相关联的。
     第一个质疑是,看起来曾老师年龄不是很大,但他看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不计其数,而这是需要时间的,人的时间是有限的.....
  -----------------------------
  1:了解一门学科,最好从逻辑和历史入手,以历史为依据,以逻辑为准绳,可以迅速的理清整个学科的脉络,这样,脉络终端的知识就如同果树上的苹果一样任你采摘了。你只用吃那几个最红的苹果,就能有把握的说你了解整棵树的滋味。
  2:闲暇虽不必然产生智慧,但智慧之花只能在闲暇的土壤上盛开。
很有知音的感觉。
 ------------------------------------------------------------------------------------------- 
  世界就像一艘没有尽头的船,无穷多琴键的钢琴,在无穷多的琴键上是弹不出曲子的。所以关键就在于要给自己找到几个坚固的支柱,为自己画定一个范围。然后弹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旋律。
 --------------------------------------------------------------------------------------------- 
  比如我的支柱就是理性和节制,每当我迷惑和无从下手的时候,就退回我的支柱来寻找宁静。
  -----------------------------------------------------------------------------------------------
首先要有积累,经验/理论的积累是顿悟的前提。多看书,不但要看纸书,更要看社会这本无字的大书。经历很多以后,突然有一天,就会发现自己成熟了。
-------------------------------------------------------------------------------------------------
爷爷辈和父母辈若是组成一个大家庭的,几乎无法把小孩的性格培养好。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很会利用长辈之间的矛盾来生存。



答网友问:
萨特也是曾老师大力推荐的哲学家。他说这个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家都不要,为了抵制评奖地带的阶级区分。很有气魄!
87#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0:08:58 | 只看该作者
73
  
  我:老人的心情也挺可怜的。但是他们的儿女正是社会中坚,知识和见识会高一点吧?应该想办法阻止他们溺爱孩子,难道没办法吗?
  
  曾老师:“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天平的两头,总要有轻有重,取舍之间太难了。这个课题我也不知道如何完美解开。难题啊!
  你刚才的话低估了两点:一个是孝道观念在那一代人的头脑中有多强;
  二是你不知道儿女和父母从三十年代一路走来那种历经苦难,相依相伴的情感纽带有多强烈。理解了这两点,就会看到有些做爸爸的是含泪看着老人把小孩娇宠坏的。
  没警觉的父母倒好些,无知则不烦恼。我认识一个有学识的老总,事业很好,人很正气。当他说起这个问题来,那种折磨是非常强烈的。一方面自己经过努力拼搏日子好了,要孝顺父母,大家一起住,赡养老人过好日子。另一方面又想教育好孩子,把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寄望在孩子身上。可是老人非常溺爱孩子,当爸爸的只能一切依顺了老人。但背后却充满矛盾和痛苦。
  我深深同情这一种家长。因为当他们意识到为了让老人高兴,牺牲的不是他的孩子,而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就好像要毁掉一个人而去让让另一个人开心,有这种认识,就有那种痛苦。
  所以世上有些事情想解决,不是没办法,而是很难完美周全。背后有些决心是很难下的。不降临到自己头上,很难真正明白的。

74
  好了,分析了一通独生子女家长们的背景,现在来看那些因素合力将会催生怎样的行为和想法呢?(当然我是针对普通人群而言的,有许多优良的特例就不说了)
  于是,以显摆、放任、骄纵孩子为表象的劣质竞争快感浮了起来。这些东西带着有害成分,孩子在性格成长过程中自然会被锈蚀。长辈们也很可怜,因为无知,不晓得孩子是有灵魂的,不能当宠物来养。结果有一部分孩子给弄坏了。
  所以,当你看见被宠坏了的孩子当街撒泼,或者带着一大堆毛病走向成年,其实都很可怜。小时候被大人当宠物玩具养,长大点又被父母和社会痛骂他们十分没用,久坐不动,八抬大轿,七天逃课,六亲不认,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三餐不吃,两眼无光,一脸苦像。你说这些孩子是天生如此的吗?唉!一声叹息!
  几年前听说有这个一个故事,我没有去证实真假。说是有个孩子自小被骄纵惯了,挥金如土,不愿意吃苦。20岁之后发现自己无法凭实力在社会上赚取欲望中的一切,就去犯罪,想走捷径。结果被抓了判死刑。
  庭上宣判之后,他要求最后和妈妈告别。他妈妈哭着过来与儿子拥抱在一起。他突然狠狠地咬住妈妈的乳房,直到鲜血淋漓被拉开后歇斯底里地对妈妈大骂:就是你,从小把我养成这个样子的,我恨死你!永远恨死你!
  这是一个悲剧生命的最后绝唱。我想,在死囚牢房里,他终于想到人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了。在大限面前,他的头脑才会清醒。所以通常大难不死的人会醒悟许多,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其实并不是智慧之光离我们遥远,只不过生活就像一层混浊的猪油,蒙住了我们的心镜。禅宗诗说: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要是尘埃好办,蒙上猪油难搞些。光是用水和布怎么擦洗都油腻腻的。那么,就等待一点洗洁精吧。可惜在那个故事里,那个被枪毙的小青年,他的洗洁精买得太昂贵了。
  所以这一代独生子女有些深层的问题存在。虽然不能妄下评语,每一拨产品都有许多优秀的跑出来。只不过整体而言,许多年轻人在突破自己的那一阵子,必经蛹化蝶的痛苦过程。过了就好,往上走了,看人生都不一样。没有过自己内心这一关的,克服不了,告别不了过往坏习气的,自然让命运来惩罚。
  新闻上总爱拿这些孩子的负面代表来议论,比如什么留日学生机场刀刺生母、杭州70码撞人事件,药加鑫案,我爸是李刚,都被拿来当批判教材了。可是电视机前面的年轻人看别人的热闹起哄是容易的,假如事情降临自己头上,又会如何?多想想这些,经常挖挖自己的灵魂没有坏处,只有带来进步。”
  
  我:明白了,我自己是可以通过努力摆脱那些时代氛围的。对吧?
  
  曾老师:是的。

网友精彩回帖
羡鱼则结网,你好。因为你的这篇文章,我在天涯注册了帐户,留下了第一个言。在文章还在第三页的时候,我姐姐把这篇贴介绍给我,我很感激他让我遇上这个贴,很激动,很感触,里面有我太多想追求的东西,当时我跟他说,如果能让我遇上曾老师,我愿放下现有的一切,跟随他学习两三年。同时,我在我的QQ空间和新浪微博也链接了此贴,希望身边的朋友们看到,好东西能与人分享是最高兴的事。
  我把这个贴里的内容复制了下来,准备以后再看,你每写一小节,都能给我带来很多思考,你喜欢听的歌我听过,你推荐的电影有的我已看过,其余的已找好了准备看,你推荐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我也准备试试。
  很赞同这句话:如果你懂得自己的能力就来自于内心,懂得你之所以软弱仅仅是因为你依靠外在的帮助; 如果你毫不犹豫地投入到自己的想法之中,就可以迅速调整自己,昂首挺胸,以积极的心态,去创造奇迹-----查尔斯.哈奈尔
   这些年,我也在这条学习的路上摸索着,向内的探索,对自我的了解,以及对外知识面的扩充。你是个幸运的人,能遇上曾老师。而曾老师是个博学而有智慧的人。
  而我,只是个在学习路上的初级者,非常渴望能参加并伶听曾老师及众位有缘人的茶座会(我在深圳),真诚的谢谢你将自己的故事讲出来,并坚持写下去,谢谢三界狐让我遇见此贴,感谢宇宙让我碰到一生致力于追求的东西

网友小米种芹菜精彩发言
看完了羡鱼则结网到目前为止更新的帖子及其网友的回复。我也是第一次上论坛,第一次注册,第一次回复
  生活中我认为没必要追捧,没有什么是神话,只有实践,只有付诸于行动,追求真理才是现实的。因为当下太现实,什么都成了浮云,从体制、社会到个人没有道德底线,为了目的,可以不断的改变底线。失去信仰,乌黑一片。刚有个网友提到王朔所言中国人是猪,确实如此。这是怎样一种悲哀!我原来一直很遗憾现在政策下,只能生一个,孩子孤独。我希望能再生一个,不管男孩女孩,像我自己一样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可以在家庭较独立的小环境中,更早的就学会现在的独生子女只有走到社会上才能真正接触的与人交往的课题,学会怎么做人,不会孤独,不会迷惘,不会迷失自己。。。。。。。且不论政策允许和自己经济、精力问题,特别是7-23事件之后,妈妈一句话,让我顿悟和释怀,不要再生了,这样的环境再生是让孩子受罪。是的,再我自己没有能力和不能改变目前周围所处境遇时,我不改再让另一个生命去承受如此之重。
  这些是源于曾老师提到祖父母辈、父母辈对孩子教育的种种心态背景的分析,小有感慨。
  平时就喜欢看推理片,楼主提到影片部分我已经看过,今天特意找到《命运规划师》看了,片尾几分钟其实已经把电影主题揭示很明白了。我想,执着、坚持、信念就是上帝给每个凡人的护身符。这很简单,也很难,一辈子去修为。《辛德勒名单》很久以前看过的,那时是当一般的电影消遣看的吧,没什么印象了,我会再次认真的带着感知去看的。推荐一部片子《肖申克的救赎》!希望更多的朋友能找到如此坚韧的信念。
  再次谢谢曾老师和楼主对我的关注、邀请,期待一聚。看到楼主很认真的回复每位网友,我相信你们的执着和付出,是有强大的信仰在支持的。。。。。。度人之善,再次深表敬意,谢谢!!@羡鱼则结网
88#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0:09:22 | 只看该作者
75
  
  曾老师:“那么第三个原因是什么呢?再拿一个盘子来放洋葱。
  孩子不爱运动,或者说被剥夺了运动的空间,政府的态度是最重要的。上面说到家长溺爱是一部分原因,可是政府在此问题上的态度才是决定性的。因为既然可以一声令下数百万年青人上山下乡,又可以一声令下数千万人纷纷下岗。政府的动员能力是非常强大的,这一点我们要相信政府相信党。
  教育产业化政策,我想政令的初衷也不算坏,社会教育整体上有进步从,实现了某些发展阶段中需要解决的步骤。可是缺乏监督和检讨的制度常常会把好意变成坏事,虽然这个”好意”其实也不能太过细究。
  小松,我们经常在明斯克航母旁边散步,不远处的盐田港偶尔也看到过巨星油轮。你知道一艘航母,或者一艘10万吨的巨型油轮,它们的船底每年要花多少钱去清理那些附着其上的海洋生物吗?贝类或者海藻等微生物。少说也要数十万美金。不清理,就会越积累越多,首先导致动力下降,最终没法开动了。整个巨大的油轮被微生物拖垮占领了。
  整个教育系统现在就是寄生虫的天下。这艘船像是它们的。
  政府为什么不清理它们呢?因为台面下,有些政治计谋需要这些寄生虫来掩护着,所以放纵吸血鬼们在船上载歌载舞。让家长们的怨气对准他们就好了,它们是魔术师身边穿泳装跳来跳去的障眼美女。
  如果还不理解,那么请参照那些伟大的新闻热点名词,如:临时工干的,编外人员干的,有关部门,有关人员,负增长等等。有一群人吃饱了专门琢磨这些文字把戏的。他们上班地点在北京挂着XXX战略研究中心牌子的大院内。那大院我去过,不是去上班,到里面和他们打点酱油就出来了。
  都说现在的教育制度是填鸭式的,题山试海,学子们重负不堪。其实是吸魂的和吸血的在玩二人转。
  在教育产业链上附着的寄生虫许多,印刷,卖教材,补习,文凭腐败,名校效应,借读费,考试经济等等。链条上很多血,他们要靠高压来赢利。市场规模很大,因为那一整代家长有心理上的硬伤,就是以前太渴望知识,太渴望文凭。我们政府在长达40年间无意中对两代人进行了饥饿营销策略,在这群饥饿的鱼群富裕并且进入产卵季节之后,渔夫们开始撒网了。
  你看过海洋纪录片吧,巨大的珊瑚礁附近,那些肥美的鱼群数百万条集群活动,而附近鲨鱼群正围拢集结,有策略地诱捕全吞。
  诱饵有两个,都很香。一个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个诱饵城市、农村、中年、老年全部通吃。
  另一个是后来的升级版,是用第一轮围捕之后展开的第二波攻势――那就是著名的“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本来骗钱也就算了,重要的是浪费许多人一生的重要时光。
  国外有一出木偶戏,蓝木偶问另一只红木偶:你为什么那么笨?
  红木偶答道:因为有人教我!
  这就是国家教育后面的另一种真相。
  家长们被注射着两种肾上腺素,一种叫“头悬梁,锥刺股”;另一种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于是永远督促且配合学校高压政策。没办法,因为家长头脑认识中没有可供超脱的思维,就等于你的火箭推力不够,飞不出地球引力――你不从了流氓又能怎么办?
  伟人说过:落后就要挨打!
  教育系统寄生虫说:不会独立思考没能力逃脱就活该受骗!
  嗯!有时候真相不大好听。你听了以后自己观察,想想。我也希望这些都是偏激的观点。”

76
  
  “慢着,那么您自己是怎样在教育制度下脱颖而出的呢?”我忍不住插话了。
  
  曾老师笑笑说:“我属于王小波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那只猪跑得比我早多了,他年纪比我大。我这个猪后来跑的,在读他的《沉默的大多数》第一版时,我发现了它。哈哈!
  我的成长路径有些独特,对教育醒觉比较早。小学五年级开始偶然接触哲学读物。有一天从我姐姐(她是知青)的书柜上看到一本教材,《简明马列哲学读本》。随便翻开,看到“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客观”,“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辩证思考”。(曾叔叔一边说着一边从书柜上拿出当年那本再普通不过的书来给我翻看)
  惨了!从此就打开了那扇门。经常小学放学后在路边稻田收割后的草垛上躺着发呆。脑袋里玩迷宫游戏,开始了思维逻辑的自我启蒙训练。
  其实那本书是普通的马列毛思启蒙读物。而我这个不安分的小学生,居然第一天看到两个名词――客观和唯物主义,马上就推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客观指的是用理性,不偏不倚地探究事物,那么,为什么全中国都要嘲笑“唯心主义”呢?我当时虽然不知道唯心主义的全部内涵,可是全国都在嘲笑这个概念,似乎唯物主义是至高无上的,那时一个人被带上唯心主义这顶帽子是要被群众拯救灵魂的。这个态度本身是违背了马克思和毛泽东两位老人家要求“客观”的指示。有矛盾呀?
  你说我小时候够调皮吧。就这样,门一打开,再也没办法关上去了。就像《楚门的世界》里面,被我发现了海天尽头的假象。再怎么也挡不住我要出去的念头了。
  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每天睁开眼睛,最快乐的事就是发现自己很年轻。呀!我才13岁耶!呀!我才15岁耶!有时间,慢慢读书,慢慢思辨。就这样个子越来越高了。直到今天,我这个猪就长成现在摸样坐在了你的面前。哈哈!这就是野猪的成长史了。不吃饲料的。
  我从13岁开始一直是自己培养自己成长起来的。没有按照“老大哥”制定的教育内容来走。所以不怪爹妈也不怪学校。因为我的生命我做主,跟他们无冤无仇。
  好了,这个问题现在不说。”
  
  我听了他的话,想起网上有人说:成名要趁早。我想,面前这个家伙的脑门开得也太早了。而且居然是被马列著作这样的苹果砸通了筋络。
  
  曾老师:“那么,回过神来。上面用了老半天,分析了计生制度,家长背景还有吸魂与吸血的各取所需。找出动机和主要参与因素,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综合起来就是今天的现象嘛。任何表象,都是各种动机驱使下的集结。
  家长要孩子读书上大学,学校就大建设增容扩招。必然就兑水了。然后吸魂的为了政权稳定,增加高压。家长无奈,只好边走边骂。一边要打屁股,另一边不得不挨。
  孩子们被告知不让这样不准那样,慢慢学校操场变成了只是早操和开会的地方。然后再缩小,沿街的干脆变成了商铺。而可怜的孩子们,被慢慢提起头发,像一棵萝卜被拔出了泥土,只好在没有精神养分的空气中苦苦挣扎了。很多学生离开校园就到了补习社或者在家里独自待着做功课。这叫什么快乐人生?
  连周末也围绕着一大堆功课,整天就是学习学习,全部生活就围绕着考试。上小学为了读一所好的中学,上了中学就为了考上好的大学。大学之后呢?难道就幸福快乐一辈子了?
  这哪里是学校?只是一个大笼子,囚着家长和孩子们的身心。看他们在铁栅栏内发呆。
  我作为一只早早跑开了的猪,一直在野地里微弱地呐喊,想唤醒别人。
  可是又想起鲁迅的话:“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这个番话让我顿感渺小。
  渐渐地,当学生们的活动空间和时间都被一大堆不情愿的功课挤占之后,窒息感带来的恶果要由全社会慢慢消化承担了。
89#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0:10:00 | 只看该作者
网友贴出的<馈赠>,也是一首很美的诗歌
《馈赠》
   ---舒婷
  
  
  我的梦想是池塘的梦想
   生存不仅映照天空
   让周围的垂柳和紫云英
   把我汲取干净吧
   缘着树根我走向叶脉
   凋谢于我并非伤悲
   我表达了自己
   我获得了生命
  
   我的快乐是阳光的快乐
   短暂,却留下不朽的创作
   在孩子双眸里
   燃起金色的小火
   在种子胚芽中
   唱着翠绿的歌
   我简单而又丰富
   所以我深刻
  
   我的悲哀是候鸟的悲哀
   只有春天理解这份热爱
   忍受一切艰难失败
   永远飞向温暖、光明的未来
   啊,流血的翅膀
   写一行饱满的诗
   深入所有心灵
   进入所有年代
  
   我的全部感情
   都是土地的馈赠


楼主羡鱼而结网推荐的电影:
《命运规划局》,《楚门的世界》《心灵捕手》《蝴蝶效应》《放牛班的春天》《春风化雨》《天堂电影院》。《辛特勒的名单》《死亡诗社》

那就再加几个上去吧。《时空线索》,《最终剪辑》,《无姓之人》,都是和接下去的讲课内容有点关系的。
  尤其是哪些希望通过感悟来帮助自己成长学生们,先看着整个帖子里提到的电影,会帮助启发人生思考。
  曾老师说过,《时空线索》是帮助建立平行时空交叉的理解。《最终剪辑》帮助人从整体上思考人生细节。《无姓之人》的意境很高,不过主要记住那些铁轨的交叉画面,那个男孩追赶的画面可以帮助接下去的文字理解。
9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0:11:0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答网友关于小孩沉迷电脑游戏怎样调整

 @yczhappy2012 2011-12-17 22:39:56
    LZ你好,有个问题请教,如果小孩迷恋上电脑游戏.怎么合理引导他不要过份沉迷.适量的电脑游戏是否也有助于思维拓展.我估计这将是我会遇到的难题.因为我老公就迷恋电脑游戏,我做了很多努力都没什么效果.最后是他的工作繁忙起来他才收敛的.那么将来我的孩子该怎么教这方面呢?你开篇曾说你也是吃饭睡觉玩游戏的.那么曾老师对你游戏又是怎样的态度和手法呢?谢谢!
  -----------------------------
    
  曾老师让我刚开始时偶尔可以玩一下电脑游戏,后来他告诉我,那时戒毒的过渡时期,不必要一下子收紧,从减少开始。到了半年后,我就知道不要玩了。其实他很开明的,并没有绝对阻止,而是强调要减少到一个很小的量。他说打游戏不是什么罪过,青春时代花了太多时间在这上面是效率上的巨大浪费。他慢慢启发我对时间的感受,让我从内心上真正明白要如何分配时间。我自然自己就放下了。
  他说,成年人打游戏没什么好说的,他们有支配自己生命的任何权利。也许是排泄苦闷,也许是生命中缺乏成就感的刺激,电脑游戏就像提供虚拟的多巴胺,在里面争取胜利,获得种种情感体验。
  他治疗青少年沉迷电脑游戏的做法是三步包围。
  1, 环境上切断他们和原先圈子的联系,因为青少年打游戏大部分都是学校里同学之间某个游戏流行,他们无法容忍自己在共同话题下成为局外人。而且还要争取打得分数级别比同学好,获得满足感。切断了这种谈论的圈子,慢慢地兴趣会下降。
  2, 在理性上开导孩子,对时间的理解,不要荒废自己的人生。他一般开导孩子都管用的,他对少年讲话很有一套,因为他完全站在少年的角度去想问题,将心比心。他总是说,不明白大部分家长怎么四十多岁就忘记了自己曾经年轻过呢?忘掉了自己做少年时如何抗逆长辈的心理了吗?
  3, 同时给少年启发建立新的兴趣点,新鲜的项目常常能激起兴奋点,把精力投放在新的项目上,有助于告别过去的种种迷恋。他还有更高明的,他以前引导我说,在音乐上,哲学上建立兴趣,你慢慢将会感受到,不同人同样是获得快乐感受,可是快乐有高贵与平庸之分。这一点对我很有用。不久后他引导我玩钢笔,练写字。我在一个钢笔发烧友论坛上把他这句话发上去了,获得许多好评,让我对追求高贵的快乐更加有信心了。别小看这一点,他只要找对了这个人的价值兴奋点,只要一个支点,可能就被他撬起整个地球了。
  
  最后,如果你的孩子现在不超过6岁,那么玩游戏的课题还不必太担心。关键点还是在于疏导,要在早期教育帮助孩子建立高雅的兴趣和人生目标,让他在学校里,自觉维护这种价值感。还有,对已经沉迷的,不要一步堵死,配套来组合拳才管用。背后都是因为精神的空虚造成的。
   先简单说到这里吧。以后有机会再详谈这个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3 23:44 , Processed in 0.091185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