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冷冽的早晨,走在上班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公益组织走得更远? 最近在读《割断脐带做大人》,书中把未成为自己主人的成年的子女比作是“一个公开的股份有限公司,别人占有决定性的股份,而最大的股东往往就是父母。” 而“未摆脱内心的小孩”的父母对于子女的期望是矛盾的,既希望他们能够永远依附于自己,又会为他们的不独立而感到失望。“我希望你能独立自主,所以照我的话做。”这句话暴露了很多父母内心的矛盾。 实际上,任何一个机构或企业也可以比作是一个家庭。创始人相当于父母,机构或企业相当于孩子。有人说过,中国只有百年的品牌,没有百年的企业。我觉得这大概是“得益于”传统的家教理念,因为有“养儿防老”的期望值,这个“儿”是万万不可独立的,所以企业命脉必须把持在自己或自家人手上,而无视于慢慢扩张壮大的“儿”独立运转的要求和能力,甚至于“父母在不远游”,连离开身边片刻都不可以,必须控制在自己手里。人有生老病死,于是乎,当“父母”力不能逮之时,也就是企业分崩离析之日。我刚步入社会的时候,就亲眼见到一个企业从无名到壮大、上市,最后土崩瓦解只因“父母”无力独力支撑。真真是“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或机构的创始人不志存高远,对未来有着无限的畅想,可往往无意之中为了自己在创业阶段艰苦卓绝的付出而不知不觉对企业或机构有了一种护犊的情愫。清醒的人会理性的分析利弊,让“儿”慢慢长大,最终翅膀硬了,一飞冲天。而独占性强的人会不自觉的对于“儿“的日渐茁壮和独立产生危机感。“自主意味着分离和不再受控制,那小孩可能会因此而忧虑与愤怒。驻留在父母(或我们)内心的小孩,他的本性就是想要保有那份可依赖,持续不断的亲密感:因为他是靠这种互相牵掣的关系,而觉得幸福、充实和安全的。”当“儿”的行为“显示我们是脱离父母的个体,是拥有自己的理念、感受和生命的个体时,父母内心的小孩可能就会强烈感受到失去我们的威胁,而有反对、争执、伤心或愤怒等的反应。我们内心的小孩为了避免反对或愤怒,可能就会不自觉地和那小孩的策略达成妥协,发展出一种特殊的相处之道,让我们得以继续安抚父母明言的或暗示的要求。”往往因为如此,企业或机构对于公共资源的分享显示出不包容,因为他们对“儿”的溺爱也怕他会受制于人,而对于外界伸出的援手也会心存疑虑,恐惧有一天“儿”会与别人双宿双飞。另一方面,当“儿”因为不够强大而成长缓慢的时候,父母又会感到无比失望甚至怨天尤人。 王胜老师曾经说过,做公益要看长远。正如孩子成长需要一个过程,父母可以为他规划人生,却不能左右他的命运。要接受孩子慢慢成长的现实,也要接受孩子最终会独立的宿命。无论你为之付出多少,总要学会放手。基金会也好,公益组织也好,若想做得长远,或迟或早都要摆脱“人”的束缚,自主运转。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一个海纳百川的人才库,这些都是细水长流的必需。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放手,学会信任与接受各方支持,同时也共享公共资源,相信公益组织的生存能力,这样它才能够最终走上自己的路。
|